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5-08 08:57阅读:
次
《蛮好的人生》电影观后感
这部剧在开播初期被很多同事吐槽:
比如送意外险、赔材料不齐就申请理赔、不如实告知得过乳腺癌还能顺利理赔乳腺癌、卖一百万年金居然有六万佣金…
显得销冠胡曼黎在客户面前很万能、而保险公司就是个冤大头,乱得不成样子。
那是因为,
我们是以现在的监管制度去看,
而实际上在十多年前,
这些真的都是“行得通”的。
我尤记得刚入行保险公司的时候,
有人跟我说,绩优业务员的客户走的核保通道不一样,更快更宽松;
送意外险在需要实名付款前也确实是可行的;
至于客户不如实告知这种事,更是家常便饭;
佣金嘛,在报行合一前,团队长自己做业务拿的佣金+管理利益一起,首年6个点也是有可能达到的。
所以,也可以说这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
并且现实中真正的销冠,肯定是能给客户提供极大情绪价值的人(情绪价值>专业能力),胡曼黎八面玲珑的社交天赋、敏锐的需求洞察,恰是传统保险营销的决胜关键,妥妥的销冠体质。
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吃到保险业野蛮发展时代红利的销冠,也被自己当年的不专业操作拉下神坛,先是恶意骗保被禁入行业两年(实际上这种情况还有更严重的惩罚——列入行业黑名单终身禁入),后是因为代抄风险提示语罚赔损失400万。
是的,卖个保险也充满各种风险,
我们必须要保护好自己,
合规操作,避免客户反水倒打一耙。
人性在金钱面前根本经不起考验。
这个剧越追越上头,原先觉得娘娘做的都是大客户有钱人,不接地气。
后来看到她在菜场卖医疗险意外险,看到她为孙阿桃思虑再三,看到她坚守底线不做违心之事,看到她最后回归初心为广大群众服务,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客……
她的真诚、善良和她对保险的热忱一一体现,不由得生出惺惺相惜之感。
当然更令人敬佩和欣赏的,是她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性格。
无论遇到任何变故打击,都能勇敢地承担并站起来走下去;
她清醒独立,不依附男人,靠自己撑起自己的一片天,照顾瘫痪的爸爸,养未成年的儿子。
我也不禁感慨:
这个时代的婚姻关系愈发脆弱,血缘亲情成为最值得付出和寄托的感情。
友情和爱情次之。
所以,无论是否结婚,孩子都是值得拥有的,生养关系的那种牵挂、烦恼和甜蜜,是最温暖的人间底色,值得我们去经历体验。
大多数人为胡曼黎的蜕变感动,
其实这部剧也在见证着保险业从草莽到规范的进化历程,可以提升大众对保险的认知。
但大多数人只能看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东西,
又有多少人能跳出这“管窥效应”呢?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400z/31500.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