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9-25 08:05阅读:
次
《七三一》观后感800字(通用5篇)
《七三一》观后感1
今年,我看了一部特别沉重的电影——《731》。这部电影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那段被藏起来的、特别残忍的历史,让我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很久之前,对我们中国人做了多么可怕的事。
电影里讲的是二战时候,日本有个“731部队”,他们在东北,假装做“防疫”的好事,实际上却干着世界上最坏的勾当。他们把好多好多无辜的中国人,像抓小动物一样抓起来,关进一个特别恐怖的地方,把这些人当成“实验品”,做各种残忍的实验。有个叫王永章的伯伯,本来是个普普通通卖东西的小贩,就因为被坏人盯上,和好多人一起,被送进了这个“人间地狱”。
那些日本侵略者太坏了!他们让人们在特别特别冷的地方,把人的手脚都冻坏,然后像摆弄坏掉的玩具一样摆弄他们;他们还把毒气放进一个小房间,看着里面的人难受地咳嗽、挣扎,一点点失去生命;更可怕的'是,他们竟然在人还活着的时候,就用刀把人切开,去看人的身体里面怎么样,一点都不管别人有多疼,有多害怕。电影里的这些画面,看得我心里特别难受,那些可怜的人们,他们本来也有自己的家,有爸爸妈妈、孩子,可是就因为战争,就因为这些坏人,他们的生活全毁了。
看完电影,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坏的人?为什么他们要伤害这么多无辜的人?我知道了,战争一点都不好,它只会带来痛苦和死亡。虽然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每天能开开心心上学、玩耍,但是以前的历史不能忘。电影里那些勇敢的人,就算在那么可怕的地方,也没有放弃希望,他们努力反抗,想让更多人知道坏人的所作所为。
现在,还有一些人想把这段历史忘掉,或者假装它没发生过,这可不行!我们要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去讨厌谁,而是要知道和平有多珍贵。我们要好好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厉害,这样我们的国家就能更强,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敢欺负我们。我们也要告诉身边的人,要珍惜和平,不要让以前的悲剧再发生。
《731》这部电影,就像一个警钟,让我知道了过去的苦难,也让我更爱现在的和平生活。我希望,以后的世界永远都不会再有战争,每个小朋友都能在和平、快乐的环境里长大!
《七三一》观后感2
这个学期,老师带我们看了一部叫《731》的电影。刚开始我以为是普通的电影,可看着看着,我攥着衣角的手都出汗了,心里又难过又生气,好多同学都偷偷擦眼泪。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原来很久以前,我们国家的人受过那么大的苦。
电影里讲的是日本有个叫“731”的部队,他们跑到我们国家的东北,假装是帮大家看病、研究怎么预防生病,其实在干特别坏的事。他们把好多普通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还有小朋友,像抓小兔子一样抓起来,关在一个黑漆漆的地方。我记得有个场景:冬天特别冷,那些坏人把人的手和脚放在外面冻,冻得又红又肿,还拿棍子敲,看着都疼!还有更吓人的,他们把人关在小房间里,放一种有毒的气,里面的人咳嗽着、喊着“救命”,可坏人就在外面看着,一点都不心疼。
最让我想哭的是一对母女的故事。妈妈抱着小女孩,被坏人推进了有毒气的房间。妈妈紧紧把孩子抱在怀里,用衣服裹住她,嘴里还说“别怕,妈妈在”。可最后,她们都不动了。我那时候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心想:这个小女孩本来可以像我一样,每天上学、吃好吃的,可坏人把她的家毁了,把她的生命也夺走了。电影里还有个叫王永章的伯伯,他是卖东西的,被抓进去后,偷偷把坏人做坏事的记录藏在衣服里,想告诉更多人真相。我觉得他好勇敢,就像奥特曼一样,在和坏人战斗。
看完电影,我问老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坏的人呀?”老师说,那是因为以前有战争,战争会让一些人变得没有良心。但老师也说,我们看这部电影,不是要讨厌谁,而是要记住,以前的'人受过苦,所以现在的和平特别珍贵。
现在我每天早上能吃妈妈做的鸡蛋,能背着书包去学校,能和小伙伴在操场跑步,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其实是好多人用努力换来的。我想,我要好好记住这部电影讲的事,以后上历史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过去的故事,不能忘记那些受苦的人。而且我还要告诉身边的小朋友,要爱护和平,不能吵架、不能打架,大家要好好相处。
《731》这部电影虽然看得我心里难受,但它像一盏灯,让我明白了和平有多重要。我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用的人,保护我们的国家,让坏人再也不能欺负我们,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在和平的日子里开开心心长大!
