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冬日之光》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8-06 05:47阅读:
《冬日之光》影评观后感:伯格曼内心独白的背后,是爱与信仰的本质
文|唠唠豆

在伯格曼的“信仰三部曲”中,《冬日之光》被他成为是自己最得意的电影作品之一,也是电影人必须去学习和解读的一部史诗级作品。这部影片中的空间造型虽然仅仅只有教堂和小镇,但伯格曼却能使人物关系网在如此封闭的空间内细致入微的连接在一起,随着人物关系的变化,影片也逐渐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信仰”“爱”等主题也如流水般细腻的流露出来。

伯格曼的电影风格极具张力,影片中明显的北欧式的空间造型、对宗教的痴迷、人物内心世界的把控都成为了伯格曼最显著的电影标签。在《冬日之光》中,导演更是将这样“个人化”的影像风格发挥到淋漓尽致。

纵观影片,整部影片更像是一封来自伯格曼内心世界的信,他将镜头对准了教堂里祷告的人群,虽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在短短90分钟内,导演却将人物关系清晰直白的呈现在了荧幕之上,使影片上升到“寓意层”,诗意化的探讨着导演对“上帝之爱”的理解。

在《冬日之光》中,导演通过架构细致入微的人物关系使影片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层次。如果说“信仰三部曲”的《犹在镜中》卡琳在和上帝对话,那么在《冬日之光》中托马斯则在和沉默的上帝对话。

电影情节十分简单,仅仅演绎了教堂里的人物四个小时的所见所闻和内心独白,但却直白的彰显出托马斯内心世界的无奈。托马斯不断宣扬着基督教的爱,忠诚的信奉着上帝,执着的认为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明,但发生在托马斯身边的却冰冷至极,托马斯日复一日的只是在和一位沉默的上帝对话。

正是这种极具个人化的影像风格,从架构人物关系的角度出发,使观者轻而易举的走进托马斯的内心世界,使观者在短短90分钟内便感知到托马斯的无奈,是影片诗意化的上升到了对“信仰”与“爱”的讨论层面。但是反复观看这部影片都很难感知导演真正的想法。因此,我将借鉴伯格曼的导演笔记,来和观者一起,分别从剪辑手法,电影主题,影像风格,灯光设计这四个方面逐一分析,一同感知《冬日之光》教科书式的魅力。

01、导演采用时间与空间的模糊,以细致入微的剪辑手法,呈现独树一帜的处理手段
说到时间与空间的模糊,在伯格曼的电影中处理的非常巧妙尤其是在《冬日之光》里,伯格曼更是把这一巧妙的剪切手法发挥到极致。这种细致入微的剪切也被伯格曼放到了导演笔记的首段,书中是这样写道:“在影片中一定要有些技巧,匪夷所思的技巧”。

例如在《冬日之光》开始后的十几分钟,在教堂的休息室,牧师和同事的闲谈,随着叙事蒙太奇的推进到渔夫夫妇进入休息室。

在我看来,这短短几分钟的对话戏却十分彰显导演炉火纯青的视听设计技巧,伯格曼用了一种独具个人风格化的剪切方式将这场戏进行了奇特的剪辑。这种剪辑手段巧妙的把时间做的十分模糊,除此之外,空间也被巧妙的压缩到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之中。在整个戏剧段落里,观者完全看不到人物丝毫多余的动作,也完全感知不到镜头剪切的冗长、繁琐。演员整体的调度和镜头的配合是古今中外影坛中所有影片都做不到的细腻。

除此之外,在伯格曼的导演笔记中,他还这样写道:“比如,第一场戏领圣餐,我原本觉得太空洞,也是数遍之后才发现英格里图林的三个镜头就让它一下子变得充满了追逐和质询的意味。”

在反复观看《冬日之光》之后,不得不承认这是伯格曼导演与生俱来的剪辑手法,正如他笔记中写到的一般,如果真正摒弃了英格里图林的三个镜头,整场戏便显得枯燥乏味,更是缺少了一种诗意化的美,也正像伯格曼所说,人物不会变得饱满追逐和质疑的意味也不会强烈的呈现在荧幕之上。

纵观电影史以对话戏著名的不管是《十二怒汉》还是《罗生门》都不及《冬至之光》在剪辑手法上处理的细腻,伯格曼导演就像是一架精准的测量仪,在《冬日之光》中所有的画面与对话的节奏,都被伯格曼精准的把控,可见导演精湛的导演功底。

