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纪录片《百年跨国两地书》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6-28 08:31阅读:
纪录片《百年跨国两地书》观后感

《百年跨国两地书》是由国家档案局、福建省档案馆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出品的系列史料纪录片,于2021年在海峡卫视、《福建新闻频道》等平台播出。片中展示了自2015年起,福建省档案馆专家偶然发现的一批上世纪初侨批,最早来自菲律宾的华侨教育家颜文初写给母亲的信件,并附有20银鹰,引出侨批背后的跨国华侨历史  。这些侨批档案已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是世界珍贵文化财富  。



我是李佳熹,刚到演播室实习。领导知道我是学国际关系的,跟我说可以多看看团队拍的对外传播类纪录片,提前了解些背景。第一部给我推荐的,就是他们在2021年拍的《百年跨国两地书》。起初我以为只是些静态的历史资料,结果越看越被吸引。纪录片用一种温和却深沉的方式,带我走进了百年侨批的世界。那些看起来普通的书信和汇款单,其实写满了海外华侨在异国他乡的打拼、对家人的牵挂,还有他们和祖国之间剪不断的情感联系。



“侨批”作为一种特殊的通信形式,在信息传递尚不发达的时代,承载着沉甸甸的家国情怀。每封侨批中,不仅写满了思念与嘱托,更是一代代华侨对亲人生活的深切关心与责任。影片中呈现了数以万计的侨批原件,那些泛黄的纸张与工整的毛笔字,无声地诉说着华侨群体在动荡岁月中的坚韧与深情。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黄开物的故事。他原是南洋一位经营布庄的商人,却在经营之余加入同盟会,积极参与反清活动。他通过侨批将资金秘密汇回国内,用以支持辛亥革命,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真实写照。而他所创办的“天一信局”,更因“宁赔三年钱,也不失一封信”的信誉被侨界广泛信赖。即使遭遇船只沉没、信件遗失,他仍坚持向客户全额赔付。这种以“信义”为生命线的精神,是传统商业道德的最佳体现。



另一个令人动容的例子是颜文初,一位在菲律宾从事教育工作的华侨。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定期通过侨批寄钱回家,在信中鼓励子弟刻苦读书,报效国家。他的侨批不仅维系着家庭生活,更承载着文化与教育的希望。这些信件中既有父亲的慈爱,也有知识分子的忧思,反映出华侨对于下一代文化传承的重视。



除此之外,我们从中还看到了“侨批”的多重价值:它既是经济支持的渠道,也是情感寄托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在华侨迁移的过程中,闽南南音、舞狮等中华文化也随之传播至东南亚、日本乃至欧美,许多侨批信中还夹带着家乡的诗句、乡音唱本。这些看似微小的文化片段,在异国他乡得以生根发芽,使中华文化在全球留下印记。



今天,在网络通信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交流,但那种通过亲笔信传递的温度与情感却愈发珍贵。侨批的出现,让我们理解了在没有快捷通信手段的年代,爱与牵挂如何穿越重洋抵达家门;它也提醒我们,不论技术如何进步,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联结始终来自于真诚、信任与责任。



《百年跨国两地书》不只是一次历史回望,更是一堂情感教育课。它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根”,什么是“家”,什么是“信”。在那一封封信中,我们读到的不只是过去的故事,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情感传承与文化记忆。



实习生:李佳熹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3204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