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纪录片《颜子》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8-16 06:06阅读:
纪录片《颜子》影像创作有感



                   《颜子》编导  何苗



纪录片《颜子》是我从业以来感觉难度最大的一次创作,困难在于支持影像创作的素材太少。以往的纪录片拍摄,或是地域跨度很大,例如《长江》;或是内容覆盖较广,例如《读书的力量》;这些选题都有大量的素材可供拍摄。即使地域和内容比较集中的选题,如《张謇》,也可在南通寻访到诸多历史遗留的痕迹,素材的丰富性让创作本身有了更大的空间,可以选择更符合内容和情感需要的素材来进行表现。但《颜子》一片却没有这些条件。

因为时代久远,和颜子直接相关的历史遗迹在曲阜只有颜庙、颜府和颜林。三者中,颜庙是最有规模也是视觉内容最丰富的的一个地方,但和不远处的孔庙相比,却又逊色了不少。因此,如何用影像来完成对颜子的解读和表现成了我创作之初最大的困扰。







曲阜孔庙







颜庙



还是在拍摄前的调研期间,我又一次来到颜庙。走在这处愈发熟悉的院落中,眼中的景象已经没有新鲜感,内心填满了创作的焦虑。有一个瞬间,我感觉自己就像被从现实世界抽离出来一般,耳中没有人声与车声,眼前是冬日午后的阳光斜斜地铺洒在建筑与树木上,世界仿佛静止了。







空旷安静的颜庙



相隔不远的孔庙,每天开门之前,游客已蜂拥而至,从早到晚游人如织。而颜庙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我几次来到这里都是人迹寥寥,有时整个院落中更无他人。是啊,为什么这么安静?

仔细品味这份安静,我忽然觉得自己找到了和颜子沟通的路径。两千多年前的他,不也是这样坚守在内心的安静中吗?“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两千多年来的他,同样也以这份安静淡泊关照着中国读书人的内心。中国的儒家在后世有意无意的解读中表现出不同的面目,有一种高居庙堂,威严神圣,令人心生敬畏;而另一种则散于乡野,中正平和,使人明心养性。两千多年来,颜子的精神就如同冬日暖阳般抚慰着后者的内心世界,让读书人在平静中体味快乐。







孔庙大成殿的牌匾,让人在凝神仰视间心生敬畏。







透着皇家威严的孔庙建筑



感谢颜庙的这份安静,让我从中找到了这部影片的影像基调。在之后的拍摄中,我都在刻意地寻找和表现这份安静,在我心里,这就是我感受到的颜子的精神内核,也是我向复圣致敬的一种方式。







颜庙一角,光影中透出的从容。







温暖的阳光洒在颜庙侧柏的树身







以安静从容面对一切的兴衰宠辱





                    
             纪录片《颜子》观后感言


                       山东临沂 颜景刚



            大型电视纪录片《颜子》,从山东卫视到央视老故事频道正式播出了,这是弘扬颜氏文化的一件影响力非常巨大的幸事。过去只能通过阅读《论语》、《史记》、《艺文类聚》等史籍学习了解颜子。现在可以通过电视媒体,把颜子的生平、德行、学识、贡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的一清二楚,并且还有学者专家来解读。此纪录片是学习弘扬复圣颜子文化的绝佳平台,开了颜子专项纪录片的先河!



             纪录片夏骏导演及团队,在片中穿插了同时期古希腊先哲与其他国际古文明的片段,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将其纳入到了世界不同文明的发展历程。这开拓了颜子研究的视野,提升了颜子在国际文化中的影响力,对弘扬颜氏文化、颜氏之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尊崇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主流学说。颜子在传统的儒家源头上占用重要的地位,享有很高声誉。他虚心好学,安贫乐道。他理想能辅佐明王圣主,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天下太平。颜回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不改其乐,把学习追求理想视为人生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历代社会学者贤达所称道的——陋巷精神。这种精神激励后人在困境中不放弃、不消沉,不随波逐流,对前途充满信心。这种精神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颜子以德彰显孔子之道,成为复圣,不朽于世。他的成就是把孔子之道变为自身行动准则,形成有个人特色的“德”,使孔子之道具体形象的展现给世人,体现出人格社会力量,为社会提供修身、立德、范人的榜样,影响深远。

