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禁闭岛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7-04-04 10:57阅读:
禁闭岛影评观后感
  禁闭岛影评精选(一):
  《禁闭岛》是根据美国小说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冷战初期,二战阴云刚刚消散,核战争危机却笼罩全球。1954年,联邦警官泰迪和搭档查克乘船来到波士顿附近的禁闭岛精神病犯监狱调查一桩失踪案,案件的调查也一步步走入到扑朔迷离的离奇地步。
  实际上,这位所谓的联邦警官泰迪就是这所精神病犯监狱的重症病人,他的主治医师约翰试着让他透过扮演自己所设想的主角来逐步发现自己编造的故事的荒唐之处,并以此治愈他的精神疾病。
  泰迪的真实身份叫莱迪斯,曾作为战士走入战场,在战争结束回到家乡任职警官,娶妻生子,二战的惨烈厮杀和参与解放纳粹的达豪集中营的经历给他遗留下来严重的心理阴影,使他难以完全正常地走入生活,因而难免对妻儿的关爱失之冷漠,他的妻子为此长期服用药物,逐渐导致精神疾病的爆发。一天,精神失常的妻子在自家园中的湖里亲手溺死了自己的三个儿女,莱迪斯回到家中目睹到这一切时,悲痛万分,在精神极度紧张的状况下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妻子的生命,并放火烧了自己的房子。
  巨大的创痛分裂了莱迪斯的人格,使他幻想出另一个人物、另一个故事,以使自己理解这些惨痛的现实,分裂的自我在寻找着另一个自我,他在自己臆造的世界里艰难地探索。主治医师约翰也正是期望透过这样的“主角带入”的过程,让他走出自己幻想的时空,理解现实,回归正常。
  看过电影,小编觉得整部电影就是主治医师约翰帮忙泰迪构建他的童话世界,虽然这个童话并不美丽还充满着血腥,但是最后时,泰迪对医生说:医生,你是为我好的,是吗在全世界都放下我的时候你还在帮忙我。医生是善良的,他不放下自己的任何一个病人,不想透过不人道的手术方法让病人“安静”下来,成为一个个“玩偶”。但是个人觉得,医生其实也忽略了一件事,就是为什么这些病人会得病,就是我们所说的“疯了”。
  男主角莱迪斯,是因为自己参加了二战,留下了战时阴影,妻子亲手溺死了自己的三个小孩,而自己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人间痛苦能够说雷迪斯都已经尝尽,无论多么坚强的人,都不可能承受的了如此大的打击。很多人都在猜测,最后男主角到底有没有痊愈,其实,他已经完全恢复了,记起了从前的事情,但是最后为什么他还要“装傻”呢就是因为他理解不了残酷的现实,他宁愿去理解手术成为一个什么都不明白的“玩偶”,用这种极端但是又无奈的方式来逃避现实的痛苦。我们理解医生的用心良苦,也理解莱迪斯最后无奈的选取。莱迪斯在两年的时间里,一向活在自己为自己编织的童话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他是正直勇敢的法官,而不是那个杀害妻子的杀人犯。
  莱迪斯是病人,所以他的医生和护士们都在陪着他演戏,期望他能早日走出自己虚构的童话世界。但是作为莱迪斯,他的选取,其实对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选取。从莱迪斯自己的世界里就能够看出,他是多么的害怕看到现实,他的童话世界十分完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角,而他则自导自演,十分投入。如果不是莱迪斯受过训练具有攻击性,其实,他完全能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至少这样他不再痛苦。
  禁闭岛影评精选(二):
  作为一个悬疑片,当然悬疑是很重要的。但是这部电影太悬疑了,以至于我第一遍都没看懂。大家的意见也和我一样,对结局很在意,一种是说主角疯了,另一种说没疯。
  但是,如果看电影的人能想清楚几个问题,结局其实就很明朗了。
  第一:《禁闭岛》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第二:泰德口中的“实验”到底是什么?脑蛋白切除术,到底是什么东西?
  先来解释第二个问题。“脑蛋白切除术”,是一位葡萄牙医生的医学成果,以前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奖。这个手术是透过开颅,用酒精杀死一块脑神经,来让精神病人精神麻木,从而变得听话。请注意,这个手术是在1949年就获得了诺贝尔奖,而这部电影里故事的时间为何发生在1954年?因为在那段时间,脑蛋白切除术是医学界公认的,科学的,先进的治疗精神病人的方法。
  明白了这点,其实结局就很好解释了。很遗憾,泰德的确是个精神病人。泰德口中的“实验”,就是先把人变疯,然后再用“脑蛋白切除术”来实验能否把疯子治好。但是他所想像的“岛上的人依靠对精神病人进行不断的实验来获取经验,对人类大脑进行控制”是不存在的。脑蛋白切除术在当时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但是就是一个手术,根本不需要再进行什么实验。这个岛上的医院,正是在用这个手术来对精神病人进行治疗。
  电影里我们看到的就是岛上所有的人,在为泰德尽所有的努力。除了“海外委员会”的人之外,医生们反对用脑蛋白切除术来治疗病人,他们期望能用正常手段来使病人康复。我相信所有觉得结局有疑虑的人,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这部悬疑片里,每一句台词都有含义,如果不对照着英文看第二遍,的确有点迷糊,下面我把一些能够证实泰德是个精神病人的场景复原:
  场景一:影片开头,船上,泰德晕船
  这艘船上布满了手铐,很显然这艘船就是岛上用来运载精神病人的船,根本不是泰德从波士顿自己搭乘来的船。这艘船是专门为主角扮演准备的,乘客只有泰德和查克。
  场景二:影片中间,C病房,乔治诺伊斯
  “你要做的一切,你的一切计划,只是个游戏。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你准备的,你不是在调查,你只但是是迷宫里的一只小老鼠。”
  “你想揭开真相,那么你务必让她(你妻子)走。”
  “如果你没法忘记她(你妻子),那么你永远无法离开这座岛。”
  “他(莱蒂斯)不在这个病房了,他被移送,出去了。如果他不在A病房,那只能在那里(灯塔)了。”
  在C病房,乔治诺伊斯在黑暗中一向在呼唤“莱蒂斯”,实际上就是在叫泰德。对话期间,他一向在提示泰德,这一切只是主角扮演,大家都在陪你玩,如果你想离开这个岛,证明你好起来了,就得忘记你此刻的身份。你忘不了你此刻的记忆,你就离不开岛。
  最后,诺伊斯只好说,莱蒂斯不在这个病房了。其实是在暗指泰德自己,他已经被转移走了,但是以他此刻的状态,看来最终也只能被送到灯塔去进行脑蛋白切除术。
  场景三:从C病房出来,悬崖
  查克:“在他(莱蒂斯)的档案中,没有会议记录,没有照片,很奇怪。”
  查克是在提醒泰德,莱蒂斯的身份是空的,没有这个人,实际上是想让他发现,他自己就是莱蒂斯。
  “你觉得波特兰的空气怎样样?”
