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影视剧评说 >

电视剧《罚罪》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09-22 08:38阅读:
电视剧《罚罪》观后感
 
          电视剧《罚罪》的最后两集,以引人入胜的剧情,略显仓促地落下了帷幕,看到最后有点意犹未尽的感觉。暂且不说剧本过于离奇的情节,以及内容上在文学性的匮乏以外,但是作为近年流行的涉黑打黑题材的影视作品,电视剧《罚罪》无疑靠着李幼斌、黄景瑜、姜珊等优秀演员的加盟,取得了巨大的轰动效益,收到了较好的收视率。
 
        而《罚罪》的寓意则取之于《管子  版法》中的“罚罪宥过以惩之,杀戮犯禁以振之”,意思是,对犯有过错的人,必须通过处罚予以惩戒;对违法犯罪的人,必须通过杀戮予以震慑。这句话的引用,对全剧作为涉黑打黑题材的作品,有点睛之笔。纵观全剧,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亮点:
 
        1、作为反面人物的赵鹏超自从出生之后,就被送到了澳洲,长大后从事法律工作者,取得中美澳三地的律师资格,又在家庭势力的协助下,帮助澳洲黑帮打官司,纵横黑白两道,无疑是高智商的代表。但是,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母爱和陪伴,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导,也形成了性格当中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暗面,做事手法上表现为极强的控制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赵鹏超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做事沉稳冷静,同时杀伐决断,反应极快,善于笼络人心,对自己的父亲和母亲表面上又非常地尊重,对自己心仪的女性--纪念,又极尽温柔,但是内心却是阴暗无比,阴险毒辣,残忍无比,把反派人物的两面性饰演的异常逼真形象。
 
       赵鹏超对自己的亲生母亲韩亚说,“我不会哭,从来都没有哭过”,就可以把其成长的经历,窥见一斑。哭泣本就是表达情感、发泄情绪的途径,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哭过,那是一件多么令人痛苦和压抑的事情!
 
       赵鹏超对待背叛自己的人残酷无情,不但是对两位亲生哥哥,在知道违背自己的意愿后,出重手惩罚,而且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人--纪念,录下视频发给常征作为犯罪的证据后,更是亲手杀死了自己爱的人。让自己的亲生母亲残酷地做选择,常征和他有一个人必须死,在得到拒绝后,残忍地又通过语言逼母亲自杀,“你真是一个怪女人”,从不吝言辞的伤害力度。
 
       从根源和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赵鹏超内心是极度缺乏关爱,才走到了今天的地步,到最后心心念念、非常渴望的想吃上母亲煮的饺子,也没有被满足。
 
         2、警界的教父--严国华,省公安厅的刑侦总队政委,因为有警校校长的资历,自有一番威严和气度。剧情中也提到,“几乎全省的警察都是他的学生”,也在年青一代群体中,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中,激起了强烈的共鸣,因为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受到推崇备至,“师生情谊”也是最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在刑侦队长李柏东支队长听说,严政委带领的秘密调查组一直在昌武的时候,那种紧张、害怕的表现,甚至想脱离赵家犯罪集团的心态,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严政委做事异常果断,从不拖泥带水;调查案件非常的有策略,讲究进退有度;同时在关键问题上做请示汇报,从不擅自做主;一经出手,从来就是高招、绝招,居然能在给赵啸声的寿宴上,亲自获取和赵家有来往的重要名单,不得不让人钦佩不已。
 
       3、韩亚作为昌武市的常务副市长,被赵鹏超描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把人性中自私的一面也是刻画的淋漓尽致,为了自己的仕途,把赵鹏超撇在赵家,离婚出走,并同意将其从小送往国外,把赵家的第二个儿子常征送给闺蜜好友林白抚养。但是,最后韩亚的自杀谢罪,应为剧本的败笔,因为作为党培养多年的干部,哪怕是犯罪,哪怕是人生的污点,都应该向组织坦白清楚,而不应该因为私情无法面对,而选择逃避,选择自尽了事。
 
          韩亚严格意义上来讲,算不上赵家的保护伞,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自己的亲生儿子赵鹏超威胁,加上情感上的绑架勒索,才做出了徇私枉法、包庇犯罪等违法行为。其实,如果赵家的资产没有被转移到海外(剧情上没有清楚体现,但是相信在严政委的监控之下是没有的),银行资金也没有到位,没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话,罪不至死。只是在内心深处无法面对对两个儿子的愧疚感,更是无法面对亲生儿子赵鹏超走上犯罪道路,而自己成为了帮凶,这种强烈的自责和愧疚,再加上赵鹏超的言语伤害,指责和道德评判,逼得自己走上了绝路。
 