02、影片带有极具诗意化的电影主题,升华伯格曼内心世界的思索
纵观《冬日之光》这部影片无一不彰显着导演对于人与上帝关系的探索与思考。如果说《犹在镜中》的卡琳可以和上帝对话,那么《冬日之光》的托马斯正是在和沉默的上帝进行艰难的谈心。正如片名一般冬日之光只是短暂归途,它无法驱散时间带给我们的轮回。

影片中托马斯所崇拜的上帝正如这冬日之光,他用宣扬爱的方式证明着上帝的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他身边所发生的却如冬日之光退散后的冰天雪地,人性的冷漠在影片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冬日之光》所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仅仅记录了相关几个人物四小时的生活。整整90分钟并没有跌宕起伏故事架构,均是人物的对话:有交谈也有内心独白。

但在我看来,虽然影片中没有强烈的激励事件和矛盾冲突,但却向观者呈现出伯格曼对“理想与现实”的独到见解,对“人性”的本质探究。不管是原本想要消除自杀念头的约纳斯却在托马斯的劝谏下加快了他自杀的步伐还是在玛尔塔追求下终于正视了自己无情与信仰缺失的托马斯。导演都在借助人物之口阐述着影片主题。

我认为这部影片表面上,它在探讨宗教的难题,事实上却不只这些,托马斯的无情,在情感上的行将木就。教堂就像是托马斯的内心世界,他将自己封闭禁锢在自己所幻想的“净土”中,隔离一切的情感。实则从托马斯的经历之中,观者更能明显的感到近代西方文明发展中的很多人的精神旅程正如那句台词所说:“从传统的虔诚信仰到对上帝的怀疑,再到反省重新拾回信仰。”

这一诗意化的主题也在电影的结尾得到了升华,随着影片中教堂的颂歌,伯格曼也把上帝信仰的宗教问题演化到哲学的存在问题并进而升华到一个心理领域中来。

除此之外,爱与救赎的关系在《冬日之光》有更深入的探讨,也是影片重要的主题阐述之一。托马斯用宣扬爱的方式来证明着上帝的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相爱的人却存在着最远的距离。影片中妻子的死亡也将托马斯纯粹的置换。正如电影一开始所呈现的那样,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毫无意义,也正如片名所说的一般,冬日的阳光无法让人心真正获得温暖。

人人都会逃避,正如结尾的台词所说:“当问题无可解时,人们只能通过谎言欺骗甚至自我麻醉”仅仅一句台词便将“爱与救赎”的主题淋漓尽致的阐述了出来。

03、剧情极具个人化的影像风格,隐喻着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核
在伯格曼的影像世界里,《冬日之光》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已经预先为卡琳关于上帝的臆想增加了力度和效能。在影片中,伯格曼放逐想象,将宗教信仰元素和对上帝的猜测完美的融入到影片之中。

两部电影之间唯一的关联,就是前者是后者的起点。”正是这种极具个人化的影像风格,宗教信仰的电影标签,使影片独具诗意化的精神内核,浓缩伯格曼多年来孜孜以求的“心灵真相”。在《冬日之光》刚开始,伯格曼就将“塔楼的钟粗重而清晰地响了下”。在影片结尾,伯格曼也借敲钟人阿尔戈特之口表明耶稣钉十字架受难前后的时间“大约是个小时”。

在我看来,这两场戏的细节处理,打通了托马斯与耶稣这两个不同时空的人物的内宇宙。托马斯在肉体上承受着痛苦。随着剧情的发展,玛尔塔向观者诉说出:“上帝的沉默,上帝的沉默,上帝从来就没说过话,因为上帝并不存在,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影片还不停地出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元素。这样明显的电影标签也使伯格曼的《冬日之光》上升到了诗意化的寓言层,成为了伯格曼精神世界的悠远独白。

《冬日之光》光影的把控也十分精湛,虽然是黑白电影,但通过光影的塑造使画面彰显丰富的层次感和纵深效果与此同时也丰富了电影的主题表达。

如在影片三分之二时的一个长镜头:牧师和恋人在车内,在我看来,在这段戏剧段落中,摄像机精准的捕捉到了极昼地区的黄昏天际,利用低照度照明的方式使画面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美感,这种若有若无的光感使影片瞬间具备了一种荒凉的倍感,呈现出一种上帝降临的调子,细腻的刻画了人物当时的内心世界。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午后休闲时可观看的经典影片,在人生路上也承载着对观影者的指引和启迪,导演用精湛的方式呈现《冬日之光》的演绎方式,带给观众的人生思索源远流长。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880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