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小时代》观后感 影像风格是静态而廉价的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4-08-29 07:23阅读:
《小时代》上映前,国内一个媒体报道的标题是: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小时代》已经来了。



  而当有人批评《小时代》的价值观的时候,又有人表示不理解:《小时代》的书出来的时候,怎么没有人批判呢?



  不是没有批判,图书很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电影毕竟是最大众化的艺术和媒体形式,所以《小时代》包装成一部全新类型电影充分利用媒体造势的时候,郭敬明作为流行文化偶像获得了更多关注,而他在写作出版时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经大银幕放大出来。



  这么多人愿意玩电影,就是因为能够造声势。



拜金不是问题

  电影《小时代》里的各种问题在书出来的时候就受到诟病,只不过那时候批判讽刺挖苦调侃的,多是书评人而已,比如品牌罗列、拜金主义、物质至上,虽然这小说销量惊人,但不足以引起全社会全媒体的关注。



  我第一次领教郭敬明的影响力,是在2005年,那年我刚毕业,参与评审一个效仿新概念的本地作文大赛,大量对当时郭敬明文风极度迷恋和忘情模仿的文字让我很惊诧。那时郭敬明还没有开始为国际知名品牌带盐,辞藻看起来华丽唯美,多以各种空洞形容词呈现,对物品和人物情绪的细节进行华丽得掉渣的描述,当时我就很怀疑,这种物质生活水平和矫情劲儿太不符合我大河南的发展水平和风土人情了。当时的郭敬明的文风柔媚矫情接近安妮宝贝,但安妮宝贝显然更阴郁小资,情绪也显得更真实。而郭敬明式文字里你看不到任何真实人物情感的存在,青春时期的个性被抹杀在无意义的形容词堆砌中。



  韩寒的叛逆文字影响学生的时候,学校是持批判态度的,置各种权威尊严于不顾,叫道貌岸然的大人们怎么混?而郭敬明的浮夸文风影响学生的时候,学校是默许甚至鼓励的,文笔看起来很好看,而且这种明媚的忧伤看起来也很听话。



  所以当很多人批判《小时代》价值观的拜金主义和物质至上的时候,我都觉得太肤浅了。



  拜金不是问题,物质至上也不是问题,何况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小时代》的新鲜也不在于拜金,而在于对于仅仅是道具的生活用品近乎病态的沉迷,当然这些生活用品是名牌。拜金起码是一种生活态度,要么主角用金钱证明自己,要么主角对金钱和物质有占有欲,虽然这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已经非常低级了,但主体起码是人。《小时代》的主体不是人,人的价值稀释淹没在导演对物质的迷恋表现中,道具成了主角被无限美化,而人物反而成了道具。有人说林萧这个平凡的女孩也在自己奋斗,那她赔了杯子之后接受了宫洺的戒指之后又和男友吵架是要表达什么?同样是时尚界小妞电影,《穿普拉达的恶魔》中海瑟薇是有女孩个人的成长的,人物是立得住的,而《小时代》中的人物在浮华世界中显得无足轻重。



  如同郭敬明那些丧失了主语和谓语的文字,《小时代》的影像风格是静态而廉价的,并非买了华贵的衣服就显得高贵了。跟MV都没法比,MV在营造气氛和表达情感上的功能都比《小时代》强,仰拍角度、分屏特写,还要慢镜、逆光,人物却呆板得很,尤其是台湾青春片里靓丽鲜活的柯震东和郭采洁被罩进了华贵服饰中虚假得惨绝人寰。《小时代》不是没有故事,不是没有情节,而是连人物都淹没在病态的物化情景中,情节也缺乏了推动力,只能靠无病呻吟的心情独白来表现了。何况叙事能力一直是郭敬明的短板。



  所以我说《小时代》“不把人当人”,是郭敬明创作中对人的形象和价值的忽视和抹杀。一代人成长然后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自己的存在,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你的新鲜,你的锐气,你不同于以往时代的风格,你的世界观,但在《小时代》里,你看到的是人的价值无所谓有无,一个个空虚的皮囊穿上国际名牌,来表现一个作者像饿了太久对食物本身的病态贪婪和洋洋得意的把玩。



  中国电影这两年好不容易在类型上达到了及格线,但之所以难以产生值得揣摩回味的作品,根本原因在于太不把人当回事儿,就是创作者对人性的认识。不管是喜剧《泰囧》还是爱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图》,人物都严重依赖于类型特色存在,但到了《小时代》,人却要依赖于道具而存在,这种对人的存在感的漠视,是电影的一种退化。



