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上海堡垒》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8-16 09:28阅读:
《上海堡垒》影评观后感:我来为它找差距,顺便打打气!
阿獠2012


我提前看了点映场,看了一半就感觉这片要凉。
导演滕华涛有来现场,谈吐间底气不是很足。恐怕彼时他就有了不妙的预感,只是没想到公映后观众反应如此之大。
事到如今再一味的冷嘲热讽群起而攻之已无意义,毕竟国产科幻电影之门也不会就此真的关上,提点建设性意见也许更有价值。





就像《流浪地球》开创了中国太空探索题材片先河一样,我们应该看到《上海堡垒》的积极意义。
《上海堡垒》属于科幻片领域细分的科幻战争题材,这类影片往往成本高昂,不是所有地区电影工业都能承受,目前比较成熟的作品都集中在好莱坞。
一支中国团队敢于挑战这一类型,勇气可嘉,失败也属正常。我们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毕竟目前国内电影业资金是有的,缺的是开拓更多类型片的勇气与创意。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许会被噎住,但如果全民都去吐槽先行者的勇气,那会促成因噎废食的势利效应。



我们不妨再聚焦一下,把目光收缩到地球本土反击战(故事背景为外星人入侵)这一更为狭小的领域,这样就可以把《安德的游戏》《星河舰队》等外星系科幻战争片剔除在外。
即便是框定在地球本土反击战范畴,我们仍可以明显划分出几种套路:
套路一:
全景式正面作战,主力为职业军队(非单打独斗)。代表作是《独立日》(1996),其他还有《洛杉矶之战》(2011)《超级战舰》(2012)等。该类型多为大成本制作,主要靠大场面视效音效、器大量大的人海战术、地外双方的科技对决等作为卖点。



套路二:
局部式微观切入,主角是普通士兵(孤胆英雄),以点概面,以小见大。代表作有《遗落战境》(2013)《明日边缘》(2014)等。该类型主要靠类悬疑片的精巧剧本、主演的个人魅力、战争洪流中小人物的情感共鸣等作为打动观众的要点。



套路三:
高概念科幻灵感,主角不限身份,强调烧脑深度。代表作有《降临》(2016)《湮灭》(2018)等。该类型全靠剧本(原著)的硬科幻内核,剧情发展一定要把观众死死地摁在座位上,直到片尾才揭晓答案,中途能被观众猜到结局都算输。



套路四:
兵出奇招类,主角多为平民,强调观众的代入感。代表作有《世界大战》(2005)《科洛弗档案》(2008)《天际浩劫》(2010)《超级8》(2011)《科洛弗10号》(2016)《寂静之地》(2018)。该类型不按套路出牌,视角独特,多为小成本惊悚片,以营造外星人入侵的恐怖氛围见长。



这四种套路各有所长,成本有大有小,分别依仗CG特效、叙事结构、剧本深度、氛围代入等截然不同的卖点(亮点)。
毫无疑问,《上海堡垒》应该划分至第一类,它有完整的外星入侵背景,主角是正面作战的职业军人,技术依赖大制作的CG特效,以大规模的战争场面为卖点。
如果要做案例分析,这个类型里最为成功的《独立日》无疑是最好的对标标的。
对比之下,《上海堡垒》的失败在于三缺三滥:



一缺末日感:
《独立日》(1996)是开先河的作品,导演是我们熟知的罗兰·艾默里奇,他是灾难片领域的扛把子,最擅长营造末日氛围,《后天》《2012》无不如此。
《独立日》里外星飞船降临地球之日,老百姓分为两种反应,大多数人感到恐慌,纷纷逃离外星母舰光顾的城市;少部分无政府主义者欢呼雀跃,歇斯底里的庆祝外星救世主的首次降临。这两种极端情绪都是未知灾难来临前合理的反应,艾默里奇很擅长营造这种末日感。





反观《上海堡垒》,其他地球大城市依次陷落,证明外星人的实力明显强过地球。而当他们来到上海时,我很难想象影片中白领们在塔楼里从容讨论PPT、老太太照常在广场遛弯、小朋友依旧骑车玩耍到底是出于怎样一种心态。是破罐子破摔了呢,还是相信XX核心价值观强大到足以秒杀外星人?
整部影片都没能体现出一丝灾难来临前的末日感,这是一个重大失误。其实不需要太大的制作成本,看看套路四的影片吧,用心就好。



