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影视剧评说 >

观《长安十二时辰》有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8-23 08:52阅读:
观《长安十二时辰》有感

“鸦片战争始于1840年,清政府1911年在辛亥革命中覆灭,本来也许还能撑下去,但在1905年发生了一件事,短短几年后,清王朝就结束了,请问大家知道这件事是什么吗?”还清楚的记得当时初任培训的时候,老师问我们的这个问题。
“因为1905年清政府取消了科举制度,这直接导致了以孙中山和黄兴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仕途之路被彻底堵死,所以爆发了辛亥革命,把清王朝送上断头台。”老师这样解释。“所以,国家借鉴清王朝灭亡的经验,开展公开招考,把优秀的人员招进体制内,这也是我今天能给你们培训的一个历史原因。”
虽然至今清楚的记得当时老师讲的这番话,但对其中的内涵还是理解不够深刻,直到这两天看了热剧《长安十二时辰》的最后几集,方才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天下一切祸乱皆始于埋没人才。
看到最后一集,才知道所有的策划居然是一个八品小吏——徐宾。此人天纵奇才,能够推演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结局,能够准确的在那个出口等到圣人,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策划的,也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能力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没人相信是他一人策划的,张小敬不信,圣人也不信。直到他说出计划和一针见血的指出所有关键人物的弱点和可利用之处,大家才恍然大悟。
我问三个问题。为什么一开始没人相信是徐宾策划了这场惊天大案?此次祸乱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吸取教训?
为什么一开始没人相信整件事是徐宾一人策划的?其实剧中已经点透这个答案了,圣人说了一句“如果你有这么大的才能,为什么到现在还是个八品小吏?”徐宾顿时泪崩,回道:“原来圣人也是以官品论人品。”原来,我们都是在以官品论人品、论能力,根本没有怀疑当时的体制埋没了人才,他本是宰辅之才啊。换个方式理解,如果剧情设计导演告诉你整件事是林九郎一人策划的或者太子一手策划的或者太子妃一手策划的,是不是我们都会信了?对吧,他们一人策划我们信,为什么徐宾说他一手策划就没人信呢?还不是认为他官品低,能力就差能调动的资源就少吗,不足以支撑他搞这么大动作吗?直到徐宾点出了所有人是“死穴”,我们方才开始懵懵懂,开始回忆整个过程。所以,社会至今都是这样,不把埋没的人才当人才甚至不当人,根本不信他们的能力。
此次祸乱的根源是什么?很明显,此次祸乱的根源就是埋没人才。人才没有合理的晋升途径,只能通过做一件所谓的惊天动地的事,来结束自己平凡的一生,所谓: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细看剧中人物,很多人都是人才,苦于没有合理的晋升途径,只能剑走偏锋,误了自己,误了家人,误了社会,误了国家。张小敬本是将军之才,只能做一个跑腿的“小民警”,庞灵一身的天文才能,只能做暗桩想换得遥不可及的“金龟婿”,才华横溢的程参,能够抽丝剥茧的分析问题发现端倪,却整部剧不在牢中就在去牢中的路上,最后也没说要重用,只能离开靖安司...太多了,一个人才被不断埋没的社会,根本撑不了多久的,所以剧中也说了,长安的繁华撑不了十年了,安史之乱,唐王朝彻底走向衰败。
如何吸取教训?这点应该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办了,就是要发现人才,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给人才一个正常的晋升途径,千万不能埋没人才。一是发现人才、吸纳人才。继续坚持公开招考,再也不能搞什么暗箱操作了,人才必须光明正大的吸纳进各级组织、各企业、各团体。二是培养人才。人才是需要培养的,今天的小树苗,加以时日必能成为参天大树。三是鼓励人才。华为有一句话:“钱给够了,不是人才也是人才了”人才是需要激励的,物质上,精神上,社会地位上要全方位激励,激发人才活力。四是重用人才。人才是需要到重要岗位锻炼的。多经事方能成大事,犯其难方能图其远。假如徐宾以其才位列重要岗位,张小敬以其才镇守边关,庞灵以其才安心搞科研,那么国家只会越来越昌盛。
   都是一些浅见,有感而发,不得不发。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1474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