  “我来自西雅图。”
  关于波特兰和西雅图的问题,泰德不止问了查克一遍。因为泰德之前的记忆就是空白的,他记不住别人说过的话,也记不住自己的身份。
  场景四:影片最后,医生与泰德的对话
  医生:“我试着做一些人们甚至是你也不理解的事情,不努力一下我是不会放下的。”此时,旁边的精神病人都指着泰德在笑,是因为大伙都明白他在主角扮演,觉得好笑。而医生的这句话,不到最后谁也无法理解是什么意思。医生是想透过自己的努力让泰德好起来,而不让他理解手术。
  医生:“院长和海外委员要做他们决定了的事情,除非我们能让你变回正常。否则他们将采取永久性道德措施来保证你不会再伤害任何人。他们要弄死你明白么,安德鲁?”
  “我在全体海外委员面前发誓我会建造精神病史上最根本的主角扮演,那将会让你好起来。我想,如果让你亲眼看到一切,你就会明白这是多么的不真实和不可思议。我们已经在这个地方准备两天了,告诉我,那个纳粹的实验在哪里?那个穷凶极恶的实验?”
  此时,泰德环顾四周,哦,四周空荡荡,真的什么都没有,他想象中那个实验基地不存在。
  写字板上,那四个名字,一一对应,泰德=安德鲁,瑞秋=安德鲁的妻子。至于第四条规定,我没想出来是什么,我想也可能是翻译有误。
  争议最大的结局,有一个细节:整部影片都是灰暗的色调,但最后,阳光明媚,一切都变得真实起来。这暗示着泰德已经清醒过来,但他不愿意想起以往的一切,所以选取到灯塔去理解手术。最后查克的一句:“泰德。”代表医院的无奈,只能尊重病人自己的选取。
  当我再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感觉一切都很明朗,根本没有什么异议,这就是结局。至于有些人说,这个电影想告诉我们,人都有两面性,又是本我又是自我,我觉得没那么深奥。此刻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个电影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1、二战对许多美国军人都面临着精神极度紧张,甚至出现幻觉的问题,影片其中一个含义还是反战。
  2、脑蛋白切除术在近期遭到人们的质疑,这是一个可笑的诺贝尔奖,这个手术无视人性,对病人是一种摧残。其残忍程度甚至和纳粹拿活人做实验没什么区别,所以才能让泰德产生这样的假象和幻觉,二者之间不能说没有联系。
  这就是我从电影里看到的两点资料,电影并不是想告诉我们,在战后,美国还存在着一个拿活人做实验的秘密基地,这很可笑。
  禁闭岛影评精选(三):
  什么世界是真实的?活在怎样的世界是幸福的?是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是该呆在真实世界的C区监狱,还是走向彼岸世界的孤独灯塔?有答案么?没有么,究竟我们的人生是在那个世界当中?究竟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取?选取的权利是我们还是人生?
  当看到泰迪被医生揭开真相时的表情,我震惊了,心被紧紧的揪住,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挤压着。挤压出心里最后的一点点东西。莱昂纳多的眼神告诉我:他的世界崩塌了,一个他辛辛苦苦营造出来的世界。多么熟悉的眼神,多么熟悉的情绪。曾几何时,我所营造出来的世界不是也和他一样的瞬然间崩塌。
  当泰迪带着茫然无助的眼神说出:我就是莱迪斯。这种情绪,这种自己对自己说的语言,像什么?像不像自己每一天醒来对着镜子要告诉自己:我自己是谁,这天是新的一天。做一个怎样的自己?
  当泰迪走向那个灯塔的时候,心中五味陈杂,是同情?是解脱?是羡慕?是遗憾?还是有着些许的小小感伤?泰迪释然了,理解了,走向了现实世界中的最后一站,那个耸立在海角的灯塔。真的释然了么?真的理解了么?是理解了现实中的自己,还是为了自己所营造的世界而义无反顾的抛弃现实呢?这个问题,我们都无法回答?也许只有泰迪自己心里明白。
  现实的世界很真实。电影里面的现实世界是一座精神病医院。现实中呢?现实中是什么?就应是和谐平静的花园吧?也就应是催人奋进的画卷吧?还就应是真诚贴心的国度吧?更就应是正常人的天堂吧?没有麻木,没有冷漠,没有胡言乱语,更没有欺骗,也更没有虚情假意和逢场作戏。多么完美的世界,不是吗?电影里面的每一个病人在现实世界的精神病院每一天做着同样的治疗,每一天吃着同样的药品,应对着同样的人,做着同样的事情。不是很好吗?不是正和我们现实中的每一天过的是如此的相像吗?
  营造的世界很虚幻。泰迪的营造世界里自己是一个检察官,妻子因为一次大火失去了生命,自己每一天活在失去妻子的伤痛之中,到禁闭岛是为了找到造成妻子死亡的元凶:莱迪斯。充满着对自己妻子的无限眷恋与爱意,充满了对自己的搭档查克的信任和依靠。多么简单的世界!正如现实中的我们,每一天夜晚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床沿,享受着自己的每一分时光,回味着自己的每一件心事,看见记忆中的笑脸在朝自己微笑,听见记忆中的人对着自己喃喃耳语。不是很简单吗?
  虚幻的终归是虚幻的!现实的毕竟是现实的!但不知为什么现实总是那么残忍,那么伤人。在想,要是泰迪不明白现实,而是一向活在他自己营造出的小小世界,那么他虽然是个病人,但是起码他会幸福,他会依然相信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他会依然在寻找着杀死妻子的凶手,心中有着梦想,有着期望。也许这样的他会看起来比任何人都正常。()同样,我们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现实,能活在自己的小小世界,没有了那些欺骗,虚伪,离去,背叛,每一天都能够在梦中坚守者自己的小小理想,做着有些看起来不且实际的梦,看着记忆和梦中人的笑颜,听着他们在自己耳边轻声低语,这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呢。但是为什么现实总是要让我们一次次的应对,一次次的想去逃避,而又一次次的告诉自己自己是谁。一次次的满身伤痕的去应对。
  泰迪最后仿佛大彻大悟一般的说出:是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然后毅然决然的走向了灯塔。一个介乎于现实世界和营造世界边缘的东西,进去之后的结果没有人明白。也没有人明白泰迪以后究竟是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但是我明白,进入灯塔之后,现实中就再也没有泰迪这个人了,只会有一个没有记忆的行尸走肉,但这对于泰迪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毕竟现实世界是如此的残酷。但是随之而来的呢,是不是也是泰迪营造世界的崩塌。会不会连他自己心中的那一点小小的避风港湾都会随之而消失?看到那里突然有一种很想流泪的冲动,替泰迪,也替自己。不是吗?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营造世界,但是生活呢?生活正在把我们从这个世界中一点一点的抽离,让我们更加融入现实世界当中,让我们看起来越来越像一个“正常人”
  电影结束,久久不能平静。心中所想的点点滴滴映入脑海,我们的灯塔在哪里?能够让我们完全忘记现实的灯塔又在哪里?我们究竟是就应像一个好人一样的死去?还是就应像一个怪物一样的活着?而究竟什么是好人?什么又是怪物?是麻木的好人?还是有思想的怪物?我迷茫了。真想能找到一个那样的灯塔,让我能够永远的去解脱。但是当灯塔出现的时候我真的能够放下一切,像泰迪那样义无反顾的走进去吗?
