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一一》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5-15 07:48阅读:
《一一》影评观后感

今天早上起来,就看到微博一条转发:“今天是杨德昌经典电影《一一》全球首映整整二十周年,这个背影已经永载影史。”

看着电影海报上那张洋洋的背影,电影开头在圆山大饭店举办的婚礼。我仿佛回到了去年冬天在台北度过的那段生活。《一一》讲的是生活,是2000年一家人在台北的生活,但又好像不是2000年,不然我怎么会站在2019年的冬天却好像也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生活。这部电影我自己看了没有十遍,也有七八遍了。全长3个小时,围绕着一家人展开,中心人物我们暂且定为家里的男主人NJ,但他不是唯一的主角,他的妻子敏敏是主角,初恋女友阿瑞是主角,他的弟弟阿弟也是主角,女儿婷婷和儿子洋洋也是主角。故事讲述着他们看似鸡毛蒜皮的生活,多线并行,却不会觉得杂乱无章,短短的三个小时的电影我可以看到四五个小时,因为其中太多台词值得品味思考,我需要暂停下来,有时候做一些记录,有时候慢慢思考。

电影是从一个婚礼开始,电影第一幕的那一天,据说是一整年最好的日子,阿弟结婚,是一家子的大喜事,但却好像只是表面上的喜事。新郎前女友的突然造访,婆婆的无言叹气,怀着孕的新娘,放反的结婚照,这一切都好像预示着这好像会是一场不那么幸福的婚姻。先不说将来的婚姻会不会幸福,但这一天,一个噩耗降临到了这家,婆婆因为倒垃圾摔倒就一直昏迷不醒。而这袋垃圾本该是女儿婷婷去倒,婷婷却因为别的事情分了神,把这袋垃圾放在了阳台。于是,在婷婷的愧疚中,这部电影开始讲述了这家人在婆婆昏迷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婆婆昏迷的时候,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跟昏迷的婆婆诉说的过程,除了洋洋。最开始来讲话的是阿弟,他好像无话可说,跟婆婆只是重复他多么多么有钱,婚姻是幸福的,现在是成功人士了。接下来想说些什么但欲言又止了,我猜他也有不顺利的地方吧,但出于骄傲和不想让母亲担心的心情把嘴边的话憋了回去。


接着来说话的是家里的妈妈敏敏,她跟婆婆说话把自己说到崩溃,这一段也是电影的第一个小高潮。

“怎么跟妈讲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

我一连跟她讲了几天

我每天讲的一模一样

早上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

几分钟就讲完了,我受不了了。

我怎么只有这么少,

怎么只有这么少?

我觉得我好像白活了

我每天,每天,

我每天像个傻子一样!

我每天在干什么呢?”


看到这里,我佩服杨德昌导演对生活的一针见血,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工作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做的事情重复又无用,很像那个时候我忙碌却像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每天跟行色匆匆的上班族挤早高峰的地铁,下了班漫无目的的看着台北车站旁边灯火通明的商场,手里攥着中午没有喝完的咖啡或者茶的纸杯,在街上迷茫的晃晃悠悠的喝完然后挤捷运回学校。每一天都是如此,我想跟家人讲讲在这里的事情,却发现来来去去每天就是那些事情,连我自己都毫无过下去的欲望。


在大家跟婆婆说话时,婷婷弹钢琴给婆婆听,她不敢在大家在的时候靠近婆婆。她从电影一开始就活在因为自己害死了婆婆的愧疚里。又不能说出口自己的失误,整夜都没有办法睡着觉,只好半夜在全家都和婆婆说完话之后,偷偷一个人溜到婆婆的屋子,对着躺在床上的婆婆,用带着哭腔的声音小声乞求。“婆婆,我真的没有把垃圾倒掉么,我真的不记得了。婆婆,如果你原谅我的话,就赶快醒过来,好不好。因为,只有你醒过来,我才睡得着啊。”婷婷是最让我觉得像是自己的那个角色,她自卑,自我怀疑,却又细腻,善良单纯,永远想做别人眼中标准的好孩子,却做砸了最重要的事情,就一直活在愧疚中,像极了那个时候每天夜里被愧疚和自责笼罩着的我,无能为力的牵挂着远方的亲人。



