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800字 >

《燃烧》观后感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1-14 09:54阅读:
《燃烧》观后感

       当女主褪去衣裳,赤身裸体在晚霞映照的落日下独自起舞,仿佛是唤醒沉寂、平庸生活的生命之舞,像一种渴望救赎解脱,朝拜自由的宗教仪式。晚霞消失前的那一刻,孤独之感刻入骨髓。

      《燃烧》是由韩国导演李沧东执导的新作(2018),电影根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改编,同时又杂糅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烧马棚》。讲述了三个经历各不相同的年轻人,他们之间的纠葛、暧昧、迷离。

     这部电影给我了很深刻的印记,只是在某个失意的夜晚看到这部电影,那种映入生命深处的孤独感萦绕心头,让人久久无法排遣。
       这部电影给我很深刻的印象:电影要如何诗意的表达情感,李沧东如何把那种孤独感传递给观众的?
      李沧东导演风格接近于诗人,他的这部作品也带着诗意表达,电影如何把情感,传递给观众。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借女主之口,抛出哲学命题: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何意义? 这也可以视作本片的电影主题,电影接下来大量的篇幅,也是围绕着我们的生活、生命究竟有何意义?有无意义的标准是什么,又由谁来评判?无论是女主惠美通过到非洲寻找“饥饿之舞”,来找寻生命的意义,或者富裕男主通过焚烧大棚来找寻毁灭无意义的快感,都是在探讨,生命应该是怎么度过才算意义。
      二是,有了哲学命题之后,利用细节制造意象,营造电影诗意氛围。如女主第一次带男主到自己的小屋后,告诉男主自己家里那一丝由对面玻璃反射来的转瞬即逝的阳光,此后这个细节反复出现。再比如,女主哑剧描述那个“橘子”、开头不存在的“猫”、童年时的“枯井”,这些亦真亦假,甚至有点超现实主义的物体构成的意象,让整部电影始终带着一丝超脱现实的诗意。
       三是,诗意的台词。很难想象,一部以诗意自居的电影,没有诗意的台词,会是怎么样的一种矫情。不仅诗意,这样的台词还必须带有哲学思辨,以本片为例,台词能带给观众非同寻常的思考:
    如电影开场女主对男主描述哑剧表演中看不见的橘子,亦如后面那只看不见的猫:
       女主:“你看,只要我想吃的时候,随时都能吃到橘子。忘掉这没有橘子就行了。
       男主:“不错,挺有天分。”
      女主:“关键是别想着这里有橘子,要忘掉这里没有橘子,就行了。这就是全部。重要的,要想着自己真的很想吃。那么一来,嘴里就会流口水,真的很好吃。”

       又如女主对男主说——
      “你知道吗?非洲喀拉哈里沙漠里的布希族(Bushman)。听说对布希族来说,有两种饥饿的人。饥饿的人,用英语说就是Hunger. Little hunger 和 great hunger。Little hunger是一般肚子饿的人。great hunger.是为了生活意义而饥饿的人。我们为什么活着?人生有何意义?终日探寻那种问题的人,他们认为那种人才是真正饥饿的人。叫他们great hunger。”

       借着李沧东的这部电影,也思考文艺片和商业目的的类型片不同之处:文艺片不以剧情情节取胜,而更注重于雕刻小细节。并利用这些小细节、小场景不按常规的拍摄技巧来营造氛围,传递情绪,表达情感。再者,就是对电影剧情有意识地进行简化,这种简化表达像诗歌一样会让大多数观众解读困难,只是,诗歌的美不正是那一份简练的、欲说还休的婉约之美吗?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1281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