  想着想着,我麻木了,疲倦了,眼神也渐渐的模糊了。门口传来领导的声音,又要工作了。又一次把我拉回现实世界当中。突然觉得领导长得和电影里面的医生真的好像,像的让我分不清他们谁是谁。打开屏幕,茫然的对着闪烁的显示器,突然,我看见记忆中的人对我在微笑。
  禁闭岛影评精选(四):
  一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感觉电影的背景像是发生在70年代左右,电影是根据美国小说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说改编,它描述的故事发生在1954年(比我预期的还早),军官泰迪(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和同伴查克(马克·鲁弗洛饰)被派去调查一个从精神病院失踪的女凶犯的下落。精神病院在一座岛上,它主要收治那些有精神疾病的罪犯们。在他的调查过程中,在66名精神病罪犯外,还有一个编号为67的人,但没人承认这个人的存在,泰迪深信这个67号就是杀害他妻子的凶手莱迪斯,而且他怀疑这个精神病院里有一个天大的阴谋。
  泰迪在一个山崖上的隐秘洞穴里发现了失踪的女犯人雷切尔,雷切尔告诉了他这个精神病院在进行一些惨无人道的活体实验,而她原先是这个病院的精神医生,为了逃避其他人的陷害才躲起来的,还告诉了泰迪灯塔上有答案。泰迪想解开这个谜团,于是他准备上灯塔去调查。他上去以后没发现任何证据,却发现主管医生考利一向在等他。考利向泰迪说出了所有事情的缘由。
  原先那个67号病人就是泰德自己,而查克是他的主治医生希恩。医生告诉他的真名叫安德鲁·莱迪斯,他的妻子患有精神病在淹死了自己的三个孩子后自杀,他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因此他在自己的意识中创造了一个凶手莱迪斯杀了他的妻子,自己则是一个警探。而且着一切都是考利医生为了治疗他而编造的,如果不能治好他,医生只好对他执行死刑,因为他来到岛上后几乎伤害了所有人,但他自己却一无所知,经历过战争洗礼又患有精神病,潜在的危险很大。
  泰迪最后清醒了过来,他明白了这一切。但当医生诊断治疗是否有效时,希恩问他“你此刻感觉怎样样?”泰迪回答“我要带你逃出这个鬼地方,查克”。“查克”着称呼让医生断定泰迪还没清醒过来,医生无奈地摇头,只好执行死刑。泰迪最后向希恩问了一句话“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好人一样死去?”此时希恩明白了泰迪的意思,其实泰迪已经清醒了,只是他宁愿选取像好人一样死去,也不愿一向生活在痛苦中。希恩最后喊了声“泰迪”,但泰迪没有回头,因为此刻他只求一死来解脱。于是他被带走了。最后的一幕是悲鸣的音乐和寂静的灯塔。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泰坦尼克号》是他的成名作,最近热映的《盗梦空间》也是由他主演,都很不错。这部影片以前拿过北美票房冠军,没有华丽的特效,显得很真实,值得一看。
  禁闭岛影评精选(五):
  《禁闭岛》不愧为年度最佳惊悚心理大片,这部电影绝对对得起以上称号。能够说这是一部很晦涩的电影,它精彩绝伦的故事背后,是更多深邃的细节,蕴含着广阔的历史,许多人看完以后,也许已经被电影复杂的剧情和背景搞晕了,真相究竟是什么,也许当你一遍又一遍的看之后,才能逐渐看懂这部影片独特的魅力。以下影评会透露过多剧情,请确定你已经看过电影再来阅读以下文字,否则,你将失去一次刺激的感官之旅。
  影片的开始是暴风雨的前夕,摇晃的船舱和眩晕的主人公,低沉的天空,广阔的大海和孤零零的小岛,一下子就把气氛压抑下来了。主角泰迪是一个二战退伍的老兵,作为一个出色的联邦执法官,自动请命前来禁闭岛调查一件离奇的失踪案。他和新搭档查克一齐在暴风雨的前夕登上了这个孤零零的小岛——一座精神病院。
  一个淹死了自己三个小孩的女病人在重重看守的小岛病房中人间蒸发了,泰迪立即自动请命前来调查此事,神秘的精神病院一向有着很深的秘密,谁都不愿意提起,谁都不愿意讲述。泰迪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着可爱迷人又深爱自己的妻子,但是一次纵火案,一个叫安德鲁莱迪斯的人烧死了自己的妻子,此后此人被送往了禁闭岛,从此人间蒸发,之后在询问一个从岛上回到大陆的精神病患者时,泰迪了解到岛上隐藏着极深的邪恶。此时,借着女病人失踪的契机,泰迪来到岛上,就是为了找出杀害妻子的凶手和隐藏在精神病院深处的秘密。透过细致的调查,越来越多的疑点暴露了出来,泰迪发现岛上就应有一个神秘的第607号病人,但是岛上只有606个病人,他确信这些失踪的人都成为了精神病院院长的心理试验的牺牲品,为了将所有人绳之于法,泰迪深入的调查了下去,此时,严重的偏头痛发作了,痛苦的泰迪经常陷入幻觉之中,他看见自己妻子死去的样貌,看见那个消失的女人和死去的小孩,尤其每一次,小孩都哀怨的看着泰迪说你为什么不来救我。最后,所有的线索指向了和小岛相对隔离的那个灯塔,在询问了被囚禁的精神病患者和躲在岩洞中本应在外度假的失踪女人的主治医师后,泰迪相信灯塔里就是邪恶实验的进行处。拍档也失踪了
  ,泰迪相信他被关在了灯塔里。于是泰迪孤身闯入灯塔,为了救出拍档和揭露邪恶。当打到守卫进入灯塔,紧张的来到最顶层时,颤抖的泰迪打开了关掉的门。却吃惊的发现:本来就应是实验室的地方,只是一个简陋的小房间,医生坐在桌子后面看着泰迪,缓缓道出了真相。
