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决裂》观后感12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6-28 07:22阅读:
《决裂》观后感


记得小时候看过《决裂》之后没多长时间,就传出来这部影片被批判了。《决裂》是75年北影拍摄的,发行到农村放映应该是75年底或者76年初了,那个年代文艺作品被批判是很经常的事情,但是这么短命的作品还是少见的。当年看《决裂》也是看个热闹,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其中葛存壮老爷子的那句“下面我们讲马尾巴的功能“,其他的情节比如抡铁锤的江大年退学,龙校长去追他回来,以及考试交白卷等还都有印象。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松山分校在山区农村招生办学的故事,并且结合了当时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一些时代背景。很多人或多或少地知道点77年恢复高考的历史,但是对于为什么66年会在全国范围统一取消高考,为什么会有工农兵大学生这段历史背景则知之不多,可以说《决裂》这部电影对于这段历史做了一定的还原和诠释。

就这部电影所阐述的理念而言,其中不乏合理成分,以下几点其实放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也是值得借鉴的。

1)      教育要和实践相结合。农业大学就是要办到农村去,办到田间地头去,这样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真正顶级的农业专家是不可能在城市的实验室搞出成绩的。对比一下我们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他那举世瞩目的成绩靠的是几十年田间地头汗水的浇灌,绝不是在诸如北京三环边上巴掌大的试验田里能鼓捣出来的。

2)      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龙校长招生的时候请的顾问是贫下中农老代表,问的问题是你为什么要上大学?农村出来的青年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却都对自己为什么上大学有明确的目标。都是为了掌握相应的农业技术然后更好地在农村参加人民公社建设,而且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点就好于现在很多的大学生。

3)      避免应试教育鼓励素质教育。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何保证公平公正的问题,在实施层面难度太大。其实工农兵大学生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一次很好的实践,那些片面鼓吹素质教育的人应该好好看看这部电影。现在的应试教育的确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全国有名的几个高考工厂这几点名声鹊起,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跟踪调查,就是这些高考工厂出来的状元学生们后来的发展如何?至少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跨度才能对高考工厂模式做出评判。

4)      方向和立场比学问更重要。片中龙校长引述毛主席说的话“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这句话在当代更有现实意义。其实如果只是”无用“还好了,现在看很多为各种利益代言的专家学者,凭借自己的学问起到的是”反作用“,因此各种刷新下限的事情层出不穷。

当然,这种通过推荐工农兵上大学的做法,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有关系有门路的人得以大展身手,真正的普通工农兵大多与此无缘,以至于后来走后门的问题愈演愈烈。74年1月18日,《人民日报》以《一份退学申请报告》为题报道了南京大学政治系工农兵学员、干部子弟钟志民拒绝父母“走后门”的安排,要求退学一事。“批走后门”迅速与“批林批孔”联系在一起,上升为“批林批孔批走后门”。1月30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点名指责叶剑英“走后门”,同日叶剑英向毛泽东写信。2月15日,毛泽东回复叶剑英:“剑英同志:此事甚大,从支部到北京牵涉几百万人。开后门来的也有好人,从前门来的也有坏人。批林批孔,又夹着走后门,有可能冲淡批林批孔。小谢(即谢静宜)、迟群讲话有缺点,不宜向下发。我的意见如此。”2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提出“走后门”问题应该放到运动后期妥善处理。

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虽然说现在的社会发展使得高考不再是改变命运的独木桥,不过考上大学依然是大多数出身于贫下中农家庭的孩子赖以改变命运的希望。

高考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公平公正的竞争,当然任何时候都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公平,就如同不可能存在百分之百的纯金一样。这几天刚好山东高考冒名顶替的事情在日渐发酵,很多人都在说古代的科场舞弊案是要杀头的云云,很显然这是把当代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搞混淆了。古代的科举是为了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所以科场舞弊直接触动的是封建王朝统治的根基,相当于搞颠覆搞破坏,必须零容忍。现在的高考冒名顶替,与其相比就是一个球而已。



至于个人受到的伤害如何求得补偿,有些话也不便多说,但是睚眦必报是必须的,坚决杜绝一切以德报怨的事情,因为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825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