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800字 >

《我的二本学生》观后感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1-24 09:58阅读:
《我的二本学生》观后感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哪怕二本院校的孩子,也还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我的二本学生》,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了。
1995年,毕业大学生还处于毕业包分配的阶段,享受到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有单位分房,或者可以购买单位低廉住房,对于农村大学生而言,只要遵从分配,勤恳工作,早已成为单位的骨干,在城市轻松扎根,享受到了大学文凭带来的极高性价比。七零后的大学生,是幸运的一代。
2010年,作者首次担任班主任下的五十二名学生毕业了(广东F学院,位于广州龙洞),尽管大部分是广东本省生源,少数来自外省,但大多数都是普普通通的小城镇孩子,成绩普通,大学普通,面临的是大众化的教育,应试高考。虽然大学是普通二本,但在经济改革的大驱下,又因地处广东,毕业后在广东就业,依然获得了在社会立足的根基,这些八零后的学生,同样享受到了时代夹缝中的光芒。
2019年,即将毕业的同所二本院校15级班学生,临近毕业,看不到出路的迷茫成为他们真实又沉重的情绪,就业压力太大(对比2010年毕业的同校前辈,因为2010年整体经济形势好,房价相对合理,大部分学生并未表现出悲观和迷茫的精神面貌)。这些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经历过大一的兴奋期后,一旦认清真相,意识到理想和现实差距后,往往陷入长久的情绪低落期,又或者为了提高毕业就业的竞争力,大二开始就拼了命去考研,还有人甚至担心研究生毕业同样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有个稳定、简单的工作,有套房子,像普通的打工仔一样,有个家庭,有个孩子,没有要发大财、开豪车的想法,只想过得简简单单”,这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是对于多数人还是比较难较快实现的梦想。在这个房价高升的时代,15级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外来的孩子,敢理直气壮地说要待在大城市(比如他们的大学城市~广州)、说相信凭自己的能力工资能够买得起一个安居之所。房价啊房价,房子、房价对于国家而言,只是一个经济调控维度的术语,然而对于15级的学生而言,则是离开大学宿舍之后锅碗瓢盆必须搁置的地方,是和前途、去向、家庭、生活质量紧密关联的代名词。
近十五年,最深的感触就是房地产对家庭财富的决定作用。
有的人,靠上经济改革的浪潮,在房价飙升之前,早早购置,实现了财富超车,享受了房地产飙升的好处。
有的人,靠着城市扩展的浪潮,享受拆迁带来的财富升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拆一代,拆二代”,远如广州包租婆,近如单位一些同事手握拆迁带来的好几套房子,不愁吃穿,在单位挂个闲职,养养娃,时不时去旅游,生活滋润。
然而,大多数像我一样的普通小县城孩子们,读普通的大学,毕业后找一份普通的工作,要如何在大城市立足?有一句话是真不错,考证的尽头是公务员。大多数平凡人还是会选择回到家乡城市,挤破脑袋进入考公行列,或者进入事业单位,普通平凡地工作生活,至少没那么大的压力,能够活得相对幸福。
学习是为了什么?应试教育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了乡村小孩相对的公平性,能够用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至少不会重蹈父辈的生活。当然,其实出了校园才是学习的开端,校内的学习是为了机会,出了校园的学习是为了能力,自我能力的提升永远不会无用。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3400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