投机者的自我修炼

  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之前,郭敬明的叙事性作品只有一短一长的奇幻小说《幻城》,他一贯情感泛滥的描述式文笔显得力不从心,之后他出版的《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等等都以感性散文为主,他把自己形容成一个忧伤的“孩子”,连写苏童、刘亮程甚至摇滚歌手,都依然满篇矫情的形容词。



  郭敬明一直尝试各种文风来试探读者,比如他在《萌芽》上发过的《一梦三四年》很有韩寒式调侃校园的影子,而抄袭了《圈里圈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也是相对泼辣的文字风格,这部小说十分成功,但后来被判抄袭,郭敬明拒不道歉时依然获得粉丝强烈支持,这也鼓励了他以后的创作投机,因为他发现了他的读者群体十分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在写了陈凯歌的《无极》小说版之后,郭敬明继续打悲伤牌“悲伤逆流成河”。



  少年情怀总是诗,中国的小孩子接受教育的时候是洗脑式加填鸭式,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感悟和表达太少,空想滥情式的文字接受容易模仿不难,所以你在中学生的作文里会发现大段大段郭敬明式明媚的忧伤,反正不知道怎么了就多愁善感了泪流满面了。而对于郭敬明来说,既然之前华丽空洞可以贩卖,那对品牌物质进行更细腻沉迷的描述;既然对华丽物质的向往可以代替幻想,就给他们造一个精致堆砌的未来;既然无节制的抒情可以代替真情实感,那就让滥情肆意泛滥。这就是《小时代》。



反感郭敬明的原因是什么

    当有人质疑《小时代》的价值观问题时,很多从业者说这是对郭敬明的妒忌,和对新生事物的恐惧阻挠。其实郭敬明的作品恰恰在引导读者忽视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沉溺于无病呻吟的情感泛滥,不需要去考虑生存处境,外面的世界跟我们无关,这就是他营造的“小时代”他在倡导一种自我麻痹的集体无意识,把这视为值得鼓励的新生代文化看起来是十分可笑的。



  而这种沉溺于物质的浅层娱乐,从学校到意识形态,都是默许和鼓励的。越没有思想越好管理。但仅仅有默契还不够,当同样是流行文化偶像的韩寒因批判社会不公现象而受到各种阻碍的时候,从未对任何公众事件表态的郭敬明又伪装成了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在需要的时候说自己是“中国的脑残粉”,看过升国旗就“流泪”。令人无法不想起他的标签式语句:45度角仰望天空泪流满面。对个体价值的消极和忽视和对权力的刻意迎合完美结合,以及作为一个创作者对剽窃事件拒不道歉,这,应该是很多稍有见识的人讨厌郭敬明最根本的原因,而对电影《小时代》的讨厌只不过是一种厌恶的延续,当然,前提是电影《小时代》与郭敬明之前的文字作品一脉相承。



  随着《小时代》的上映,郭敬明接受各种采访,媒体也进行多方面报道,让我印证了以上基于其作品对其的判断,郭敬明是一个投机者,其创作是迎合和麻醉式的,基本没有文学价值,却有很大的时代价值,就是当你过段时间回望郭式文字电影流行的情景,会发现这个时代令人哭笑不得。



  郭敬明面对记者毫不忌讳地说自己是个商人,他很享受再商业上干掉对手时血淋淋的快感(见新浪采访),这一点联系起一个追溯郭敬明小时候的杂志报道,就更有意思了,初中时老师讲到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郭敬明下课后找老师说,人类也应该通过战争和瘟疫来淘汰残次品(Vista看天下报道)。我相当恶意地揣测一下,在精明投机背后,目标受众其实只是郭敬明的垫脚石,让你毫无思考能力地悲伤逆流成河,其实他只要自己的成功,哪怕血流成河,一将功成万骨枯。很多作者也深知庸众的麻木可悲,但态度起码是批判的或者怒其不争的,而郭敬明是迎合并利用着,没有这么多不辨是非的脑残,哪有那么大的市场。



  同样竖子成名,韩寒在文学上同样建树有限,但韩寒标榜独立而坚持自我的生活方式,而且以一个反权威的姿态,来启发他的读者对各种状况的思考,这也是一个文化公众人物得到尊重的原因。韩寒同样具有巨大商业价值,自己也赚了不少钱,但他起码会告诉读者比起金钱,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重要。他强调个体利益的时候,往往是针对体制造成底层生活艰难的时候,所以他从出版到说话都经常受到阻挠,连他的小说改编权卖出去不少,至今只有《一座城池》通过了审查完成了拍摄。