          2500多年来,颜子屡受历代帝王的封赐与褒扬,封号也从先贤、先师、亚圣、直至复圣颜子,由从祀到建专祠、派员专祀。



             观看《颜子》纪录片,我们颜氏族人的心情都是非常激动的。特别读了《颜子》纪录片总策划世元先生的《 愿将赤子情来作颜子吟 》的文章,深受感动。我作为颜氏文化的学习研究与联谊活动的参与者,把亲身经历的几件事分享给大家,莫忘各位宗亲为弘扬颜氏文化而做出的努力。



           2002年,为迎接10月在曲阜召开的“第七届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在曲阜颜府、颜林修复工程之际,临沂颜子研究会代表琅琊颜氏后裔,向复原工程捐款50万。3月26日在曲阜颜庙举行捐款仪式。时任山东省委办公厅主任的颜世元宗贤,为弘扬颜氏文化,为复原工程的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赶往曲阜,接见全体参加捐款人员,就复原颜府、颜林工程与第七届世联会的筹备工作召开座谈会。他顾不了自己吃午饭就赶往曲阜,在座谈后再赶回省委。



          2014年,因颜庙复圣殿缺少颜子聖迹图,时任山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的世元宗贤,在繁忙的工作中为复圣殿《颜子聖迹图》操劳与筹划。在他的精心筹备下,用金丝楠木雕刻的36幅聖迹图浮雕在浙江东阳完工,镶嵌在曲阜颜庙复圣殿里。该《图》投资500余万,没用在颜氏家族中集资。他的这一巨大贡献,为我们颜子庙堂留下了传世之宝!



            颜府的复原工程历经十余载。在工程进度徘徊不前时,世元宗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念念不忘颜府复原工程的建设。在他的指导与关怀下,由市政府筹资复原颜府工程,历经2年多的重建,投资1400余万,终于在2015年全部竣工。一座由正殿,后堂,厢房等配房组成的颜府,以崭新的面貌坐落在颜庙之左,颜府经历损毁后又完整再现。



           2018年,世元宗贤以高瞻远瞩的洞察力,首先想到弘扬颜子文化要从了解复圣颜子开始。播放电视节目模式才是目前最佳的宣传途径。他联系广大的颜氏企业家积极投资,拍摄了这部大型纪录片《颜子》。功不可没,永载史册!



      在这些成就中,当然也包括当地党委及政府,还有许多宗亲也都做出了贡献!他们都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在此就不一一列举,择机另叙吧。








          以独特方式展示崇高形象的
                纪录片《颜子》
      李仁君(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



        崇高是一种常见的审美形态,影视中的崇高人物形象往往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内心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康德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两大类,认为崇高是理性的观念与有限的形式之间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山东卫视首播的大型电视纪录片《颜子》,却以一种独特方式彰显了颜回的独特崇高形象。



一、独特的崇高形象



纪录片中颜回的崇高形象既不是外在形式高大粗狂的感性形象,也不是夸张了的力量雄伟、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而是一个真切平实的生活化了的人物原型。颜回在经济上生活穷困、家徒四壁,在事业上没做过官、未建功勋,在学术上无传世之作、无思想体系,表面上给人的形象是谨小慎微、不善言谈、平淡无奇、营养不良、头发早白,甚至还被人怀疑是私吃米饭的“小偷”。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却被儒家至圣孔子称之为“贤人”。贤人,在古代就是指有德才之人,颜回不迁怒、不贰过、淡泊名利、居陋巷不改其乐、好学善思、闻一知十等道德风范和精神品质,其中任意一条常人都难以做到,何况这些优秀品德集于一身!因此,颜回赢得了孔子夸赞和同门认可,赢得了世人的称道和推崇,被后世称之为“复圣”。“复圣”颜回的崇高形象不在于以形式和力量取胜的美,不在于感性压倒理性的惊心动魄之美,而在于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和人格品质的给人以心灵震撼和精神共鸣的美,是质朴中的伟岸之美,是平凡中的崇高之美。



