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血色将至》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7-08 10:07阅读:
《血色将至》影评观后感


《血色将至》(There Will Be Blood)是由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执导,丹尼尔·戴-刘易斯、保罗·达诺、凯文·J·奥康纳、巴里·德尔·舍曼、狄龙·弗雷泽尔等主演的剧情片。

获得了08年柏林的银熊奖和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



9.5分。



以下含剧透。



《血色将至》是PTA早期作品中最著名、最成功、影响最深远的作品。虽然很遗憾,因为在影片中表达了对宗教伪善的不屑而没能获得柏林和奥斯卡的最佳影片,但《血色将至》确立了PTA“最伟大的导演之一”的地位。



《血色将至》讲述了石油大亨丹尼尔如何发迹,如何与传教士伊莱争斗,最终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的故事。

PTA在本片中的风格有非常大的变化,以致于初看本片,观众会觉得这不是PTA的电影。所以,我尽量从PTA的变与不变中切入。



在尝试了一次多线叙事之后,PTA重新回到了三幕式的好莱坞古典叙事体系之中。

影片开场的十几分钟是最能让观众感受到PTA风格变化的部分。一开始的定场镜头就表明本片是一部西部片或者史诗片,这意味着PTA脱离了他自己熟悉的题材。



在开场阶段,PTA每个镜头的时长都很短,几乎没有让演员讲台词,完全通过剪辑来讲述了丹尼尔在挖矿时断腿、偶然习得如何开采石油、收养H.W.的经历。

只用剪辑出的影像叙事,这很不PTA。在这个过程中,道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叙事的功效。



PTA在他以前的作品里喜欢在叙事过程中插入道具的镜头,但这种对道具的使用方法相对粗浅,道具仅仅用于说明“角色们正在做什么”。而在《血色将至》里,PTA拍摄了很多道具的特写镜头,这使得道具在PTA的作品中首次起到了“预示角色即将做什么”的作用。道具的镜头与角色的镜头相互穿插,因此道具与角色在影像上具有了同等的分量,而这也是PTA在视听语言上的一处伏笔。

与此同时,影片的配乐也承担起了叙事的任务。PTA在本片里使用的配乐很“库布里克”。配乐不仅被用来烘托氛围,它也犹如一对无情的双眼,注视着角色们的一举一动,偶尔也会成为角色人格的外在表现。

在前1/4的铺陈阶段,PTA讲述了主角丹尼尔独自挖矿时断腿,偶然得知如何挖掘石油,收养继子H.W.,来到桑迪牧场的经历。景别一般都是中近景或更远,偶尔有特写,镜头加了稳定器,运动也很沉稳,PTA在镜头运动方面的个性让位于叙事,所以镜头风格非常得克制。

铺陈阶段中有两个镜头值得注意。

一是丹尼尔独自挖矿时的镜头。这个全景交代了丹尼尔的人物性格。在影片一开始,丹尼尔就是一个坚韧却又孤独的形象。



再一个是丹尼尔见保罗时的主镜头。在这个镜头中,丹尼尔家族对保罗这个外来者的形成了合围之势。H.W.参与了丹尼尔的工作,说明丹尼尔在收养H.W.的过程中对H.W.产生了感情,但在构图上,这对父子之间的距离却是最远的,反而是丹尼尔的合作伙伴离丹尼尔最近。H.W.进入了丹尼尔的生活,但在工作上是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而这似乎也在宣告着丹尼尔在收养H.W.时本就另有所图。





随着保罗的到来,特写镜头的不断增加,影片进入到冲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PTA用了一个他常用的技巧来推动剧情,那就是“谎言”。

丹尼尔为了收购土地,谎称自己的油田公司是家族企业,利用年幼的H.W.博取当地居民的同情。

在新油井的开工仪式前,传教士伊莱找到丹尼尔,希望丹尼尔允许他为新油井祈福,但丹尼尔看穿了伊莱想要在民众面前表演的企图,没有履行他的承诺。

一个不知名的人假扮成丹尼尔的弟弟亨利,借此谋求财富。

丹尼尔接受伊莱的受洗,但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安抚民众,顺利铺设石油管道,并非真心信仰上帝。

谎言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说谎的人也就构成了冲突的对立双方,其中丹尼尔和伊莱的冲突是本片的最主要戏剧冲突。

这两个人为何产生冲突?他们各自又代表着什么呢?

