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影视剧评说 >

《美丽的乡村》观后感剧评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6-22 08:37阅读:
《美丽的乡村》观后感剧评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美丽的乡村》昨晚终于迎来了大结局。这部30集的电视剧我是一集没拉,完完整整地看完了,每天都期待着晚上那两集连播。

这部大剧讲的是农村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故事,以单元剧的叙事手法,讲述了青山镇新上任的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女主播辛兰、返乡创业大学生石全有三位青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我平时并不怎么看电视剧,对电视剧有戒心,不敢轻易开头,因为我也会迷电视剧。只是那一天无意间看到一部新的电视剧刚开始播映,而且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农村的事,抱着消遣的目的看了一会,还没看完一集我就断定这是一部好剧,值得继续推进。也许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人对发生在农村的事有天生的好奇心和亲切感,就这么着追完了这部剧。看完整部剧,很受触动,决定趁今天周末时间写点观后感。

这部剧分为三个单元,虽然三个单元之间有情节的过渡,但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同的人物和地点。

第一单元中的故事发生在长城脚下临近水库的上河峪村和离上河峪不远的那家沟村,转业军人原市扶贫办主任唐天石到青山镇任副书记职务,并兼任上河峪村和那家沟驻村第一书记。据说这两个村拖了县里集体脱贫的后腿。唐天石一到这两个村以后,首先并不是急着开展工作,而是发挥他在部队里曾是侦察兵的特点,去摸底调查,搞清楚这两个村的实际情况。比如谁是村里说话算数有威望的人,比如谁是村里真正的贫困户,比如谁是村里最难搞的那个人等等,做到心中有数。

这两个村的整体人员素质都不差,就说那上河峪,是个红色基因很重的村,有不少退伍军人,村委书记卢振兴就是个退伍军人。整个村大部人把荣誉看得很重,不愿申请国家救济,所以实际贫困户数量要多于登记数量。那家沟那边则是另一番景象,书记那文斌在村里威望极高,村里占绝对多数的那姓人都听他的。他心系家乡,但也飞扬跋扈,更有假公济私的情况,把贫困指标给了他岳父和连襟,还有收钱就给办贫困户的问题情况。尽管如此,但整个村的整体素质不算太差。

唐天石凭借自己的智慧,循循善诱、欲擒故纵、推心置腹,先搞定村里的人事,然后利用上河峪村和那家沟村绣娘水平不赖的特点,与市里的皇家刺绣公司合作,让村里的绣娘们就在自己家门口找到工作,既照顾家里老人孩子,也有了收入。然后又发挥那家沟周边自然特色发展了蜜蜂养殖业,上河峪村发挥长城边的地理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及农家乐项目。最终实现带领村民实现了集体脱贫。  

紫塞电视台的著名主播辛兰下乡的三道河子却是另一番景象,村里有能人,也有酒鬼、无赖,像极了全天下大多数的农村。而辛兰也更像大多数的挂职第一书记的扶贫志愿者一样,可能不了解农村,也不是在农村长大,他对农村的事一无所知,全拼一腔热血。所以一开始她在没有调查清楚事情的本源情况,只是基于简单的对与错的理解去处理村里的事,结果跟村两委的关系很紧张。可想而知她的工作有多难。但是她心存信仰,想把事做好,她真心实意地去帮助村民,帮酒鬼戒酒,帮无赖找回心中的善念。最后凭借自己原单位的资源,借助电视栏目的影响力,把村里的养生菌卖到各地,以此形成产业,实现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第三单元石全有返乡创业,盘活仓子沟老村的老房子,发展体验式农庄。让那些城市里的人们试着跟着师傅亲自打一口锅,试着自己做一把小凳子,试着自己漏一把粉条。在体验农村生活的过程中,放松了心情,体验了生活,还得到了自己深度参与的家具或美食。这种体验式的农庄这些年在城市周边零星出现,比如有些体验式的农场让城里人去他们那种自己的菜,然后菜长大后自己再去采摘。