二、独特的表达方式



电视电影艺术表达崇高人物形象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以强烈奇特的艺术冲突展示崇高,二是以奇妙夸张的艺术形象展示崇高,三是以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展示崇高。纪录片《颜子》的表达方式,从艺术冲突来看,没有以“敷陈其事”的方式去构思故事情节的艺术冲突,而是通过言语讲述、摘录经典、专家访谈、嫁接其他影视作品等蒙太奇手法,在100分钟的时长里呈现颜回短暂而绚丽的一生,把艺术的“张力”和影视的“密度”有机结合,从平实的语言和视觉去彰显颜回道德上的“崇高”;从艺术形象来看,纪录片主要以史料典籍为依据,力避夸张和粉饰,不会给人一种真实感、存在感和确定感的颠覆与崩塌,在“真”中去表现“善美”,以强烈的艺术穿透力给人以心灵上的共振;从人物命运来看,颜回英年早逝,仅活了41岁,若“观之以人”,恰如一个悲剧式的人物,是孔门的悲剧、是儒家的悲剧、是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悲剧,但是纪录片却“观之以理”,突出渲染了颜回之“乐”,着浓墨探讨了“孔颜乐处”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境界,从侧面反映颜回不是“苦行僧”式的道德教徒,不是英雄人物的悲剧落幕,而是行为选择契合了精神追求的“知行合一”式的道德榜样,一个“乐以行道”的道德崇高形象跃然于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缺少崇高。文以载道,艺术作品不仅要表现优美,更要表现崇高。纪录片《颜子》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颜回的道德崇高形象,留给观者更多的艺术思考空间。







          儒家思想与颜子文化在当今
                   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观看《颜子》纪录片得到的启示


        颜灿都(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 理事)



                                      前  言



            2020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人文纪录》栏目播出的大型纪录片《颜子》中的颜回,是春秋末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字子渊,也称颜渊,是孔子早期弟子颜路之子。出身寒微,却能安贫乐道,聪敏过人,深思善学,对孔子所讲能闻一知十,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以德行著称于世。

公元前484年,颜回跟随孔子重返鲁国,帮助孔子编辑出版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后世称为《六经》。颜子在短暂而绚丽的一生中,终身事师,不计事功,毕生追求道德理想和真理的“圣儒”精神,为中华传统道德和中华民族品格塑造了巨大的影响力。

据诸多史料记载,在孔子的弟子中,颜回备受推崇。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在文庙(孔子庙)中为四配之首,有时祭祀孔子常常单独以颜子为配享。此后历代帝王加封,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尊为“复圣”,至今,山东曲阜还建有“复圣庙”。复圣颜子被颜氏后裔尊为一世祖。

            儒家思想离不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颜子》中的颜回,从绝不质疑的尊师崇道,到“闻一知十”的好学善思,从“周游列国”到“箪食瓢饮”,“孔颜之乐”两千多年来成为中华历代知识分子的学习路标。



        复圣颜子毕生践行的“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无伐善,无施劳”以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等等无不完美展现出了圣人之学、圣人之思、圣人之品和圣人之行,其高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成为后世竞相膜拜的至高的“圣学典范”。



       《颜子》纪录片可能是第一部由家族筹资摄制的大型纪录片作品,“家族”这个概念在近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之后已经明显衰弱。传统中国,家族是中国人的精神归属,家谱、祠堂、祖坟是中国人心目中最为神圣的寄托,家族凝聚力也是中国社会自组织的一种巨大力量,我们的古老文明,甚至可以说就是一个血缘伦理文明。(——摘自《解读千年孤独的颜回》作者、《颜子》总编导夏骏)

