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九三阅兵观后感13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9-12 11:21阅读:
九三阅兵观后感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

传承民族精神

铭记抗战历史

- 1945-2025 -

抗战胜利80周年


以实力保和平

--九三阅兵观后感

杨国霞



战车轰鸣,战机掠空,十里长街汇聚成铁流的海洋;将士如山,步伐铿锵,天安门广场回荡着时代的强音。在2025年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九三阅兵以其磅礴气势再次震撼世界。当最新型的武器装备徐徐驶过,当受阅官兵坚毅的目光凝视前方,我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宣言。铁甲铮铮与蓝天中飞翔的和平鸽形成奇妙而和谐的画面,这一刻,力量与和平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在中国大地上完美融合,诉说着这个东方大国独特的生存智慧与发展哲学。

这场阅兵是中国军事现代化建设成果的集中展示。从陆战猛虎到海空雄鹰,从常规武器到战略威慑力量,每一件装备都凝聚着中国军工的智慧结晶;从单兵素养到整体协同,从传统作战到信息化能力,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中国军队的转型成效。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此次亮相的高新技术装备体系——高空高速无人机如猎鹰盘旋,多功能信息作战系统似无形天网,智能化指挥控制平台宛若未来战争的先知。这些装备不仅展示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更体现了中国军队面向未来战场的深刻思考与战略布局。这场阅兵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中国军事变革的全方位成就,既有硬实力的震撼展示,也有软实力的巧妙传达。

这场盛大阅兵蕴含着三重深刻意义。其一,它是国家安全能力的直观宣示。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安全挑战层出不穷的今天,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最根本保障。阅兵式中那些沉默的钢铁巨兽,实则是国家安全最有力的宣言书,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足够能力捍卫自己的和平发展,“中国是不好惹的”。其二,它是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的生动诠释。当一个个装备方队驶过观礼台,当一支支部队接受检阅,屏幕前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中涌动着自豪与感动。这种情感共鸣构筑了国民与国家之间坚实的精神纽带,强化了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其三,它是和平发展理念的创新表达。中国通过阅兵展示力量,不是为了威慑他国,而是向世界表明:我们热爱和平,但有能力守护和平;我们追求发展,但有决心捍卫发展。这种“以实力求和平”的逻辑:中国是不好惹的!与中国开战,就是找死!强大国防带来的安全感是每个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的国度,何来宁静的书桌?没有强大的国防,何来稳定的发展环境?这场阅兵提醒我们,国家安全并非遥不可及的政治概念,而是我们每个人幸福生活的坚实底座。

对老师而言。阅兵是鲜活的历史教材,要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阅兵场上“毫米级”的标准和精准操作,是极致纪律性和责任感的体现,要引导学生将这种精神用于学习,遵守校规班纪,认真完成作业,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鼓励学生在班级事务中主动承担责任,参与团队项目,体验集体协作的力量;阅兵展示的国产先进装备,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可以借此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鼓励他们探索未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关注国家科技发展,树立科技报国的志向;老师的言行是学生的榜样,阅兵精神感染着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引路人,应以身作则,展现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学生的关爱,将爱国情怀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对学生而言。要了解抗战历史,明白和平的来之不易,这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的具体行动;阅兵官兵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坚定眼神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次的刻苦训练,要在学习中发扬这种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的精神,遇到难题时不轻言放弃,努力钻研,力求甚解;阅兵的震撼力来自于整体的协调统一,要在班级和学校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懂得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集体荣誉而努力;阅兵展现的国家强大,为青年一代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应认真思考个人的兴趣、优势与国家需要相结合,将个人梦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并为之努力学习,积累知识,锻炼能力。

纵观世界历史,大国的兴衰无不与其国防能力密切相关。今天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平视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九三阅兵展示的不仅是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是一个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这就是中国式的安全哲学——以强大实力遏制战争,以充分准备维护和平。

当最后一架战机消失在天空的尽头,当长安街上的轰鸣渐渐远去,留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的震撼,更是思想的启迪。这场阅兵如同一部立体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国家的尊严来自实力,世界的和平需要守护,民族的复兴需要担当。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当从这场阅兵中汲取力量,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因为真正的强国之路,不仅需要战场上的钢铁长城,更需要每个普通人共同筑起的精神长城。当14亿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如这次阅兵展示的图景一样——气势磅礴,不可阻挡!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304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