  原先泰迪自己就是那里的病人,他就是安德鲁莱迪斯,607号病人,二战归来的他因为过度杀戮和面临了过多死亡而陷入精神崩溃,酗酒无度,妻子苦劝无果,烧毁了城里的房屋搬到了郊外。但是妻子也因此精神错乱,最终,妻子淹死了三个孩子,而痛苦的泰迪开枪打死了自己的妻子,从此人格发生了分裂,为了逃避自己杀死妻子的事实,选取性遗忘了自己是谁,而捏造出了纵火犯安德鲁,而自己依然是执法官泰迪。被送到了禁闭岛来理解治疗,当时医学上流行的对待精神病人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大脑的一部分或者长期的药物抑制,而且对待精神病患者几乎没有人道。禁闭岛精神病院的医生认为就应人道的帮忙患者解除痛苦回复正常,于是采用了特殊的疗法,泰迪是医生一个风险极大的赌注,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人道疗法的效果,他们扮演成了泰迪想象中世界的各个主角,让泰迪完成自己的想象,最终自己来发现这一切但是是虚幻的,从而理解现实——自己是杀人犯,自己深爱的妻子杀害了自己的三个孩子。当发现自己手里的枪是玩具的,自己一向的执法官拍档其实是自己的主治医生,梦里缠绕着自己的那个本就应不认识的小孩其实是自己的女儿,自己嘴里念叨的名字其实都是自己本名安德鲁莱迪斯字母变换排列出来的时,最终泰迪醒悟了,他几乎
  不能应对自己幸福的家庭破裂了,妻子和孩子都死去了这个残酷的现实。第二天,当医生们检验疗效是否有效,是否反复时,泰迪假装自己又再次发病,治疗失败,并且作为危险病人,切除自己的大脑白页,从此“死去”。
  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有第二个故事,第二种理解。即泰迪是正确的,这个岛确实邪恶,深牢里那个泰迪以前采访过被抓回来的囚犯,岩洞里躲藏的医生都在说明这个岛的势力多么庞大,正如医生所言,当你被定性为精神病时,即使你不是精神病,但是你的每一句解释都在展示你是一个精神病,没有人愿意听你,相信你。岛上的医生会用各种方法折磨你的神经,使你发疯,最终证实你是一个疯子。岛上的每一口食物,每一口水,每一支烟都是在伤害泰迪的神经系统,从而让其陷入幻觉中,以至于最终让泰迪确信自己确实是疯子,一切都是幻想出来的。最终,泰迪决定变成植物人,也不愿意像大多数人一样违背良心的沉默下去。
  我认为此种说法不适宜,我觉得是没看懂电影,望“像”生义了。首先,争议最大的是影片的结局。主人公和“查克”坐在台阶上,一片阳光明媚,作为主治医生,他想明白泰迪是否被医好了,另一种说法是“被医好”了,泰迪对医生说:查克(幻想中拍档的名字),我们必须要逃出去。医生以为泰迪又恢复过去的老样貌了,失望的回头对院长摇了摇头,院长也失望的摇了摇头,让人取出了手术器具,准备切除泰迪的大脑。当泰迪站起来之后,又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WhichwouldbeworseToliveasamonster,ortodieasagoodman.医生惊讶的站起来,想要叫住他,但是泰迪从容的走了出去,最后影片在灯塔中落入黑暗,剧终。如果真的像很多人详细中的那样,医院是邪恶的,那么医生为什么还要黯然的叫住他,院长也不会失望的要准备手术了,泰迪也没有必要暗示其实医生们的好心和努力没有白费,他能够愤怒能够嘲讽而不会坚毅和从容和漠然的玩老把戏。
  还有就是主人公幻觉的描述,如果医生所说的是假的,真相是主人公确实是治安官,妻子死于安德鲁纵火,看起来也似乎是这样,一开始幻觉中的妻子的鬼魂也是被烧焦的,真的存在那个失踪的女病人,她也淹死了三个孩子,而不是自己的妻子淹死了自己的孩子。那么以下场景就无法解释了:泰迪抱住妻子时,其背后有鲜血涌出,这正是中枪的地方,同时大火的幻觉中,妻子全身都在流水,地上也全是水,这正是淹死的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水给了他极深的恐惧,这在全片开始时泰迪晕船时自我安慰道:那但是是水而已。噩梦醒来发现身上全是水,原先天花板漏水了。那个陌生的女孩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如果不是自己深爱的女儿,为什么会这样呢。还有就是一向以来,泰迪脸上都有伤,但是当他醒来的时候伤口没了,这就是在暗示,之前的一切都是幻觉。对于结局那个灯塔,很多人认为是暗示邪恶的象征,但是我觉得这是影片内涵的表现,禁闭岛这个影名本身有两个含义,第一是这个关掉精神病患者与世隔绝的小岛;第二是主人公心中被压抑的人格,自我的禁闭。电影的海报是主人公划着了火柴照亮黑暗,而灯塔一向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主人公想去灯塔其实就是暗示了潜意识中从禁闭中的突破,灯塔是来划破黑暗的。这部电影里蕴含着深刻
  的佛洛依德式的心理暗示,水、灯塔、虚构的人物都是泰迪生活扭曲的再反映。当最终泰迪清醒了,无法逃避无法应对残酷事实时,他选取走向“死亡”也不要背负着杀妻丧子的悲痛和罪恶。
  其中还有两处比较有意思的细节,一个是开始泰迪去医生家中时另一个医生以前对他说过:你是一个心理防卫很厉害的人。这就暗示了泰迪强烈的自我保护,使其陷入幻觉而难以相信事实。医生家中的音乐和泰迪进入德国集中营时候的音乐是同一个,这也是为了刺激其不断去回忆真实是什么。另一个是泰迪从悬崖回来的时候,警官(貌似是院长?)开车送他去医生那里的时候对他说,你是一个暴力的人,这一点我很清楚,我不同意那些医生的看法,他们相信你,但是我了解你,你心中的暴力无与伦比。这句话其实也揭示了真相:医生们是善良的,选取相信病人,并且竭力帮忙其自我康复,而这个军人则认为这是无用的,就应和主流做法一样,切除其脑白页,让其永久“驯服”。
  作为一部心理悬疑巨作,这部电影和《搏击俱乐部》很相似,讲述的都是人格分裂,有意思的是本来这部电影原计划由《搏击俱乐部》的大卫芬奇和布拉德皮特来完成,之后由于《返老还童》的拍摄而换成了马丁斯科塞斯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搭档。能够说姜还是老的辣,斯科塞斯很好的将这种压抑穿过剧情,穿过时代传达了出来,尤其一部很多人看的一头雾水的悬疑片,却得到了广泛的追捧和好评。迪卡普里奥的演绎也很精彩,至少他早已不是《铁达尼号》里面那个青涩帅气的偶像演员了,实力和演技征服观众。