不惑不疑,闻一知十。

        颜回十三岁入孔门,虚心好学,体认到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颜子以尊崇千古圣哲之情尊崇孔子,其亲若父子。颜子忠厚内向,掩盖了他的聪颖善思,孔子讲课时颜子从不提出半点质疑,看起来有些愚拙的样子,孔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了解后,发现颜回并不愚。《论语·为政》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论语·公冶长》)

《论语·泰伯》曾参称颂颜子:“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颜子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极度的专注学习精神,心无旁骛的领会孔子的释义与思想,以至于常常表现出似“愚”,从不遗漏掉任何一个细节而表现出的“不疑”,为了更好的消化吸收学来的知识,还常常加以推理演绎,做到“闻一知十”,让聪慧过人的子贡都自叹不如!这种“善学深思”的学习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使我们拥有了能不断纠错、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止于至善”境界的法宝!

三盈三虚,唯渊不去。

古籍中记载颜回从学于孔子后,少有离开。少正卯与孔子同时期讲学,当时常有弟子离开孔子,转投少正卯,孔子门下于是“三盈三虚”,唯有颜回从未离开,有人就问他说:你何不去向少正卯学呢?颜回对曰:“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且夫子之学,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足吾之为学也,何去之有哉。”

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节选)

孔子称赞道:“自从我有了颜回这个学生,学生们便一天天地亲近起来,大家更加和睦了。”

颜子随老师孔子周游列国,返回鲁国之后,颜子除替孔子讲学外,便帮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据有关古籍记载:颜子是《易经》主要整理人之一,后人叙述颜子以弱冠之龄与孔子校对《易经》,其学问可见一斑。



         在当今社会里,尊师重教、事师如父和从一而终的美德正渐行渐远,我们所缺乏的正是颜子的“三盈三虚,唯渊不去”的操守与品格。新时代下,我们更应该倡导这种高贵的道德精神。

不迁怒,不贰过,三月不违仁。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孔子说自从颜子去世后,如今再也没有他这样好学的学生了。

孔子多次夸奖颜回好学,称其为贤人,曾说:“回之信,贤于丘。”称赞颜子的诚信与仁爱超过了自己。

子贡说:“夫能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回之行也。”(《孔子家语·弟子行》)

在待人处世上,颜子始终秉持:“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韩诗外传》卷九)的高尚品德。

颜子注重自身修养,仁爱诚信,虚心好学,德行出众,无论孔子还是同门弟子,大家对颜回的抱负与志向、操守与德行都是交口称赞的。他长期践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行为规范,在同门学子中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陈蔡之厄最艰难的时期,颜子穷困却不改其气节,孔子坚信“吾信回之为仁久矣”,“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 ,“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意思说如果颜子实现了“仁政”的理想,孔子甘愿做弟子颜回的属下。

两千多年以来,复圣颜子备受尊崇,是有其深层原因的。他十三岁从师修学,十八岁乃成德教。东汉郎凯说:昔“颜子十八,天下归仁。”

复圣颜子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大多收集在《论语》、《孔子家语》以及后世诸子百家等著述中。颜子践行的“仁德”是同门中最理解并践行和发扬孔子“仁道”的弟子,这种精神也是当今社会急需倡导的!

无伐善,无施劳,止戈为犁。

颜子的政治抱负及理想信念在《孔子家语·致思》篇有体现,孔子与弟子们“农山言志”的记载中:“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敷其五教,导之以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可以看出颜子所向往的是德教风行,君臣同心,上下协调,人民丰衣足食的安定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讲仁义,个个守规矩,没有沟防城郭,更无战争之忧。

“愿无伐善,无施劳”(出自《论语·公冶》)是复圣颜子毕生之志,是内修己德、外施爱民的治国之策。这与舜的“无为而治”相同。在颜子看来,唯以此施行于天下,方能实现孔子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的理想社会。颜子施政理想所向往的就是能有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这也是历代明王圣君为求国泰民安和天下大同的终极理想!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史记·孔子世家》所记颜回语:“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之丑也;道即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颜回宁愿终生不仕,惟以“愿贫如富、贱如贵,无勇而威,与士交通,终身无患难”(《韩诗外传》卷十)。孔子赞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颜子的言行体现了他善于领略天地造化的力量,尊重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但又重视人的能动性,守道而不移其志。

