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400字 >

《1917》观后感45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9-05 08:05阅读:
《1917》观后感



今年的第一张电影票,献给了《1917》,当然,是IMAX版的。



为什么要强调IMAX呢?



因为这种影厅比一般的贵1倍只有有钱人才会去看。



专业的知识我就不细说了,毕竟度娘上都能查到,只说说自己的直观感受吧。



看电影最重要的是什么?绝对是“沉浸感”。



所谓沉浸感,最先体现在视觉和听觉的沉浸上。



IMAX首先就是屏幕足够大,你的整个视野完全被画面充斥,一场电影下来眼睛很难开小差。



之前看到有个讲电影的老师问大家说,电影有没有可能拍成竖屏的?然后底下就有一堆人评论说:“有啊,《悟空》啊!”



这部《悟空》其实是华为用手机拍摄的一部竖屏短片(广告),当时好评如潮。我也看了,创意和拍摄确实相当不错,但是这并不能算一部“电影”,更不能以此认为电影就可以用竖屏拍摄。





用手机拍摄竖屏短片《悟空》



因为人眼球的视野是横向展开的,所以宽屏的画面是最让人觉得舒服、自然、开阔的。手机短视频看个几分钟竖屏就竖屏吧,但是一部电影几十上百分钟的,竖着看?你是要反人类吗?



然后是音响。这么说吧,你能用最小的声音听清楚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而且还能听到它掉在哪个位置。也能用最大的音量听到炸弹在你身边爆炸,绝对震到需要按摩心脏,但是一点也不会觉得刺耳。



唉?那这不就是个配置高级一点的影厅吗?



嘛….也可以这么说啦,但是当IMAX加上“一镜到底”的时候,我觉得目前《1917》在电影沉浸感的体验上应该已经到了极致——除非以后出现VR电影。



因为这同时满足了沉浸感的另一个条件:连续。



道理很简单,人眼中的世界是连续的,你的眼睛里不可能出现剪辑或者过场。虽然通过蒙太奇产生影片与现实的疏离感,是电影艺术传统而主流的展现方式。但是采用“一镜到底”这种形式的影片,显然更符合人类观察事物的习惯,所以在“沉浸感”上天然有优势。



总之,综合了巨型宽银幕,高级音响效果,以及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的《1917》,即便抛开剧情,纯粹作为一部感受真实战争场面的影片,也绝对值回票价,哪怕是贵一倍的IMAX厅。



《1917》,纪先生打9分,不知道你看出多少个“剪辑点”了呢?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400z/19339.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