  最之后探讨一下影片里的一些背景和细节:电影发生在五十年代初期,这个时候是冷战刚刚开始,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泛滥的时候。所谓麦卡锡主义就是美国全国性的对共产主义的迫害和进步势力的打击,类似于中国的文革,当时整个社会都弥漫着恐怖、焦躁和不安,不断有人被迫害、被监禁、被拷打。冷战的重幕压抑而令人绝望。这正是和整个影片的氛围恰到好处的结合了起来。影片中多次出现病人说不愿意再出去,外面出现了一种炸弹,能够一下子炸掉一座城市。其中有一个人又说了一句:其实最厉害的炸掉不是氢弹,而是人心中的炸掉!意思也是在暗示人格分裂。不安的历史背景冲刷着这些可怜的渺小的人群,就像压抑诡谲的大海包围着孤零零的禁闭岛一样。灯塔是能够看见的,期望的灯塔和小岛被海水分隔开来,有人认为它是期望,有人认为它是罪恶的场所。一群扭曲的人蜷缩在一段扭曲的历史里,杯具的终章,还是泰迪的那句话最引人深思:“像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做好人死去?”这又是莎翁式的慨叹。不仅仅仅是在说挣扎的自己,也是在说这个时代下人们面临的选取。
  禁闭岛影评精选(六):
  这部《禁闭岛》能够说十分好的体现了导演一向以来的坚持,尽管这部电影并不是他擅长或者钟爱的黑色电影。目前来看,惊悚片以希区柯克为极致,他营造氛围和紧张感的潜力至今也未看到有导演刻意超越他。《精神病患者》里浴室杀人那一幕,无论从场面调度还是透过剪辑、声光所制造的紧张感,只是想起来还会觉得可怕。斯科塞斯的这部作品,如果说超越不了希区柯克的成功,最起码也没有让自己在比较中落于下风。两个导演的伟大都在于能够发挥其所长,在《禁闭岛》中,我们能够十分迅速的感受到导演所要带给我们的恐惧,同时也迅速的融入到剧情当中。
  电影的故事主角是一位叫做Teddy的中年男子。在电影开头,他以一个法警的身份出现,来调查处于一座孤岛上精神病院的离奇失踪案件。如果不是在事前看过相关资料,肯定会将电影认为是一部福尔摩斯式的破案剧。导演的目的十分直白,在最开始他就给我们塑造了一个疑问:“Rachel去了哪里?”于是观众便跟着莱昂纳多的脚步,共同探索起这个人物的去向。在这种悬疑剧式的抽丝剥茧当中,斯科塞斯展示了他营造恐怖氛围的潜力,他透过镜头景深的比较变化、空间的压抑和逼仄、以及音效等多方面为我们集中打造惊悚感。
  随着这个疑问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的一个破案与侦查。比如精神病院工作人员的阻挠,医生和护士们闪烁其词的回答,更有所谓精神病人给出的提示……等等细节和线索,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十分迷惑的境地。我们也开始怀疑起来,作为Teddy本人来说,他不只活在现实世界当中,同时他也活在虚拟世界中。他为自己的生活添加了很多虚拟人物,与逝去的妻子对话,眼前常浮现的屠戮场景,都在不断的提示Teddy本人身份的多元性。那么,Teddy到底是谁?或者说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影片的最后,导演将他给我们臆造的想象——Teddy是个法警推翻,在灯塔的那场戏码当中,导演透过精神病院院长和Teddy的“同事”Chuck之嘴,重新构建另外一个故事资料:所有的故事都是Teddy想象出来,他的真实身份是一个精神病人。这时候,一系列故事的还原于重构,似乎使的整个剧情开始头尾契合了起来。然而,就在我们即将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时,导演又透过片尾Teddy的一句话“是行尸走肉的活,还是堂堂正正的死?”让我们刚刚建立起来的认知,又重新被解构和质疑了。当Teddy说完这句话后,大义凛然的去理解手术时,我们又开始了对于Teddy身份的不确定与怀疑。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巧妙和伟大之处,正是在于导演所建立的这种不确定。导演没有指明到底何为真何为假,Teddy最后的那句话以十分模棱两可的指向,为影片划上了句号。影片最后一幕孤独的灯塔,仍然是那么的寂静可怕。似乎暗含着深意,联系本片的两大深意:自我认知和社会批判,再从头回溯电影,对影片能够有一个稍微全面一些的认识。
  首先,能够明确的是,Teddy这个人物,是背负着很多罪孽感的。他走不出自己以前在战争中所犯下的罪行。这在影片里有多处描述,Teddy不断的回忆,这些片段亦不停的闪回出现。因此,在最开始,他将自己的阴暗面隐藏在心中,然后才逐渐的敞开心扉向自己的同伴Chuck倾诉。无论在电影里他的身份到底是精神病患者或者是个正常人,他都在逃避自己,逃避过去。但同时,Teddy也在寻求补偿自己心灵的机会。比如他在岛上的真实目的,是要寻找这座精神病院的真相。
  当然,与逃避自己所相伴随的就是Teddy心理上的潜在的病态。但这种病态是否真正会外化成精神病,是十分值得讨论的。对于精神病这样一个概念,弗洛依德有最精彩的解释。他的精神分析,建立在他的心理分析学基础上,这主要是指潜意识。我们能够将Teddy所有的反常行为都归结到潜意识当中去,这说明Teddy在潜意识里、自己思想的深层次里,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畏惧。他最后理解手术,是透过这种物理的手法,让自己与黑暗的过去告别,而这与他的精神是否正常并无太大关联。
  至于社会批判,导演用纳粹来与美国政策做以比较。当时的美国正值“麦卡锡”主义的恐怖笼罩之下,这种恐怖的感觉,直接的反应在电影的场景设置中。比如故事的发生地点在一座孤岛之上,唯一能够与大陆联通的工具就是船,而且这座岛地势险要。电影里天气始终布满阴霾、大雨磅礴,这种阴森、湿冷的空气和环境十分恰当的写照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整体氛围。电影前部分,Teddy怀疑这个岛假借精神病医院的名义,做着类似于集中营的恐怖勾当。即便所有的一切都是Teddy所想象,但当时美国的政治气氛和社会现实,都是抹不去的阴冷记忆。其实说批判也许不够准确,确切的说,这就应是导演借电影所表达的一种反思:为何战争时期的悲惨还依然发生在已经实现了和平的社会?
