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顾桃导演新作观后感——乌有山有风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0-20 09:52阅读:
顾桃导演新作观后感——乌有山有风

在景德镇乌有山的一场秋夜放映中,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完顾桃导演的新片。那天风有点凉,闹中取静的乌有山里,坐着的都是一张张紧绷绷的,九0后,00后年轻面孔。我们几个七零后半百人,在人群中显得特别突兀。影片结束后,观众久久未散。我感受得到他们内心的激荡和交流的欲望,他们也被某种原始的生命真实打动了。

顾桃导演的“鄂温克三部曲”早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他以冷静、克制却极富温度的镜头语言,持续记录着边缘人的生存状态。无论是北方草原上的猎人,还是日本的中国移民,他关注的始终是——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处境与尊严。而他的新作延续了这种关注,但将视线从民族与地域的边缘,转向更普遍的社会底层与日常生活的困境。

一、在“吃三睡五干十六”的火车上

放映的四部影片中的第一部《旅》,拍摄于一列绿皮火车上。一个喜欢吹牛的梦想家和一个农民工成了这趟“流动的世界”的主角。火车并不只是交通工具,而像是一条在时间与命运之间往返的河。

农民工的对话里不断重复那句:“农民工苦啊,吃三睡五干十六。”那种反复,几乎像是一种咒语。顾桃没有让镜头去怜悯他们,而是冷静地看、耐心地听。那种被时间碾压后的麻木与顺从,比任何“控诉”都更有力量。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位沉默的女人——农民工的妻子。她在片中几乎没有台词,只是一次次地阻止丈夫喝酒。那种温柔的克制,是女性在困境中独有的坚持。她不与世界争辩,也不喊口号,只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家与尊严。顾桃用极简的镜头,把这种女性的“隐性力量”拍得格外深沉。

二、两个女人的两种人生

第二部作品转向女性主题——一个在马场工作的女孩,一个在城市国企打拼的女性。她们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线。

马场女孩受教育不多,她粗粝、直接、热烈。她相信爱,相信“趁热活着”。遇到喜欢的人,就闪婚,不计后果。她的选择看似冲动,却带着一种本能的真诚。她的人生没有规划,她的快乐与悲伤都简单而彻底。

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位城市女孩。她有知识、有文化、有经济自由,但内心始终被孤独包围。她相信“节制就是独立”,把感情当作理性选择的产物,却始终无法进入真正的亲密。

顾桃导演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他只是让这两条女性的生命轨迹平行地展开,让观众去思考——当教育、城市化、性别意识逐渐塑造出“理想女性”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失去某种原始的真挚?

马场女孩在草原上奔跑,风吹起她额前的碎发——是整部影片最自由的时刻。而城市女孩关上公寓门后,倒立在沙发上自述,那种孤独与空虚则是另一种“被困”的象征。顾桃用极其细腻的剪辑,让这两个场景形成回声,仿佛在问:**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三、柳霞与她的森林

第三部短片《柳霞和她的森林》,是整组电影中最诗意、也最孤独悲伤的一部。柳霞是一位生活在森林深处的鄂温克族女性。禁猎之后,鄂温克人失去了猎枪,搬到“猎民点”生活,他们的传统被迫中断——但柳霞依然选择回到森林。

她在森林里养鹿,与驯鹿同眠,与树木同呼吸。顾桃的镜头跟随她穿行在雪地与林间,光影斑驳,鹿角在阳光下闪着柔光。那种画面几乎让人忘记时间的存在。

柳霞的语言浪漫而带有哲思,她谈到梦、酒、孩子与森林。她的酗酒,是孤独的出口;她对孩子的爱,是她与人世保持联系的方式。她既像一个母亲,也像一个神话人物。她说:“太阳,我喜欢你,不,我爱你,太阳。”这样的句子像诗,也像祷告。

她身上凝聚着鄂温克民族的灵魂:在被迫离开森林之后,依然记得回家的路。那不是怀旧,而是一种根的召唤,一种存在的坚持。

顾桃把“森林”拍成了一个母体,既包容、又孤寂。柳霞行走在其中,既是个体的女性,也象征整个人类在现代文明与自然断裂之后的迷惘与回归。她的孤独不是悲伤,而是一种深刻的生之觉知。

四、顾桃镜头下的“人”

顾桃的电影,从来不是对“苦难”的再现,而是对“人”的凝视。

他拒绝煽情,也拒绝政治化的解释。他像一个民间的哲学家,在记录:当代中国普通人如何在被现代化浪潮席卷的时代里,努力地活着。

这些作品让我想起了贾樟柯早期的纪实精神,却又更克制、更温柔。他没有要唤起谁的同情,而是要我们重新认识“活着”这件事——人在劳作、在失语、在沉默中仍保留着一丝人的形体与心跳。

在顾桃的世界里,电影不是艺术的终点,而是一种重新理解生活的方式。他把人从“被观看”的对象,重新还原成“存在本身”。

五、放映结束,顾桃即将坐上凌晨四点的车回到北京。我和朋友们陪他在台球厅打抬球。一下子,我们就从电影回到了生活本身。顾导一次又一次劝说我,“海燕,你不要放弃画画。我们不仅是为今天活着,也是为明天活着。今天你卖东西,可你不能卖一辈子东西。你要考虑明天的你。”他一直努力劝说我们摆脱平庸的生活本身,去做一个有创造价值的人。就像他一直持续用电影提示人们生命的意义。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3348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