        4、常征为正直善良的警察常非抚养长大,并受其影响,进入警校,成为人民警察,但是当他知道赵啸声为其亲生父亲,韩亚为其亲生母亲的时候,那种纠结、彷徨、无助和无力感,几近崩溃,但是他没有忘记警察的信仰,心中的正义感和良知战胜了“小我”的情感,最终重新振作起来,选择到赵家做卧底,历经艰辛拿到证据,扳倒赵家。
 
       说实话,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做到。一方面是对自己有养育之恩的常飞,另一方面是从伦理角度,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亲赵啸声,很难做出正确、明智的选择。还是张大在关键时刻的训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不是和你有血缘关系的恶人,就有资格做你的父亲”。血缘关系,“父为子纲”,尤其是在中国家族传统上,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必须服从的“纲”,成为了规则,“我是你爹,你就得听我的”,在这部作品中进行了彻头彻尾的反抗。
 
       还有同是做检察官的,赵家老二--赵鹏程和肖晨,都是强调和体现了这层思想,他们内心当中有无比坚定的信仰,维护法律的神圣和尊严,不可侵犯,同时又有强烈的正义感和良知。赵家老二拿到证据,敢于揭发赵啸声,宁肯背叛自己的家族,也要追求内心的公平和正义,也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而肖晨刚做检察官时,就对做公安局副局长的父亲肖振邦说,“要对父亲监督执法”,体现了中国法律互相监督的精神,更是从中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信仰和希望,非常给人振奋。肖晨在形象上,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法大于情”,“法不容情”,哪怕是自己的父亲、自己的家族,违反了法律,也一定要得到严惩。“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也必将战胜邪恶”,为了这股浩然正气,为了伸张正义,常非(警察)、赵鹏程(检察官)、肖晨(检察官)、邱涛(军人转业)义无反顾地调查赵家,前赴后继地选择了面对危险和死亡。这部剧在为社会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同时,那就是“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也宣扬了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内涵,那就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哪怕是罪恶深重、血债累累的赵家老三,在得知女儿丫丫不是自己亲生的之后,让自己喜欢的人,丫丫的钢琴老师带着丫丫,拿了大笔钱离开赵家,离开赵家围,也是人类的情感大于血缘关系的体现,人性的光辉在那一刻得到了一刹那的闪现,虽然在赵老三身上是那么的短暂和稀缺。
 
        赵家老大和老三虽然各怀心思,也有主政赵家事业的理想,但是在海归赵家老四那里,完全不是对手,递不上招,最后都选择放弃,退后给老四让路。
 
       6、赵家的祠堂里,有个很大的保护伞,吊着很多张扑克牌,每张扑克牌都是和赵家所能控制,并为赵家服务的人物,但是大王却是赵家的老四,寓意深刻,赵啸声通过此举是想告诉自己的儿子,“命运只能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只能依靠自己,最大的靠山就是自己。
 
      撇开赵家犯罪多端,恶行累累,在这一点上,也能给到我们人生的启迪,“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保护伞”,“靠墙墙会倒,靠人人会跑”,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就向赵啸声给郑老谈话时所透漏的心声,“琼崖矿难,我最多是受贿,而你们是杀人凶手”,所以在犯罪集团内部,也并非无孔不入,也会相互猜忌。
 
      他们控制人的手段只能是,“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船沉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利益和成败得失的捆绑。
 
      7、而上贼船容易,下贼船则是难上加难,肖振邦副局长就是人生的悲剧。本来肖局也是个优秀的警察,也很有正义感,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支持常征把赵家的案子查下去,但是二十多年前在岳父的威逼胁迫之下,不得已参与了矿难事件,出卖了自己的信仰。一步错、步步错,每每在面对赵家案子时,受到岳父的胁迫,屈辱地从事着神圣的职业。到最后失去自己的儿子之后,羞愧难当,内疚、自责无比,觉得不配当常征的师父,愧对自己的儿子肖晨,愧对组织的培养,不能做个好警察,最终失去对人生的意义,自尽了事。
 
      8、电视剧的结尾处,没有把赵家管家小唐的身份公开,不知道编剧是否有意,感觉也是个疏漏之处。
 
       总而言之,现在涉黑打黑题材的电视剧尺度越来越大,这对中国未来的法治建设,对社会的警示,促进公平正义,打击犯罪,无疑是很大的进步,而《罚罪》从观赏性和艺术性来讲,也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2457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