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罗马》影评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6-01 08:34阅读:
《罗马》影评观后感


  故事发生在墨西哥城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罗马”,讲述年轻女佣克里奥(雅利扎·阿巴里西奥饰)在雇主索菲亚(玛丽娜·德·塔维拉饰)家中工作,该家中索菲亚的丈夫长期在外,由女佣克里奥照顾索菲的四个孩子。突如其来的两个意外,同时砸中了女佣克里奥和雇主索菲亚,两人究竟该如何面对苦涩茫然的生活?四位孩子似乎是希望所在。 这是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儿时记忆铸成的影片,而卡隆其实就是片中某一位小孩。



一、关于爱

【罗马】,其实是【爱】的反写体。

在西班牙语中, 【罗马】 的反写恰恰是 【爱】 ,ROMA = AMOR;

因此,很大程度上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影片。

本片是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自传式的影片。据导演说,片中90%的场景源于他自己的回忆,为真实还原那段回忆, 片中70%的家具是阿方索·卡隆亲自走遍墨西哥所收集。

可以说,【罗马】是阿方索·卡隆成长的庇护所,是他的精神之城,当他回溯过去,这座精神之城所依赖的基础,正是 【爱】 。


ROMA=AMOR
二、抛弃与欺骗

影片平行叙述了,两个阶层,两个种族,两个女人,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抛弃的故事。

一个是女佣,克里奥(Cleo),印第安裔,出生于劳苦大众。她的恋人费尔明(Fermín)是一名社会“闲散人员”。

一个是女雇主,索菲亚(Sofía) ,白人裔,出生于知识和精英阶级。她的丈夫安东尼奥( Antonio )是一名著名医生。

(一)费尔明的T恤

克里奥(Cleo)与  费尔明(Fermín) ;

两人从初见到绝别,费尔明始终身着同一件T恤。

T恤的Logo,印着一对相互依偎的卡通恋人,上书几个字“Amor es ...” 意为“爱是什么”?

爱是相互依偎、恶语相向还是兵戎相见?费尔明的甜蜜的外衣与内心的决绝,外表凶煞与内心懦弱,真是对爱极大的讽刺。


初见

绝别
(二)安东尼奥的戒指

索菲亚(Sofía)与安东尼奥( Antonio )

安东尼奥从提早回家到最后选择放弃家庭,最重要的标志是手指上的戒指。

之前与家人相伴的一幕,安东尼奥左手戴着戒指;

而当他离开后,某一天女佣克里奥收拾屋子,发现男主人留在抽屉的戒指。

他去意已决。


手指上的戒指

抽屉里的戒指
(三)两段平行的欺骗

两段抛弃,几乎一前一后发生。

抛弃往往伴随着欺骗与谎言。

安东尼奥对索菲亚说:去加拿大出差,就去几个星期。然而一去不返,扔下索菲亚和四个可爱的儿女。

费尔明对克里奥说:去趟洗手间,很快就回。然后一去不返,扔下怀孕的克里奥。


安东尼奥的欺骗

费尔明的欺骗
三、车与车库:适应与变革

影片中的【车库】与【车】,象征了对婚姻的适应与改变。

【车库】是家的港湾。只要听到喇叭声,一家人就满怀欣喜,迎接丈夫安东尼奥回家。【车库】对于一个漂泊的灵魂而言是停泊休憩,而对于一家人来说是期待与接纳。

然而【车库】中的【狗屎】,就是生活中的一团糟,象征了生活中的各种琐碎与烦恼。

(一)安东尼奥之变

安东尼奥第一次开车回家,盖勒西汽车硕大的车身与车库格格不入,镜头中他不断去调整车身角度与车库空间,象征了他对这段婚姻的调整与适应。

但家中的温暖,终没能留住安东尼奥的心;他抱怨,抱怨家里老是一团糟, 抱怨家里总是到处都是【狗屎】。这或许就是他对家庭和这段婚姻的看法,于是他换了辆小巧一些的甲壳虫汽车,离开车库,离开这段婚姻。


车库:家的港湾

车库中一家人的等待

家庭生活中难免充满“狗屎”

不断调整

安东尼奥的抱怨
(二)索菲亚之变

当索菲亚不得不面对这段将死的婚姻,她不得不选择去坚强。因为这始终是她的家,她还有四个可爱的孩子、妈妈以及同病相连的克里奥。

一夜大醉归来,索菲亚驾驶着硕大的盖勒西汽车,面对车身与车库的不合适,她不再去适应、勉强、迁就,而是大力脚踏油门,任凭汽车撞坏车库柱子。

这些,表现了她的内心的挣扎与斗争。

她走出车门,抓住克里奥,第一句话便是: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们女人总是孤身一人。她知道:女人需要独立,需要坚强,而这一切是因为有家。

她需要寻求生活的变革,于是她换了一辆小巧的雷洛汽车,象征了她对生活看法的改变:要独立、做真实的自己、照顾好孩子。

再后来,她寻求了一个在出版社全职工作,既是因为她需要养活一家人,又因为酷爱书籍的她要做回自己。


索菲亚撞坏车库柱子
撞坏车库的柱子,象征了索菲亚内心的冲突与破局。

女人需要独立和坚强
被打碎的窗户一角,难以恢复原状,与其适应,不如求变。
索菲亚对克里奥的话,更是对自己在说:需要独立,需要坚强。

寻求改变
索菲亚换了辆合适的车,努力寻求生活的改变。
四、与过去告别

影片中分别以两段前后呼应的情节,暗示了两位女主人公,向过去生活的告别。

(一)索菲亚的告别:丈夫安东尼奥缓缓离开,留下了硕大的盖勒西汽车,她在喧闹的军乐队声中留下无声的泪水;硕大的盖勒西汽车是丈夫在她心里留下的形象和印记;最后,索菲亚打算卖掉盖勒西汽车,以一场海边旅行结束,向丈夫告别、向过去的生活告别。

(二)克里奥的告别:情人费尔明仓皇逃走,留下了皮衣,一如费尔明的那件T恤,衣服是费尔明的在她心中留下的形象与印记;后来,克里奥不顾一切的想要找到费尔明,还回皮衣,更重要的是她还有话没说完,说完这句话,她便向过去的自己告别。


丈夫安东尼奥在喧闹的军乐队声中离开。

索菲亚一家告别旅行,归来时,再次出现了喧闹的军乐队。

费尔明仓皇逃走,留下的皮衣。

克里奥要找到费尔明,还回皮衣,向过去的自己告别。
五、关于家庭

(一)克里奥的家庭角色

克里奥(Cleo)是本片的主角,原型是导演家的女佣莉波(Libo)。

克里奥在影片之初,便是一家孩子们的依靠。除了每天洗衣、做饭、卫生,克里奥唱着歌谣哄着孩子们入睡、早起,陪伴着他们每一天的欢乐与烦恼。克里奥无时不刻的想要融入这个家庭,家庭成员一起看电视的一幕,她自然的坐下,孩子们很自然的搂住她,在孩子们眼里,她早已是家中一员。

