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800字 >

《封神榜》观后感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4-08-07 20:12阅读:
看过陈浩民主演的《封神榜》的朋友肯定对一个情节非常熟悉:商朝四大天王李靖在打败鸾凤和鸣两只神鸟后,取得了由轩辕帝留下的“忠、义、孝”三支神箭。这三支神箭分别专门斩杀不忠、不义、不孝之人,而且不会伤及无辜。由于哪吒的离奇身世让李靖一直耿耿于怀,并视哪吒为会对大商不忠的妖孽。在得知哪吒带着雷震子一起回到朝歌并生出事端后,他决定用这两个妖孽的的性命来试这三支神箭的效力。

  在他射出第一支“忠”箭时,“忠”箭直接穿过闹市射向哪吒,幸好哪吒有混天绫护体才得以保住一命,紧接着李靖将“忠、孝、义”三支神箭齐发,相信这三支神箭定能取了这两个山精妖怪的性命。结果令人惊奇的是,三支神箭在追踪到哪吒后竟互相打了起来,“忠”“孝”两只神箭与“义”箭展开了搏斗,最终“义”箭取得胜利,其余两只神箭战败而归。然而,这样的剧情设计并非仅是提高戏剧性的噱头,在我看来,这更多的是朴素的法文化观念中“忠、孝、义”这三者之间关系的体现。

  由于商纣王荒淫无度,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最终哪吒成长为灭商的一员大将。从商朝这个国家角度来看,哪吒推翻商朝的举动实为不忠。哪吒从小因自己被抛弃且父亲一直对他有成见,因而他对父母更多的是一种叛逆以至发展到后续的“削骨还父、削肉还母”。此乃是对《孝经》所倡导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观念的严重挑衅。因而,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哪吒的种种行为都是不孝之至。然而“义”箭为何又要帮助哪吒对抗“忠”、“孝”两只神箭呢?原因就是哪吒助力西伯侯灭掉商朝就是顺应天意,救民于水深火热、义薄云天之举。这一观念最终在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中得到印证。西周统治者虽然强调人世间的权力仍然是来自上天,由上天作出选择。但较之于夏商更为进步的一点就是,西周统治者还提出了“天命糜常”、“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的观念,即人间的君主一旦失去应有的德性,也就会失去上天的保佑和庇护,天命随之消减或转移,新的有德者所领导的新国家、新政权就会应运而生、取而代之。

  忠、义、孝三箭的较量实则是法文化“忠、义、孝”三者之间的较量。自古也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讲的一种情况就是为人臣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报效祖国的工作上。因而,无形中也会削减照顾家人的时间和精力,应尽的孝道无法尽到。然而更有意思的是古时候的“忠”中又有“愚忠”的概念,这体现了古人已经开始辩证地看待这一问题。界定是否是“愚忠”的一个最高标准,在我看来,即是当事人所持的观点及做出的行动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然而衡量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一个较为准确的指标就是“正义”。然而何为正义呢?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有较为细化的分解:正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自由平等原则,第二是机会公正和差别原则二者的结合。再回到《封神榜》中,商纣王骄奢淫逸、暴虐无度严重挑衅了正义的观念。所以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忠、孝、义在博弈中,“义”箭占优势成为了必然。这就告诉我们:义作为最能广泛代表民众意愿价值是要高于忠这一仅反映国家利益的价值。只有“忠”于的国家利益真正能够代表广大民众意愿及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潮流时,这样的“忠”才值得敬畏、值得遵循。同理,对于家族而言的“孝”也只有在根植于正义观念中才能获得世人敬仰的力量。

  忠、孝、义的排序其实反映的就是历史价值的选择和博弈。三者互不相同,又相互影响。有国才有家,然而只有“国”真正能尊重每一个个体并给予其应有的发展空间时才能给百姓一个真正温馨舒适的“家”。尊重源于正义,在浩浩历史长河中,义是忠、孝得以延续的源泉,其代表尊重民意,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力量。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223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