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600字 >

东极岛观后感65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8-31 09:33阅读:
东极岛观后感
      飒风
     《东极岛》的创作灵感,源于两年前上映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该部纪录片揭开了一段险些被岁月尘封的真实历史,并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当时英国三大主流报纸《星期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卫报》曾连续两个月刊登整版寻人启事,寻找1942年“里斯本丸”沉船事件中的英军战俘及其家属,由此逐步还原了这一事件的全貌。
      真实的历史脉络是这样的: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18天后的圣诞节,香港沦陷,港督马克•杨向日军投降。次年,日军开始分批将各占领区的战俘押送回日本本土做苦工。9月,“里斯本丸”承担第二批在港战俘的运输任务。当船只行驶至浙江舟山东极岛海域时,因未标识战俘船身份,被美军潜艇“鲈鱼”号发现并发射鱼雷击沉。在船只下沉期间,日军不仅断绝向战俘供应食物、饮水和照明供应,更用木板钉死舱门,再用帆布覆盖并以绳子捆绑加固,企图淹死所有战俘。清晨出海捕鱼的东极岛渔民发现海难后,200多名渔民划着小舢板毅然前去救援。日军因惧怕屠杀战俘的恶行曝光,最终停止了射击。最终,1800多名英军战俘中,渔民们共救起384名,其中3名被隐匿后送往国民政府,其余仍被日军带走,其中很多人没能活到战争结束。
      电影《东极岛》以渔民视角展开:先是刻画日军的残暴行径:三年禁海,残杀无辜岛民、刺杀族长、烧死教书先生,对战俘实施斩首,甚至企图屠戮整个村庄。在日军不断升级的暴行下,岛民们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最终从忍辱偷生走向全员觉醒,奋起反抗,驾船救出了沉船中的英国战俘。片中,朱一龙饰演的男主角仿佛“杀神附体”,单枪匹马承担了解救英军战俘的重任。此外,影片中男女主角及众多配角穿着较为清凉,肌肉爆棚,也成为影片一大看点。
      总体而言,作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命题作文”,这部电影没有沦为抗日“神剧”,且质量尚可,已属难得。但故事情节上仍存在一些瑕疵:一群对亲人惨死都能忍受的岛民,却为了所谓的“盟军”不畏生死、对抗日军枪炮,这一转变稍显突兀;另一方面,故事的男女主角、重要配角读书先生都是外来者,而真正参与救援的岛民反而成了背景板,这样的处理也削弱故事的真实感。
       事实上,中国的抗战历经十四年,中华民族以3500万人重大牺牲的惨痛代价,坚韧不屈地抵抗了凶残的外敌,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数不胜数。此前管虎导演的《八佰》便是一部优秀的相关作品;而《珍珠港》《血染钢锯岭》等,也都是描绘太平洋战场的经典影片。在抗战题材创作方面,我们仍亟需深入挖掘历史,精心选题。毕竟,距离战争结束已过去80年,所有亲历者都已逐渐逝去,我们理应留下深刻的记录,以此铭记这段苦难壮烈的不能忘记的历史。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3289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