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8-04 16:44阅读:
次
《长安三万里》电影观后感
七.37 闫一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题记
《长安三万里》是以盛唐为背景,高适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安史之乱前后大唐精彩又暗流涌动的历史,使历史不只存于史书的几页纸片,几笔字画之中。
开头是高适任职节度使时与胡人交战的情景为线索,被迫撒离弃城,改守沪水关,此时,朝延派来程公公质问高适,李自与他有怎样的关系,当时郭子仪也采取守策,两大将领眼看长安被围,皇帝自然疑心是当年李白的事情使郭子仪与高适结下矛盾,不肯出兵,故事由北展开,高适在大量胡军赶来之前,向程公公娓姬道来从芦荡中不打不相识到最后李句被贬,一场盛唐画卷由此展开……
在高适的回忆里,有李白年少时意气风发,志要报国;有青年时四处游荡,寻求机缘,磨炼本领;有中年时入赘的无可奈何,被迫入道的释然;也有老年时错误的选择和最后的“胜利”。在这座繁荣华丽的长安城里,充满了遗憾,却又吸引无数人前仆后继:高家枪法杀敌无数却不懂怎样搏得妇人欢喜;商人之子才华横溢却依然无人举荐;裴家精通裴家剑法的子女却无法上阵杀敌,为国效忠;满腔爱国志,却不被重视,蹉跎半生;满腹经沦却不如赫赫家世和一个好名声……
但也是这些遗憾构成了历史,构成了长安城,也构成了人生,有遗憾才值得回味。后来,李白被赦免,写下“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豪言壮语;后来,正直的高适用在与李白相扑中学到的以虚敌实,巧施诈技,大胜胡军;后来,程公公道破当时高适写信求郭子仪替李白求情,怕自己去反而害了李白的真相。
世上也许有千千万万的长安城,但不是每一座长安城都有一段如李白高适一般的友谊。也许,他们会化为灰土,随风而去,但人们会永远记住长安城中的繁荣与遗憾和那真挚如金的友谊。
如果大唐是一首诗,那当为史诗。
我生当如此盛世,当为大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你在后世璀璨,却在自己的人生里失魂落魄。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500z/3254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