《七三一》观后感3
2025年上映的《731》,以影像为媒介完成了一次对人类文明创伤的深度复盘。当镜头穿透历史的迷雾,将日本731部队的反人类暴行从文献档案转化为具身化的视觉体验时,其价值已远超普通历史纪实作品——它不仅是对一段血色过往的纪念,更引发了关于历史记忆建构、人性伦理边界与和平价值实践的深层思辨。
从历史记忆的建构逻辑来看,《731》突破了传统历史叙事的宏大框架,以“微观个体叙事”重构历史现场,实现了“历史真实”与“影像表达”的辩证统一。影片并未停留于对暴行的全景式展现,而是聚焦小贩王永章藏匿实验记录的褶皱、母亲在毒气中护住孩子的臂弯等具象细节。这些并非艺术虚构的场景,实则是对《井户川纪要》等历史档案的影像转译。正如历史学家安克斯密特所言,“历史记忆的生命力在于个体经验的在场性”,《731》通过将3000余名实验受害者从冰冷数字转化为有尊严的个体,让观众在共情中完成对历史真相的认知确认,这种叙事策略既规避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解构风险,也为集体记忆的'传承提供了具象载体。
在人性伦理的解构层面,影片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二元论,直指“制度性作恶”对人性的异化机制。731部队成员中,不乏接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学者,却在军国主义制度的规训下,将“救死扶伤”的职业伦理扭曲为“活体实验”的技术理性。影片中研究员日记里“为帝国牺牲少数人”的表述,恰是“平庸之恶”的典型注脚——当个体将行为正当性归因于制度授权,放弃独立道德判断时,文明的底线便会在“集体无意识”中崩塌。《731》的深刻之处,在于它不仅揭露暴行本身,更揭示了作恶机制的可复制性:任何将个体工具化、将暴力正当化的制度与思想,都是对人性伦理的践踏,这一警示在当今仍具现实意义。
从和平伦理的当代实践维度审视,《731》的上映为对抗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影像武器。当下,部分势力以“学术自由”“文化和解”为名,试图淡化甚至篡改731部队罪行,而《731》通过具象化的历史在场性,构建起不可辩驳的记忆屏障。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对和平的捍卫不应止于情感层面的认同,更需转化为理性实践:在学术研究中坚守历史真实,在公共话语中抵制历史篡改,在跨文化交流中传递“以生命为核心”的和平伦理。唯有将历史记忆转化为行动自觉,才能让731部队的悲剧真正成为“永不重演的警示”。
《731》落幕时的寂静,恰是对人类文明的沉重叩问。它以影像为镜,照见了历史的伤痛,也照亮了和平的前路——唯有正视创伤、坚守伦理、践行责任,才能让文明的微光穿透黑暗,在代际传承中铸就永不崩塌的和平防线。
《七三一》观后感4
2025年上映的《731》,绝非一部单纯的历史纪实影片,而是以影像为媒介对人类文明创伤的一次深刻复盘。当镜头穿透历史的迷雾,将731部队的暴行从档案文献转化为具身化的视觉体验时,它所引发的已不仅是情感层面的震撼,更是关于历史记忆、人性边界与和平伦理的深层思辨。
从历史记忆的建构维度看,《731》突破了传统历史叙事的宏大框架,转而以“微观个体”为锚点重构历史现场。影片中,小贩王永章藏在衣角的实验记录、毒气室里母亲护住孩子的最后姿态、反抗者在深夜偷偷刻下的受害者姓名,这些具象化的细节并非艺术虚构,而是对历史档案的影像转译。正如历史学家海登怀特所言,“历史的真实性不仅存在于宏观叙事中,更藏在个体命运的褶皱里”。《731》正是通过这些微观叙事,让3000余名实验受害者从冰冷的数字,转化为有温度、有尊严的个体,这种记忆建构方式,既避免了历史叙事的空洞化,也让观众在共情中完成对历史真相的认知确认。
更深层的思辨在于,影片对“人性异化”的拷问超越了简单的善恶二元论。731部队的成员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学者,却在军国主义的洗脑下,将“救死扶伤”的誓言扭曲为“活体实验”的借口。影片中,一位研究员在日记里写下“为了国家利益,牺牲少数人是必要的”,这种将个体生命工具化的'逻辑,正是人性异化的典型表现。《731》并未将侵略者塑造成扁平的“恶魔”,而是通过展现他们的心理转变,揭示出“平庸之恶”对人性的吞噬——当个体放弃独立思考,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集体意志”或“国家使命”时,文明的底线便会轻易崩塌。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呈现,让观众意识到,防止人性异化不仅需要批判罪恶,更需要警惕任何将个体工具化的思想倾向。
