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600字 >

《我在香港遇见他》观后感6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10-31 09:52阅读:
《我在香港遇见他》观后感

老公的观后感:

  在观看剧集之前,简单了解了一下,结果误以为这部电视剧是以灵异故事为主线的,结果,发现剧集当中虽然有灵异故事,但是实际上是悬疑题材,而不是鬼片。

  站在个人的角度,我其实并不喜欢用“心理问题”来作为灵异、悬疑题材文艺作品的“最终解读方式”,但是整体来说,《我在香港遇见他》处理的还算好。主人公自身的心理问题成为了串联整个故事的“筋骨”——李嘉是一个“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正常人”,所以,他的行为举止以及思考方式怪诞一些,也就合理了。

  剧中的吴启华和李丽珍还是着实让我“感慨”了一下。

  对吴启华的印象有两个,第一个是《流氓大亨》里的钟伟舜,第二个不是《九品芝麻官》里的方唐镜,而是《新难兄难弟》里面的贵利冯,这两个角色都不是什么正面形象,但是都很有特点,而看着当初的年轻偶像变成了现在阴沉、阴险的“老人家”,真的是不免唏嘘刚开了。

  而李丽珍呢,说实话我其实对她并不是很熟悉,查看演员表的时候才发现了她的名字,联想到她在90年代的一系列电影作品,哈,谁说“红颜易老”?

  记住曾舜晞,是因为《使徒行者3》,但比较惭愧,在刚开始观看《我在香港遇见他》的时候,并没有认出这个憨萌的大学生就是那个酷酷的“阿侠”,感觉曾舜晞的扮相,还是在最后一集的黑衣酷男那种形象更有“味道”。

  一部好的剧集,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塑造了大量的鲜活形象,《我在香港遇见他》中的“犀利哥”就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角色,仙风道骨、真爱无言……,再加上他那两个活宝徒弟——师父已经活了一百八十岁,熬了一锅千年牛肉汤——这个形象塑造的真的很成功。

  说回剧情,我真的不认为主人公的“暴力倾向”就是精神分裂的表现,他怒殴连环杀手女是为了逼问女友的下落,威胁教授是为了给自己讨回公道……,正所谓“泥人还有个土性”,人都会发脾气,只是表现的方式不同罢了。至于青苹果,我觉得这个倒是真的证明了主人公李嘉精神有问题的证据,再加上录像——一切都变得那么恐怖而有趣了。

  好的恐怖片,不应当靠声光效果,而是依靠故事带给人们在观看之后的“回想”,当剧中的恐怖场景可以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到一起的时候,恐怖才是真的恐怖!

  《我在香港遇见他》的结尾虽然还有一些疑点没有完全交代清楚,但是升华的高度已经足够了:活在这个世俗之中,我们只要坚持心中的坚持就足够了,何必一定要在乎自己是谁、在哪里、要做什么呢!

「观后感」《我在香港遇见他》

老婆的观后感: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我在香港遇到他,那个他是指谁?后来才想明白那个他是一个泛指。

  男主人公李嘉(曾舜晞饰)身负一个秘密,一个很难对人述说的秘密,那就是他的妈妈和哥哥都在24岁时患上精神分裂症,他一直怕这个家族遗传病史会遗传到他,他毅然选择赴港就读医学院精神病学的研究生,导师陈茗轩(吴启华饰)是一个资深教授。

  到校不久他就结识了,自称“香港小哪吒”的租房中介张叉叉(颜卓灵饰)与解剖学师弟时诚(周澄奥饰),这是他未来的小伙伴。

  刚开始看的时候,电视剧老让人觉得这是一部玄幻片,里面要演一些超自然的东西,比如鬼啊什么的,随着剧情的进展,第一个小故事租房有鬼,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鬼,是人搞鬼,我就知道这不是玄幻片,这是要讲有精神病人的故事。不过,从这个故事我就觉得主人公李嘉,他真的很厉害,喜欢追求真相,一点都不惧怕未知的东西,并且他有能力找到真相。

  这部剧由几个小故事,然后一个大主线李嘉面对24岁时患上精神分裂症,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的压力,让他面对心爱的女孩张叉叉时的想要靠近又不敢靠近的那种复杂情感。这个秘密他连好伙伴时诚都不敢说。而他的导师兼医生,在我看来这部本片最大的恶魔,为了研究,他一直在引导或者恐吓李嘉精神分裂,很可怕。

  当然,结局李嘉似乎真的分裂出另一个自己,那个李嘉似乎更勇敢一些。我还以为他要杀了陈茗轩,结果他没有,他选择了守护张叉叉。或许其实李嘉一直有另一个自己,只是在结局的时候释放出来?

  至于那些配角,我觉得犀利师父( 冯建宇饰)师徒三人挺有意思的,虽然我觉得这部电视剧中没有这些角色估计也影响不了什么。

  最后我想,原来我觉得这部电视剧很好看是有原因的,这就是一部侦破片,而李嘉就是侦探。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24845.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