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电影评论 >

电影《八佰》观后感50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9-21 09:58阅读:
电影《八佰》观后感

前天9.18,晚上看了电影《八佰》。
看完回来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想写点什么,又觉得这个话题太过于沉重。
值此夜深人静,和大家聊一聊这部电影,以及电影背后的那一段沉重的历史记忆。

这是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
两个小时的电影中,自始至终都充斥着浓浓的战争硝烟味儿,以及在极端环境中人性的多变性。
影片中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尸体横陈的战场,银幕前是人迹寥寥的空荡荡的影厅。影片中是每一个生命频死挣扎的绝望惨叫声,银幕前是仅有的几个观众滔滔不绝的低语交谈和欢快的笑声。

这是一个关于战争的记忆的电影,也是关于一个民族苦难与屈辱历史的电影。影片的背景是已经接近尾声的淞沪会战,影片的主题是通过二战这样一个极其宏大的历史大时代里小人物面对死亡的犹豫与懦弱,面对民族屈辱的挣扎与抗争,以及在绝望中依旧没有放弃的梦想与希望。
这是一部关于一个民族一代人成极其沉重的沉甸甸的记忆的影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世界的记忆。
抗日战争,是二战中仅属于中国中华民族的反抗侵略的历史记忆。
淞沪会战,是属于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尤其值得一个民族世世代代永久铭记的记忆。因为淞沪会战的失利,直接导致了南京保卫战的失败,直接导致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也直接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
而当年八百孤军坚守上海苏州河畔四行仓库的这一个小小的战役,只属于淞沪会战的最后一个句号,这是一个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印象或者已经被尘封遗忘的记忆。

这些早已经被沉入历史的故纸堆中的记忆,有些越来越鲜活刻骨,有些越来越沉默无声。
历史,好就好在,它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且被永久性的刻入记忆的东西。有些事情,不管你愿不愿意看到,想不想知道,它都早已经曾经真实发生过了;有些人,不管你对他的评价是好还是坏,是善还是恶,这些人都已经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真实存在过,然后也早已经随着自己生命的消失而一同尘封到历史的尘埃中。最终,只形成了那几页发黄的故纸,以及上边记载的几串枯燥的数字、和几个我们或者熟悉或者不熟悉、或者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的几个干巴巴的名字。只不过,这些名字中,有的很幸运,历史会用几句简短的话告诉后人,他们曾经干过什么,他们曾经是谁。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名字来说,历史显得尤其吝啬,连这几句短短的话都没有给他们留下。而最让人感叹的是,能留下名字的仅仅是凤毛麟角,而绝大多数人是连一个最起码的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也曾经到这个世界上来过,曾经在生活的静脉中摸爬滚打过,曾经在日子的酸甜苦辣中煎熬过,曾经为了他们的理想而奋斗过,也曾经为了他的民族而流过血流过泪甚至付出过生命。但,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是谁。他们对于这个世界都谈不上是一颗流星之一瞬,只如同历史的一阵青烟,飘散的干干净净。这个世界对于他们而言,悄无声息的去,就如同他们悄无声息的来。他们没有机会挥一挥衣袖,当然也带不走任何云彩。




影片儿讲的是抗战初期,南京南京陇县的一个月前,中日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 淞沪会战刚刚结束,国民党最精锐的中央德系王牌军队,以伤亡多少30多万人的惨痛代价,含恨撤离上海。
上海,随即沦陷。

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赢得的国际的同情和欧美国家的援助,另一方面也为了让占领上海的日军投鼠忌器,同时也为了让国际社会知道中国人还在抵抗,蒋光头刻意的在苏州河畔英美租界区对岸的四行仓库留下了一支800人的小部队继续坚守斗争。在已经有数十万精锐日军占领的上海沦陷区内,这支仅有数百人的小部队,靠着自己的血肉之躯和意志,继续抵抗。这显然是一场还没开始就注定要失败且没有任何悬念的战斗。
蒋光头为了博取国际支持和英美同情,就是要当着苏州河对面租界里的那群洋人,牺牲掉这几百号人,好让英美等欧洲国家知道,日本人打我啦,你们要管管啊。这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是在所有部队全部撤出上海之后故意留了一群抓壮丁抓来的炮灰打给洋人看的。反正炮灰的命贱,死了拉倒,死光最好。这是蒋光头精心安排的一场故意断送几百号炮灰生命,而演给西方看的政治乞讨秀。
所以,这种抵抗的结果,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会失败的很惨烈,很悲壮。