在和平伦理的当代阐释层面,《731》给出了超越民族情感的思考。影片结尾,当现代城市的光影与历史遗址的镜头重叠,当年轻一代在纪念馆里驻足凝视受害者名单时,导演传递出的核心命题是:和平并非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而是需要人类主动捍卫的价值共识。当今世界,历史虚无主义仍在试图篡改731部队的罪行,军国主义思想时有抬头,《731》的上映恰是对这种危险倾向的回应——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建立一种“以生命为核心”的和平伦理:任何时候,个体生命的尊严都不应被集体利益、国家意志所凌驾;任何试图以“崇高目标”掩盖暴力本质的行为,都是对和平的背叛。
《731》落幕时,黑暗中的银幕沉默却有力量。它不仅是对一段血色历史的纪念,更是对人类文明的一次警醒:唯有正视历史的创伤,坚守人性的底线,捍卫和平的伦理,才能让731部队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文明的微光在历史的长河中持续闪耀。
《七三一》观后感5
2025年,当电影《731》的片尾灯光亮起,我看着身边同学泛红的眼眶,忽然明白:有些历史,即便隔着八十余年时光,依旧能以最沉重的方式叩击人心。这部摒弃了商业片浮夸手法的作品,用真实的镜头语言还原了日本731部队的暴行,让作为学生的我,对“铭记历史”与“守护和平”有了远超课本的深刻思考。
电影里的每一个场景,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开历史的伤疤。731部队在我国东北的土地上,打着“防疫研究”的幌子,建起了一座人间炼狱。他们将无辜百姓称作“马路大”,当作没有生命的“实验品”:极寒天气中,受害者的手脚被强行暴露在零下几十度的室外,冻得发黑开裂,日军却拿着记录本,冷漠地记录“冻伤程度”;密闭的毒气室里,人们在呛人的`毒气中剧烈咳嗽、疯狂挣扎,眼神里充满绝望,而外面的侵略者却谈笑风生,只等着记录“实验结果”;更令人发指的是活体解剖室,明亮的灯光下,手术刀划开鲜活的躯体,受害者的惨叫声被隔绝在厚重的门后,成为侵略者“科研成果”的注脚。当镜头定格在小贩王永章偷偷将实验记录藏进衣角的颤抖双手,定格在母亲在毒气中紧紧护住孩子、最后无力垂落的臂膀时,我攥紧了拳头——这些不是虚构的剧情,而是3000余名同胞用生命书写的苦难,是铁一般的历史事实,绝容不得半点篡改与遗忘。
“都过去这么久了,还提这些干嘛?”生活中,我曾听过这样的声音。但看完《731》我才彻底明白,铭记历史从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惕悲剧重演。731部队的成员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学者,他们本应手持手术刀救死扶伤,却在军国主义的洗脑下,沦为践踏生命的刽子手。这让我警醒:一旦失去对生命的敬畏,一旦被错误的思想裹挟,人性便可能被扭曲。如今我们能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能和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吃热饭,能和朋友在操场肆意奔跑,这些看似平常的日子,都是无数先辈用血泪换来的。如果我们轻易忘记过去的苦难,任由“731部队是科研机构”“人体实验是谣言”等历史虚无主义言论横行,便是对逝者的亵渎,对和平的辜负。
作为学生,我们或许无法改变过去,但却能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守护当下的和平。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听历史课,不仅要记住731部队的罪行,更要理解背后的历史逻辑,不被虚假言论误导;课后,我们可以阅读《拉贝日记》《东史郎日记》等历史书籍,观看相关纪录片,让自己对历史的认知更深刻,再把真实的历史故事讲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让更多人懂得和平的珍贵;平时,我们更要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国家强大了,才有能力抵御外来威胁,才能为和平筑起最坚固的屏障。就像电影里那些偷偷记录真相、奋力反抗的人,他们用微弱的力量守护正义,而我们,也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和平添砖加瓦。
《731》不是一部让人轻松的电影,却给我上了人生中最深刻的一课。它让我懂得,铭记过往不是为了沉溺于痛苦,而是为了带着对和平的珍视,更坚定地走向未来。愿我们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这段历史刻在心里,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守护和平,让战争的阴霾永远远离,让和平之花在每一代人的手中,绽放出更绚烂的光芒。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33195.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