  而郭敬明一味告诉读者高端奢华生活有多好,却不告诉他们要通过努力才能得到。他明明知道是错的,却从不告诉读者,如同抄袭却不道歉一样。我搜集过一些郭敬明的书迷写的感悟,比较言之有物的是说,我们挣钱买包,就喜欢过更好的生活怎么了?我们不抱怨体制,我们就要在这个体制下努力。



  幸好,通过电影,把郭敬明的一切放大出来之后,感觉也不过如此,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石康说对郭敬明的围堵挞伐,是一种变态的妒忌心理,因为同样是文字工作者,你永远不可能像郭敬明这么成功。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希望赚钱,但是非判断的标准不是成功与失败。中国本来就缺乏失败的英雄,却有很多成功的投机者。   



喧哗与思考

  《小时代》被宣传成一部全新电影出现,几乎成为包装定位和营销成功的又一范本,几乎超越了电影的定义,而仅仅成为流行文化在电影这个介质上的投射。但电影终究是电影,尤其在中国电影产业还很不像那么回事儿的时候,在中国的电影人还么学会怎么把本土故事讲得引人入胜的时候,一味鼓吹营销才能救中国电影太本末倒置,十来年前,人家新飞冰箱就把这事儿想明白了,“新飞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凭什么这么朴素的真理到了电影行业,就因为产业急速扩张就不适用了呢?《小时代》背后的商业操作模式固然值得学习,但其背后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行业作风依然值得警惕。



  围绕《小时代》的一切争论都乱得惨不忍睹,对话错位成了媒体空前发达的这个时代最大的尴尬。谈论电影品质,被人喊老而不死是为贼;谈论导演水平,被看作是妒忌他的成功;电影导演贾樟柯说法国文化例外政策,经济学家许小年却来批评他天才在于自身努力;你谈价值观吧,制片人要跟你谈反党亡国,不知道这位制片人是否有那个年代的经历,否则动不动表忠心,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跟你开玩笑。



  批评《小时代》,不是因为电影唯艺术论,更不是仇视新生事物,上海电影节上某大导与郭导演讨论新老话题时文不对题,确实没有意义。其实很多从业者都痛恨老一辈占据资源和话语权,中国电影行业缺乏新人出头的机制,但《小时代》的出现对于有助于青年电影人获得资源吗?我看两者没有什么关系,《钢铁苍穹》一样从电影创意到操作方式才更有革新意义,而《小时代》只不过一次偶像剧的运作模式而已,是一次流行文化在大银幕上的呈现,何况延续中国大片对终端和媒体的种种强势占领更无新意,也没什么好处。至于电影唯艺术论,更子虚乌有,我更同意严峰老师对《小时代》的看法,就是呆板和无趣,讨厌小时代不是讨厌商业片,而是讨厌这种包装成全新类型概念其实浮夸无趣的商业片。大家都期待看到满脑子奇思妙想的新鲜玩意儿,年轻人,要有想象力,有锐气,有冲击力,而具备这些特点的90后,好像喜欢《小时代》的并不多。



  洋洋洒洒啰嗦了太多,也是为《小时代》刚出来的时候我实在讨厌反应比较激烈埋单。



  作为一个80后,郭敬明投机式地为90后受众制造着虚假浮夸的幻象,他本身并不相信。而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郭敬明涉猎还是颇广的,而且也有80后成长过程中接受各类文艺作品的烙印,只不过他的表达,止步于一种顾影自怜的感悟,他曾经写过我最喜欢的90年代摇滚歌手张楚,他这样写道:



  张楚总是让人想到烈日当空照的闷热长街,大群大群游手好闲的赤着上身穿着拖鞋的人从发烫的地面上走过,目光呆滞,像是一头头温驯愚蠢的羊。而有个孩子却穿着黑色的长衣长裤站在浸满沥青的黑色马路上,以炯炯的目光宣告他的寒冷。冷得骨头出现一道一道裂缝,像个易碎的水晶杯子。那个孩子叫张楚,他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他说蚂蚁没问题。



  最深刻最有诗人气质的摇滚歌手,在他笔下又成了孩子,你顿时觉得吐槽无力。



  而张楚有一首歌叫《光明大道》,有几句歌词很有意思,用来结束这篇絮叨文字吧:



  没人知道我们去哪儿

  你要寂寞就来参加

  你还年轻他们老了

  你想表现自己吧

  太阳照到你的肩上

  露出你腼腆的脸庞

  你还新鲜他们熟了

  你担扰你的童贞吧。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2532.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