他们中年纪最小的只是十几岁的孩子,年龄最大的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以及人到中年还没有体验过男欢女爱的男人。他们没有攻坚的重武器,面对日军的飞机与铁甲车,他们只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绑着炸药往上撞。
面对上海沦陷区内数十万携挟胜利之威的精锐日军密密麻麻的枪林弹雨与白刃翻飞中,他们区区数百个老弱伤残,没有任何的支援。他们的意志越坚强,抵抗的越强烈,对于历史而言就,越是一个愈加鲜明的极其悲壮而惨烈的讽刺。




故事发生在上海静安区苏州河畔。

苏州河的一边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英美租界区,这里出了洋人,也有很多上海的有钱人在这里洋人的保护下避难。当时的日军还没有与欧美国家开战的意图,所以相对刚刚沦陷的上海滩,这里很安宁很太平。相对于此刻上海到处的枪林弹雨尸骨横陈,这里依旧日日轻歌慢舞,觥筹交错,灯红酒绿,杯盘狼藉,打情骂俏,闲谈扯淡。也有酒足饭饱闲谈的,也有实在无聊的时候站到河边看着河对岸的那些衣衫褴褛的老弱伤残在那里拼死抵抗。他们看的很开心,聊的很热闹,酒喝得很香,舞跳的很爽,甚至有很多人争先恐后的来下赌注。赌注就是对岸的那些还在拼死抵抗的人,还能不能撑下三个小时?
对于刚刚沦陷于日军铁蹄蹂躏之下的大上海而言,这里无疑是天堂。

苏州河的另一边,是尸体横陈,硝烟弥漫,枪林弹雨,白刃翻飞,鲜血与残肢断臂流淌满地,惨叫与哀嚎声响彻四周的战场。那些满脸血污衣衫褴褛的正在拼死抵抗的老幼伤残,他们在万分的绝境中,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孤军坚守在对岸。他们没有支援,甚至没有食物,但他们心里想的却是要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再受这种屈辱,要让对岸的那些人永远能够那样的开心快乐和自由。
相对于河对岸的天堂而言,这里无疑是地狱。
天堂与地狱,仅仅一河之隔。
尊严与屈辱,仅仅一河之隔。
而生与死,也仅仅一河之隔。

他们在羡慕着他们,也在保护着他们。而他们却把他们当作一群仅仅可以用来茶余饭后消遣看热闹,甚至用来下赌的赌注,和闲聊扯淡的谈资。
对于的那群衣衫褴褛满脸血污的老幼伤残的孤军而言,他们面对死亡也许也有恐惧,也有懦弱,也有犹豫,也有暴躁。但真正面对那一刻来临的时候,在真正面临着国土家园被践踏,民族被欺凌的时候,他们想的是自己的亲人爱人自己的子孙后代甚至所有的国人再不受这样的耻辱。相对于对岸的那群生活在天堂里的油头粉面,花枝招展,看他们热闹的人,他们虽满脸血污衣衫褴褛,心很干净。他们也有人性的缺点,但大节不缺。他们孤军坚守在阴暗潮湿的仓库, 更生长在那个阴冷黑暗的时代里,但他们体内的那腔的血很热。他们身处地狱之中,想着的却是,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和所有国人再也不会被沉沦于地狱之苦。
他们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来唤醒对面那群衣着鲜亮轻歌漫舞的麻木的人,来唤醒那个已经病了的国家和民族!
那一刻,他们视死如归,他们决绝而无所畏惧,他们以血肉之躯,身上捆满炸药,有的高声喊着自己的名字,有的搞着喊着“娘,孩儿不孝”,有的早已给自己的妻子留下了满怀柔情留恋但又决绝的遗书,冲向敌人。在一声声的地动山摇的爆炸声中,在随着爆炸声腾空而起的残肢断臂,碎肉血雾,尘烟火光中,对岸那群看热闹的人的良心开始受到冲击。他们的眼神不再冷漠,他们开始同情,开始悲鸣,甚至愤怒。他们开始募捐物资,开始眼含热泪的祈祷,也有人三三两两的企图从桥上冲到对岸去帮助他们,但随即就被日军的机枪扫到在桥上。
那一刻,对岸的那些麻木的人醒了,这个民族也开始醒了。只是,这个唤醒的代价,太大,太沉重了。





