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第二十条》观后感1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02-25 10:57阅读:
《第二十条》观后感

意念屏蔽一片与电影艺术元素无关的炒作声,带着春晚分会场西安《山河诗长安》的情感振波,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了《第二十条》的播映厅。

​观后,尽管觉得电影还避免不了时代的“喧闹”,但相对去年古装悬疑片《满江红》的叙事节奏和演员阵容,《第二十条》更“持重”了许多,回归现实了许多。
不由得感叹,老谋子就是老谋子!

                      一
电视剧自不用说,一般的的电影考量各种因素,在有限的时间里会讲好一件事。当然,故事情节的发展会跌宕起伏,影片会设置一定的悬机,渲染特别的气氛。年前大家有口皆碑王家卫的《繁花》会讲故事,镜头在叙事的时候借助字幕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把一男三女的故事讲得风生水起,人情味十足。而张艺谋导的是电影,在不到三个小时中,采用一线为主,两翼线侧应的舰载机式的叙事结构,把交错的故事讲得流畅丝滑。​

电影《第二十条》开场展示的是村霸刘文经躺在医院里命悬一线。他因为逼迫村民王永强偿还高利贷而将其链锁并多次强暴其聋哑人妻子,逼得王永强在恐惧和慌乱中最终将他刺伤。电影就围绕着王永强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而展开,这是电影的机头躯干,是故事主线。

另外两案件属于机翼,其一是公交车司机张贵生看到两流氓在车上猥亵一女子,他出面制止,寡一不敌二众,后用车上消防器具将其中一位头部砸伤而被判三年监禁。他的家人包括自己出狱后一直坚持上访;

另外一翼是借读生身份的少年在学校厕所看到霸凌者张科凌辱同学,他挺身而出,与霸凌者对峙,因将其鼻翼击打骨折被对方家长报警,公安机关若受理,见义勇为的少年可能被行政拘留。

这三件事,通过在永恩市检察院挂职的检察官韩明交织在起。他开始协助检察官吕玲玲调查办理王永强案,之前负责公交司机张贵生的上访一事,他也正是敢对校园霸凌说“不”的勇敢少年韩雨辰的父亲。​

三案件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争议性,康村村民王永强刺杀村霸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杀人;公交司机张贵生车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算不算见义勇为;为避免给富有正气的阳光少年的档案留下“案底”,他要不要向对方道歉。电影以这三起“胶着”案件来探讨(或普及)法律问题,以主人公韩明的行踪为线,三条叙事线索间启承转合自然流畅,交织而不混乱,主题鲜明,电影躯干整体线条清晰,丝滑感特别强。

                     二
有不少人将《第二十条》定义为“喜剧”。

​是韩明夫妇日常生活斗嘴时的笑料,还是马丽扮演的韩明妻子李茂娟风风火火心直口快的银幕形象夸张地表演频频甩出的包袱?是检察院小人物韩明平时卑微式贫嘴,还是刑警队副队长的哥哥这个高大人物贪财嗜酒所裸露的个性弱点?是电影最后能抚慰民心皆大欢喜的结局?抑或是电影“戏不够爱情凑”的传统套路?
果真如此的话,你能忘记王永强被链锁时的挣扎与无奈?

你能无视弱势的王永强面对刘文经无耻的言语和霸道地威胁所表现出来的恐惧?你能忘记聋哑人郝秀萍面对胁迫一退再退绝望的“声”泪俱下的面容?

你又怎能忘记整个康村人面对黑恶势力敢怒不敢言的悲哀?又怎能忘记学校被霸凌者不敢站出来为韩雨辰做证的事实?公交车上张贵生寡不敌众却无人搭手相助怎么不让人心寒?检察院副检察长唯领导话语是听,在检察院一手遮天的权威管理又怎能不引发人思考?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以此来对照,《第二十条》无“喜”而言。
也有理论说,喜剧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人物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这样看来,《第二十条》有一些喜剧因素——作为挂职的韩明为讨好同事(主要是初恋情人)买的进口水果却声称是家乡的特产;妻子在韩明面前厉声细数自己在繁杂家庭生活下诸多被变化,说自己曾经的黑又亮的直发在生完孩子后变成了如今枯黄的“自来”卷,让人哑然失笑。还有张译扮演的学校教务主任一板一眼,对儿子张科被打睚眦必报时道貌岸然,都不无讽刺的意味。但这些都不过是“佐料”,是调剂严肃大主题的“谐”料,体现了电影寓庄于谐的风格。
图片整体来看,《第二十条》应该是正剧,是反映社会现实问题的力作。张艺谋之前的《红高粱》《我的父亲母亲》《山楂树之恋》《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都带有导演美术艺术的底蕴,电影以长镜头展示鲜艳的画面来叙事来刻画人物,渲染气氛。《秋菊打官司》也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中更有镜头的推拉摇移来展示大城市的人多喧闹画面,拉动故事节奏有效叙事。