  回头梳理一下这部电影,能够发现将Teddy当成一个正常人或者精神病人都能够从各自的角度说通。对于这部电影的争议之声颇多,大都集中于剧情中Teddy真正的身份,他到底是一个凛然的烈士还是一个单纯的病患?当然我更倾向于前者,毕竟,从这个角度观赏的话,能够感受到更多Teddy作为一个人的痛苦,他对自我的逃避能够引发很多的思考。当然,作为后一种理解,整体来说更加用心与乐观。
  剧情上的多元理解,不会影响到影片整体的水平。在导演手下,电影呈现出的风格十分贴合资料。比如电影的音效听起来十分粗粝,画面看起来也十分有质感。十分容易让人联想到另一部好莱坞经典《蝴蝶梦》,甚至还会想到国产电影《风声》。皆在于这几部电影在氛围和节奏的把控上都值得称道,在这方面,马丁·斯科塞斯用个人化的风格搭建了整个电影的风貌。
  至于男主角莱昂纳多,作为我最喜欢的好莱坞男演员之一。他的表演就应说已经进入了十分好的境地,在电影里,他将一个人格分裂的多面主角,用十分内敛又准确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无论从肢体还是眼神。他的外貌仍然是他的死肋,即便他早已在实力派的路线上走了多年,即便他发福透过化妆让自己憔悴,也掩盖不了那张俊俏的脸庞。这也是他不受表演奖项待见的一大原因。
  禁闭岛影评精选(七):
  一向认为斯科塞斯的电影还是有保证的,加上久不见他老人家出手,所以对禁闭岛自然多了期盼。可惜的是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倒是让我想起了另一部经典的电影:闪灵。同样因为闪灵实在过于牛掰,所以反而显得禁闭岛有些瞧不上眼。
  悬疑啊惊悚啊神秘啊科学啊手法啊技巧啊都谈不上有何惊艳之处,只能说中规中矩吧,大概导演也因为觉得不好突破,所以加入了超多制造倾向性的细节,这就很容易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对真相的解读上,而忽略了电影和故事本身的乏善可陈。
  而这样的故事,去争论可能的真相是毫无好处的,本身就没有第三方视角,有采取了平衡对立的刻画方式,再加上精神问题的封闭性唯心性,怎样可能会有现实好处上的真相。换句话说,既不能物理还原也不能感同身受,连个物证旁证都没有,比起这个,讨论世界上到底有鬼没鬼更靠谱点。所以还是把精力用在故事的创作以及叙述方式上更为适宜。本着有比较才有鉴别的原则,不妨把闪灵也拿出来谈谈。那里有些刻薄的说一下,禁闭岛给我的感觉,就是山寨版的闪灵。
  同样是封闭环境、精神问题、无第三方视角、(闪灵很容易让人忽略到这一点,这也是闪灵的牛掰之处)、无真相(闪灵也是一个没有真相的故事,理由后面会说)双线叙述,对立刻画。。。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先说禁闭岛,故事采取了对冲突的双方都运用明线平衡叙述的方式,前半部用来营造莱昂纳多叙述的真实感,同时以欲扬先抑的方式将院方的话语权做了铺垫性的保留,比如药物、烟草的影响、若干难辨虚实的人物的各自言行(病人的纸条,女医生的陈述、乔治的劝告,所有种种都在幻境的基础上努力勾画出一种基于拉昂纳多立场的真实,同时也为院方的翻盘提前做足了解释),到了后半部突然笔锋一转,院方开始总结陈词,而莱昂纳多的主观图景则随之顺理成章的瓦解。结尾则再次给出了带有强烈倾向性的暗示。要说这种情节的安排确实有利于把观众带进去较劲,但是由于太过刻意,难免给人以靠玩弄细节来人为制造结局的感受。看完后感觉电影通篇的灵魂既不是对真相表示罗生门般的探寻与无奈。也不是对精神意境可能性的揭示和探讨,而是充当自圆其说用的几个小道具。比如所谓伪装的阿司匹林和香烟,让这种带有强烈暗示作用的东西承担起整部剧情效果,难免有点不够入流。
  而禁闭岛对于相应气氛的营造,在个人看来十分一般,环境、场景、配乐、特技的营造比之寂静岭错了太远,就是比起闪灵,也有些距离,唯美谈不上,惊悚也不到位。一些沉郁压抑的地方往往还没进入状态就转换了出来,弄得有点不上不下,好像导演急着把故事讲完一样,顾不上那么细致了,这实在让人有些遗憾。按说这种封闭环境精神惊悚的片子很容易拍出效果的,结果却让人从头到尾面无表情的看完了。
  唯一能够称道的是莱昂纳多的表演,说实话,不少地方给人以尼克尔森的感觉,渐渐变化的眼神,略显狰狞的表情,压抑后爆发的情绪化动作语言,这也是让我很快就猜到导演意图的原因之一。
  当然客观的说,禁闭岛也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娱乐价值是显而易见的,整体平衡性很强,讲的也顺畅,没有硬伤。
  接下来比较的说说闪灵吧,由于这部片子就应都很熟悉了,那么就简单的谈一点在我看过的讨论中不见人提起的好了。
  很多人都很奇怪闪灵这部片子为什么被奉为经典,因为此刻看来似乎平平无奇,既没有亚洲式的恐怖,也没有好莱坞式的血腥,节奏又异常缓慢,看闪灵打瞌睡估计不是个别现象。而不少将之奉为经典的人,似乎也多集中在什么时代因素啊,尼克尔森的表演啊,场景氛围的营造啊,那种心理上的孤独压抑啊,人在环境的影响下的变化啊等等,甚至我见过有人说开创了“鬼视角”的拍摄手法。
  那里我也谈一下我认为闪灵经典的原因吧,那就是我所看到的、一个同样开放性的,没有真相的结局。一个在尼克尔森的死亡下被隐藏的另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可能结局----妻子可能在撒谎。
  如果你仔细看了闪灵,你会发现,其实它的双线叙述更为高明,甚至能够说是三线叙述:尼克尔森,妻子,还有孩子。明的看来似乎是围绕尼克尔森的心理变异来叙述的,但实际上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活下来的妻子或许在撒谎,而孩子很可能因为恐惧或其他原因隐瞒真相。同样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出现第三方视角---前来救援的厨师,刚到就被尼克尔森砍死了。并没有目睹到来龙去脉。或许有人说,这也证明了尼克尔森就是凶手。但是这一切是谁的描述?是妻子的。只有她和孩子活了下来,所以只有她拥有解释权。同样没有人能证明这一切不是她所做的。
  在影片中,妻子都是以一个受害者和孩子的保护者的姿态存在的,但是同样没有人能够证实这就是事实。同时影片的内涵要比禁闭岛不明白丰富了多少,存在着超多的细节暗示,借助了玄学的因素,也运用了不少象征的手法,看似封闭性的结局背后,实则埋伏着更黑暗的可能。如果这一切都是妻子的谎言,如果这一切其实只是妻子的幻觉,如果这都是看似柔弱的妻子一手导演的,甚至是妻子设计谋杀了自己的丈夫。。。
  根本不存在真相。
  库布里克最后剪掉了妻子最后从经理那里得知丈夫的尸体无法找到的一幕,切断了最后一点可能引发观众进行深层次思考的导线。正是这样,反而使得闪灵的经典无法超越。它用全片来展示了尼克尔森的变异杀人,却不着一字的含蓄了更为恐怖的真实。它展现了一个貌似封闭的结局,却把人性的阴暗可能秘密的藏在其中。就像是拿自己的最终意图和大家也和自己开了一个玩笑。代价是观众的误解和自己的思想。
  记得我当初看闪灵也并不觉得如何,但是之后有一次看到一个访谈,是采访妻子的扮演者舍利·杜瓦尔的,她说为了力求真实,库布里克快要把他们都逼疯了,甚至好几次想辞演。而之后闪灵成功,所有的人在谈到这部影片的时候,嘴里说起的都是库布里克。“就好像我根本不在那里一样。”