现实社会中我们也要抛弃浮躁,用颜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精神作为经世之道,在条件成熟时极力发挥所学,条件不成熟时,能主动退让,潜心学习悟道以教化人。

箪食瓢饮,陋巷之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颜回这种注重志气、追求真理并以之为乐的精神,与孔子本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实为同一旨趣。

颜回“好学”精神得到孔子的大力倡导,在《论语》中,颜回是唯一多次受到孔子赞许且没有被批评过的学生,正是在于颜子真正能够做到“好学为乐”的境界的。

“陋巷之乐”把自我化于自然之中。“同于大道”(《庄子·大宗师》),使自我行动更加符合客观规律。

“陋巷之乐”也是“孔颜乐处”的体证范例,这种“忘我”的学习境界正是我们今天追求和想要达到的至高的学习境界!

颜氏之儒,体道合一。

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里可以看出颜子以舜为榜样,毕生践行“圣人之道”。

《孟子·离娄章句下》亦云:“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孟子在这里已经认同颜子与上古圣人“禹、稷”的圣人修为是一样的。

宋代大儒张载曾评价“颜子一生,志在做圣人”。程颐也说:“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学以至圣人之道也”。至此,可以看出颜子以舜为榜样,并且身体力行践行“圣人之道”,从而实至名归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德行第一著称的又一圣人“复圣”颜子。

颜回通过协助孔子整理古代典籍,替师讲学,传授六经,逐渐有了自己的影响力。《韩非子·显学》认为:“自孔子后,儒分八派,‘颜氏之儒’是其中的一派”。后世儒学专家大多认为韩非子所说的颜氏之儒,是指颜回弟子在继承颜子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学支派。



结 语



颜子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以“仁爱”思想来施行“仁政”,希望人与人之间有公平公正的交往标准,整个天下才能走向“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和谐盛世。

孔子以及颜子一生的使命在于继承圣人道统,承续华夏的儒学文脉,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壮志难酬、生死困顿、屡历艰难,然而却能始终不忘初心,不忘其志。为寻求体悟真理和大道,虽有万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如天地之厚德载物,泽被苍生之福泽四海。

颜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伐善,无施劳”。他提倡治理国家就要长期坚持仁政,不能过分加重劳役税赋于百姓,从个人的修身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为“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轻易施加给他人以劳苦”。

复圣颜子身上体现出的“立德”、“仁爱”、“无伐善,无施劳”、“不迁怒,不贰过”、不因环境恶劣或物质匮乏的“不改其乐”以及“闻一知十”的好学善思等优秀品格,不仅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巨大,而且对中华民族的品格和精神铸造的提炼与升华均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颜子之德是颜回留给后世最丰厚,也是最不朽的文化遗产。《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颜回的不朽,在于其“重立德”、“明明德”,后世称他为“复圣”,便是对其重于立德的肯定。颜子之德的核心是“仁”,他把孔子的“仁”,落实于个人的行动中,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他身体力行,以极其高尚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和规范自己,以圣人之行来影响社会,启迪后世。这也是我们今天颜子文化研究和践行的核心思想!