图片《第二十条》开始就以刘文经手下的车队围堵检察院大门、司机冲击检察院构成视觉冲击力来叙事,包括刘文经死后,以刘经文堂兄为代表的村民在老谋深算的刘老爷子的鼓动下,拉着棺材再次围堵检察,并搬出刘老大的烈士身份以此来给领导施压,这些都是张艺谋现实主义的大手笔。基层村子的黑恶势力的强霸、弱势群体的无助、普通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的全力以赴以及单位小人物在领导面前的殷勤与卑微,这些典型问题正是现实主义勇于直面现实的表现。
至于韩明与吕玲的初恋关系,主要是为韩明在关键时刻的坚持做背景铺垫。现实生活让他活得很累。他站在刘文经车队司机的角度考虑,巧妙化解了来势汹汹的“凶险”,他却讨好谄媚领导,将此归功于领导;他迫于妻子的压力,为了儿子的未来去央求学校张主任;在办案过程中的息事宁人强压强堵的作法,这些都让人怀疑他作为一个司法工作者的原则和人格。但他曾经在学校里也是热血青年,也曾仗义行侠。而这光荣的过往,是通过吕玲玲的口讲出来的:

“你曾说,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正确的事。”正是有这根正的基础,在郝秀萍绝望时跳楼、张贵生女儿手持张贵生血㵉淋的头盔伤心的质问、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儿子询问面对霸凌他会怎么做,他沉睡的浩然正气被彻底唤醒,这才有了听证会顶住多方面压力,慷慨激昂地陈词——
“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一个人的人生。”“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这是故事三条线汇聚的焦点,应该是他作为检察官的人格和职业的高光时刻,难怪也曾因道歉问题纠结的儿子发出了“我爸真棒”的赞叹!

所以,寓庄于谐是《第二十条》的特点,插科打诨的喜剭元素仅是整体正剧的调剂品。

                    三
播映厅观看《第二十条》,多数人泪流满面。有同情的泪,有感动的泪。也有人特别冷静,认为电影只是在讲一个故事,现实中有更多类似王永强的案子被审判为伤人案。正如听证会场,副检察官所言:“我找到22个和本案类似的案例,无一例外,全部认定为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
“目前这份故意伤害的审查起诉报告,在法律层面上没有任何问题,推翻了它也就是推翻了之前无数个类似判例。”

​事实没错,可不能因为错案的存在,就否定《第二十条》的价值意义,正是因为现实中类似的案件,电影《第二十条》才有其典型的现实意义。艺术作品可兴可观可群可怨,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唤醒沉睡的东西,让人向往追求美好的东西。
图片当然,这个追求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假以时日,需要执着需要一个信念。《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讲的不就是这个理吗?
理想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有信念的青山,就不怕没有未来。张艺谋艺术作品的“孩子元素”,正是他种下的希望曙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他征集的100张孩子的笑脸,传达人类和平美好的愿望;《满江红》将土们列阵齐声高颂岳飞的慷慨情怀,爬在石狮旁玩耍的孩子也在吟诵;2024年甲辰龙年西安分会场,张艺谋导演让一群着民族服装的孩子回答花净的问题“西安好不好?”“西安撩不撩?”那脆亮而稚嫩的声音不就是好?不就是撩吗?

韩明说:“法律的权威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张贵生的女儿在听。
韩明说:“因为她绝望,她对法律的绝望,对公平的绝望,对我们的绝望,如果我们不能给她带来希望,我们有什么资格穿这身衣服呢?”王永强与郝秀萍的女儿在看。
韩明说:“法律应该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他的儿子在听,并将他的凛然正气电话给被拘的妈妈。
代表未来和希望的孩子,是张艺谋电影生动形象的艺术元素,是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向公正向民主向法治发展的原动力!

有希望就有奔头!就有了力量!王永强、郝秀萍、张贵生、李茂娟等这些普通人的名字,不就隐含着希望和人们的价值趋向吗?
鉴于此,若说《第二十条》是艺术审美大片,也不无道理。
老谋子就是老谋子!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780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