这是一部充满争议的电影。

有人说这部电影充满正能量。因为里面那些人的勇敢无畏和牺牲以及真实,可以激发我们当下每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也有人说这部影片在为腐败的国民党翻案。
也有人说里面的某些细节不太符合当时真实的历史。
也有人说这部影片夹杂了太多的私心,讨好对面的台湾人,来冲着金马奖去的。
。。。
就连在银幕前的这些观众,有的嘻笑,有的闲聊扯淡,有的惊恐于里面血腥的场面,有的根本就看不懂电影在讲述什么故事,只会说一声好惨呀。有爸爸妈妈带着孩子看的,也只会稀里糊涂的告诉孩子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
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人与事,离我们其实并不远,但现实中很明显很多人早已经没有了任何印象,早已经忘记了如今的太平盛世是怎么来的,早已经忘记了我们当前的好日子是有人一代又一代,曾经甚至正在为我们担负着责任。我们不应该要求现在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每一个人都记住战争,记住仇恨,但起码应该记住前车之鉴,记住感恩。
影片中,他们说,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以后会有人记得吗?
我想,这是一种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宁死不屈的精神,与党派无关,与成败无关,应该被记住。
。。。





但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注定是一部史诗级的电影,是一部有着积极意义的电影。有些抖机灵耍小聪明知道点皮毛就吹毛求疵的的人,不适合看这部电影,因为这是影片不是纪录片。有些说这部影片是为国民党方翻案的人,不适合看这部电影,因为这部影片反映的主题与党派无关。影片只是告诉你,当年我们这个民族在遭受最沉重的屈辱时候,有那一群人曾经为了这个民族流过血,为了这个国家付出过生命,为了我们这些后人能够吃饱喝足坐到电影院里面这样嘻嘻哈哈的看他们的故事而拼死抵抗过。他们曾经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你我他一样,对死亡和危险,胆小,懦弱,自私,这是他们的一面。而面对自己的民族被欺凌,国土沦丧,同样会前仆后继的去牺牲去斗争,他们也会变得壮烈且无所畏惧。他们也曾有过和我们一样的情感,也有过在我们看来很可笑的遗憾。但我们这个民族,毕竟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 有了和他们一样的人的抗争,是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他们的青春与牺牲的基础上,是踩在他们的尸骨堆上,艰难的站了起来,挺过了亡国的危险,度过了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峥嵘的岁月,然后是在他们的流血与牺牲中,这个古老的中华民族,才依然是中华民族。对于这些人,他们无所谓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无所谓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无所谓是正规军还是杂牌军,无所谓是军队还是平民,甚至无所谓成败,他们只有一个身份,他们是中国人,是体内还有着热血和信念的不屈的中国人。在面对国家和民族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他们是勇于牺牲慷慨赴死,用生命和热血去补天的中国人。