克里奥在家中关系的变化比较微妙。起初的还只是简单的雇佣关系,女主人索菲亚会盯着克里奥干活,会监督她们是否关灯、会抱怨她没有清扫狗屎、会责怪她为什么没阻止孩子偷听到婚姻破裂的实情……

然而,是共同的境遇、患难与感同身受,拉近了克里奥与索菲亚的之间关系。

索菲亚开始倾听她的烦恼、谈心,带她看医生 …… 到了后来,索菲亚邀请她一起去海边旅行,邀请她一起参加家庭会议, 索菲亚接纳了克里奥作为家庭成员。“有困难大家一起度过,手拉手,肩并肩,对吗?克里奥”。

当克里奥不顾一切,找回风浪中的孩子们,他们相拥而泣。

克里奥泣不成声,道出埋藏深处的心结:她刚开始并不希望肚里的孩子活下来。

这个秘密她未曾和身边的闺蜜说,也未曾和远在乡下的母亲说。

而当经历生死边缘之后,她向索菲亚一家人述说着,因为她早已将她们视作自己的家人。

她在向家人忏悔。

“我们很爱你,克里奥...”——  一家人要告诉克里奥的是:你并不是一无所有,请记得“你还有我们,我们手拉手,肩并肩,一起去冒险”。

救与被救:克里奥救了孩子们,而一家人用温暖抚慰了克里奥。这一刻,她应该可以原谅自己了。


陪伴
克里奥总是放低自己,以自己的角度,去感受孩子们的悲喜。

还未真正融入家庭
克里奥自然而然地想融入家庭,而此时的她并未真正被家庭成人所接纳。

佩佩天使:揉一揉就不痛了
“天使”佩佩对克里奥的爱。

一家人邀请克里奥一起去海边
索菲亚邀请克里奥加入家庭旅行。

家庭会议
克里奥参加家庭会议,这一刻,她被大家庭所接纳。

家庭会议
生活需要改变,但会一起度过。

一起去冒险
生活的改变,虽然会遇到惊涛骇浪,但依然会是一场美妙的冒险。

悲喜对比
生活需要改变,但会一起度过。 家庭会议后的一家人,若有所思的吃着冰淇淋;不时望着远处举行的婚礼,衬托出大家心情的悲伤,也预示着新的希望。

不顾一切找回孩子们
克里奥不顾一切去找回风浪中的孩子,这一刻她仿佛要找回自己失去的孩子。

相拥而泣
惊险之余的三人相拥而泣。

我们很爱你
一家人相拥在一起,相互温暖彼此。

(二)关于家庭成长

经历磨难之后,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学会了成长。

回家的路上,面对车窗外变化的风景,大家若有所思。


(三)关于家庭教育

面对丈夫安东尼奥的抛弃,索菲亚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可圈可点。

她依然向孩子们传递爱,而不是仇恨。

孩子们在成长路上的罗马城,一直被伟大的母性之爱所包围,坚不可摧。


索菲亚要求孩子们给父亲写信,让他回来。而前一刻她其实已经知道安东尼奥出轨的事实。


索菲亚告诉了孩子们婚姻破裂的真相,但依然说父亲爱你们。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传递爱,而非仇恨。
五、关于社会历史背景

导演阿方索·卡隆公开声称:“这部影片描述了他生命中的那段历史,深深刻下的社会与时光,如留下的伤疤一般,让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发生转变。时间和空间包含着我们个体,既定义了我们,也将我们与同一时空下的他人联系起来。这是一次关于墨西哥社会阶层的探索,其中的等级与种族问题盘根错节;但首先,这是一幅养育我、与我有着亲密关系的女性们的肖像画,它关于了爱的识别,穿越了时间、空间与回忆。”

Alfonso Cuarón's statement for the film: "There are periods in history that scar societies and moments in life that transform us as individuals.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 us, but they also define who we are, creating inexplicable bonds with others that flow with u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rough the same places. Roma is an attempt to capture the memory of events that I experienced almost fifty years ago. It is an exploration of Mexico's social hierarchy, where class and ethnicity have been perversely interwoven to this date and, above all, it's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the women who raised me in a recognition of love as a mystery that transcends space, memory and time." 
有关影片的社会历史背景,影片中有几个线索:

(一)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影片又名《México '68 》(墨西哥68),即1968年的墨西哥。这一年的10月,墨西哥申办了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就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的前几天,墨西哥发生了针对学生运动的残酷镇压,被称为“特拉特洛尔科事件”。据事件后续调查显示,事件是由为奥运安保筹建的团体奥林匹克营(the Olympia Battalion)挑起,接到命令逮捕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并引发冲突,冲突导致几百名学生丧生。

影片中的费尔明,正是加入了该组织,有组织地训练棍棒,是为镇压清场服务。也解释了后来发生的手拿棍棒清场的骚乱,以及费尔明一行人在家具商店枪杀了一名学生。


(二)外来势力参与其中

关于1968年墨西哥的那场镇压,史料中有证据分析显示美国CIA参与其中。

这一点在片中有几个细节,费尔明参加训练场地的教练,据费尔明说一个从美国来的,后来又来了韩国的教练,暗示了美国及其盟国秘密训练他们。

另外,注意教练上衣上的字母和图标,字母“WES PONT”与“WEST POINT”(美国西点军校)仅差几个字母,而衣服上的Logo正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校徽。



(三)幕后者

事件的幕后者,是时任墨西哥内政部长,后来的墨西哥前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 (Luis Echeverría) 。维基百科显示,埃切维里亚在2006年被控涉及1968年和1971年的屠杀。

In 2006, he was indicted and ordered under house arrest for his role in the 1968 Tlatelolco massacre and the 1971 Corpus Christi massacre
这一点在影片中,街道随处张贴选举海报,正是路易斯·埃切维里亚 (Luis Echeverría)。


(四)阶级种族对立

镇压事件更深层次的背景是墨西哥错综复杂的阶级与种族对立。

影片反映了当时的墨西哥,以白人为代表的精英阶级与以印第安土著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之间的冲突。

精英阶级通过政府和军队获取了土地、农庄等产业,可以自由的驱车旅行、打猎;而印第安裔则被强征土地,沦为被雇佣者,在物质生活上不得不依赖于精英阶级。

以影片中的圣诞节为例,庄园主和亲戚朋友们在敞亮温暖的大屋子里歌舞狂欢。

而印第安裔佣人们只能挤在昏暗狭小的地下室里小声说着自己的新年祝愿。

更具讽刺的是,当森林大火发生,冲在最前面的是当地印第安裔土著。

而白人雇主们则在人群后面,把酒言欢。

圣诞夜的大火,寓示着一场革命的即将爆发。


当街被随意枪杀的小孩,只能是土著族裔。

白人们打猎娱乐。

庄园主家被杀的狗,是一场土地争夺的报复。

克里奥家里的土地,无一例外,被政府和利益集团强征。

圣诞节对比
白人们的圣诞节:敞亮温暖。

圣诞节对比
墨西哥土著裔的圣诞节:阴暗狭小。

森林大火的态度对比
墨西哥土著裔们匆忙救火,白人们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圣诞夜的森林大火,寓意着一场革命即将带来。
六、死胎与革命