最后和婆婆说话的是爸爸NJ,他讲的话我思考了很久,觉得很有意思,他说他觉得和婆婆说话的过程,好像在拜拜(拜佛等神明),除了不知道对方能不能听到,对我自己所讲的话是不是真心的好像没什么把握。我在想我自己和逝去的亲人对话时候,似乎也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所讲的话是真心的吗?还是把亲人当做可以许愿的神明。



所有人对着婆婆,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真话吧,这是导演特意设置的告白场景吧,让每个带着面具得人对着婆婆实实在在的说出了他们每个人心中烦恼的事情,也表现着他们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态度。而洋洋,被认为是导演的化身,在婆婆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的时候,他没有对婆婆说话,他对婆婆说话是在影片最后婆婆的葬礼上,那段被认为是整个电影最精华最精彩的部分,导演通过这种方式,在向观众传达他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这是在电影的最后,婆婆还是过世了,家中其他几个人也并没有获得想要的东西,生活又压抑又平淡,还有些许沉重,一切都化作了洋洋那句“我也觉得……我也老了。”这句话看起来真的很突兀,一个上小学的孩子这样讲总让人觉得像是故作成熟,但要是将洋洋理解为对周遭生活敏锐的观察力的导演本人,这就不奇怪了。杨德昌借洋洋之口,把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告诉观众,他想说的很多,他也成功的说出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爱情关于琐碎关于亲情关于人性……我很难用语言描述出来他表达的究竟是什么,要想找一个抽象的词语概括,只能是生活。洋洋说那个还没有名字的小表弟,象征着生,而婆婆象征着死,一生一死之间就是《一一》的全部,是人世间走一遭的生活。

而洋洋怎么看这样的生活呢,洋洋是一个热爱拍照的小男孩,他无数次在剧中强调,你们看不见的东西,我拍下来给你们看啊。就像是电影中说“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至少延长了三倍。”


那时候生活在台北的我还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可以在电影里过一种生活。现在我却越来越能够理解这句话,看着《一一》我常常能回忆起在台北鲜活的日子,遇见的那些人,像NJ一样的中年男人,是我很尊敬的师长,平日里会笑着亲切温柔的讲话,台湾腔很好听,工作时会专注地低着头思考东西,和人吵架会飙台语,永远穿着正装提着公文包,NJ好像是千千万万个台北中产阶级中年男人的样子,如果生活里我没有遇到这样的人,或许我看着《一一》中的NJ可以想象他是什么样子。真诚的杨导把这样一个丰富饱满的人物拍给了我们。我也在台北遇到婷婷这样的女孩,她念台大,是父母眼中的会念书的好学生,会去琴房弹钢琴,说话时候小心翼翼的照顾着别人的情绪。也遇见莉莉和胖子这样的情侣,会有别扭,会吵架,但也会很甜蜜,一起骑机车兜风,或者一起去吃校庆的摊位。

所以我突然明白过来,如果我没有去认识这些人,或许电影会告诉我他们是什么样的吧,这同时也是我们读书的意义,去看看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总没办法过完所有种类的人生,但我们又对另一条路充满了好奇,这大概就是书籍和电影的存在的意义。


然而,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远远不是这么简单,今天我强行扯出全家人和婆婆说话这条线来串起来讲述,实际上非常的片面和机械。杨德昌导演想在短短三个小时讲完生活,他花了很多心思在各个支线的串连上,每一个转场都非常走心。看了七八遍之后的我慢慢才理解他讲述故事的精妙,所以在今天,《一一》首映二十周年的日子,强烈安利看到这篇小感想的朋友们去看看这部电影,感受一下故事慢慢流淌,生活步履不停的自然感。下一篇我想说说里面的爱情。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774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