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9-30 09:30阅读:
次
以影为鉴悼先烈,以史为戒向未来
——《731》观后惑
8.15 胡家豪
观看《731》时,影院里的沉寂比任何声音都更具冲击力。影片没有虚构情节,也无煽情镜头,却用一个个真实细节,将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残忍展现得淋漓尽致:冰冷的实验台上,无辜百姓被当作“材料”肆意摆弄;零下几十度的实验室里,活人被冻成冰块后残忍锯开;跳蚤实验室中,细菌武器让鲜活生命瞬间凋零;若有反抗,剥皮、火烧等酷刑更会接踵而至,情形惨绝人寰。
坐在屏幕前的我,仅看画面便已不寒而栗,难以想象当时的中国人正承受着怎样的绝望。拳头在不知不觉中攥紧,心底的沉痛不断蔓延——原来历史书上寥寥几行文字背后,是无数人用血泪写就的、难以言喻的苦难。
影片里,见证者带着颤抖的声音回忆过往;镜头外,《731》导演为还原真相,奔波多年、自掏腰包,只为让这段历史不被遗忘。他们的坚持让我明白: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不让灾难重生。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逝去的先辈、受辱的平民、被践踏的尊严,都在时刻提醒着:和平从不是理所当然,它需要我们以对历史的敬畏去守护。
《731》从不是一部娱乐电影,它更像一记警钟,警醒每一个人要尊重历史、铭记苦难。当下的中国正以昂扬姿态迈向强国之路,作为中学生的我,或许无法改变过去,但能以行动书写当下:课堂上认真听好每一节历史课,把先辈的苦难刻进记忆;课后主动查阅历史资料,向同学讲清731部队的暴行,让更多人懂得和平的珍贵;日常里认真学好每一门学科,用知识武装自己——因为我知道,强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这代人从点滴做起,用扎实的学识、坚定的信念,接过守护祖国安宁的接力棒,让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上演。
作为初中生的我,忽然懂了,我们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这些伤痕,记住曾经先辈们的苦难,记住现在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记住曾经的弱小,记住自己需要强大。我虽然不能改变历史,但可以把这份铭记放进书本里,认真学好每个知识点,热爱生活,和为国奉献,那些曾经受过苦难的人,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就要带着他们的希望努力成长,好好成长,长成能为祖国撑伞的人,便是对那些逝去的先辈,最好的交代。
银幕映血泪,吾辈承希光
——《731》观后感
8.15杨昊波
走出《731》的影院时,我拽着衣角的手仍未松开,指节泛白的触感里,还攥着满室未散的沉重。电影里没有炫目的特效,没有刻意的煽情,却用最朴素的镜头,将八十余年前的黑暗直直砸进我心里——冰冷的实验台上,无辜百姓被标上编号,像没有生命的“材料”任人摆布;铁笼般的囚室里,孩子的哭声被寒风撕得破碎,老人浑浊的眼里盛着化不开的绝望,那些颤抖的肩膀、空洞的眼神,每一幕都像细针,扎得人心口发紧。
最让我难忘的,是那个嵌在苦难里的温柔镜头:斑驳的木桩上,一位母亲正用炭笔轻轻描下女儿的身高刻度,指尖的弧度里藏着对团圆的盼头,哪怕下一秒可能就要面对生离死别。可就是这样的平凡与温暖,在731部队的暴行面前,被碾得粉碎。他们把中国人的生命当作“小白鼠”,在细菌实验室里肆意践踏,在零下几十度的冷冻室里残忍试验,那些我们曾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人体实验”四个字,此刻终于有了具象的重量——那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是中华民族骨血里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
走出影院,午后的阳光晃得人有些恍惚。湛蓝的天空下,街上的笑声、自行车的铃铛声轻轻流淌,与银幕里的黑暗形成刺眼的对比。我忽然懂了,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记住那些伤痕里的温度:记住母亲描在木桩上的身高,记住孩子未说完的话语,记住先辈们在绝望里仍未放弃的希望;更是为了记住,如今的和平从不是与生俱来,它是用无数人的血泪换来的,是曾经的弱小教会我们的——唯有自己强大,才能护住想要守护的一切。
作为初中生的我,忽然懂了,我们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这些伤痕,记住曾经先辈们的苦难,记住现在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记住曾经的弱小,记住自己需要强大。我虽然不能改变历史,但可以把这份铭记放进书本里,认真学好每个知识点,热爱生活,和为国奉献,那些曾经受过苦难的人,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就要带着他们的希望努力成长,好好成长,长成能为祖国撑伞的人,便是对那些逝去的先辈,最好的交代。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500z/33260.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