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极限逃生》观后感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10-11 10:21阅读:
《极限逃生》观后感

冷不丁,韩国电影又跑出一匹黑马。

如果上半年是喜剧犯罪电影《极限职业》实现统治,那么另一部以“极限”为名的《极限逃生》则领衔了下半场的人气。

韩国电影最擅长的,就是将各种成熟商业电影类型的混搭及本土化改造,以“微创新”打造具有韩国特色又符合大众主流审美的娱乐电影。

《极限逃生》也不例外,以灾难片为基础,融合极限运动与喜剧,再次创下了票房佳绩。

电影讲述的是待业大学生勇男,在一次突发的毒气污染事件中,拼尽全力逃出生天的故事。

过往的灾难片,对特效非常倚重,因而在制作体量与情绪上往往偏“重”,大投资强特效恢宏情节,动不动就是天崩地裂、活火熔城,情感上也是大悲大喜、大开大合。因为投资的压力,电影往往在创作上偏拘谨,以追求四平八稳为主,很少能有特别强的新鲜感,只在故事背景上做文章。

《极限逃生》的优秀之处,在于挑选了“毒气”这样一个相对抽象的元素,用较低的拍摄成本,在制作层面进入了“轻”模式,一下子卸下了电影的商业压力,可以用轻松的状态来“以小博大”。

灾难片只是一味调料,喜剧才是真正的主菜。

整部电影充满了各种漫画式的角色与搞笑桥段,在紧张与欢乐之间不停转圜。演员们也是在建立紧张、化解紧张的循环中不断调整状态,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戏感十足,娱乐性一流。

像所有现实题材的韩国电影一样,《极限逃生》与韩国的社会问题建立了非常紧密的联系。表现了韩国青年普遍存在的发展困境,千辛万苦读完大学后,却无法顺利进入社会就业,这样的话题在《燃烧》《寄生虫》甚至韩综中都有所涉及。中学生深夜还要在补习班学习,这样刻苦却不一定能博到一个明确的未来。

借助“毒气”灾害逐渐向上蔓延的设定,那些供职大企业在高楼大厦工作的人是最晚遭遇灾害也是最早得到救援的,而被困于低矮楼层的平民,则成为最早的牺牲者。以至男主角要指着远处的高楼痛哭流涕说,自己以后一定要进到那里去上班。

同时,以天台为暗喻,借角色“为什么首尔那么多天台的门是锁着”的疑问,映射普通人上升途径的阻断。

看到这些,真的心有戚戚然。老龄化也好,青年困境也好,社会流动性下降也好,贫富差距加大也好,韩国今日之困,或许也是未来我们需要应对的。

但电影本身既不深刻也不悲观,它依然是部成色十足的纯粹喜剧。有限的一点反思,迅速被动作场面、爱情戏和笑点掩盖了。

电影的内核还是非常个人英雄主义,即便日常废柴如此的“家里蹲“男主角,在特定环境下,都能爆发出惊人的能力,成为拯救危机的英雄,既煽情又热血。这也是成熟商业片常见的套路,俗,但是对普通观众真的有用。

作为新人导演的作品,《极限逃生》还是有很多问题。

开篇铺垫就很冗长啰嗦,几句话能交待的背景,拉拉杂杂铺垫了半天。

不惜笔墨写了一大堆人物,爸爸妈妈姐姐妹妹女婿们各种角色,还都赋予了不同性格。原本以为这些会在随后的逃生过程中碰撞激发出不同的火花,制造足够的笑果,谁知剧情过半就被一网全部拉离现场。既没激发人物间的化学反应,也没有任何功能性作用,彻底沦为人肉背景。

结果只留下男女主角自救,倒是有足够的空间慢慢“罗曼蒂克“,只是显得导演与编剧在整体控制上太没有分寸,不知取舍。

电影的动作元素也不如人意,虽然电影细致地拍摄了攀岩场面,并结合环境做出了很多险象环生的情景。但碍于演员们的非专业背景,也不能奢望人人都像阿汤哥拍碟中谍那么拼命,最后的高潮戏反而十分平庸,让人失望。

观众看不到男女主角利用不同的屋顶环境,做出充满视觉冲击力的跑酷,只能在快节奏配乐的衬托下,不停奔跑奔跑奔跑。整个段落不仅重复堆砌,而且乏味,全然没有最后冲刺的兴奋感与刺激感。

最最关键的最后一分钟自救,居然在正片里完全被略去,只在片尾的花絮中一笔带过,也是轻浮。

电影好像一直找不准叙事的重心,深一脚浅一脚。

总地来说,《极限逃生》的质量即便放在韩国内部,也称不上特别出色。不用比大导演的作品,同样是灾难电影,同样讲绝境逃生,金成勋与河正宇搭档的《隧道》无论在节奏把握、表演水准甚至讽刺力度上,都比《极限逃生》强多了。

《极限逃生》出色的市场表现,有运气的因素,主要还是受益于题材、类型、演员以及恰到好处的气氛。似乎越是压抑的社会环境,喜剧电影越容易取得好的票房,这或许也是映射在电影之外,韩国社会现实的一种无奈自嘲吧。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5219.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