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0-31 09:25阅读: 次
 次
					 
					
					破壳的梦想
《少年毛泽东》观后感
会宫中心学校601班齐丽欣  指导老师:陆由和
  今天上午,我像揣着颗蹦蹦跳跳的糖豆一样兴致勃勃地来到学校。一进教室门,就看见讲台上摆着一台黑色放映机,屏幕已经悄悄拉了下来——原来今天要组织看电影!这个意外的惊喜让我瞬间挺直了腰板,心里满是期待的小欢喜。
  我们一共看了两部电影:《少年毛泽东》和《彭雪枫纵横江淮》。其中,最让我念念不忘、刻在心里的,还是《少年毛泽东》。放映的时候,整个教室安静极了,同学们的眼睛都亮晶晶地瞪着银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镜头,恨不得自己能变成一缕光钻进去,和少年毛泽东一起经历那些故事。
  影片里有一个场景,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少年毛泽东正和小伙伴们在田埂边做游戏,泥土的清香裹着阳光飘在风里。忽然,他们在草丛中发现了一颗圆滚滚的鸟蛋,蛋壳上还带着淡淡的斑纹。大家蹲在一旁屏住呼吸看着,没过多久,蛋壳竟然“咔嗒”一声裂开细缝,一只毛茸茸的小鸟探出了脑袋,扑棱着还没长齐羽毛的翅膀,慢慢展开了小小的身体——那是一只他们从没见过的大鸟!阳光落在小鸟振翅的模样上,像给它镀了层金边,也深深烙印在了毛泽东的心里。
  从那天起,他的心里就像住进了一只想要飞翔的小鸟。乡村的稻田、溪流虽然亲切,却挡不住他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多想像那只大鸟一样,挣脱束缚,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啊!毛泽东的父亲对他管教很严厉,每天催着他学种田、算账,只希望儿子能安安稳稳做个庄稼人,守着家里的田地过活。可自从看见大鸟破壳振翅的那一刻起,毛泽东的心里就埋下了梦想的种子,他时时刻刻都在琢磨:有朝一日,一定要飞出这个僻远的小乡村,去看看更广阔、更精彩、更美丽的世界。正是带着这份滚烫的憧憬和坚定的希望,他和小伙伴们才有了少年时代一连串又惊险又惊喜的历险,就像在探索一个藏满秘密的宝盒。
  在大人们眼里,少年毛泽东或许是个“不服管教”的异类,他不满足于重复祖辈的生活,总想去尝试新事物。可在小伙伴们心中,他却是个聪敏好学、有勇有谋的小英雄。他会带着大家想办法解决难题,会把从书中看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对未来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正是这份敢想敢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劲头,悄悄指引着他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看完电影,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那只破壳而出的大鸟,不就是少年毛泽东梦想的样子吗?我们每个人心里或许也有这样一只“大鸟”,它代表着对未知的好奇、对梦想的渴望。就像毛泽东一样,只要心里装着“飞翔”的愿望,就一定能带着勇气和智慧,去探索属于自己的广阔世界。
  点评:文章视角独特,充满灵性。以“破壳的鸟蛋”这一精妙意象贯穿全文,将少年毛泽东的成长梦想具象化,构思极为新颖。语言清新富有童趣,从个人期待写到内心共鸣,自然地将历史人物的梦想与每位少年的向往联系起来,完成了由人到己的升华,显示出小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33649.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