克里奥的死胎,其实隐喻了革命的流产。

克里奥的怀孕,寓示了一场墨西哥本土革命的孕育。

而这场革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面临白人精英阶级的镇压、瓦解与扼杀。

借由克里奥的视角,影片中有多处暗示:

1. 地震中的医院,剥落的建筑石块,砸向婴儿箱;

2. 地震后镜头中的十字架,预示死亡与终结;

3. 圣诞夜中地下室的庆祝,克里奥被意外摔碎的杯子(在玛雅文明中杯子象征着子宫);

4. 大火后的焦土和对幸存者(蜥蜴)的抓捕;

5. 克里奥被情人拿枪指着,羊水破了;

6. 克里奥被搀扶着离开家具店,镜头中女学生怀抱着被杀同学痛哭;

7. 克里奥在医院接生,怀抱着胎死腹中的女儿(与第6个镜头形成呼应)。


革命的流产对当代墨西哥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有人想要寻找这种对当代墨西哥政治漠不关心的类似表达,那么追溯的路径将毫无疑问地带领我们回到1968年10月,那时墨西哥的大多数人对政治都不再天真了。
对他们而言,特拉特洛尔科最重要的意义是大家公认在1968年10月2日之后,墨西哥的一切都改变了。墨西哥的经济确实在表面上持续了二战后的蓬勃发展,即使在七十年代大多数时间都有接近6%的年增长率。其结果是——也许不是全部——许多墨西哥人都怀揣希望,认为他们的孩子能比自己拥有更繁荣的物质条件。然而,1968年之后,政权、政府和革命制度党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对于墨西哥革命承诺的信心,通通彻底地被粉碎了。
不奇怪的是,联邦政府和地方的武装力量针对墨西哥贫民,特别是土著贫民所采取的惯用暴行,相较于涉及中产阶级学生的大屠杀,几乎没有受到过关注。
——摘自《民主的浪漫:当代墨西哥民众的无声抗议》



导演要表达的是“无声的抗争”:

一座自由民主之城,建立并不那么容易,但尚需抱有希望。

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

七、内心平和

片尾的字幕出现的 "Shantih Shantih Shantih."

Shantih出自梵文,意味着内心平和。

一般在经文最后出现三遍,意味着三重苦(肉体之苦、自然力之苦、灵魂之苦)的消除。

这应该代表了导演对美好生命的祝愿吧。

有趣的是,在影片中的训练场,似乎只有克里奥达到心灵平和的状态。


八、一些有趣的细节

最后还是聊点轻松的话题,影片中一些有趣的细节。

(一)飞机的意象

影片中反复出现【飞机】的意象:地板泡沫反光中的飞机、训练场上空的飞机、片尾院子上空的飞机。

一是象征了广阔的空间与稍瞬即逝的时间概念。

二是象征了当时墨西哥快速腾飞的经济背景(68年举办奥运会,70年举办世界杯)。


(二)宇航员的意象

影片中仿佛出现的【宇航员】意象,象征了导演的梦想。

成为宇航员一直是导演阿方索·卡隆儿时梦想,他的代表作品《地心引力》 (Gravity)是我比较喜爱的影片之一,就是圆了他儿时的梦想。


男孩们卧室墙上的画报,有登月、宇航员等主题。

另:门上的MEXCO 70,是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因此影片的记忆场景选取自1968~1970时间段。

圣诞野炊,男人们玩枪,而镜头中的男孩穿着宇航服,模仿遨游太空。

郊区,男孩用水桶自制的宇航头盔,模仿遨游登月。

《罗马》戏中戏——宇航员场景
男孩们去电影院看的电影,关于宇航员,同时也是向自己《地心引力》电影致敬。

《地心引力》中的场景
《地心引力》中的场景

地心引力 (2013)
7.8
2013 / 美国 英国 / 科幻 惊悚 灾难 / 阿方索·卡隆 / 桑德拉·布洛克 乔治·克鲁尼

《罗马》戏中戏——致敬《虎口脱险》

致敬1966年的《虎口脱险》,电影或许也是导演的儿时梦想之一吧。

(三)导演会是谁?

影片中,导演会是三个男孩中的谁?

顺着【宇航员】这个意象去寻找,不难发现:

1. 影片00:29:27,男孩们卧室墙上的宇航员画报, 是在帕考(Paco)的床头;

2. 影片00:55:34 ,去野外猎场上的宇航员装扮,是佩佩(Pepe)装扮;

3. 影片01:14:17,去电影院看关于宇航员的电影,是托雷(Toño) ;

因此,导演应该是三个男孩的群像,而不是特定谁。

(四)影片中发生的具体时间

影片中发生的时间具体是哪一年?

如前文所述:

1. 1968年:线索是影片《México '68 》以及克里奥与费尔明在训练场的对话;

2. 1970年:线索是00:29:27男孩们卧室墙上画报,México70、足球图标及吉祥物(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3. 1971年:线索是00:54:39克里奥看着墙上的狗头标本,从对话中得知狗狗“肉桂去年死的”,而下面铭牌是1970年,因此当时在1971年;另一个线索是圣诞夜黑胶唱片的时间应该是在1971年左右发行,关于这张唱片下文会详述。


因此,影片没有特定时间,是导演关于1968年~1971年间的回忆组合。

(五)影片最美的音乐

个人觉得,全片最动听的背景音乐是在圣诞夜所放的黑胶唱片《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取自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在 1970 年所创作的音乐剧《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由Yvonne Elliman所唱。


戳这里☞《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在音乐剧中表达了抹大拉的玛利亚对耶稣的单恋之情,契合了克里奥当时的心情。

找到了最接近唱片的版本,与唱片的图标一致。


《罗马》,很好地结合了关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思考,值得推荐。


为突出关于革命的隐喻,从主影评中单独摘出,更多彩蛋和完整分析在下面链接。


一、关于社会历史背景

导演阿方索·卡隆公开声称:这部影片描述了他生命中的那段历史,深深刻下的社会与时光,如留下的伤疤一般,让我们每一个个体的生命发生转变。时间和空间包含着我们个体,既定义了我们,也将我们与同一时空下的他人联系起来。这是一次关于墨西哥社会阶层的探索,其中的等级与种族问题盘根错节;但首先,这是一幅养育我、与我有着亲密关系的女性们的肖像画,它关于了爱的识别,穿越了时间、空间与回忆。

