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掬水月在手》影评1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10-23 09:05阅读:
《掬水月在手》影评




一说起诗,我们就应该想到远方。



在观念而非心灵鸡汤的意义上,我是赞同“诗和远方”的说法的。



诗的本质就应该是超越故乡,是自觉地处于精神无所归依的状态。



然而,中国诗歌传统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情结,那就是“望故乡”,叶嘉莹先生是这一情结在当下最生动的体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思乡情结最典型的隐喻。




尽管很多人对“掬水月在手”的片名并不满意,认为过于唯美和雅趣,回避了叶嘉莹一生厚重的底蕴。



但是,这句诗却可能在无意识中反映了导演、诗人、观众共享的文化认同:



故土才是我们的最隐秘的精神纽带。我们不仅无须摆脱,反而要缠绵悱恻地加以讴歌。



我有时分不清这句诗到底是“掬水月在手”,还是“掬月水在手”。



在某种程度上,我更偏向于后者。



仰望故乡犹如水中捞月,我们以为抓住了月亮,其实抓住的不过是水的幻影,那破碎的水花。



故乡是月亮般的偶像,知道找不到,可还要找。叶嘉莹先生就是这样执着的人。



叶先生从出生到少女到恋爱,最重要的故乡记忆是老北京的四合院。



导演依照四合院的建筑结构,把叶先生的生命历程拆分为门外、脉房、内院、庭院、厢房五个部分。



到了影片最后一章,没有了名字,这是想表现叶先生已经不再为世俗所羁绊,接近于超脱故乡的空的境界。然而未必如此。



与此相对应,曾经槐柳相映的四合院,在三十年后重归故里,已经成了破败的杂院。



又过了三十年,她家的四合院已经被拆了。



叶先生仍不甘心,继续认祖归宗,她托席慕蓉按照叶赫那拉的姓氏,寻到了蒙古大草原,那个叫叶赫水的地方。



她认为那是她的根,天苍苍野茫茫,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叶先生怆然而泪下。



影片触摸到了叶先生在一世多艰后的那种孤寂与悲凉。



在故乡,她享受应得的尊宠殊荣,却并不自在;反而在加拿大他乡,她成了一个平常可亲的老小孩,可以耍小性子。



她之所以被神化,是因为故乡已在先地被神化了。



虽然她早已做到了“不向人间怨不平”,可是故乡仍然是她胸中最大的块垒。



她说自己晚年倾其所有、奉献一切心血,只为“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哀叹,演变为积极奋进的人生。



可惜在这里,诗仍然不是目的王国。她的目的王国是故乡。诗是为故乡服务的。



据说导演陈传兴最遗憾没有剪入成片的是这样一幅场景:



叶先生回想起自己儿时的夏夜,她和父亲铺着凉席躺在老宅四合院的树下,在航空公司工作的父亲就教她认识天上的星座和星辰,讲到这一段时,她手指着天空,眼睛痴痴看着上方,似乎回到了小时候的夏夜,她面对的星辰星空,其实也是她之后的生命历程,诗的星辰、诗的宇宙,就在她的手指里面。



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在海外的叶嘉莹,曾饱含深情地讲解杜甫的诗“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在她的眼中,星空不可能成为诗的所指,真正的所指在故乡。



叶先生的诗不是天空的翱翔,而是大地的彷徨;不是星辰的闪耀,而是候鸟的晚钟。



影片最后的亮点是叶嘉莹的好友刘秉松的一段知心之论:



“我没有见她很兴奋过,也没有见她很悲伤过,我们普通的人往往高兴也表现出来,悲伤也表现出来,而她永远是那个样子。

这是很难的,人生最难就是把自己退到一个位置,用相同的态度去接受一切,去轻而化之。

她把悲痛和快乐都一样处理,能够感知,但不沉溺其中,做什么都是举重若轻的样子。我们中国古代的君子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可是,不要忘了,刘秉松女士在谈话中一直有一个疑问:我们古人难道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言下之意似乎是,叶先生没有理由也不需要这么“弱德之美”。



“是古诗词拯救了她”;我们也可以说,是魂牵梦萦的故乡一直在支撑着她。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就是人性的困境和希望的最坦诚的表达。而故乡常常压抑了这一切。



最重要的是,诗是存在的家。



就如荷尔德林所言,诗要创造另一种存在,聆听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传言。



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诗人也要离开故乡,踏上朝圣之旅。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0329.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