        暗恋你,会是我一直的认真
      -----观电视剧《颜子》所感


                      湖北颜昌班



            被风吹香的夏天,透绿林深水穷,被谁深拥?暮云四合,窗外的池塘,几尾锦鲤游出月亮,,一朵茉莉浮上云裳,轻描轻呵轻捻时光。

多少年了?我与你各自孤独,恍恍惚惚又清清楚楚。今夜,终于看到了为你而拍的电视片,那窄窄的方寸之间,乱了几朝的散淡光阴?一曲红尘够不够?一本聚散够不够?窗外云阶落香,点点又入眉间暖。







一眸回首,仿如千年前的惊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千年前的深情绚烂了那条陋巷的袅袅跫音,你身披长风,眉心间的安详弹出一阕幽弦,柔婉了最深的红尘,那一袭青衫,成为年年岁岁的洒脱。让千年来的星河依旧滚烫,人间有你真好。世事沧桑,你隔着浮世踏水而来,郁郁寡欢的流年里,那些开着的,凋谢的,都会零落成一袭淡淡的温暖,薰染着四季更迭的寒凉。

我把心意编撰成故事里的范本,如今仍旧还孑然一身,想着和你结一次缘分。如果那些年的听闻,能够被印证,如果我钟意的人,也错爱这纯情的邂逅,如果滚滚红尘,未婉拒世人,如果一辈子能一眼就一生,如果这些成真,谁和谁弹指流年,演绎一场又一场岁月的眷恋?谁叫错了陋巷的名称,我哑口无言,如同我的默认。陋巷里,明月照故人旧衣衫,翩然落入我眼瞳,此后岁月倥偬,但愿自困红尘樊笼。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还是会选择暗恋你,会是我一直的认真,虽然会伤痕累累,心中的温暖记忆是谁都无法给的,真的谢谢你走过我的世界。







时光,像个说书的老人,一边叙说着过去,一边憧憬着未来,轻轻,推开那扇流年的大门,便有香远益清的往事,扑面而来。这是繁华过尽的尘埃落定,这是鲜衣怒马之后的清简素雅。洗尽铅华后,我在一卷《论语》里打坐,安静等那一箪食、一瓢饮,跌破书里书外。于是,这个盛夏,我便有了浸满荷香的琉璃时光,可以慢慢等,慢慢候,慢慢爱,"不改其乐"的你予我,亦是亭亭净植,立于红尘纷纷扰扰,行于陋巷忙忙匆匆,不卑,不亢,兀自开落,不惹尘埃。

牵一枝绿,重温曾经的恬静。一颗心徘徊不定,时间抚慰不了一泓情殇的刻骨,仰望,倒不如是瞬间的邂逅。那一刻,触击了心动,宽阔的胸怀张开,任逍遥在陋巷一箪食、一瓢饮。我借你的名字,借你的背影写诗,我可是有借无还。我想,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最美好的相遇,但却应该有为了相遇或者重逢,所做的最美好的努力。想你时,就会见你,夜熄了灯,我就作烛火,路断作悬崖,我就化飞鸟。若是回忆息了声,我就是敲错了门的路人,为你捎一朵不谢的月色。

零星的想你也湊成了星河,这个星球偶尔脆弱,我也偶尔,想与你沉没。这个世界里,我只喜欢两样东西,星空和真意,一样因为你,一样是你。







既然不屑为伍,又何必害怕与众不同?世人慌慌张张,不过图碎银几两,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般惆怅。是这碎银几两,让少年染上沧桑,是这碎银几两,让憧憬增添了彷徨,是这碎银几两,让世人忽视了月光。你走过的青石板上,己布满苔痕,世间沧桑,过往被封存,我逢人便问,只知陋巷子里,多年以前确有此人。千年后岁月亦对你服拜,你眼中笑意仍清澈纯白,不恋俗世浮名,只揽清风入怀,松涛下拂衣归去来。

这个夏夜,人们又谈起你,我悄悄地躲在无人的角落,用月色围起一片荷塘,然后采撷荷叶上的风,摇动一池荷叶,当莲花开出一朵,就陪你孤独,开出两朵、三朵,就静待蛙鸣,当莲满池塘,就在宣纸上漾开墨色,我们一起等烟雨。红尘陌路,千山万水,你是我光是想想就会偷着乐的人。我会微笑着向你走来,不让你看到我曾经踏过泥泞伤痕累累,但请你张开双臂抱紧我,告诉我一切都将过去,一切都值得。

