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东方快车谋杀案》话剧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1-01 09:16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话剧观后感


阿婆的生平和荣誉在拜读《罗杰疑案》读《罗杰疑案》时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赘述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链接跳转去看看呀~



2025年10月28日在无锡大剧院看的这场话剧,已经过去几天了,只剩下开场和结尾的画面在脑海里还十分清晰了。

开场便是人群裹挟着波洛侦探,从暗影处出现,人人高昂着头,一步一步缓缓从舞台边缘走向中间,压抑感十足。随后大屏幕亮起,出现的是黛西的视频,从一开始的开心嬉戏,骤然过渡到凄厉的哭喊,更是将痛苦压抑的氛围压到极点。这也是从一开始就介绍了整个谋杀案的发生背景,为后续的剧情发展做铺垫。

结尾,波洛那段内心剖析的独白令人深思,这是对他长期以来内心坚守的拷问,是真相,还是正义?结束后官方还摆上了正义和真相的投票选项,也算是小彩蛋了。

中间令小编印象深刻的就是场景的变换了,三个一等包厢组成的一节列车车厢,一侧是走廊通道,一侧是房间内的布置。在包厢外的交谈车厢走廊一侧就面向观众,到了包厢内各位乘客的行动就转为另一侧,等到雷切特(杀死黛西的杀人犯)死后,就只留一节包厢在舞台上,让故事的场景得以聚焦。等到了人员审问环节,另外两节包厢早被改成了餐厅的布置。在整个场景的转换上可谓是十分用心了,美中不足的是,每次的场景变化都要等待一会儿,以便给出人员、场景替换的时间。


真相 or 正义


接下来谈谈不太满意的点:

从原著的12人改编成了8人,也许是舞台转换和时长的限制,整体内容虽然没有缺少什么,但失去了一些隐含的意味。在西方文化中,12这个词本身就有强烈的象征意味,与时间、秩序、圆满有关,如陪审团一般为12人,象征着公平与平衡的判断,这本身代表一种审视感。因此,这12人,既是共谋者,也是审判者。

另外就是人员身份的变动与错位,如果不了解原著看着也还好,了解完之后再看真的会有点别扭。

宣传板


为了演员的签售会,购买了场刊,满心期待的是身穿话剧着装的演员进行签售的,但出场的实际上是已经换好便服的、签自己姓名的演员们,不能说是不好吧,但如果是着戏服、签角色名的话,小编会更激动!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3367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