Alfonso Cuarón's statement for the film: "There are periods in history that scar societies and moments in life that transform us as individuals.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 us, but they also define who we are, creating inexplicable bonds with others that flow with us at the same time and through the same places. Roma is an attempt to capture the memory of events that I experienced almost fifty years ago. It is an exploration of Mexico's social hierarchy, where class and ethnicity have been perversely interwoven to this date and, above all, it's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the women who raised me in a recognition of love as a mystery that transcends space, memory and time." 
有关社会历史背景,影片中有几个线索:

(一)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影片又名《México '68 》(墨西哥68),即1968年的墨西哥。这一年的10月,墨西哥申办了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就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的前几天,墨西哥发生了针对学生运动的残酷镇压,被称为“特拉特洛尔科事件”。据事件后续调查显示,事件是由为奥运安保筹建的团体奥林匹克营(the Olympia Battalion)挑起,接到命令逮捕学生运动的领导人,并引发冲突,冲突导致几百名学生丧生。

影片中的费尔明,正是加入了该组织,有组织地训练棍棒,是为镇压清场服务。也解释了后来发生的手拿棍棒清场的骚乱,以及费尔明一行人在家具商店枪杀了一名学生。



影片中镇压者拿着棍棒清场
(二)外来势力参与其中

关于1968年墨西哥的那场镇压,史料中有证据分析显示美国CIA参与其中。

这一点在片中有几个细节,费尔明参加训练场地的教练,据费尔明说一个从美国来的,后来又来了韩国的教练,暗示了美国及其盟国秘密训练他们。


另外,注意教练上衣上的字母和图标,字母“WES PONT”与“WEST POINT”(美国西点军校)仅差几个字母,而衣服上的Logo正是美国西点军校的校徽。


美国教练的衣服上的字母

美国西点军校校徽
(三)幕后者

事件的幕后者,是时任墨西哥内政部长,后来的墨西哥前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 (Luis Echeverría) 。维基百科显示,埃切维里亚在2006年被控涉及1968年和1971年的屠杀。

In 2006, he was indicted and ordered under house arrest for his role in the 1968 Tlatelolco massacre and the 1971 Corpus Christi massacre
这一线索在影片中,街道随处张贴选举海报,正是路易斯·埃切维里亚 (Luis Echeverría)。


(四)阶级种族对立

镇压事件更深层次的背景是墨西哥错综复杂的阶级与种族对立。

影片反映了当时的墨西哥,以白人为代表的精英阶级与以印第安土著为代表的农民阶级之间的冲突。

精英阶级通过政府和军队获取了土地、农庄等产业,可以自由的驱车旅行、打猎;而印第安裔则被强征土地,沦为被雇佣者,在物质生活上不得不依赖于精英阶级。

以影片中的圣诞节为例,庄园主和亲戚朋友们在敞亮温暖的大屋子里歌舞狂欢。

而印第安裔佣人们只能挤在昏暗狭小的地下室里小声说着自己的新年祝愿。

更具讽刺的是,当森林大火发生,冲在最前面的是当地印第安裔土著。

而白人雇主们则在人群后面,把酒言欢。

圣诞夜的大火,寓示着一场革命的即将爆发。


当街被随意枪杀的小孩,只能是土著族裔。

白人们正在打猎娱乐。

庄园主家被杀的狗,是一场土地争夺的报复。

克里奥家里的土地,无一例外,也被政府和利益集团强征。

白人们的圣诞节

墨西哥土著裔的圣诞节

对待森林大火的不同态度
墨西哥土著裔们匆忙救火,白人们觥筹交错把酒言欢。

圣诞夜的森林大火,寓意着一场革命即将带来。
二、死胎与革命

克里奥腹中的死胎,其实隐喻了革命的流产。

克里奥的怀孕,寓示了一场墨西哥本土革命的孕育。

而这场革命,从一开始就注定要面临白人精英阶级的镇压、瓦解与扼杀。

借由克里奥的视角,影片中有多处暗示:

1. 地震中的医院,剥落的建筑石块,砸向婴儿箱;

2. 地震后镜头中的十字架,预示死亡与终结;

3. 圣诞夜中地下室的庆祝,克里奥被意外摔碎的杯子(在玛雅文明中杯子象征着子宫);

4. 大火后的焦土和对幸存者(蜥蜴)的抓捕;

5. 克里奥被情人拿枪指着,羊水破了;

6. 克里奥被搀扶着离开家具店,镜头中女学生怀抱着被杀同学痛哭;

7. 克里奥在医院接生,怀抱着胎死腹中的女儿(与第6个镜头形成呼应)。


革命的流产对当代墨西哥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有人想要寻找这种对当代墨西哥政治漠不关心的类似表达,那么追溯的路径将毫无疑问地带领我们回到1968年10月,那时墨西哥的大多数人对政治都不再天真了。
对他们而言,特拉特洛尔科最重要的意义是大家公认在1968年10月2日之后,墨西哥的一切都改变了。墨西哥的经济确实在表面上持续了二战后的蓬勃发展,即使在七十年代大多数时间都有接近6%的年增长率。其结果是——也许不是全部——许多墨西哥人都怀揣希望,认为他们的孩子能比自己拥有更繁荣的物质条件。然而,1968年之后,政权、政府和革命制度党的合法性,以及人们对于墨西哥革命承诺的信心,通通彻底地被粉碎了。
不奇怪的是,联邦政府和地方的武装力量针对墨西哥贫民,特别是土著贫民所采取的惯用暴行,相较于涉及中产阶级学生的大屠杀,几乎没有受到过关注。

——摘自《民主的浪漫:当代墨西哥民众的无声抗议》



除了主旋律“爱”之外,导演要表达的另一层,是“无声的抗争”:

一座自由民主之城,建立或许并不那么容易,但尚需对理想抱有希望。

因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无论是拍什么,心里面都一定要有基本的预期画面。”阿方索·卡隆坐在办公室里款款说道, “开拍前就应该是胸有成竹的,对将要开拍的电影定调很重要,这样在后期拍摄过程中就不容易跑偏。”


正如《人类之子》一样,卡隆预期的画面就是一个怀着身孕的黑人女子,彷徨又坚定地目视前方。


《人类之子》
而在《罗马》中,他说,“触发整体叙事的画面是克莱奥从金属楼梯走到屋顶的一幕,打开了回忆的天窗。”

影片《罗马》无须笔者多作介绍,大部分读者都知道故事发生在1970年代墨西哥城的一个叫罗马的旧街区,影片是导演卡隆写给其乳母的情书。


这位乳母在卡隆小的时候就未婚先孕,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和人生的悲欢,从二十几岁照料卡隆一家开始就再也没离开过。阿方索在打算做这一部电影时,对弟弟卡洛斯说:“我想拍这部电影。是因为我知道我生命中必须要拍这样一部电影,就算没有观众也没关系。”


