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甘肃公路博物馆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8-23 08:37阅读:
甘肃公路博物馆观后感


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段,自古以来就是东进西出的交通枢纽。周围均是茫茫戈壁,民间有“瓜州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这里夏季极热且少雨,每天围绕在耳边的,就是呼呼的风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瓜州通往敦煌的公路上有个十工道班,这个道班有16名养路工,共养护着39公里砂砾路。在当时那样要啥缺啥,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养路工们仅仅靠铁锨、洋镐,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战风沙、斗酷暑,筛砂铺砂,垫坑槽、铲拥包,确保了道路的平整畅通。在精心养好公路的同时,为了解决口粮问题,他们还开荒地、种粮食,取得了养路种地双丰收。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成绩,十工道班被评为先进集体,道班班长张富贵参加了1971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交工作会议,并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当周总理得知十工道班在一无牲畜、二无农具的条件下艰苦创业,取得了这样的好成绩时,当即要求新华社记者多宣传、总结这样的好典型。于是就有了《甘肃日报》“钢肩挑重担,铁手换新天”的报道。会后,周总理亲自安排为十工道班赠送了1台东方红75型推土机。

如今,这台推土机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甘肃公路博物馆的一角,似乎在向来往的参观者默默地诉说着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

博物馆里,一张照片就是一段历史的印证。行走间,我被一张老照片所吸引:照片上有一大堆人,个个笑容满面,都围着一杆秤正在称一把铁锨。看照片上人物的穿着及朴实无华的表情,就知道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拍。为什么会去称铁锨?经请教馆长,他告诉我,由于养护工作内容繁杂,考核难度大,那个时候,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根据铁锨的磨损量来考核完成工作量的多少。就是出工前称一下铁锨的重量,收工后再称量,然后计算磨损量,谁的磨损量大,就证明谁干的活多。这么朴实的考核方法,让生活在全面机械化时代的我们匪夷所思,铁杵磨成针需要磨多久?而一张铁锨在一个工作日内的磨损量用杆秤来衡量,那得挥动多少次铁锨,经过和砂石的多少次碰撞才能出现重量差?

我又驻足于沥青拌合场的实景演示画前。蓝天白云下,炎炎烈日下,七八个养路工人正挥汗如雨,在炒拌沥青混合料。滚烫的沥青浇到砂石料堆中,顿时一股刺鼻的热浪扑面而来。工人们挥动铁锨,快速地翻拌混合料,要乘着沥青温度未降时将料拌均匀,否则铺到路上就是花料,车轮一碾压就松散了。炒拌沥青混合料是养路作业项目中最脏最累的活,养路工们不但要经受高温的炙烤、忍受刺鼻的沥青味,还要防止沥青溅出来烫着自己。可修补油路的黄金季节,正是夏季最热的时候,不要说干活,就是安静地在公路上站立半个小时,也会汗流如注,况且养路工们面对的的是100多度滚烫的沥青,还要快速翻拌,可以想象那样的工作强度是多么考验人的体力和耐性!然而,就是这样原始的拌合方法,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历经三十年,一代又一代的养路工用自己的汗水,挖翻浆、拌料、摊铺、夯实、整修路容路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面前的公路由砂砾路变成柏油路,由低等级路改造成高速公路,他们手里的铁锨、洋镐也被全自动拌合楼、摊铺机、压路机等现代化养路机械代替。现在,养路工们每天穿着鲜艳的橘黄色标志服,迈着轻盈的步伐去养护公路,全身洋溢着作为公路人的骄傲和自豪。

公路博物馆,承载了太多公路人的故事和过往,每一张照片就能讲述一段历史,每一件旧物就有一个难忘的故事。这些旧历史中有我熟悉的同事,也有未曾谋面的同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挥洒在了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未曾享受花前月下的旖旎,也没有感受城市霓虹的灿烂,更错失了与家人妻儿的日日陪伴,青春有憾、人生有憾。然而当看到一条条笔直的公路宛如缎带在脚下延伸,当看到大货车不再在尘土飞扬中苟延残喘爬坡过沟,仔细想想,青春也是无悔的。

驻足博物馆,我脑海中浮现出公路前辈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场景,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施工方法极度落后的年代,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想一定是坚定的信念,是公路人对“扎根戈壁、甘当路石”精神的信奉,是“我精心养路、你舒心通行”的职业信念引领着他们在那样艰苦、荒无人烟的戈壁上执着坚守,这种精神将被一代又一代公路人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1905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