  正是这句话让我莫名的感到了一种诡异,于是又重看了闪灵。当最后想到另一种可能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能够说是很过瘾。这一点禁闭岛做的确实还不够,比起闪灵不动声色的浑然天成,禁闭岛更像是仗着导演的话语权抢着把线索灌输给观众,迫不及待的把故事给说圆了,然后扔出预谋已久的争议结局。而封闭环境下的唯心惊悚,更就应由故事自己说话,没有任何事情是要向第三方说明的,就如舍利·杜瓦尔说的。
  “就好像我根本不在那里一样。”
  就好像根本没有人在那里一样。
  禁闭岛影评精选(八):
  《禁闭岛》的剧情其实不算繁复,只是马丁将一些地方涉及解密的细节故意虚化,让人有些似是而非而已(老顽童的心态毕现无遗)。但是看完上豆瓣看评论却发现有人将并不可能的故事走向渲染得让人几乎相信,正像wenqidong大哥说的那样,本来很确定的剧情,看完他们的分析,也不太确定了。正当我也开始迷惑的时候,看到了这篇影评(未找到原作者),于是一切疑问豁然开朗了。从头到尾,一一列举,证据和逻辑都异常严谨,值得自诩为法律人或迷影人的我们借鉴。
  最后提醒一句,严重剧透,没看电影的人慎入,会损失大部分观影快感。
  原文:
  Leonardo所扮演的男主角,以前是一名参加过二战的战士,他以前亲眼目睹过纳粹集中营中,对于犹太人的种种暴行,从他的回忆中能够看出来,并且他也目睹了纳粹集中营头领由于笨拙的自杀方式,导致在开枪自杀后并没有立即死去,电影中男主角看着濒死的纳粹头领在用尽一切办法想再次拿枪自刎时,选取了把手枪用脚挪开而让纳粹首领在自刎一个小时之后才死亡,并且当有一个纳粹俘虏由于紧张想要逃跑的时候,他所在的队伍毫不犹豫的将那些纳粹俘虏尽数击毙,他所经历的一切让他患上了所谓的战后精神综合症,这种症状表现为焦虑,不安,酗酒,等等,具体的能够自己去看看其他资料。
  再继续回到电影。
  其实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当年的《小岛惊魂》(尼可·基德曼主演)一样。男主角其实是这个精神病院里患病最深的一个患者,因为他有着很明显的双重人格,也就是所谓的分裂的人格,这个人格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AndrewLaeddis,就是放火烧了他家,熏死他妻子和孩子的那个人;另外一个是Teddy,也就是他幻想中的那个执法官。故事的起因是,他战后回到家乡,和自己的妻子结婚,并且有了几个孩子,而他由于有着强烈的战后精神上的表现,使得自己对于他的妻子,孩子虽然很在于,但是却疏于关心爱护,这直接使他们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导致了他的妻子在长期服用药物的状况下精神失常,最后在某一日,她的妻子精神病爆发,亲手溺死了自己的几个孩子,而当他回家目睹这一幕的时候,由于过分的悲伤难过,在精神极度紧张,压力很大的状况下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妻子的命运,并防火烧了自己的房子。这一点从电影中就能够看出来,有一幕是他搂着自己的妻子,在满是烟尘的房间里,他妻子的腹部在流血,这足以说明他的妻子并不是被烟熏死,或者被火烧死,而是被他枪杀。
  接下来,在这种精神状况下,主角出现了所谓的人格分裂,并且极度暴力。他的意识分为了两个部分,上文已经提过。他不断的站在自己善良的一面而寻找自己凶残的另一面,这样的精神状态使他自己很难分辨出来,到底什么是真相,自己所寻找的真相是什么,因为他活在了自己思维所创造出来的世界里。原因很简单,他无法理解自己的妻子死于自己的枪下。
  接下来,他就应是被送往了精神病院理解治疗。我们明白,在80年代之前,治疗这类精神病的一般方式是利用药物和外科手术。药物一般无非是镇静剂之类,而外科手术则是前脑叶蛋白切除,这中外科手术一般目的在于让人失去记忆,失去直觉等等,简单来说就是成为一个傻子,没有痛苦,没有高兴,开心等一系列的感情意识(看过影片《飞跃疯人院》的朋友就应能了解,只是之后这种手术由于缺乏对于人的基本尊重而被废除了)。影片里所有的安委会(大概就这个意思了)成员一致认为就应让男主角进行这种手术,但是他的这家精神病医院的院长以及他的主治医师,也就是电影中男主角自己想象中的助手,来自于西雅图的那人,都极力反对,因为他们在尝试用另外一种办法治愈这种疾病,也就是主角带入法,role-play,也就是常说的主角扮演,他们期望创造一个男主角所臆想出的空间,时间,让男主角在这段幻想中逐渐情形,走出幻想,从而真正的意识到自己,于是,影片的第一幕开始了,也就是所谓的主角扮演治疗方式正式启动。
  男主角的幻想中,他性格中邪恶的那一面的具体指代物---AndrewLaeddis,去到了在禁闭岛上的那家医院,而他又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就是溺死自己孩子的那个母亲从医院里跑了,这样,他人格中善良的那一个人,Teddy,联邦执法官,便有了去禁闭岛调查的理由。于是,他带着幻想中的助手chuck,其实就是他的主治医师(LesterSheehm),一齐来到了禁闭岛,而从他在船上时,晕船,不喝酒,就能够看出,他的潜意识里十分的惧怕水,因为他的孩子正是被自己的妻子溺死的,并且他不喝酒,因为正是由于酗酒导致的家庭生活不如意,这点从他一到家先喝酒就能看出来。来到小岛之后,小岛上的狱警们如林大敌,而男主角却对这点嗤之以鼻,因为他认为联邦法官的到来还不至于如此,其实,狱警们这正防范的其实不是正是主角本人,因为他本身是一个退役的战士,联邦调查局的侦探,经历过人格分裂之后已经成为一个极端暴力和危险的人物。而进入医院大门之前,有一个缴枪的情节,能够看出,主角卸枪的熟练程度和他的助手是截然不同的,因为那人并不是什么可配枪的执法官,而是一名医生而已,而这个所谓的穿帮让他的“助手”用自己只是文职人员所掩饰过去了。
  当男主角在医院内进行自己臆想中的所谓“调查”的时候,他发现,那个溺死自己孩子的母亲“瑞秋”不见了,而在床底下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的是,根据第四条规则,谁是第67号病人。其实这正是男主角在自己潜意识里追寻的目标,到底第67号病人是谁。其实答案很简单,正是他自己本人,这一点在之后他的“助手”在悬崖边给他一张入院档案的纸上能够看出来,他的医生期望他自己能够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男主角自己并不承认罢了。关于第四条规则,之后电影中在灯塔那里,医院的那个光头院长也给他讲述了,其实那些名字都是从他名字和他妻子的名字中重新排列字母组合而成的。电影中失踪的瑞秋,其实就是照顾他的护士,之后从他在床上躺着,而那个护士则在一边端着药盘能够看出来。
  之后男主角在他的世界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首先是那个用玻璃把给自己父亲看病的护士脸划破的人开始,他问那个病人是否认AndrewLaeddis的时候,那名病人显得十分害怕,紧张,不敢说话,其实那个病人是认识男主角的,也深知他的暴力程度,但是男主角却明白对方不能忍受那种用尖的物体摩擦东西的声音,却故意用笔在纸上摩擦以发出声响来激怒,恐吓对方,由此可见男主角的恐怖程度,这样的结果使得后者在极大的愤怒和恐惧之下说出了那个把自己的孩子溺死的人,就应受到极刑,甚至就应被毒气毒死,而这句话深深的刺激了男主角的潜意识,就应说也是一个让他治愈的一个开始吧。
