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贵州博物馆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2-16 11:10阅读:
贵州博物馆观后感

       从文献记录来看,贵州的建置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贵州境内部族林立,著名的有牂牁[zāng kē]国。战国后期,夜郎国兴起,从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年,夜郎是西南夷各部中最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盟出使夜郎,经过谈判,夜郎侯同意在其属地设郡县。公元前126年设置了夜郎县、且兰县。公元前111年,置牂牁郡。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
       东汉时,沿袭西汉建置。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为蜀汉政权所占有。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两晋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隋时,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沅陵郡。
       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土司时代的贵州: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封建王朝中央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对农奴的主要剥削形式多是劳役地租。农奴除为土司提供繁重的无偿劳役外,还要向土司缴纳或进贡各种实物。

1.1.四大土司:
       贵州四大土司分别是:水西安氏(毕节、大方一带)、水东宋氏(今贵阳全境及瓮安、福泉、龙里、贵定、麻江等地)、播州杨氏(遵义、桐梓一带)、思州田氏(思南、石阡一带)。

1.2. 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是中国西南历史上的一个土司政权。自唐朝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割据播州,形成世袭土司政权,直到明朝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杨氏被明朝政府所灭。      唐朝武德、贞观之时,国威大震,"四夷宾服"。贞观九年(635年),以隋朝牂牁郡的北部地置朗州,领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六县。贞观十三年(639年),以废郎州的六县地置播州。

1.2.1.杨粲墓:


1.2.2.杨价墓:


1.3.3.高坪杨氏墓群:


1.2.4.杨辉墓仪仗彩釉陶俑:


1.3.思州思南田氏:

       思州土司,为思州田氏在乌江流域黔中地区所建的土司政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隋朝,开皇二年(582),田宗显为黔中刺史,止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 统治时间长达831年之久。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镇远州知州田茂安降于四川明玉珍,置思南道都元帅府,田氏分离为思南、思州(岑巩)两部。至此,思南、思州田氏宣慰司为贵州四大土司中的两大土司,思南、思州(今岑巩)分别成为黔东北和黔东的两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改土归流的直接发生地,为贵州建省奠定了地域基础。   思州田氏土司是黔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土司之一,世袭千年,领地幅员辽阔,史学素有"思播田杨,两广岑黄"的称誉。"思播田杨",其意思为思州乃田氏土司的天下,播州乃杨氏土司的天下。



1.4.水东宋氏:

       水东宋氏从唐初至明末(620~1630)长期统治贵州水东地区(今鸭池河以东贵阳地区及龙里、贵定和惠水等地),是最早从中原(河北正定)迁入贵州的汉族移民之一,在长期统治黔中地区过程中,直接参与并领导了贵州早期经济文化建设,对贵州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唐初,先后在贵阳境内设置蛮州(开阳)和矩州(贵阳),水东宋氏任蛮州刺史;783年和797年,蛮州刺史宋鼎两次入朝后参与修建宝州(威宁)-禄州(毕节)-龚州 (黔西)-清州(清镇)-矩州(贵阳)-蛮州(开阳)-播州 (遵义)最早的黔中古道;五代时,水东宋朝化再次入朝贡朱砂五百两,加强了贵州与四川及中央王朝的联系。南宋时,水东宋永高势力强大,攻占矩州,宋朝任命他为贵州经略安抚使,贵州从此定名并沿用至今。元代,1301年宋隆济抗元时多次围攻贵州城,使贵州首次见之于正史,交通战略地位初显;后来元朝设置顺元宣抚司于贵阳,宋阿重任宣抚使,参与新建顺元(贵阳)土城及矩州至渝州(重庆)驿道;明初水东宋钦之妻刘叔贞主持扩建贵阳-开阳-遵义大道,加上滇黔、湘黔和川黔驿道,贵阳交通战略地位日趋重要;同时水东宋钦和宋斌先后支持明朝设置贵州都指挥司 (军事)、承宣布政使司 (行政)和提刑按察使司 (刑狱)于贵阳,贵阳成为贵州省会,人口日益增多,经济迅速发展,到1414年贵阳已成为贵州交通、政治和经济中心。


1.5.水西安氏:

2.改土归流与贵州建省:

2.1.省域形成(明代):

2.2.建新疆六厅(清代):

3.出土的古代官印:

4.出土的器物和碑刻及拓片: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1655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