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4-28 08:47阅读:
次
《魏碑往事》观后感
第一次看完《魏碑往事》,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部晋剧新编历史剧,由著名剧作家姚金成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张平担任导演、大同市晋剧院院长孙岚岚、苏玉生、杨小瑞领衔主演。
该剧主题深沉厚重,剧情荡气回肠。通过政治家、改革家冯太后的回忆,讲述了北魏第一谋略家崔浩传奇而悲壮的一生。
崔浩历仕三朝,算无遗策,辅佐太武帝拓跋焘灭亡胡夏、北凉等国,击破柔然,实现统一北方的大业。最终却受“国史之狱”牵连,被夷五族,时年七十岁。
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怎么就算不出自己的结局呢?有人说他妄自尊大,有人说是君王多疑,更多人说他是因力荐太武帝推行汉制改革,触动了拓跋宗室群体的利益,最终惨遭诬陷迫害……这些都不假,但我眼中的崔浩,应该知道自己是在悬崖上奔跑的那个人。
崔浩是汉人,在推进汉化改革时期,就侵害了统治阶层鲜卑贵族的既得利益,使得众人对之耿耿于怀,铲除崔浩,只待时机。
“强出头祸起萧墙”,连夫人都懂的道理,崔浩能不明白吗?他当然明白!但那又怎样,想要推进时代发展,促进民族一统,就总要有人为之付出代价,所以崔浩才说:“正因我已高迈,来日无多,才更觉眼下时机难得,要拼全力一搏呀!”
崔浩编纂《国书》、镌刻魏碑,表面看是触犯鲜卑贵族禁忌,实则就是一根去除异己的导火索。那些权贵永远不会理解,《国书》的求真求实,不仅仅是学者素养,更有警醒后人以史为鉴,明智而行的重大意义。
崔浩之死,最令人动容的便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志士仁杰的家国情怀,以及坚定而执着的精神。只不过崔浩大概没有想到,结局会株连五族这么惨。
冯太后是崔浩最小的学生,崔浩虽然已去,但他的汉化路线却通过冯太后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最终造就了北魏王朝的兴旺和中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这也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无论多么凌冽的的风雪,总会有坚韧的小草不为屈服,而小草终究会织成春天。我们称之为“希望”。
感谢大同市晋剧院,感谢编剧和导演,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场文化盛宴。
这部剧的魅力在于,它能让每一位观众深思、感悟:今天的生活实在来之不易,是代代英烈的血肉铺就,即便我们身处太平盛世,家国情怀依然曜灵凝辉!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3139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