目前影片在各大电影节中均已亮相,在国际电影评论家和观众们的惊叹中,Netflix和院线老板们达成一致,在12月中全美以及全球190个国家/地区线上同时上映。

从Netflix向好莱坞传统电影公司靠拢的趋势看来,影片《罗马》冲奥的可能性的确很大。在《罗马》终于正式面向公众之际,不妨跟着卡隆来拉片。


1. 剧本的建构

在确定《罗马》这个故事的主体结构时,阿方索·卡隆约Participant Media的老板大卫·林德(David Linde)在伦敦的一家茶楼见面。卡隆花十分钟讲了个大概,向大卫·林德要大约1500万美元。之后的对话,不用三分钟就结束。


阿方索·卡隆与大卫·林德
“当时林德问‘你什么时候开始’,我说你们公司要是现在就给我开绿灯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开始。然后林德特别爽快地就说他加入。我当时提了个要求,除他本人外,别跟任何人提我的剧本,连公司的职员都不可以。”卡隆抚掌大笑,“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还没写剧本啊。”


虽然彼时剧本连雏形都还没有,但是有三条影片的基准在卡隆心里的非常清楚的:

1. 这个故事完全属于现实生活中的“克莱奥”,她的经历是这部电影的魂;

2. 以回忆书写电影,往昔存在的每一个小细节,对于叙事都至关重要;

3. 《罗马》的画面必须是黑白的,从本质上就是与过去紧密相连,使用6K数码65mm摄像机拍摄,提升画面在细微处的敏锐表现力。


“当我设定好电影的主要基调之后,很多叙事铺排就水到渠成了。金属楼梯是引向记忆,黑白画面带来的沉浸感,属于克莱奥的经历回忆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质疑的。”

卡隆顿了一顿, “从整个剧本的格局上来看,不存在所谓的A、B线,这不是一个双轨故事,只是将一个个人的经历嵌套在宏大的社会视角上。”


卡隆在谨慎地确保这部电影深刻的个人烙印之外,整个电影的母题其实是植根在强大主题支柱上,这也是部分虚构元素在影片中发挥想象作用的地方。

“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电影创作者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两者间必须保持平衡,叙事配比是多少,这当中还涉及了情绪方面的控制。因为我们说的个人伤疤,都不是一个个体独有的,任何个体的经历都和身处的境遇有关。”


“电影所发生的时代,绝对是一个让任何个人都伤痕累累的时期,我们可以假设每个人的遭遇不同,承受的痛苦也是有区别的。但是,片中描绘的社会事件,无疑是存在于墨西哥人集体意识中,最重要和最深刻的伤疤之一。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也给了我机会,在离家18年后,重新融于这个社群,和其他墨西哥人共同感受这段经历。”


影片《罗马》以克莱奥的视角去提炼社会的宏观命题,这个角色无疑在关键戏剧中扮演着核心和催化剂的作用。在制作这部电影的大背景时,考虑“克莱奥”从个人到社会背景上多方面身份的复杂性,卡隆在人物上做了多重设计。

他说,“在塑造‘克莱奥’这个人物角色的过程中,我唯一感兴趣的是,‘去塑造一个熟悉的人物形象’这个事情本身就充满矛盾感。因为这个人物身上的种种特性,在创作者眼中都是理所当然的,你不会真的赋予他们全新的个性。”


“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重头认真看一遍,就像我从小长大的墨西哥城,没成想18年后再回到这个城市时,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现在看来竟有那么大的区别。我想,人总是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而改变对身边事物的看法。”


“为了创造这个角色,我和现实中的克莱奥聊了许多,感觉我就像是有生之年第一次真正接近她,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一个身处复杂境遇的女人,一个来自弱势群体的女人,也是一个由阶级支配的社会中的弱势女人,通过人物反推叙事大背景,戏剧冲突点马上就浮现出来了。”


跟《你妈妈也一样》中相通的是,《罗马》同样采用了主题驱动密集叙事的模式。在这一点上,对比以往卡隆所有墨西哥剧情电影,是特别显而易见的作者风格。《你妈妈也一样》中同样通过回避大环境描述,转而通过一对好朋友公路旅行中与梦中女神发生的故事,在细节处带出当时墨西哥社会经济崩溃前的脆弱感。


纵览阿方索·卡隆的作品,基本没有设置过任何性别上的模糊地带,两性二元区分是非常清晰的。纵然如此,在塑造两性角色时,《罗马》与以往的作品相比,在处理男性角色上还是存在明显的一边倒。


影片《罗马》中过于出色的女性光环和论调,相对地映衬出男性角色的懦弱和社会冲突下父权形象的缺失。这与以往的《你妈妈也一样》和《爱在歇斯底里时》中,具有主动性、抗争性生命特质的男性形象有明显落差。


某种程度上来看,卡隆在长期的创作中都偏向于性别极端,《罗马》《小公主》乃至《人类之子》中明显的正面女性主义观点,与《你妈妈也一样》和《爱在歇斯底里时》中过度展示男子汉气概,所达到的黑色幽默(《哈利波特》和《远大前程》这一类带有深刻原著作者性的作品在此不做讨论)。卡隆热衷于尖锐地挑战传统男子气概观念的做法,同样为其作品带来与众不同的气息。


在创作剧本时,对角色的多次审视也是卡隆架构电影基本脉络时的重要工作之一。《人类之子》和《地心引力》都不是单纯的科幻电影。这些电影都是通过主角的眼睛,来展示隐喻和视觉纹理,从而服务于观众内心的情感反应。


当观众完全深入《地心引力》的画面时,身上的感官会不自觉地,跟随克莱夫·欧文或桑德拉·布洛克漂浮在太空中,用视觉和听觉去触碰影片展现的危机感和心理脆弱感,这都是剧本前期设定好的视听语言综合表达的效果。


影片《罗马》同样地也是按照这一逻辑运作,通过大量的细节设定去诱发观众的沉浸感和心理认同,代入克莱奥个体命运与社会动荡所导致的平行的无常。这种在细微处累积下的稳定性崩塌,远比歇斯底里的反转更深入骨髓。


卡隆说,“制作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充满好奇的经历,开拍电影前我都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地心引力》是对太空技术的学习,而拍《人类之子》时,我研究了思想家们对21世纪未来走向的预测。“


“但《罗马》不一样,这部电影是与自己的过去合作,直接面对自己的过去。这让我不得不去探索更为私密的私人领域。电影中有90%的场景,在我的记忆中都早已经无迹可寻。更直接地说,其实这部电影也是重塑自我的过程,重塑集体回忆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研究都是内向式地探索,”卡隆说,“这些人物大部分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地存在过,都是我深爱的人们;以至于在电影拍摄过程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穿越个人记忆,穿越记忆的迷宫,和一个个化作历史尘埃的人们彻夜深谈。”


2. 拍摄的过程

影片《罗马》是第一部阿方索·卡隆在摄影师一栏署上自己名字的剧情长片,“这部影片在写剧本画分镜的时候,其实很多镜头细节都是卢贝茨基设计的。”(伊曼纽尔·奇沃·卢贝茨基,阿方索·卡隆御用摄影师,除了《哈利波特3》之外,其余电影均由两人合作完成)。


