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0-01 09:26阅读:
次
戏台观后感
前几天看了陈佩斯的新电影“戏台”。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电影,片如其名----戏台。主要手法就是一层叠一层的误会和矛盾冲突,堆叠到无以复加的混乱当中去,让观众期待最终会发生什么。在最后上了点价值----任何事都有规矩,都有秩序,做人做事都是一样,需要坚守住底线!这是老一辈普世的价值观。
至于这个价值观后面再说,先说电影的观感。本质上他是一个舞台剧,所有的出发点都服务于戏剧冲突本身,每个人都必须是个性鲜明的符号来推动剧情。所以能明显感觉出脸谱化的表达。洪大帅任性妄为,粗鄙低俗;班主左右逢源,努力经营;经理胆小怕事,阿谀奉承;京角们匠心十足,秉受传承;大嗓受形势所迫却不知深浅,终成小丑。人物是不需要变化的,只要在情节里构成或激烈的矛盾或引人发笑的误会即可。这就是戏剧的局限性。他无法通过电影手法,例如白描的,蒙太奇的,闪回记忆的,宏大叙事等勾勒出前因后果。但也不需要,因为最后的戏剧的内涵是通过故事流传的,人物不重要。再例如:红脸的关羽,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主要讲述的是仁义礼智信。此片讽刺的洪大帅在历史上也不过是戏台上的小丑,他的所有展现都是滑稽和可笑的。这是戏台提取的魂。
虽然这种形式在剧院里对观众来说是有冲击力的,但戏剧天然也放弃了电影手法的劣势,让有了观影习惯的观众难免觉得索然无味。
其实类比老舍的“茶馆”我们就能看出其实可以做的更好。茶馆的冲突高度绑定与每个脸谱的命运,横跨时间的长河,一次次聚首在这茶馆里,观众们感受到了身份的变化,精神的变化,进而推演到时代的变化和宿命感。虽然也是戏剧式的电影,但充分展现了屏幕以外的张力!
所以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便是提取的这个魂有点不顺应时代。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价值观的事情。
现在是一个解构主义的时代,抽象的时代,任何事情都可以玩抽象,没有所谓的严肃艺术。和平了这么久的年轻人会质疑起各种事情。坚守底线,否则都是戏台上的小丑,这真是对的吗?矛盾所堆积出来的魂失去了信服那就变得没什么滋味了,脱离了现在年轻人的生活经验。这里我不去讨论这个价值观是否正确,历史里不乏有小丑当主人的,也不乏以为自己是主宰结果当了小丑的。这一切都是所处时代的解读。
最后打个分吧,从电影的角度上来说我只能给6分。从戏剧角度上来说,确实没怎么看过戏剧不好评,但是直观感受就是和他三十年前小品的构架和表达形式上来说至少没有进步。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500z/33268.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