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731》观后感3篇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0-15 10:55阅读:
《731》观后感3篇

历史是映照现实的明镜,更是警示未来的丰碑。9月25日,曲周县委统战部组织统战成员集体观看《731》影片,旨在以史为鉴,凝聚共识。

“曲周统战”特开设专栏,刊发统战成员的观后感言。从民主党派到无党派人士,从党外干部到党外知识分子,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到非公经济人士,从归国留学人员到港澳台同胞,他们从不同视角畅谈体会,既有对历史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现实的冷静思考,更有对未来的展望期许。这既是统一战线成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具体行动,更是凝聚思想共识、汲取奋进力量的有益实践。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期待这些文字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我们在铭记苦难中砥砺前行,在同心同行中共筑复兴伟业。



1

电影《731》观后感

党外知识分子  牛计伟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影院的灯光缓缓亮起,电影《731》演完了,但是大家似乎还沉浸在那些沾满血泪的镜头里,有的人红着眼眶,有的人抹着泪水。触目惊心的影像已然褪去,但是胸腔里翻涌的情绪却久久不能平息。

导演以沉郁冷峻的镜头,将那段带血的历史铺展在我们面前。牢笼里关着我们的同胞,器皿中装着幼小的胎儿,实验室里狰狞着敌人丑恶的嘴脸,中国人的尊严被狠狠地践踏在脚底下——他们被当作“试验品”,任人宰割!痛苦的嘶吼成了被漠视的背景音,通红的鲜血沾满刽子手的屠刀。人体冻伤实验、人体火烧实验、野外活体实验......这些匪夷所思的颠覆三观的实验,是日本侵略者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扭曲。历史书本上的文字有了具象化的呈现,每一帧镜头都是无声的控诉,每一帧画面都似响鼓重锤,叩击着观者的心灵。

真相不容抹杀,这段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伤痛记忆,是全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深刻的疤痕,它警示着我们霸权主义、军国主义的极端危害,告诫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敢忘记历史,不会忘记历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残酷的,教训是深刻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作为一名文化战线工作者,我们更要以血泪为鉴,牢记初心,将个人使命与国家发展深度融合,传承红色历史,弘扬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

在历史的伤疤上触摸人性的温度

新联会副会长  万金明



影院的灯光重新亮起时,我才发现自己的掌心全是冷汗。屏幕上,731部队遗址的残垣断壁在暮色中沉默,那些扭曲的铁轨、生锈的实验架,像一把把未愈合的刀,突然剖开了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走出影厅,秋日的风裹着桂香拂过面颊,可我的耳边却始终回荡着影片里那个苍老的声音:"他们把活人叫‘马路大’,说这是日语里‘圆木’的意思——在他们眼里,我们不是人,是任人切割的材料。

一、当科学戴上镣铐:人性如何在暴行中异化?

影片中最刺痛我的,不是血淋淋的解剖镜头,而是那些裹着“科学”外衣的罪恶逻辑。731部队的“研究员”们穿着洁白的大褂,在显微镜前记录数据时神情专注,仿佛他们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一组组等待分析的标本。他们把健康人关进零下三十度的冷冻舱,听着惨叫声记录人体抗寒极限...这些披着学术外衣的暴行,让我想起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话:“当邪恶披上合理的外衣,普通人就成了帮凶。”还有个细节让我彻夜难眠:一位中国劳工趁夜翻找食物时,发现仓库里堆满了贴着标签的玻璃罐,里面浸泡着畸形胎儿、溃烂的器官和带编号的人体组织。标签上的日期清晰可辨,有些甚至是三天前的"实验品"。镜头扫过那些罐子时,我突然看清了罐身上模糊的汉字—“昭和十三年”“第142号”男性,28岁。曾经鲜活的生命,在“科学研究”的名义下,成了解剖台上的“材料”。原来,所谓“进步”可以如此血腥;所谓“探索”可以如此残忍。

二、历史的镜子:我们该如何与过去对话?

走出影院,手机推送的新闻里,某地小学正在组织“勿忘九一八”主题班会;社区公告栏里,“国家公祭日”的纪念活动通知格外醒目。历史从未远离,它提醒我们,铭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守护那些不能被突破的人性底线。

但我也见过这样的场景:某些短视频平台上,有人用戏谑的语气模仿“鬼子进村”,把侵略者的暴行编成段子;某些旅游景点,游客穿着仿制的侵华日军军服拍照留念。这些现象像一根根细针,轻轻扎破我们对历史的敬畏。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铅字,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它是无数个“我”的祖先用生命换来的教训,是我们每个人血脉里流淌的责任。

三、未来的答案:以行动续写和平的誓言

新时代,我们或许不必再面对枪林弹雨,但爱国二字从未如此具体。它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坚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真实历史的执着,是普通人在网络上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声,甚至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先辈牺牲的每一次郑重致敬。

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731的罪证不会随着时间褪色,它将永远矗立在人类文明的耻辱柱上,提醒我们: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未来;一个不尊重生命的国度,没有明天。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历史的警钟长鸣于心,让爱国的信念融入血脉,用每一个平凡人的坚守,筑起守护和平与尊严的精神长城。

愿后来者路过731遗址时,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愿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必再经历这样的苦难。因为,我们记得,所以我们珍惜;我们铭记,所以我们强大。



3

《731》观后感

新联会秘书长  曲勇



看完《731》,胸口像压了块石头。那些冰冷的实验器具、绝望的眼神、被剥夺尊严的躯体,不断在脑海闪现。这不是虚构的恐怖片,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

最让我战栗的不是血腥画面,而是那些施暴者如何将活生生的人“物化”的过程。在他们眼中,那些受害者不再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而只是编号、是实验材料、是会呼吸的器官组合。这种将人非人化的过程,比直接的暴力更令人胆寒。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一个日本医生在做活体解剖前,会礼貌地说“请多关照”。这种在极端罪恶中保持表面礼貌的分裂,揭示了人性可以扭曲到何种程度——他们并非天生的恶魔,却在一个扭曲的系统中,一步步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

走出影院,夜色深沉。我想起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说的“平庸之恶”。731部队的罪行提醒我们,人性中潜藏着多么深的黑暗,而抵制这种黑暗的唯一方式,就是永远不忘记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有尊严的存在。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33439.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