卢贝茨基与阿方索·卡隆
自然主义拍摄,Arri Alexa 65mm数码摄影机,黑白画面,卡隆和卢贝茨基在开拍前的讨论会就已经确定好这些大方向。“我当然是希望影片看起来像是旧日时光,但这绝不是怀旧或故意让画面造旧,所以我没用胶片拍,我不需要那些颗粒感。它就和其他电影一样,是记忆与眼下的博弈,那种动态流畅感,就像把人带回流动的记忆中。”


影片《罗马》在开拍前期准备了将近一年,比预期拍摄周期延期了不少,这也导致原定摄影师在准备了几个礼拜之后,实在没有档期继续为《罗马》进行拍摄工作。结果卡隆本人只好一人架起两台借来的Arri Alexa摄影机,自己亲自上手拍摄这部电影。


“成为《罗马》摄影师是这次拍摄过程中的一个意外。”卡隆说,“当然了,《罗马》的圆满完成与卢贝茨基的前期准备工作密不可分。他离开剧组的时候,准备工作已经逼近开拍前的阶段,而且我不太想去请一个说其他语言的摄影师,因为很多感觉上的东西,我只懂用母语表达,再翻译的话那个意思就变味了,所以最后就决定自己掌镜。”


“但是这种转变其实是有益处的,因为以前我跟卢贝茨基交代好机位、镜头走位、分镜这些事情之后,我就可以很放心地交给他,不用管那么多。这次的话,因为需要大量依靠个人情绪和回忆的流动,在片场可以兼顾拍摄期间各种元素,包括演员状态、光线等,亲身去掌镜反而让运镜的节奏和位置更贴近脑中预设的想法,这点非常好。”


事实上在无限贴近自然主义的拍摄前下,幕后团队在选择拍摄地点和演员准备上都付出了很多努力,反复试镜,挑选非专业人士在电影中扮演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就意味着电影创作的其余部分需要高度配合,自然光的运用,声效的配比等不仅在电影中形成统一的语言风格,而且在实际成像中必须具备合理性。


“对于演员表演这方面,我的另一个原则是,需要真实的生活状态,我不会告诉演员该做什么,因为他们比我更了解生活本身。”卡隆说,“我也不可能告诉影片中的‘妇科医生’该问病人什么问题,他们的生活经验更重要。”


影片中的诸多特写镜头和鸟瞰画面都意蕴深刻,而卡隆无疑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让人叹为观止的长镜头,一家人在海滩和大浪之间来回走动,他们身后的日落将地平线无限地向未来延伸。


“寻找这个拍摄地点花了很长时间。很多拍摄地点,像片中的海滩和野餐草地,都涉及到环境元素和光线问题。不得不说,我们还是很幸运的。几乎每次拍摄,完美的光线都会出现在那里。就像海滩那场戏,一家人走到了水平线边缘,夕阳光线正落在身后,这些都是自然的馈赠。“


再譬如说抓取人物的状态,创作者必须高度集中,因为很多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就像‘宣布离婚’那场戏中,摄像机在多个角色之间蜿蜒进出,像是踏着回旋的流动舞步,这个长镜头在两天内拍了60多次,孩子们的对话、镜头的律动、光线的变化、人物的情绪包括我掌镜时的呼吸…所有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电影的统一风格和气息。当长镜头来到尾端,索菲亚告诉孩子们她要和丈夫离婚时,捕捉到角色进入状态后,我才长舒一口气。”


又譬如说,“拍林中野餐那场戏,我把演员们分成几组,每组拿着特定的剧本,不让他们相互交流,他们也不会知道别组的剧本内容。开拍的时候让现场陷入一团混乱,这种无知之幕带来的生活凌乱,正是生活的真实感。”


“很多人可能会从我的电影联想到让·雷诺阿的《游戏规则》。”卡隆表示,“但其实不仅是雷诺阿,如果我在拍摄时意识到影史上可能有别的导演用过的话,我也会刻意去回避。尽管如此,有很多经典电影是像DNA一样流在电影人血里的,我也不可能拍个野餐、河流或楼梯都去查一遍电影史,所以发现有雷同之处其实很正常。”


《游戏规则》
为了让场景和地点尽可能接近导演的回忆,艺术总监尤金尼奥·卡瓦列罗的团队在一栋废弃住宅中,重建了影片《罗马》中的家。“尤金尼奥收回了大约70%的废弃家具,几乎就是重置了新家。


很多根本在镜头不会出现的地方,像衣柜的抽屉,都被日用品填满,为的就是家的感觉。”卡隆说。其中让人惊喜连连的开场镜头,倒映在车库地板水渍中的飞机,是VFX艺术家根据彼时飞机的轮廓画出来的。


目前就《罗马》在公众及评论界的口碑看来,从现在的国际预测风向上看,随着Netflix跟好莱坞传统势力的日渐走近,最佳外语片的奖项自然被人看高一筹。但奖项充其量不过锦上添花,电影的质量才是留名青史的唯一准则。


下面送上阿方索·卡隆个人影史五佳清单,看看这位大导演的个人观影品味养成:

阿方索·卡隆影史五佳

1.《月球旅行记》 (1902, 乔治·梅里爱)

2.《月里嫦娥》 (1929, 弗朗茨·朗)

3.《蓝烟火》 (1969, 约翰·斯特奇斯)

4.《阿波罗13号》 (1995, 朗·霍华德)

5.《太空先锋》 (1983, 菲利普·考夫曼)


Reference:

1. “Director Alfonso Cuarón Reveals WhyHe Kept His Passion Project ‘Roma’”, 2018. 09, Damon Wise, Deadline.com

2. “AlfonsoCuarón Talks ‘Roma’”, 2018. 07, Zach Sharf,IndieWire Medias Inc.

3. “How 'Roma' Pushes the Envelope forAlfonso Cuarón”, 2018. 09, Film School Rejects

4. “Alfonso Cuaron Says Yes, People ToldHim He Was Nuts to Make ‘Roma’”, Steve Pond, 2018.09, The Wrap Media Inc.