很多人将《血色将至》比作21世纪的《公民凯恩》,将丹尼尔这个角色解读为拒绝被上帝拯救,在利益裹挟下不断堕落的人性黑暗面的总和。我觉得这种类比和解读不太恰当,问题就出在对冲突的理解上。

如果丹尼尔需要被拯救,那影片就应该着重表现丹尼尔如何丢失信仰。但本片最最有趣的一点是,丹尼尔一直是有信仰的。甚至,丹尼尔认为,上帝的使者不是伊莱,而是他自己。

丹尼尔所信仰的不是传统宗教的教义,他所信仰的是新时代的财富和权力。虽然两者之间有差别,但这种差别是内容上的差别,而非形式上的差别。所有的信仰都是出自于非理性的。丹尼尔心中有上帝,只不过此上帝非彼上帝,丹尼尔的上帝存在于完全不同的价值体系。



影片的铺陈阶段,丹尼尔两次死里逃生,而在影片的解决阶段,他嘲讽似地对伊莱大喊他才是真先知。由此可见,丹尼尔是抱有某种宿命论的,他坚信他才是天选之子。

宿命论和PTA作品中常见的毒品、色情,还有PTA在他自己后续的电影中所展现出的存在主义哲学一样,都是非理性的。丹尼尔并没有站在理性的一方去看待宗教教义,所以,丹尼尔和伊莱的斗争无关理性与非理性。

PTA真正想质疑的不是上帝本身,而是上帝的使者。

那传教士伊莱真的是上帝的使者吗?

关于传教士伊莱,有三场戏非常震撼人心,其中两场被PTA放置在冲突阶段,一场是伊莱传教,一场是伊莱为丹尼尔受洗。



这两场戏的场景都是教堂,PTA正是通过这个场景使用了他最擅长的技巧——“画框中的画框”。PTA以此将观众从剧情中抽离,观众以一种更有距离感更有理性的视角去看一个传教现场,看一场宗教仪式。在这种视角下,观众是“观众之外的观众”,不再是宗教活动的受众。这样观众才能以一种整体的视角去看宗教活动中的传教士和教众,而非只看到传教士一个人。由此,教堂变成了舞台,传教士成为了一个蛊惑人心的阴谋家。PTA甚至借丹尼尔之口提醒观众,传教现场只是一场表演。



所以,伊莱绝非上帝的使者,上帝拯救丹尼尔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那伊莱究竟代表着什么?这就需要从PTA的不变中入手。

PTA作品中的故事往往发生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本片的故事也是如此。通过字幕,观众可以了解到,本片的故事发生在1898-1927年之间,而在这段时间里,美国正处在转型发展时期,美国逐渐农业化国家转变成工业化国家。

在农业时代,人们靠天吃饭,在灾难面前无能为力,只能祈求神明显现神迹,因此,宗教应运而生,最受尊重的人是能和神明对话的先知,他们也是农业时代的统治阶级,在本片里对应的就是传教士伊莱的角色。而随着技术进步,机器逐渐替代人力,生产方式变得稳定可靠,人们更依赖理性的科学方法,美国诞生了一股崇拜机器、崇拜科学家的风气,苏联也在艺术上诞生了构成主义。在工业时代中,机器与人力的比重不断向机器倾斜,这也是本片里道具在镜头中非常重要的原因。而在新时代里,统治阶级变成了资本家们,在本片里对应的也就是丹尼尔的角色。

丹尼尔和伊莱,一个是工业时代的资本家,一个是农业时代的传教士。对于这两个角色,PTA在叙事上采用了一种换位的技巧。丹尼尔在油井前对民众演讲,伊莱在教堂里对教众布道;丹尼尔殴打了前来讨债的伊莱,伊莱在丹尼尔的受洗仪式上给了他几个耳光。对于冲突的双方,PTA一视同仁,揭示了两人之间本质上的共同之处——他们都是蛊惑人民的统治者。

所以,伊莱所代表的宗教,指的不是一种圣洁的信仰,在本片的语境下,宗教指的是一个社会组织。信仰应该存于人心,可一旦同一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信仰难免会成为统治的工具。




于是,丹尼尔和伊莱到底在争斗什么呢?

回顾整个冲突阶段,伊莱想要在油井开工仪式上在民众面前祈福,丹尼尔出尔反尔,自己进行了演讲。伊莱把油井出的事故归咎于丹尼尔的出尔反尔,而丹尼尔把事故的原因定性为工人休息不够。之后伊莱想要翻修教堂,丹尼尔一直没给伊莱钱。丹尼尔想要修运油管道,被伊莱的教众逼迫着去教堂受洗,被当众打了几个耳光。

他们的冲突的焦点是对上帝的最终解释权,他们的冲突是话语权的冲突。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掌握了控制民众的权力。

因此,我认为PTA在《血色将至》中主要展现的是两代统治者在时代变革中互相争斗,互相撕破撕破伪善面具的过程。

资本家在这场争斗中笑到了最后,更显出资本家的可怕。面对已经被宗教组织蛊惑的民众,资本家没有选择为民众开智,而是任由宗教继续蛊惑民众。

一个小细节,丹尼尔在受洗的过程中说他终于得到输油管道了,在受洗之后微笑着和伊莱握了手,说了句什么。



资本家并不止是和宗教合作,他们还要篡取宗教愚民的成果。资本家希望愚昧的民众永远愚昧,这样他们才可以无休止地收割民众的财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甚至可以装成愚昧的样子来欺骗民众。

为什么资本家会获胜呢?因为资本家趋利避害,因势利导,虚与委蛇。

基于这场争斗,PTA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资本家的崛起使整个社会的道德逐渐沉沦。

在利益的驱使下,丹尼尔欺骗民众,和传教士明争暗斗,抛弃继子,杀死伪装成自己兄弟的骗子,加入自己鄙视的第三启示教堂,在竞争对手面前宣泄愤怒。而在看尽人性的黑暗面之后,身为资本家的丹尼尔,他的野心一览无遗,而这种野心最终无法避免地滑向了贪婪的深渊。

这样的丹尼尔需要被拯救吗?