曾经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总是很幸运的被他最勇敢最善良的人民所保护着很好。
这是一件多么幸福且幸运的事儿,而这份幸福和幸运的背后,是多么的沉甸甸的代价、牺牲与付出。对于生活在今天,对我们而言,我们正在享受着这种幸运和幸福,但也要时刻记着这幸福和幸运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如今的中华民族会如此的太平而安宁,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总有人在默默的负重前行。
比如,影片中这些区区的数百衣衫褴褛满脸血污的老幼伤残的孤军。
比如,国家危亡,为了这个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而慷慨赴死,勇于牺牲的那些烈士。
比如,在改革开放期间,勇于尝试勇于奉献勇于开拓创新的那些人。
比如,在我们国家每次遇到大大小小的天灾人祸时,无论是洪灾雪灾地震还是火灾,那些无私奉献与牺牲的人民子弟兵。
比如,为了社会的稳定,每天都坚守在第一线的公安干警。
比如,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祖国边疆的那些边防军人。
比如,今年我们国家冠状病毒肆虐的时候,那些慷慨无畏的逆行者。
比如,每一个在平凡的岗位上安分守己,任劳任怨,默默付出的普通上班族。
比如,那些勇于探索,勇于开创,勇于发现未知的探路者。
比如,那些在特殊的岗位上孤独坚持的跋涉者。
比如,每一个懂得关爱,懂得感恩,懂得善良的普通百姓。
。。。
所以,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其中有三个,早已经成为历史曾经的记忆。而只有我们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依然是中华民族。





这是一部一定程度还原历史的电影。
影片中很多很耐人寻味的细节,充分的透射出当时真实的历史。
比如,影片刚开始的背景是淞沪会战刚刚结束,国民党在大规模的枪杀逃兵。
比如,影片中强迫逃兵枪杀日军俘虏来练胆子。
比如,抓壮丁。国民党抓无辜的老百姓到部队中把他们放到最危险的地方,或者修筑最危险的防御工事,甚至是充炮灰。
比如,当时的中国军队缺乏重武器,经常以人体捆绑炸药的形式,来去对付日军的坦克装甲等重武器攻击。
比如,当年大多数国军将领只顾自保,相互拆台的一贯优良传统。比如影片中真实的的历史背景,当年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国民政府命令孙元良的师留下来抵抗,孙元良求自保,打了个折扣,只命令下边一个团留下来,而自己寻花问柳去了。团长倒是没往下再打折扣,直接跑了,让新提拔的团副谢晋元带着一帮老幼残兵去执行任务。

孟良固战役中,国民政府命令李天霞去救援张灵甫,李天霞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只象征性的派了一个团,而他的团长同样为了自保打了个折扣,只派了一个营,营长也不傻,最后只派了两个班带着电台到孟良崮旁边远远的喊话:张师长,你顶住···

长征期间夺取泸定桥的战役中,国军上级命令一个整编营去泸定桥防守,营长舍不得损失自己的实力,只派了一个连,连长也不傻,最后在桥边的就剩下两个班,被我红军干掉了。。。
。。。
这种优良传统一直持续到蒋光头逃到台湾以后还在继续。。。

比如,影片中借姜武之口侧面反映了国民党军的军纪差,作风不良问题。
比如,淞沪会战期间,上海有钱有势的人都跑到外国租界避难。而惨遭屠杀蹂躏的,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和穷人,以及杂牌军的底层士兵。
比如,侧面反映了抗战期间作为蒋光头嫡系的中央军外强中干的无能。而很多时候真正充当炮灰,勇于牺牲,积极抵抗的大多都是被蒋光头所认为的那些杂牌军和地方军,而装备最好但跑得最快的大多是中央军。
比如,抗战期间,蒋光头政府的消极抵抗。一次又一次的通过给洋人卖惨,来博取洋人的同情和调停,以及洋人的无动于衷与隔岸观火。
历史无数次的证明,蒋光头那一套事事依靠洋人的做法行不通,而教员的那一句丢掉幻想,准备战斗,才是至理名言。

比如,大多数国军缺乏誓与阵地共存亡的牺牲精神。这些都比较符合当年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兵的真实状况。

