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800字 >

《老狐狸》观后感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4-27 09:09阅读:
《老狐狸》观后感

《老狐狸》获得了四项金马奖,这部电影我尝试了多次才最终看完。电影节奏缓慢,剧情平淡,对白里面夹杂着闽南话,很劝退。看完第一遍后,很快我又看了第二遍,好电影不怕看两遍,第二遍甚至看更好,很多伏笔再看时才会发现。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在这部电影中照见自己。

简要介绍一下剧情:小男孩廖界的母亲去世,他和父亲廖泰来相依为命。他们的共同目标是攒钱买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开个理发店,因为他母亲生前就是一个理发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股市暴涨,股价上涨也伴随着房价上涨。房价蹿高,让原本触手可及的家再次远去。廖界的父亲廖泰来是名餐厅经理,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处处为别人着想。

一次廖界被同学欺负,被老狐狸看到了,老狐狸替廖界解了围。老狐狸是廖界家那条街的房东,很有钱,他看廖界感觉看到了儿时的自己,有心提点他。

老狐狸教给廖界的第一条箴言是:不知道输给知道,靠信息差取胜;廖界也靠着信息差战胜了欺负他的同学。

老狐狸的第二条箴言是:断绝同情;第三条:站在强的一边。

老狐狸向廖界指出一个残酷的事实,廖界的爸爸是“失败的人”,而失败的人的特征就是在乎别人感受。这个世界的运转秩序不会变,穷人捡垃圾,小偷偷东西,想要成功只能换位置。

老狐狸的教导改变了廖界,当廖泰来发现自己的儿子不知何时变得如此冷血时,困惑这是自己教出的孩子吗?

这部电影和学校教导的仁义礼智信不同,它展示了富人为什么富,穷人为什么穷的底层规则,还有小朋友初见到这些规则时的心理冲击。不管廖界,还是廖界的父亲,我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这个世界的秩序是不会变的,改变都透着点儿意外。

我少年时期也遇到过一次“老狐狸”。我帮母亲的一个同事调电视,就是用遥控器把电视里的节目都调出来,我不仅把电视频道都调了出来,还进行了有序排列。男主人很满意,拉着我在家里吃饭,他喝着酒告诉我,“每次吃饭时要先把桌上的人都看一遍,看看他们都是干啥的”。当时我并未把这个醉汉的话放在心上,但这句话却印在我的脑子里,每次和人吃饭时我都会不自觉地想起这句话,然后把桌上的人扫视一遍。这个男主人在我们当地是有一号的,我无意间接受了一次社会学教育。

我成为父亲后也经历了家里小朋友的黑化时的困惑。在幼儿园,在小学,小孩是活泼可爱的。不知何时,小孩变得暴戾、冷漠,完全我不是认识的样子。一次小孩和人打架,我被叫到学校,对方家长非常愤怒。我连忙道歉,我知道小孩一定对另一个孩子做了很残忍的事,她也一定在生活的某一时刻遇见了“老狐狸”,但我还是教育小孩要善良。

老狐狸告诉廖界,你父亲就是个失败的人,替别人着想的人时,看到这一幕让人泪崩,我不就是老狐狸口中那个失败的人吗。

冷血意味着放下束缚,冷血意味着强大,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连冷血的勇气都没有。变强大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老狐狸有钱有势,大家都怕他,但他的儿子不想成为他。

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要过怎样的人生。电影里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成年后的廖界成了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他很狡猾,但他也没有放弃同情,他成了一只善良的老狐狸。充分体现了成人世界的既要又要还要,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最终会成为的样子。

善良的老狐狸不是老狐狸,成大事者只是少数人,老狐狸只是少数人。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3138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