  而后他“审问”的是一个典型的大妈,那个大妈可能是精神病院里,除了医生护士警卫之外精神最正常的一个人了,她只是不堪忍受家庭暴力而亲手结束了自己丈夫的姓名。她告诉男主角,那个所谓的瑞秋把医院里的每一个人病人都想象成了自己的邻居,赋予他们社会的主角,这正是想让男主句意识到其实他本人就是如此,但是当男主角把AndrewLaeddis是谁这个同样的问题抛给她时,善良的大妈明白他已经没救了,估计要被进行那种切除脑叶的外科手术时,支走了他的主治医师,在纸上给他写了一个字母“RUN”,意思让他赶紧从医院里跑出去,因为不久之后他会变成一个傻子,什么都不明白。
  再之后影片还有一个情节,男主角要求医院开一个什么会,讨论关于走失的瑞秋以及她本人因为放假而回家的主治医师的什么事,结果当他紧张的进来时,发现大家似乎却并没有太在意,他很生气,询问这是为什么,而大家却都觉得可笑,此刻想来确实如此,一帮正常人在讨论一件没有的事,没有走失的瑞秋,而所谓瑞秋的医生其实就是他的助手,而男主角却在那里煞有介事,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啊。
  剧情之后发展。
  男主角让医院的警卫们去海边寻找瑞秋,结果那帮狱警为了配合他不得不去寻找,当他提及为什么不去灯塔那边的山上也搜寻时,警卫们的回答是那里的路不好走,而且立刻要来暴风雨了,改日再说。而之后的电影给我们阐述的确实,他仅仅一个人,在没有借助任何登山工具的状况下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爬下岩石,并且还找到了一个因为不满医院对病人实施外科手术而逃跑的女医生的时候,就能够明白,去那里根本不费什么力气,只是警卫们认为他所幻想的一切都是假的,根本就没有瑞秋,去那里能找到什么呢。
  之后,“瑞秋”找到了,她其实是一名护士,在和男主角的谈话中,不断的提及溺死的孩子,亲手杀死自己的配偶,并不断的询问他“你是谁”,就是想透过这些刺激让主角认识自己,但是依旧,没有成功。之后,男主角的医生,也就是他的助手,只有透过另外一个手段,就是让他进入他思想中所谓的“C区”,他们安排了一个假停电的情节,让C区如入无人之境,而让他相信医院能够停电的情节在之前他要求医院开群众大会的时候,那些人已经透露给他了。而后,他和他的医生来到了所谓的C区,C区是一个看管有着重度精神病患,而且极其危险的病人的地方。来到C区,医生们首先安排了一个病人,对他进行心里暗示,那个病人告诉他,他不愿意离开那里是因为他已经在那里太久,而不愿意去理解外部世界,他不明白什么是氢弹等等。。。目的就在于让他意识到自己一向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而与世隔绝,和上面的状况一样,没有效果。之后,医生借故离开他,让他自己去找那个叫GeorgeNoyce,就是他所说的大学生,试想一下,如果不是GeorgeNoyce自己告诉男主角自己放火什么的事,他又怎样能从外界得知呢。之后男主角轻易的就找到了后者,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男主角也是生活在C区的一个患者,并且是最重度,最危险的那一个。男主角
  和他的谈话也是围绕这AndrewLaeddis是谁而展开的,后者一向在暗示他其实那人就是他自己,告诉他其实这一切只是一个针对他的游戏,他只但是是迷宫里的白鼠,除非他意识到事情的真相,真正放下自己妻子溺死孩子,他杀害妻子的这个事,否则他将永远离不开那里,也就是永远无法从自己的世界里走出来。他之后问及AndrewLaeddis到底是谁的时候,后者也似乎指明了就是他,而且他脸上的那些伤也是拜主角所赐,因为后者曾当面指明过他就是自己所苦苦追寻的AndrewLaeddis,结果是主角不信,反而给他了一顿痛打。这一招失败以后,后者只能把最后的一切线索指向了主角心目中的“灯塔”。
  尾声。
  主角在灯塔里,男主角见到了他的“助手”和院长,二人最大程度的向他讲明了事实的真相,包括那些字母的组合,那些照片的来历以及他的真实经历。主角在这种状况下,变得怒不可亵,甚至准备开枪将二人打死,但是却发现,其实他的那把枪但是是一个玩具而已……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所谓的那种十分BT的手术室,却只有区区一个警卫,并且警卫在缴械之后还问他“你该不会杀了我吧”。
  结局。
  一觉醒来,在自己所幻想的世界里走了一遭的男主角,最后清醒的认识到了自己究竟是谁,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而我们也从他的口中听到了自己对于真实世界的认知。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已经说明他已经在这种治疗的方法下完全康复了。但是,结局的意外却将这个影片推向了高潮。在第二天的清晨,他的主治医师,也就是他的助手,坐在他的身旁,却意外的听见主角仍旧叫他查克,仍旧跟他讨论计划逃离这个岛的事,在医生和院长眼神的交汇中,能够看出,医生认为主角的意识还是不清醒的,他们的计划就应是失败了。这个所谓的计划,院长说过,就是于病人进行沟通,试着去听他们说话,试着于他们进行交流,从而帮忙他们走出自己的阴影,而不必理解外科手术。但是主角的这几句话,让他们彻底失望,从而不得不理解让他进行外科手术的方案。而后,男主角站起来,慢慢的走向将要带走他的几个警卫和医院工作人员的时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WhichwouldbeworseToliveasamonster...ortodieasagoodman.”(哪一样更差些呢?是像个怪物一样活着,还是像个人一样死去)当他的医生听见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明白了主角的病已经完全康复了,只是,男主角自己理解不了这样的现实,他宁愿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宁愿在自己的世界里死
  亡也不愿意背负这那样沉重的思想负担而生活着。因此他选取进行外科手术,去除掉自己的记忆,思维,感官,意识,因为康复前的他不愿意去应对,而康复之后的他却无法应对,而他的医生,则是默默的,尊重了他的选取。
  全剧终。
  其实,影片的一些思想,观点是很发人深思的。当主角最清醒的时候,其实也正是他自己最悲伤的时候,自己的妻子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进而自己又亲手结束了爱妻的生命,这样的结局,需要去承担,会对人造成多大的心里伤害呢。到底是选取在外界应对着这样的杯具,痛苦的或者,还是在禁闭岛里,麻痹着自己,失去自我的活着。到底是做一个杀人凶手AndrewLaeddis,还是做一个善良的联邦法官Teddy,我想,主角做出了自己的选取。
  有的时候,人能够忘记过去,忘记一些很难忘记的事情,其实是一种幸福,既然如此,为什么人还要回到杯具的原点而重新开始呢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8491.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