影片中,侧面的反应了当时淞沪会战的真实状况。





当然,作为影片而言,有些地方有虚构的成分,有些地方也在夸大事实。
比如,关于当年守四行仓库的人数。
当年坚守四行仓库的战斗,也并没有像影片中那样惨烈,伤亡也没有像影片中那么大。
对于这段历史有一知半解的半吊子们,以及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的印象中,八佰壮士是和鬼子死干到底,死守仓库不退,战至最后一人,这是一个悲壮惨烈的故事。想象到的结局是,壮士和鬼子们同归于尽,集体英勇殉国。
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电影出于商业利益以及画面的艺术效果而营造的假象,影片中借黄晓明扮演的特派员之口,就一语道破了“八佰”就是一场国民党刻意牺牲掉一群炮灰,而在洋人面前表演的“政治秀”,也借黄晓明扮演的特派员之口,说出了“这场秀没有必要演下去了,你们撤吧”。

所以影片的最后,当观众们认为团长还会继续坚守时,他们开始了撤退。或者与其说是撤退,倒不如说是争先恐后的大逃亡。因为他们觉得日本人不敢拿欧洲人怎么样,只要撤到苏州河对岸的英美租界就安全了。
对于这一点,影片没有回避历史事实,只不过有些夸张。
根据四行仓库保卫战后来的幸存者回忆,“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时,曾牺牲一两人,在撤退进入租界时,又牺牲数人,最后撤入租界时,租界方面清楚的登记人数,撤出的共计420人。后因伤势过重死掉几十人,所以撤出以后活下来的是377人。

另外根据当时谢晋元的回忆录,是牺牲十余人,而手下营长“杨瑞符”的说法是牺牲九人。

所以真实的“四行仓库”战斗确实打出了中国人宁死不屈的精神,战斗中也确实造成了日军200多人的伤亡,但远没有电影中描述的那么夸张。
真实的历史是,当时坚守四行仓库的这只孤军之所以伤亡如此小,能大部全身而退,除了因为这支孤军宁死不屈的抵抗,另外的原因之一是,日军不傻,他们很清楚当时的国民政府留着一群炮灰在英法英美租界对面抵抗的目的。就是一方面希望博取洋人的同情和调停,另一方面因为离得太近,希望在战斗中让日军走火,拉英美等国家下水。所以当时上海沦陷区的日军没有对四行仓库的这只孤军全力清剿。

这才是真实历史。

这里并不是说“八百壮士”不英勇,不配当英雄,他们在坚守四行仓库长达4天的战斗中,在物资缺乏没有任何救援的情况下,击退日军10多次的进攻,击毙日军200多,打出了中国人永不屈服宁死不屈的精神,当然配的上英雄和壮士这个称号,他们也当然是民族脊梁。

另外影片有几处张冠李戴编造历史的虚构地方。
第一处就是,升国旗。
影片中升国旗这一段是整部影片的高潮。影片中坚守四行仓库的这支孤军想通过升国旗来告诉国人告诉全世界,中国人还在抵抗。他们升起了国旗,然后日军的飞机开始轰炸扫射,国旗跌倒,然后再上去一波人用血肉之躯把国旗再撑起来,再跌倒,再上去一波,再死一波人再跌倒再上去一波。。。
而事实上,这个事情当年没有发生过。
真实情况是,四行仓库确实升过旗,根据“八佰壮士”之一的王文川老先生的回忆叙述。
王文川老先生说:“国旗送来后,谢晋元组织一半的人(200多人)去楼顶升旗,他们找了根两米多的杆子把国旗升起来,下面用粮包压住,为了让对面的人看的更清楚。”

“但是升旗后,并没有日本飞机来袭击和轰炸,四行仓库战斗双方都没有使用重武器,基本都是机枪和步枪。”

亲历者口述,根本没有所谓的“惨烈护旗”,二战历史上是有过一次惨烈护旗,但那是硫磺岛上的美军插旗事件。
导演在影片中如此花心思的模仿和套用硫磺岛战役中的美军插旗,将护青天白日旗作为整部电影的大高潮,是否能引起大多数五星旗下长大的中国人共鸣不知道,但想借此感动对岸的台湾,还是对自己有好处的。毕竟对岸看着青天白日如此壮烈,那肯定比我们五星红旗下长大的人要有共鸣的多。让台湾人获得更多感动,不是更容易获的电影金马奖吗?




