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9-01 13:41阅读:
次
观《种地吧·少年篇》有感:我们都在挫折中实现成长
太原的荧光海正亮,人潮因“十个勤天”而沸腾,让我不禁想起一档综艺节目——《种地吧·少年篇》第一季,它不仅是一档节目,更像一部关于土地与成长的纪录片,观后更让我受益匪浅。
“真实”是最昂贵的剧本。没有精心设计的冲突、没有刻意的煽情。有的,是一起收割的水稻,是摇摇欲坠的高低床,是雨天的30吨化肥,是4000盆玫瑰,是湿冷深夜里疏通的沟渠,是呼碱后那条漫长的夜路,是暴雨天收虾,是夜不能寐的期待着小羊的诞生,是从一片荒芜到充满爱意的家,是十个原本陌生到成立“十个勤天”公司的董事们,这些都是少年人成长的痕迹。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初入农商行时的手忙脚乱:点钞的笨拙、系统操作的慌乱、面对复杂业务时的无措,就像少年们面对倒伏的麦苗和陷进泥里的农机,我们经历的许多挫折,同样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节目让我明白,“祛魅”后的真实劳动,无论是耕种还是点钞算账,都赋予人最本真的力量感与尊严。
土地不语,却给了我最需要的“精神按摩”。节目中充满了“失败”:机器陷泥、计划受挫......不是需要遮掩的污点,而是必须解决并从中学习的课题。我看到他们在失败中崩溃,又互相搀扶着站起来解决问题。李耕耘说,“不要去想,想的话全是问题,去做,做的话都是答案。”这些话,让我明白,生活还有另一种节奏——春种秋收,自有其时。这与我柜面工作何其相似!当赵一博说“我们终于做了一件有结果的事”,那份沉甸甸的满足,我亦在日复一日中严谨操作、成功解决客户难题后体会到。土地和柜台都教会我:敬畏规则,脚踏实地,责任终将结出看得见的果实。
“十个勤天”:一场关于职场协作的生动诠释。十个性格迥异的少年,在压力下摸索出高效的协作模式:谁专业谁掌舵,责任轮换,彼此支撑。柜台内外,何尝不是一场精密的协作?营业经理是“技术担当”,大堂经理是“沟通桥梁”,我们柜员则是流程的“执行基石”。信任与默契让我们在客户流高峰时无缝接力,在遇到疑难杂症时迅速集思广益。正如卓沅那句“过命的交情”,共同承担的压力与成功的喜悦,铸就了超越职级的团队纽带。真正的协作,是让每个人在专业领域发光,并懂得彼此需要。
作为一名综合柜员,日日在规矩方圆中与数字、凭证打交道,《种地吧》让我在少年们弯腰劳作的背影里,重新发现了自己工作的意义——我们的“耕作”虽不产出粮食,却守护着经济生活的血脉;我们的“汗水”滴落在凭证与键盘,同样浇灌着信任与安稳的种子。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32907.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