影片《罗马》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新作,也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呼声最高的作品之一。阿方索·卡隆和吉尔莫·德尔·托罗(《潘神的迷宫》《水形物语》)及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通天塔》《鸟人》《荒野猎人》)被誉为“墨西哥电影三杰”。

此次阿方索·卡隆携《罗马》来到威尼斯电影节,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首先,电影《罗马》是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戛纳与网飞的撕逼事件中被网飞撤下的作品之一,而福茂本人也曾坦言他非常希望《罗马》能去戛纳,迫于法国院线的压力只能舍弃该片,这才让《罗马》辗转流徙来到了威尼斯电影节。


其次,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审团主席乃是阿方索·卡隆的老乡、刚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吉尔莫·德尔·托罗。有老乡兼同行加持,《罗马》在影节开幕前就被誉为金狮种子选手。加之近五年来,墨西哥三杰4次摘取奥斯卡最佳导演桂冠,可谓创下神话。若《罗马》能摘得金狮,或许也能像《水形物语》一样进而挺进奥斯卡折桂,这样不仅可能为网飞赢得史上第一个奥斯卡最佳电影奖,还有可能持续刷新奥斯卡导演奖墨西哥连胜的纪录。《罗马》的天时、地利、人和,似乎在威尼斯一展无遗。

罗马 台湾先行版 (中文字幕)
阿方索·卡隆出生于墨西哥城,他小时候有两个梦想:成为导演或宇航员。不过后来听说要想成为宇航员就必须参军,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一心一意地钻研电影。


2001年,阿方索·卡隆的电影《你妈妈也一样》入围威尼斯金狮单元,此后他声名大噪,不仅拍了《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还在2007年凭借《人类之子》再次提名金狮奖,更在2013年用《地心引力》为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并最终在奥斯卡横扫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在内的7项大奖。


此次,阿方索·卡隆的新作《罗马》在威尼斯电影节第二天上映,引发了观影狂潮,映毕媒体反响积极。场刊得到4.65分的极高分数,卫报电讯报综艺Indiewire等一水给了五星。上映前,卡隆对《罗马》的保密工作做到了极致,在上映前观众得到的信息寥寥无几,唯独可知的是《罗马》讲述的是墨西哥城的罗马区里,一个中产家庭的故事。

然而在放映后,一切终于明朗起来。片尾“献给Libo”的字样把卡隆拍摄《罗马》的意图展现无遗:《罗马》,其实是卡隆的一封私人家书。

卡隆坦言,自拍摄《你妈妈也一样》以来,他再也不敢拍摄故土墨西哥,这似乎成了挥之不去的遗憾。此次《罗马》让他18年后再次回到墨西哥,卡隆感慨良多。


加之电影讲述的其实是七十年代初期、卡隆童年时代抚养他长大的女佣以及家庭的故事,这部作品无疑饱蘸着深情,成了卡隆最私密的一部电影。


卡隆在记者采访他时说,“电影中百分之90的场景来自于我的记忆,有些直接,有些则迂回,但都是关于那个塑造我的时代,或者说塑造墨西哥的时代,那正是墨西哥漫长时代变迁的起始点。”


为了展现这个特殊的时代,卡隆亲自担纲该片摄影,并采用Alexa 65数字黑白摄影。这是他第一次亲自为自己的长片摄影,说来还有些战战兢兢。他担心摄影师如果母语不是西班牙语,会无法拍出自己想要的感觉,所以最终为了效果兵行险招、亲自操刀。


他坦言希望自己这部电影能够最大限度地被看到,不仅仅只是在流媒体上播放。然而,电影在后续的奥斯卡季有可能会改成70毫米胶片上映,而在多伦多和纽约电影节上则可能改成数字4K格式上映。

影片《罗马》的故事主线围绕墨西哥城一家偏上层的中产的家庭展开。女主人Sofia有4个孩子,丈夫却假借出差和小三私奔,她隐瞒真相继续维持家庭。而家里的女佣Cleo性格温和善良,她和练习武术的男子Fermin相恋,对方却在得知她怀孕后将她残忍抛弃。


Sofia不仅没有摈弃Cleo还帮助Cleo生产。在卡隆的故事里,女性无不坚韧自强,而男人都始乱终弃,毫无责任感。这样的剧情让电影似乎笼罩着女权主义的光环。Sofia对Cleo说“我们女人,永远是孤独的”,控诉男性在家庭和责任前的缺失,这似乎是卡隆生活中极为私密的隐殇。


不得不说《罗马》的摄影是登峰造极的,从电影开头的长摇镜头开始,卡隆就极其克制且精准地把人物的运动轨迹巧妙捕捉。女主角Cleo的行走、家务动作如行云流水。而父亲小心翼翼地停车,一家人翘首以待,伴随着车镜子和车身几组镜头转换,竟把泊车拍出了仪式感。


全家翘首以待父亲回归
在影院里的两幕屏中屏戏,一幕《虎口脱险》为Cleo和Fermin的分手做背景,另一幕太空戏《蓝烟火》仿佛说出了卡隆少年时代的太空迷恋。而当Cleo走出影院,她身后嘈杂无比的小贩,反衬了Cleo郁结的心事,调度落落大方不见痕迹。另外有一场火灾戏和海浪救人的戏码也是十分精彩,而社会运动的街道暴乱,还原度之高让人叹服。可以说卡隆的摄影让《罗马》变成一部纯粹的银幕电影,无怪乎他坚持电影一定要进院线上映。


海浪救人戏
影片《罗马》发生的年代在1971年前后,正是墨西哥社会变革的中期,此后的数十年墨西哥动荡不安,一直进行着新自由主义改革。卡隆瞄准这一社会剧变时期,将女主角Cleo身处的时代背景藏于故事之中,让Cleo的身世沉浮终于和大时代产生了联系。


窗外的大屠杀
1971年6月10日,墨西哥城经历了震惊世界的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100多名学生在游行中惨遭墨西哥军方杀害。在《罗马》里,卡隆对这一惨案有了回溯,学生们在街道上举着切·格拉瓦的旗帜游行示威,而电影女主角Cleo乘车去为即将降生的孩子购买婴儿床,却在社会运动中再次见到已经成为惨案施行者的Fermin,情绪过度激动导致羊水破裂,最终诞下一名死婴。


暴乱的街巷
这段故事虽然有些不可置信,却或许是发生在卡隆童年时代女佣身上的真实事件,亦或者是卡隆的隐喻。在大背景剧变下,小人物的命运可能因此改写,而Cleo的命运就是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无声证言。


诚然《罗马》是私人的,但它依然拍出了时代的宏大,虽然少许剧情有些肥皂剧的嫌疑,然而,在它连贯的、通达的影像光辉之下,《罗马》这一封卡隆的私人家书闪耀着史诗的光芒。不少媒体,认为《罗马》是卡隆从《你妈妈也一样》以来导演生涯的巅峰。


以这样深情的角度去诠释自己生命中一个极度重要的时刻,去惦念划过自己生命的重要的人,我想,这或许会是每一个导演的终极梦想。


不革命的中产知识分子和他们眼中的女人

一 中产阶级|玻璃窗|革命

阿方索·卡隆,这位墨西哥籍的好莱坞导演声称要用影像来描述1968-1971年墨西哥革命对自己生命的刻画和改变。这种尝试目前看来似乎是大获成功,奖项接踵而至,媒体好评不断。但亲历过那段革命的墨西哥革命者,大概要感到失望和不公允。无论如何,导演作为中产阶级大家庭的一份子,始终站在革命的外部来俯瞰和遥望。

