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800字 >

《日挂中天》观后感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1-11 09:39阅读:
《日挂中天》观后感

影片叙事节奏缓慢,全然日常节奏感,全片铺垫就为了最后一刻的张力。整体冲突不明显,从传统戏剧创作角度来看,应该完全达不到要求的。但做这种选择,某种层面也是对传统创作的一种“叛离”,也是艺术应该有的态度——要写冲突拍冲突并不难,难得的是放弃戏剧冲突,从这点看影片做到了。

演员演技谈不上极致,但在剧本整体框架下能做到这样的表演,是非常优秀了。葆树一个癌症患者,难免异常压抑,人物张力前后变化不大,这是剧本的问题,如果能把他坐牢和健康之前的状态展示出来与出狱之后得癌症做对照,人物张力肯定会更显著。

辛芷蕾,表演张力很足,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一看就是灵性十足,故事感满满的女生,演员选的很对。但在剧本层面,也不是没有提升的可能性。她与婚外情男,恋爱的状态,完全可以把幸福感拍出来,情感撕扯感可以更强烈,而绝对不是只安安静静流几滴眼泪就结束了,这里其实也是体现辛芷蕾对幸福渴求的程度,越强,则越能支撑住人物人格饱满度,且为最后人物异常举动做最有力的铺垫,同时悲剧的冲击感也会更强烈。这都是基于编剧层面的改动,演员没有空间。所以两位主演,在特定剧情下能做到现有的表演,已经很优秀。

全片配乐确实没给上力,该努力推感情的时候没给上,一度缺席。好多地方如果有音乐进来,情绪会更到位,但最后一个场戏的音效、音乐就给的很够,你们都在憋,花了心思。但最后一刻的说服力是要靠全篇情绪背书的,没有一刻是虚设的,观众之前的情感投入,是进一步投入感情最有效的“药引”,前面情绪给的轻了。

服化道都不错,但谈不上优秀,全片主扣一个日常,把握住这个点,就不会太掉线。但,也就算合格线以上的成绩,演员服饰没有跟着剧情演变改变,只是粗线条地贯穿始终,没有达到传神地步,例如说去公园那天,明显辛芷蕾可以穿得更明亮青春些,这样也更符合一个35岁内心复杂女性的基本生活状态,一点都不讲究吗,何况还是个做服装生意的,一个能吸引男人出轨的小三基本魅力应该要有。但也从侧面也看出,影片是一个小制作的片子,钱不够,只能“将就”凑。

摄影也谈不上极致,只能说达到水线以上,连我这个拍摄小白,都可以看的出来,有些镜头如果那么拍会更好,例辛芷蕾第一次特意去医院看葆树时,进病房那一刻,是不是应该从正面刻画她进门的面部表情来诠释她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多好的戏剧张力时刻,竟然拍成了后背,虚化带过,太可惜了,这样的放过的镜头很多。但也有些镜头拍的也真不错,例辛芷蕾低血糖满头大汗坐在楼梯吃巧克力的场景,不是从正面特写而是从侧面扶手内入画,特写辛芷蕾侧脸,冷峻客观。情绪感把握的真好,让人即同情又保持距离,给人有很强的旁观者感受。

灯光算是合格,不知道是我看的影院原因,还是灯光真的给得太暗,辛芷蕾在广州的出租屋虽是广州老宅这个事实,是保住了辛芷蕾的现实物质条件,但不符合一个35岁能迷住公务员的女性形象,太刻意了,暗沉破旧,从第一个层面理解,是符合了整片的低沉情绪,但也从另外一面远离了人格真实。远离真实是缺乏说服力的致命缺点,毕竟影片是一部现实主义写实电影,这点也是值得指出的。

但就这样一部问题累累的作品,看到最后一刻,随着悲剧的发生,还是有飙泪感,实实在在。仔细分析其中原因:最后的诗意逻辑结局艺术张力带来的震撼感;辛芷蕾饰演的人物美云精神复杂度的震撼力;导演团队创手法让人肃然起敬(全片都是前言,只有最后一刻是当下)不认可,但很佩服。最后一幕就像《罪与罚》的现代版启示,从电影的精神内核,与艺术追求上来讲,影片绝对称得上是一部优秀作品。看完之后的包裹感、吞噬感很强。无可厚非,影片达到了其艺术目的。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3381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