你一直搁浅在我的生命里,不曾走远,世纷扰心依旧,待繁华尽数,愫心青晖离尘嚣,执一缕静谧的斜阳,任余晖在生命里顺势流淌,但求素衣裹身,一菜一饭足矣;任青丝斑驳,岁月横渡脸庞,也是最喜欢的模样,任凭岁月里的那份美好,足以惊艳了余下的时光!如果有来生,你一定要来,因我还要等。







公元前,我们太小,公元后,我们又太老,没有人真正见到你在陋巷那一次一箪食、一瓢饮的淡定,我还是想隔空牵你的衣襟,待繁华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陋巷轻轻飘落。在陋巷,我与时光,在时光深处对望,破憋的行囊装满黄昏的惆怅,只想徒步寻遍陋巷的一个个太阳与月光。

无数个日子从指缝溜走,如果尘世不懂我的认真,就做一个梦吧!一生不再羞愧:一生的追求总在迟到,很庆幸,有陋巷中的你赐予了我从容,让一生的故事都摇着篷松的尾巴,翠绿葱茏。要不要给春天也写一封信?邀春天过来和我们坐一坐,不醉不归!这个夏季,打开心窗,打开一个全新的自己,暗恋你,在眉上攒一轮明月,在心间蓄一池花香,相邀云水,记下某年某月的某个夏夜,你恰好经过,最纯情陋巷中的一箪食、一瓢饮也恰好经过。凡此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你我会不会陌路?时光很短,天涯很远,往后的一山一水,一朝一夕,既然有缘,何需誓言?

      

         今夜,一箪食、一瓢饮的跫音又响彻陋巷,宿醉经年的往事浮浮沉沉,岁月斑驳的乌篷船无法靠岸。隔着屏幕,你走来,陋巷云雾自散而开,你笑一笑,今夜没有月光也明亮。夏夜里所有的温柔缱绻,都悉数奉与你,而我在黑夜的欲念里,不动声色地想你。

       今夜,让你跌进我的梦里吧,晚安!






                  满江红一纪念颜子


                   山东临沂、颜景刚



         春秋鲁都,颜子诞,德行之冠。不二过,克复归仁,好学思勉。尧舜巧驭犹病者,孔颜乐处统民范。帝王尊,儒学兴起,弘圣典。 

          逾千年,华夏显;靖侯规,庭诰言。莫等闲,瑯琊孝悌毓英贤。家训龟鉴垂青史,汉书训诂谱新篇。承家风,仰忠烈翰墨,挽狂澜。









             《沁园春·颜子颂》



                  湖南长沙、颜国良

 

       胜地山东,物阜年丰,造就圣人。看大成殿内,先師灵气,清幽陋巷,颜子雄魂。天下归仁,首倡儒学。国粹传扬万古存。行吟处,又周游列国,一路风尘。       回公伟若昆仑,令历代君王奉作神。其以德为先;贫而好学;尊师睦友;乐道求真;亲力亲为;知行合一;亮节高风泽后昆。今何幸,有普天赤子,同效颜门。






四川  何学银 、(四川三台诗词楹联协会主席)



历尽沧桑德乃先,前行砥砺续新篇。

孝忠礼仪堪兴国,光大弘扬天地间。



四川 何学银    题颜氏家族(联)



孝忠礼仪犹甘露;仁爱慈心映世人。





              

                      《杏坛留题》



四川、左启(四川省颜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省楹联学会理事,三台诗词楹联协会名誉主席)

七十二贤讲学场,列席旁听愿初尝。

衰翁早绝功名念,唯补修身课一堂。



                         《家训诗》

          四川、左启



修齐未识已残年,车赶加班谒圣贤。

到老唯期身独善,衙门休去扰清闲。





    《奉陪山东颜景刚先生拜谒梓州墨妙亭》

    四川、左启



八千云路不辞长,留取碑前影一张。

唐宋名贤遗厚泽,潼川万古永沾光。



                        撰联

    四川、左启



陋巷蓬门居复圣,清汤寡水育高贤。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1894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