乍看之下,丹尼尔缺失了某种温情的东西。他所缺失的不是信仰,似乎是某种亲情。

在影片中,丹尼尔只对两个人展现出真正的善意,一是他的继子,一个是他的冒牌兄弟。在继子失聪时,丹尼尔表现出了他人性中的脆弱,面对继子,他选择了逃避。而面对弟弟亨利,他一度回忆起童年往事,令观众看出他的疲惫和厌倦,但可惜的是,弟弟是别人假扮的,于是他杀了假扮者,抱着弟弟的日记痛哭。

如果儿子没有失聪,兄弟真的来到了他身边,丹尼尔是不是有所改变?

很可能不会,因为丹尼尔作为一个控制狂,他所需要的亲情不是真正的亲情,而是一种完全不涉及利害关系、能被自己操纵的亲情。他真正热爱的是石油、是财富、是权力。诚然,他展现过对养子的感情,但理性最终给还是占了上风。

我觉得丹尼尔不需要被拯救,我甚至觉得拯救根本无从谈起,因为丹尼尔根本没有堕落。

堕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比如《公民凯恩》里的凯恩。凯恩一开始用自己继承的遗产和突出的才华,凝聚了一个团队,成功创办了一家报社,但在最后,他独享财富,落得孤家寡人。这种性格上的巨大反差是堕落,但丹尼尔在影片开头和结尾性格的差距没有大到可以称之为变化。他在影片中没有展现出特别光辉的形象,从头至尾都是个厌恶人类的人。而亲情在丹尼尔的人生当中一直是一个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像是上帝用一块名为“亲情”的原石去打磨丹尼尔这块原石,希望两块原石之间能擦出火花,却发现,越是打磨,丹尼尔铁石心肠的本质越是不断暴露,最后赤裸裸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不是温情的丹尼尔,而是残忍的贪婪的丹尼尔。但这个丹尼尔才是真正的丹尼尔,他的本性没有变化,只是在他一步步获得成功后,放肆地显露了出来。



在送走伊莱之后,影片进入解决阶段。

在解决阶段,PTA加强了画面的纵深,显然,在经历不知多少谎言之后,丹尼尔已众叛亲离,成为了攥取利益不撒手的贪婪的恶魔。



与继子相见,丹尼尔在听说继子可能会成为他商业上的对手时,他果断地抛弃了亲情。随后在伊莱震撼人心的三场戏中的最后一场,丹尼尔面对索取金钱的伊莱,让伊莱用令人信服的口气说出“我是假先知,上帝是迷信”,通过嘲弄伊莱,揭穿了宗教的真面目,彻底摆脱了旧时代的信仰,也彻底丧失了人性。



当丹尼尔结束这一切时,欢快的小提琴嘲讽般地奏起,意犹未尽时片名乍然出现。



There Will Be Blood。片名出自《旧约·出埃及记》,讲的是埃及十灾中的第一灾,血灾。(又是《出埃及记》?又是“十灾”?)但这一次流的不再是血,而是石油。属于伊莱的时代已经过去,丹尼尔的未来正式降临。在新的时代下,丹尼尔的信仰会成为主导这个世界新的信仰。



《血色将至》是PTA的第一部改编作品,原作是厄普顿·辛克莱的《石油》,其中暗含着很多《圣经》里的隐喻。比如丹尼尔为新油井买的第一块地是桑迪(Sunday)牧场。众所周知,周日是上帝规定的休息日,丹尼尔在桑迪牧场工作意味着一种变革。但需要明确的是,《血色将至》和《石油》是两个不同的作品,取材于《圣经》的隐喻很可能只是《石油》里的隐喻。比如对角色名字的解读,辛克莱为角色取名的时候的确有宗教含义,但这种解读并不适用于《血色将至》,PTA的影像里没有太多相关的内容。而且PTA本人一直持有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想,他个人对宗教的态度并不积极,至少我不相信一个只读《出埃及记》的人能了解那么多《圣经》里的典故。



在视听语言方面,PTA开始在意起如何在单镜头内不着痕迹地引导观众视觉焦点。比如这两个镜头,视觉焦点的转移都是靠摄影机缓慢的移动实现的。

第一个镜头有变焦。



第二个镜头,PTA在移动摄影机的过程中尽量使DDL保持在画面的同一位置,然后使他在画面中慢慢占据更大的空间。



PTA在之前的作品中已经尝试过减缓运镜速度,本片里这次新尝试正式建立在他之前的成果之上。

《血色将至》也是PTA的作品中户外拍摄最多的一部。所以观众可以见到更多PTA的大远景和他在水平运动镜头方面的技巧。



最后,一想到丹尼尔·戴-刘易斯息影了我就很难过。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8387.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