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600字 >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65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8-03 10:35阅读:
《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中国人不宽恕,没有人能替中日战争中,这么多无数嚎哭的英魂,冤死的3500万英灵去宽恕。”《提灯照山河》中的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在我看完《南京照相馆》后,反复回荡在心头。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带着对历史的敬畏,我和爸爸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承载着沉重记忆的影片。未观影时,我已知这段历史的惨痛,可当镜头真实再现当年南京城的破碎与哀嚎,才真正触摸到先烈们那份深入骨髓的无助。

1937年12月13日,日军铁蹄踏破南京城门,烧杀抢掠的阴霾瞬间笼罩这座古城。影片虽未用极致血腥的画面渲染,却以克制的笔触,清晰揭露了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活人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荒谬的杀人比赛成为他们炫耀的“功绩”……每一个场景,都像一把尖刀,在中华儿女的心上反复切割。

影片中,阿昌与林毓秀两个角色,深深烙印在我脑海。阿昌本是个胆小怯懦的邮递员,面对日军的残暴,他从最初的退缩,到后来在照相馆燃起的火光中觉醒——他要留下侵略者的罪证,用血性守护同胞。这份从平凡中迸发的勇气,让我看到了普通人在国难面前的担当。而唱戏出身的林毓秀,一句“日军赢了不会放过我们,日军输了我们就是汉奸”,道尽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危难之际,她以穆桂英、梁红玉为榜样,选择直面危难而非逃避,这份家国情怀,足以让每一个中华儿女动容。

照相馆里的“日行千里”,是影片中最戳中泪点的片段。老金用上海、南京、万里长城的背景画布,为即将离散的母女圆了“走遍山河”的梦。当画布切换到万里长城,老金女儿一句“大好河山”,阿昌紧随的“寸土不让”,短短八字,却让荧幕前的我热血沸腾——这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信念,是无论历经多少苦难都不会磨灭的坚守。

影片的细节里,藏着对历史的铭记与对未来的期许:阿昌的编号1213,吉祥照相馆的门牌号1937,暗合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与国家公祭日;被摔的宝宝“华华”象征中华民族虽陷困境却永不倒下;幸存者的姓氏“金”“林”呼应南京古称,寓意这座城市终将挺立;反复响起的古谣,则是先辈们直面黑暗时的精神灯塔。

最终,侵略者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影片并未停留在复仇的快感,而是让历史书上的文字变得鲜活——那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鲜活的生命,是民族无法愈合的伤痛。

《南京照相馆》像一座警钟,时刻提醒我们:历史从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需要永远铭记的教训。和平从不是退让换来的,唯有吾辈自强,让国家愈发强大,才能守护“大好河山”,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勿忘国耻,方能开创未来,这便是这部影片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32527.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