二缺代入感:
因为是全景式正面作战,《独立日》的主角有好几位,总统代表地球领袖,工程师代表平民,威尔·史密斯饰演的飞行员代表职业军人。
但片中的总统并非高高在上,只负责字字珠玑的发号施令,相反影片给了他很多时间去表现家庭亲情,这一切都是为了增强观众进入角色的代入感。



反观《上海堡垒》,军方高层一张张扑克脸,表情严肃,寡言少语。除了表达领导层的意志坚定以外不含一丁点普通人性。



再看《独立日》,工程师就不说了,邻家大叔一枚。哪怕是军人代表的威尔·史密斯,也满满装着普通人的小毛病:爱说脏话,爱发脾气,临上飞机了还要抽根雪茄,不爱搭理理工男就呵呵了事,为了营救家人居然偷偷开走军用直升机……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一线战士,粗线条,直肠子。



反观《上海堡垒》,灰鹰小队除了每个人各揣梦想、下班一起组队泡吧之外,对于每个队员的平民性格几乎没有细节性的单独描写。
这很难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不能让观众主动融入角色,旁观者清的结果就是吐槽。



三缺科学性:
这一点我就不深究了,网上太多议论了。
作为一部科幻片,被大家挑出如此之多的低级硬伤也的确太难为情了。



一滥爱情戏:
《上海堡垒》的原著作者江南和我是同龄人,他一定也是动画片《太空堡垒》的忠实粉丝,因为从《上海堡垒》中可以看到后者的许多影子。
《XX堡垒》的名字是其一。上海大炮多少有着点太空堡垒重型粒子主炮的味道,打一发必须等上半天。最像的还是感情线,《太空堡垒》里毛头小伙飞行员爱上姐姐级指挥官的故事几乎被照搬到了《上海堡垒》里。



可《太空堡垒》是长篇剧集啊,《上海堡垒》却只有100分钟,还要承担作为主要卖点的科幻战争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想表达一段能引发观众共鸣的爱情,难度实在是太大。
《独立日》里人物众多,按情感可分为好几组,多为亲情,爱情点缀,不求全过程,抓某个关键煽情点即可。这样的好处是对各年龄层次的观众都有考虑,也并没有让情感戏威胁到战争戏的主线地位。
反观《上海堡垒》,对战争与爱情这两个主题有些患得患失,首鼠两端,削弱了套路一的核心卖点。



二滥仪式感:
这是国产主旋律电影的通病,过于强调战争中的仪式感,反而显得不真实。
《独立日》里有大量人类军队与外星军团的战争戏,但全片敬军礼的镜头总共只有三处(其中主角威尔·史密斯只有一次),还都是非常随意的那种。



而《上海堡垒》呢?少说也有30处,而且都是那种一丝不苟的表情,整齐划一的动作。战争已经很压抑了,有必要因为主旋律表达刻意追求那么多的仪式感么?
片中有很多开机械门、类正步走、立正、向领导敬礼、领导回礼、领导训话、再向领导表决心、敬礼……这种模式化的无效镜头。浪费电影时长不说,还脱离群众,增加观众的隔阂感,丝毫起不到推动剧情的作用。
仪式感害死人啊!国内导演们何时才能摆正商业片的位置,你一部娱乐片插入那么多主旋律干嘛啊?我都替你着急。又当又立是要被观众耻笑的。





三滥小鲜肉:
这一点我也不说了,负面评论太多。
靠流量明星攒票房的时代过去了,小鲜肉们不提升演技终究跟不上这个年代。
你看人家《独立日》里威尔·史密斯也够年轻了吧,但人家一路骂着脏话一路拖着外星人走过盐湖的镜头可真是深入人心啊。那是什么?纯爷们儿啊!



《独立日》可是23年前的作品了,细看之下很多特效场面是不及《上海堡垒》的。至少在大远景的战斗画面上,《上海堡垒》具有一定的水准,那些嘲笑它5毛特效的人是不太客观的。
但为何《独立日》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直接反映到观众评分上)会毫无争议的碾压《上海堡垒》呢?一方面是前者开创性的历史地位,另一方面前述的三缺三滥也暴露出了后者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然也不会一天倒塌。
中国的科幻战争片路还很长,不是一部电影就能铸就或沉沦。
迈出第一步很艰难,也很勇敢。要正视问题,也要给予理解。
《上海堡垒》失败了,不要紧。中国影人的信心不能垮,否则就真没此类片种的未来了。
多学习,多借鉴,多创新,类型片的领域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攻克一座又一座坚固的堡垒……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4667.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