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八佰》观后感17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8-24 07:38阅读:
《八佰》观后感




主体是《八佰》观后感,其他的组成部分是对于疫情之后,作为一个观众,对于电影的看法。

为什么是不完全的观后感?因为管虎导演和其资方华谊兄弟的双重迷之操作。

管虎导演宣发时期找抗日跑将孙元良后人站台,要知道当时下令是让孙元良驻守四行仓库,结果他脚底抹油,留下谢晋元和手下的兄弟打一场必死的战斗。



而华谊兄弟为了迅速补齐疫情期间的损失,让去年营业额低于200万元的影院先交35%的费用,才会让电影正常放映。这无疑让“不开小亏,开业更亏”的影院情况雪上加霜。

基于这两点,这电影就活该被喷。

但看完电影之后,我只想从单纯的影片角度去聊这部片子。也就是说,我会和你一起骂管虎和华谊兄弟,但不会骂这部电影。还会大力夸这部电影。这就是辩证统一的看待事物。

整个演出阵容不仅展示导演的强大号召力,也可以决定电影的下限。当然王晶的电影除外哈哈哈。毫无疑问,张译、姜武等人的加盟,让这部电影就有了强力的保底。

这部电影本身的上映过程就十分有趣,先是不过审,后是疫情,就算是当年《无人区》都没有这待遇。如今一上映,就可以引爆早已饥渴的电影市场没有任何意外。当然也有很多人讲到预期太高导致观影感受一般,这个没有办法。



首先横向比较一下其他国家战争电影,美国的《拯救大兵瑞恩》,讲述了国家为了一个大头兵派了一队人马去救援,强调了美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虽然如今懂王的操作已经让上百万人的美国梦破碎。



同样宏大又真实的战争场面,同样感人的剧情,小队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小人物在与时代大背景下的渺小。《八佰》中也有相应的刻画,虽然管虎的功力不及斯皮尔伯格,但已经讲出了一群血性中国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的抗争故事。

韩国的《太极旗飘扬》,这部电影与《八佰》的相似之处在于,导演设立的巧妙对立。在《八佰》中,实际上分为三个阵营:日军、国军和租界。同时也处于不同地形,日军占据了残破的上海,国军驻守象征上海的四行仓库,租界最为奇妙,虽然地处上海,但是却代表了国际社会。



《太极旗飘扬》的对立在于,亲情和国家的联系与对立。一对兄弟都是韩国人,被迫参军后因为一次战斗,哥哥被炮弹余波波及,导致脑子出现问题并且被俘,成为了朝鲜军人并且因为勇敢屡立战功,结果兄弟俩战场相逢的一刻,伴随着炮弹和子弹相认,哥哥为了弟弟,最终清醒,被杀。

这部电影和《八佰》的共同点都在于有写实的战斗描写,悲怆的剧情以及神似的对立设定。《八佰》做得更好的在于,使用了群画像的方式,基本上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给观众留下印象深刻的点。

我特别讨厌那些说电影角色们都标签化了,试问,说起姜武角色的”瓜怂“,难道从头到尾都是畏畏缩缩?最后谁坐在高射炮上的?其他角色能在四五天的战斗中展现什么变化?杜淳的谢晋元,魏成的连长,李晨的角色等等这些在片中都是成熟的军人,都是老兵了,他们早已有为国捐躯的觉悟,这觉悟难道不是比那七十万国军都要大的变化?!



说起战争片,怎么能少得了德国。无论关于一战还是二战,这个国家都相当多且精彩的电影,彪炳影史。不必说《窃听风暴》不必说《钢琴家》,不必说《冒牌上尉》……德国战争片更多是通过电影,传达对于战争的反思和抵制。

说回《八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很多,但最深的属于那匹奔驰于战场的白马。

个人解读为,它不仅代表管虎想要表达的那种男性独有的浪漫,以及对于冷兵器时代,赵子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向往,还代表着当时军人在最后时刻,如同赵子龙一般,爆发出的无限勇气。



其次在于,整部电影都是由方言组成,显得格外接地气。民国时期,士兵们大多是穷苦出身,当然不会什么雅言,操着一口家乡话,从北打到南,从西打到东。个人猜测,方言将成为越来越多导演的尝试,并且成为主流。但也有局限性,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方言差异过大,我在深圳听粤语都一脸蒙比。

这部电影,也是在大银幕上,首次将国军的位置摆在了正面。这股风气,虽然不知道最早是谁,但我印象中最早给予国军正面形象待遇的是《亮剑》。楚云飞其人,就是十分理想的军人形象。刚正不阿,目光长远,与李云龙惺惺相惜,在书中最后李云龙自杀后,他通过广播给李云龙的悼词,催人泪下。



最后聊聊受众。《八佰》在豆瓣最开始的评分是8.6,现如今降到了7.8。这点我我没有丝毫意外。因为这种战争片对于豆瓣用户,并不会戳到他们。另外,这是国人自己拍的,还有管虎和华谊的迷之操作。各位去搜上面我提到的任意一部,评分没有比《八佰》低的。



但有意思的是,《战狼》评分和票房成一定程度的反比。豆瓣上批判和一星十分常见。可当年全国还是掀起了一股战狼热。注意我说的是全国,而不是网上。



所以我观点在于,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一部分人自觉脱离了无产阶级,成为了伪小布尔乔亚阶级。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小部分没有掌握生产资料的人对掌握生产资料的人嗤之以鼻。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沾沾自喜,并且对外大声宣扬这个名词。

我想,这次的疫情,应该把这帮人打回原形了吧。就不展开写了,一是与电影无关,二是我买的毛选前几天才到,第一卷都没有看完。

停了有半年多的影评
从高二开始,每个周末都会坐在电脑前,搜寻各种电影。一切的开始,要从河正宇的《坏家伙们的全盛时代》这部韩国黑帮电影说起。



从这部电影出发,两线开花。一是河正宇个人的作品,如《恐怖直播》与《黄海》等,以及搜寻观影过程留下深刻印象演员,他们的片子,逐渐扩大观影量。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掉韩国电影三驾马车:崔岷植、宋康昊和薛景求等等。(这里就不展开了,再聊下去就成韩国电影发展史了。)



一就是韩国电影整体出发,我的观影轨迹经历黑帮片—剧情片—古装片—战争片—朝韩边境片—大部分类型片子。

直到有一天周末,我依旧翻着豆瓣和时光网找着高分韩国电影,但是半天没有找到一部想要看的,大部分都已经看过,剩下的就是不想看的恐怖片和鬼片。或许是天时地利人和已至,这个时刻,我意识到,是时候去看别国电影了。

如今回想,这才是后来大学四年乃至于至今热爱电影的开始。

大一苦苦寻求各种小众电影资源,大二时刻因为想要逃离分手的阴霾而走进电影院,大三大四坚持独自每周五去看电影然后再朋友圈。电影已如舍不得的老友。

疫情之前,最后一条周五影评是在去年12月份的《南方车站的聚会》。2020转眼已过半,没曾想现在才有了今年第一条影评。时光啊……



杨德昌说过,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延长了三倍。于我而言,不仅是延长寿命如此简单,更是生命的一部分。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9089.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