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怎么写 >

艺考中纪录片如何评论?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9-07 19:04阅读:
艺考中纪录片如何评论?
怎么评纪录片?

我发现有些人发的纪录片资料很繁琐,理论性又强,学生在短时间内摸不着头脑。这里提供一些临时应考的方法,比较简单。纪录片相比电影,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这些手法恰恰是评论一部纪录片的着力点,再加上和电影共通的一些视听手法的总结归纳,来完成一篇字数达标的纪录片评论。

第一,纪录片的内容选题。和电影复杂的主题传达相比,纪录片选题内容会更单纯一些,而这种单纯可以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更具内涵,更具现实意义。

所以这部分论点,就具体阐述纪录片选题的价值意义、现实关照、人文关怀等,编导人员的意图、目的,以及选题的吸引力、趣味性等等,都可以展开论证,丰富充盈该段落。

比如《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的"美食选题";《二十二》沉重又意义深远的"慰安妇"选题;《俺爹俺娘》的"亲情"选题;《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传统匠人"选题。

第二,戏剧性的营造,故事化的讲述手法。其实一提到纪录片,之前很多人感觉观赏性不高,但一些纪录片,特别是近年一些,很多创作者有意运用一些技巧,通过设定与画面剪辑,创作一种故事化叙事,起承转合,一波三折,配合解说词,营造一定的悬念效果,使纪录片生动好看起来。像近年的《我们诞生在中国》,其四条故事线交叉呈现,适时切换,悬念与制造的戏剧性都效果不错,甚至在片尾还有编剧一栏。
针对此类纪录片,这种戏剧性、故事化的讲述手法,是可以拿来评论的点。

第三,真实再现手法的运用。这种手法同学们都很熟悉,也是课上重点讲解内容,就是所说的"搬演"。这种手法将不可能还原的历史形象的再现屏幕,增加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在节奏方面控制得当,观赏性方面会大大提升。但毕竟是纪录片,“真实”是第一位的,所以真实再现中的人物表演更多是动作神态的白描,几乎没有对话,以大景别为主,始终和观众保持一种“间离”效果,以此提醒观众,这是在“演”,在努力的还原真实。比如大家熟悉的专题纪录片《圆明园》,央视的《故宫》《狙击英雄》等。
遇到有用到此种手法的纪录片,用的好不好,这个点,可以拿来展开。

第四,解说词运用。解说词是纪录片声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纪录片表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纪录片的主要叙事因素。附加于画面之外,表达间接信息,通过对事实的陈述、解释和评价,起到整合画面信息、介绍背景、表达作者情感和议论的作用,是表达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
评价解说词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解说词本身写的怎么样,是理性客观、生动有趣、真挚诚恳还是简单口语化等,不同风格的纪录片必然会有不同风格解说词,前提还是客观真实;第二就是朗读者的语气、嗓音、情感等。两方面的结合,是否为纪录片的传达起到了作用,有什么特色。
像《我们诞生在中国》中,就根据每个动物故事线的情感色彩配置解说词,像雪豹段落的深沉,金丝猴段落的活泼,大熊猫段落的呆萌可爱,藏羚羊段落的俏皮等,加上周迅灵巧多变的“演绎”,成为该片亮点;《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中李立宏老师的声音特别有辨识度,磁性有感染力;《俺爹俺娘》中第一人称有亲和力的解说词,加上解说员深情的口吻,非常动人。

当然,也有纪录片没有解说词,这是导演创作的不同追求。比如张以庆,《幼儿园》《英和白》,还有周浩,早期的《高三》,之前获得金马奖的《大同》都是如此。毕竟解说词有一定引导作用,这类导演更多是让观众更多的投入到画面中,主动体会个中表达,不干扰观众理解,顶多辅之以字幕。

第五,同期声,人物访谈(述说,采访同期声)的运用。不管真实性方面还是表现人物心理,表达主题方面,都有丰富的作用,人物语言是纪录片同期声中的老大,第一人称现身说法带来的真实感是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评论的时候非常好用,有大段落人物访谈的纪录片几乎都可以拿来论证。
通过人物访谈,感受被采访者心理,感受人物形象,获得方方面面的思考。比如《幼儿园》中对那几个孩子的采访,《二十二》中婆婆们对着镜头的话语;《人间世》中那些患者或者亲人的言谈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另外,人物访谈,采访同期声,也是编导在纪录片中拿来调节节奏的重要手法,节奏变化起来,缓解观众的审美疲劳。

第六,字幕运用。字幕在纪录片中相当普遍,但评论的话自然还是抓典型。这个没什么说的,阐述出导演的意图,其作用,即可。比如《幼儿园》中的“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比如央视纪录片《镜子》中,父母出场时,不仅打出名字,身份,还打出职业,学历,让我们看到问题孩子家庭的多元性等。

第七,音乐运用。其实像音乐和后面说的几个点,就和影片评论融合在一起了,大家评论的时候按传统影评套路走即可,提出音乐的论点,归纳分类,展开条理清晰的评论。比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各种优美配乐,加上美食,美丽的情感,绝对的视听享受。

第八,镜头运用。这个不用多说,寻找纪录片中典型的镜头,拿来展开。比如《幼儿园》中的定格镜头、长镜头;比如《风味人间》中的空镜头、特写镜头、慢镜头等。

第九,色彩运用。纪录片真实是其生命,大部分纪录片在色彩方面都是真实的还原,但是近年来一些创作者还是把电影的手法用到了纪录片当中,尽管有争议,但的确可以在内涵、情感表现和人物塑造方面有重要作用,慢慢被一些人接收。比如《船工》中的色彩运用,心生感慨。

第十,光线。有些纪录片创作者在拍摄时候很注重利用各种光线(如太阳光、篝火)达到一些有意义的效果,即丰富了片子的观赏性,又有了可供发掘的内涵,和色彩、构图等视听元素一样,透露着强烈的编导意图和感情倾向,使纪录片的表达更加通俗化。比如《最后的山神》中,各种逆光的使用,表意意图相当明显。

第十一,片子的结构有的也是可以展开评论的,比如《沙与海》的对比式的结构,交叉展现两种生活,这种情况就分析一下这样做的特色和目的,编导表达的意图。

第十二,叙事方式也是一个点,有的纪录片为了丰富表现手法,有一定创新,会选择一些特别的叙述手法。这样就可以拿来展开评论,比如评这种叙事方式的作用,好处等等。例如《高三》当中以一个学生的日记为线索展开,贯穿始终,不仅有线索作用,还能表现高三不同时期学生不同的心态等。再比如《圆明园》中,以洋人口吻叙述,更显客观性等。

第十三,图片、史料、遗址、视频资料片段等。一些历史性的纪录片或者文献纪录片,这种手段经常会用到。一方面可以有助于形象具体的表现事件,一方面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法,还在纪录片节奏方面有作用,张弛有度,有节奏变化,观众也不会审美疲劳。

第十四,特效运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纪录片用到了电脑特效。在一些特殊题材方面,使表达更加形象,具体,有说服力。比如《圆明园》、《故宫》、《再说长江》等。

以上只是浮光掠影的简单提了提一些纪录片评论中可能用到的点,具体的展开还是要看每个学生的思维深度、语言功底、逻辑思维等,不管如何,要保证文章的完整性,同时卷面整洁,语言流畅,一般都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iqiao/1488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