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纪录片零零后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9-24 07:10阅读:
纪录片《零零后》观后感

纪录片电影,相当于中文版的《7 up》。这在中国是很小众的一个电影,昨天查了下排片,只有少部分影院全天给排了一个场次。

影片跟踪拍摄了两个中国孩子的成长,从5岁开始,一直到20岁上大学。

一个男孩子,是池亦洋,从小就是孩子头——和小朋友们打架、带着其他孩子唱国歌、帮助其他孩子解决纠纷——按照导演的话就是“很有男性力量”。童年,打打闹闹中度过。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成了大问题。导演的观点就是,此时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了,标准就是学习成绩,而在这一点上,这个男孩子并不擅长。此时,他的其他特质也被抹杀掉了。高中参加橄榄球运动,代表中国青少年和美国对、澳大利亚队打。此时,他的男性特质体现出来了,身体上的优势、性格上的契合,使得他热爱这个运动、擅长这个运动、最终也凭借这个运动顺利申请到了美国大学的offer。算是圆满结局。

一个女孩子,柔柔,影片到后来才表明“柔柔”这两个字是英文“玫瑰(rose)”的谐音词。柔柔小时候很孤僻,有自己的性格和选择,不从众,也就是不盲从孩子头,这导致其他孩子都排斥她。当大人问她为什么不和别的孩子玩儿的时候,小小的她居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小学的时候,柔柔上的是国际学校,非常的“素质教育”,我理解这应该一切以出国为目标。所以在高中的时候,柔柔已经在美国读书了。柔柔独立的人格就像双刃剑。一方面,她是要强用功的那一个,用美国老师的话说就是“driven”,所以也是成绩最好的那一个。另一方面,她还不知道如何和人相处,可能因为别人如何她也不关注吧。就因为这样,她换了三个寄宿家庭,而且也给她在学校的人际关系带来了影响。这里面有她的原因,如:过于自我;也有寄宿家庭的原因:东西方文化不同、有些话语对于东方人来讲还是非常残忍的。例如:有一个case就是她的寄宿家庭的父亲给她买衣服,问她要什么样的,她说她喜欢奥黛丽赫本,想要奥黛丽赫本同款的,但是他的父亲告诉她,她和奥黛丽赫本长得并不像、即便是整容都不像。——这是非常伤人的话,何况是对一个孩子说出来。柔柔很有艺术天分,跳舞、绘画,都很棒。当然,为了获得雨天分享匹配的技巧,她也付出了很多。柔柔最终获得了普渡大学的offer。也是圆满的结局。

人的性格、天赋,在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例如:影片中的5岁),而且是如此的不同。此后,上学的过程中,由于评价标准的单一,价值取向也单一,不同的孩子遇到了不同的烦恼(例如:池亦洋就是成绩不好、柔柔是数学不好)。再此后,父母创造的环境、遇到了各种际遇,人的评价标准逐渐又多样起来,如果此时能够发现自我(如:池亦洋的运动天赋、柔柔的艺术天赋),并且克服之前性格中的不足、融入到集体当中,那前途和成就还是可期的。

看徐皓峰的书,练武的人三个境界:见自己、见他人、见天地。这句话放到这个电影里面:见自己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与众不同个之处,就像柔柔又一次回到了儿时的幼儿园,看到一个孤僻的孩子,老师对她说:“你小时候就和这个孩子一样”。通过陪伴这个孩子,柔柔认识到了自己性格中的‘硬核’部分,这就是见自己。见他人,就是看到别人的与众不同之处,与别人和平相处。柔柔在美国第二年的时候,她的老师评价她:除了学业上的一如既往的优秀,她也学会了和其他人相处,这边是见他人。在上面两个基础上,遇到不同的事儿、选择自己的路;遇到不同的人、结交不同的际遇,“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late, you never known what you will get”,活出自己的人生,这就是见天地。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15059.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