石全有借助网红和直播带货的模式,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宣传体验式农庄,快速吸引客源。体验式农庄里的铁匠、木匠、大厨都以非常个性化的工作方式参与到整个农庄的工作,并最终实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三个单元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精彩。但我还是无数次地去对比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情节,以及扶贫方式。我们同学中也有挂职第一书记的,我在想我们大多数的人做不到像唐天石那样游刃有余地去处理人际关系及村里的各种难题,也没有像他那样本是扶贫办出身的社会资源。所以大多数的人只能像那紫塞电台的主播辛兰那样,凭自己的真心实意去打动感化别人,或者只能动用自己原单位的资源,想方设法为自己挂职的村牵线搭桥或争取利益。不然怎样?

从国家“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视角,我很认可派驻第一书记这样的扶贫方式。就像电视剧里的这几个村,第一书记没来之前,已经形成某种平衡,你说他是一潭死水也好,波澜不惊也罢,反正就是生机不足。陌生的第一书记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搅动一潭池水,最终焕发新的生机。那么作为第一书记如何去开展工作?最理想的当然是像唐天石那样,精明强干,有勇有谋,功成于无为。但大多数人做不到,或者说唐天石那样的人是有某种天赋的,我们不能指望每个驻村书记跟他一样举重若轻,游刃有余。退而求其次,像辛兰那样也不错,虽然做不到以退为进、声东击西那一套,但也可凭借自己一腔热血,也能为农村做出贡献,就是自己苦了点,工作难了点。

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驻村第一书记都那么优秀,也不能指望所有的第一书记都是真心真意为民服务的,滥竽充数者一定有之。但总而言之,这样的政策一定是正面的,一定是积极的。这些第一书记就像是中央的神经末梢,跨越层层官僚屏障,延伸到各个村镇,搅动原有平静,我想没有比这个更有效的脱贫攻坚的方法。作为管理者,还是很受启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企业的管理谁说没有借鉴价值呢?所有的工作,最终是人的工作,是人就有人性的弱点问题,直来直去不是办事的最好方法,唐天石和辛兰处事方式的对比绝对值得深思。

另一方面,都说“扶贫先扶志”,对于那些深度依赖酒精的酒鬼和滚刀肉似的无赖来讲,什么是志气?讲志气有用吗?说要全面脱贫,但每个村基本都有几个这样的好吃懒做,烂泥扶不上墙的人,对他们说教或去感化有用吗?当然,在剧里这些人最后都站起来了,变好了。但是我表示怀疑,我们这些受了一二十年正规教育,一直在努力约束自己的人都很难摆脱一件事的依赖,比如对手机的依赖,那些酒鬼及无赖,恐怕从未真正去约束过自己的行为,他们能站起来吗?我相信他们也有善念,但是不太相信他们有志气,没有志气如何站起来?一个站不起来的人我们怎么带领他去脱贫?这恐怕也是目前脱贫攻坚的难点之一。另一个角度,我们是不是必须要百分百脱贫呢?这事值得深思。

我国的城市化率会越来越高,很多的农村人必然逐渐会成为城市人,但农村不会完全消失,却也很难改变农村的面貌。我们能想到的前景无非是年轻人去城市打工,两头跑,这实际上还是农村人融入城市,而并不是农村自己发挥自身特点,自己造血,自己成长。何况这种农村人被动融入城市的模式实际还是有很多弊端,比如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撕裂了亲情,更耽误了农村儿童的教育。并非理想之举,并非长久之计。

所以最好的结果还是像电视剧里讲述的那样,农村发挥自身特色,发展产业,为城市服务,为城市人提供消费的场所及途径,挣城市人的钱。体验式农庄也好,特色旅游也罢,城市人需要这样的去处去消遣,农村人刚好需要依托自身特色,通过为城市服务,换取养家糊口、改善生活所需的报酬。这样的理想生态体系里,农村人不仅留在了自己喜爱的乡村,还有不错的收入,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以这种方式融合的农村和城市才是最好的生态,未尽之意值得更深层次探讨。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18212.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