影片91:50—96:50,这是直接展现革命的五分钟,充斥着对革命的粗浅想象:标语、人群、枪。没有针对革命者的正面镜头。革命者不仅失语,而且缺乏具体的容貌。一群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去往何处的人群,站在大街上,刚刚向前行进,突然向后逃亡。接下去是杀戮,眼泪。那位抱着死去男人哭泣的女性替导演喊出了心声:“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革命?还是为什么杀戮?导演显然说的是后者。而对前者,他表示不知道。一片茫然,无法理解,不可理喻。他和革命始终隔着一道玻璃窗——汽车玻璃,或是建筑玻璃。

注意94:40-95:00,镜头通过摇移将家具店玻璃窗外的大街“骚动”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不是一个足够“安全”的场景,导演心知肚明。如果不用玻璃窗将混乱无序的对峙与他的观众做一个隔离,他们一定会被吓坏的。这就是中产阶级镜头应处的空间位置。就这一点来说,《罗马》配得上它所获得的一打奖项。

中产阶级:汽车内 家具店里 家中
革命群众:汽车外 家具店外 大街



接下来,95:10-96:00,革命表现为一种闯入:破坏。怀孕的女佣克里奥和雇主家的奶奶在家具店选购婴儿床,但被一起对革命者的追杀事件打断,最终克里奥产下死婴。辩护者也许要为导演的意图进行解释,诸如克里奥的前男友费尔明实际上隐喻着美国支持下的墨西哥独裁力量,而克里奥的死婴象征着革命的流产,导演以此来表达同情。我不反驳,但同情,不过是同情而已。实际上,同情是中产阶级的专属自慰器。底层革命者是没有资格同情的。如果一个人有十分的冷酷,就表现出十分来,而不要用别的什么去掩盖一部分。

因此,革命者的缺席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导演可以告诉你他从这段作为局外人的生命经历里得出的道理:革命——残酷但无用;让我们用别的办法解决问题吧!

(“革命者也不勇敢,同志们,他们只会逃跑;而对面是很强大的——92:55-93:20是一个展现警察力量的平移长镜头,我们投降吧。”)


二 女性|家庭|外部


阿方索先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女人,一个看似非常激进的思路。




让我们来到122:48-123:28,大概是全片最“感人”和“催泪”的一幕:从海浪里救下了雇主孩子的克里奥和雇主一家人相拥而泣,得到安慰后,克里奥失去孩子的心结也得以解开。这大概就是——爱,一种既让人无法相信也难以认同的爱。以此幕作为整部电影的海报,也算是切中宏旨。因为矛盾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解决。女主人索菲亚和佣人克里奥,她们的地位差异不会因为一次海边煽情表演或是家庭聚餐、度假就得以抹平。所谓“共克时艰”,是当上层陷于麻烦而底层利用价值增大时,前者不得不营造出来的说辞。面对丈夫的抛弃,索菲亚难道有别的更为经济的选择吗?而对于克里奥来说,她从怀孕开始就担心被解雇,这种焦虑的根由不言自明。

何况,两种不同的心事根本上也无法互相分担。注意:将雇主丈夫对索菲亚的离弃与费尔明对克里奥的离弃划上等号是不合理的。在导演的引导下,我们似乎倾向于认为,电影是两个同样被不忠诚的男人抛弃的女人的故事,她们的痛苦来源于男性。但索菲亚的丈夫作为一个高薪医生(同时也是白人精英)和费尔明作为一个乡村土著,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当这一家人和克里奥相拥而泣时,他们只是为自己哭泣,而并不明白社会的另一端发生了什么。就像电影中呈现的那样,索菲亚的世界里压根没有革命。如果我们把爱定义为使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计算的关系,那么我非常认同电影海报呈现的场景,它展现出导演的阶层底色。

因而,这是一个中产阶级臆造出的女性乌托邦。在去年的国产电影《找到你》中,也可以发现这类乌托邦短暂的闪现。和《找到你》中的保姆不同的是,克里奥作为一个年轻女性没有婚姻和家庭,这使她可以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对雇主家庭的服务中去。必须要指出这残忍的一点。

现在我们可以来总结《罗马》如何用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对立解构了阶级对立。

阶级对立关系

雇主/白人精英/中产:索菲亚和她的丈夫
仆人/原住民/底层:克里奥和男友费尔明

性别对立关系

男性:索菲亚的丈夫和费尔明——背叛 暴力 好斗 怯懦 专断 社会
女性:索菲亚和克里奥————  忠诚  爱  平和 勇敢 包容 家庭

在导演那里,最终似乎第二种对立关系战胜了第一种,从而更有说服力。但恰恰是这种处理遮蔽了墨西哥社会大量问题的根源。也正是基于这种性别对立,女性被处理成一个蜷缩于家庭,面对社会动荡茫然无助甚至麻木迟钝的被动形象。在这里,海边的相拥似乎也标志着传统家庭的重建——男主人的出走只意味着等待另一个男主人的降临。这种女性形象与其说是女权主义的,不如说是父权主义的变体,是男性强加于女性的想象。我们是否可以期待一种真正的女性革命者形象呢?这种形象在《罗马》中是绝对缺席的,尽管她在历史现实中绝对存在。



三 革命|爱 或 革命之外没有爱

现在我们终于谈到了革命与爱的关系。在导演阿方索那里,爱是跨越阶级的存在。它最后试图在电影里得到证明。但本文全力以赴地反对这个结论。

克里奥并没有从这个中产阶级家庭那里得到爱。33:40-36:20:丈夫→妻子→佣人×→狗,这是一个因为狗屎而起的迁怒/压迫链条,但克里奥作为鄙视链的最底端,并没有将愤怒抛向狗。孩子们又受到怎样的教育呢?他们经常因为一点小东西而争吵,要最大的,最多的,最快的,最好的。而奶奶的解决办法是,告诉他们玩具和食物还有很多。几乎没有希望看到他们对公平(这是爱的基础)的真正理解。而贴满房间的海报(mexico68,mexico70),叙述的是墨西哥上流社会的荣光:奥运会和世界杯。他们并不理解另一个世界的克里奥。就像导演阿方索也不会真的理解他童年时期的女仆那样。

不过,克里奥同样没有从费尔明那里得到爱。不仅如此,费尔明作为革命的(被利用的)镇压者,尽管是身处革命之人,却是个反革命者。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一对核心关系,实际上展现一个身处革命之外的女佣和一个反革命者的故事。这些人被革命波及而不是革命的正向参与者。但由此可见,即便在同一阶级内部,如果缺乏革命,爱也是稀缺。而这种革命,是针对一切不平等关系而言的,既包括阶级革命,也包括性别革命。

但《罗马》选择不展现革命者的爱情故事。爱被放置在革命之外而被讨论。要知道就在2018年,墨西哥又爆发了新一轮的运动。这种革命之爱,什么时候会被呈现在镜头下呢?



(2018年10月2日:我在1968年和1971年中幸存。1999年罢课我陪伴了我的儿女。如今,我和我的孙女一起。)
最后应豆友要求找来几本书,可以了解墨西哥历史和拉美大背景。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409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