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勒热夫战役》观后感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9-22 08:11阅读:
《勒热夫战役》观后感



这是今年电影节最被忽略的战争电影,电影节选片人王佳彦老师如是说。
片源拿到有点晚,没有广宣,加场都能抢到,我是其中的幸运儿。

这是一部必须只能在电影院看才有醍醐感受的电影。
没有一个女性角色,没有好莱坞脸谱化的英雄主义,是正视历史无可奈何退无可退的抗击。是一部战争群戏,每个主要角色都有其鲜活的个人故事。

勒热夫战役。
这场战役在整个二战中都具有争议,因为被同时期正在进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掩盖,同时该战役本身从结果来说是以失败告终,宣传并不高调和广泛,但纵观二战史,这战役又以惊人的数字和后续影响力被后人反复祭奠。它的政治意义、精神意义远大于战役本身。



为纪念勒热夫战役与卫国战争75周年拍摄,电影同时期设计完成的艺术作品勒热夫纪念碑最近落成。实物非常震撼,由雕塑家Andrey和建筑师Konstantin共同完成,雕塑的灵感来自苏联名曲《鹤群》,牺牲的战士已经变成白鹤飞翔,高度达25米,上半身是士兵形象,下半身是成群的飞鹤,基座上刻有17181位英雄的名字。


勒热夫,是东西和南北两条铁路的枢纽中心,地理位置格外重要。在苏德之战中,谁占据该据点,就具有了战争增援补给和上攻的能力。当时精兵强将的德国多边作战,莫斯科战役击败苏军,勒热夫如果全歼,那斯大林格勒不保。苏军拼死决战,牵制德军兵力,声东击西,才有了转机。而斯大林格勒之战的胜利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勒热夫之战是苏德战的重要转折点,惨烈到该战役又被称为“绞肉机战役”。

电影开始,就是10分钟的恶战,电影的调度很精准,扣人心弦。虽然不是海陆空宏大场面,但在半尺积雪的寒冬中,战斗民族的野性斗志管窥一斑。



好的战争片,是真实地面对历史,有足够多的反思,战争场面结束后,共克难关后,人性会浮起来,贪婪恐惧自私浮夸,一应俱全。

德国深谙此道,没有强攻,而是洒下劝降书,苏军特意派来监管检查谁窝藏劝降书。镜头里,和平年代是小混混,战场上智勇冲杀的小兵说:“苏维埃什么时候相信过人民”,而他刚完成生死之战。



检查官教条蛮横地逮住一个违规者,要带他回去处罚,甚至枪决。战场上不畏生死的将军,打电话商量求情,还是不行。能以此角度拍摄自己国家战争的,也不是太多。

路上检查官中枪,违规者带他逃生照顾他,他依然高高在上,他在善的召唤下,说违规者将功补过,放他走,才从坚硬刻板中柔软下来,说自己是个孤儿,被苏维埃养大,对效忠说一不二。

德军突袭,违规者勇敢力挽狂澜,背后奇袭的方式唤醒累了几天几夜才休息的士兵同伴们,德军只用一把劝降书就让其内耗、分化瓦解、自相残杀,再出其不意地集中火力猛攻。

反力足够强大,正力才足够震撼,而多次电话沟通要求增援的小分队,拼死顽抗,也没等到救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增援部队,连最起码的粮食、水和补给兵器都没有。

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的?是从内部的恐惧开始的,是从不再团结,被同伴割舍抛弃时结束的。外因是果,内因是实。

另一方面,检查官一行三人被德军发现,检查官最信任的小跟班拿出投降书,背叛了,德军残酷地要求他亲手杀死检查官,小兵胆怯,自杀了。这场翻转戏,很符合人性,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有偷生之念,人是死在傲慢与偏见之下的。

寡不敌众的小分队违令撤退,刚回到大部队营地,没有死而复生的迎接和欢喜,而是还没休息就要求服从再回原地攻防。内乱阵脚,幸得子民,“我不是为了谁,我们只是守卫自己的家园。”这样的反思,才体会出绞肉机战多么不易。

没有刻意表现士兵的死伤,没有突出环境和天气的恶劣,没有宏大的海陆空战争,只在人性上的揉捏刻画,每个人都是活生生的子民,他们曾是小混混、工程师、农夫等等,是家园遭遇危机才临时组成军队,没有人想送死,他们都只是选择了提枪保家卫国,以顽强的意志力来对抗强敌,为祖国赴死。单这点,立意已超过许多战争片,甚至因奥斯卡大热的《1917》。

看完电影,再回想极度寒冷的俄罗斯,才明白为什么那里的男人要靠伏特加续命,酒能御寒,亦能热血,而只有血热了,才能豁命,才能虽死犹荣。
纪念那些舍得一身剐的无名战士们,他们都是勒热夫天上的飞鹤。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9681.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