历史资料图片:二战硫磺岛战争中惨烈插旗的美军

第二处是关于撤退。
影片中,最后坚守四行仓库的这只支孤军,准备往对岸的英美租界安全区撤退时,在桥上一批一批的人冲上桥,一批一批的被日军地堡的机枪给扫倒。这简直就是大屠杀的场面,极其悲壮而惨烈。
根据后来幸存老兵的回忆讲述,事实上,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当时往对岸撤退时,确实遭到了日军地堡机枪的袭击,但只是死亡了几个人,其余大部都安全撤离到对岸的租界区。
影片所拍摄的惨烈而悲壮的场面,只是从艺术效果上模仿了当年二战期间盟军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场景。夸大当时国军的英勇和战力,来博取台湾人的欢心,目的还是为了获取台湾金马奖的需求。

在电影《八佰》的最后,模仿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影子, 守卫四行仓库的800壮士奋勇彻撤离,租界那边的群众冲破铁丝网,要去桥上救“八佰壮士”,画面和氛围让观者震动。但当时真实的历史也恰恰相反。这一幕催人泪下的场景,当时真实的历史,会让很多人失望。比起影片中“八百壮士”结局,当年真实的八百壮士的故事,却不仅悲壮,更无比凄凉。
当年,八佰壮士撤入租界后,出去因伤重而死的,仅存377人。他们并没有受到对岸的欢迎,甚至没有受到做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待遇,租界方面迫于日军压力,立即收缴了他们武器,并羁押在俘虏集中营里。



历史资料图片:当年被关押英美租界区集中营八佰壮士的落寞,和看守他们的英军士兵的高傲。

租界也不提供生活经费,在饥饿的驱使下,为了生存,谢晋元就组织战士们在营地里干杂活,勉强养活这几百号人。
1938年,抗战爆发一周年之际,谢晋元为了鼓舞大家的斗志和坚定大家的决心,想在集中营里升自己的国旗纪念。多次与英租界当局请求都被拒绝,强行收缴。因此双方发生冲突,引发械斗。被打死4人重伤130多人。

1941年4月,营地里的4人被汪精卫收买,在集体跑步时趁谢晋元不备,刺杀了谢晋元。
而刺杀了谢晋元的4名叛徒,也没有了利用价值,被当场抓获,判处死刑。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上海公共租界,俘虏“八百壮士”,随后孤军壮士被分别押送至安徽,浙江,东南亚等地当苦力挖战壕,期间多数人被活活折磨致死。

1942年底,100多名孤军战士被派往安徽裕溪口装卸煤炭,80多名被折磨死,29人成功逃脱,回到重庆的陈日升等人要求重新入伍恢复建制,但遭到国民政府拒绝。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担心当中有共产党的赤色分子,所以自始至终国民政府对这些人的死活根本就毫不关心。

1943年初,在南京孝陵卫关押的28名壮士胜利出逃,部分在茅山参加了当地的新四军游击队。这算是一个难得的好结局了吧。

抗战胜利后,陆续回到上海的八百壮士,生者仅存110多人。这110多幸存者,国民政府不收留,他们的死活也不管。只能靠着谢晋元的遗孀靠着房子收的租金来勉强养活。

内战爆发后,幸存的这一百多人大多不愿再战。

1946年3月,36名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孤军战士,在经历了三年多的海外苦役后,历经辗转回到上海,继续着凄凉……

1947年,出于舆论的压力以及收买人心的需求,蒋介石国民政府又想起了这些人,每人发了5万法币的经济补偿。但由于三年内战期间通货膨胀严重,1947年的法币面值,1700块钱才能买50克劣质大米。蒋介石给的每人5万法币,连最差的大米都买不了三金斤。。。

其中比较传奇的是毛炎炳老人,他当年被抓壮丁抓到了县保安大队,淞沪会战时补充给了谢晋元团。日军接收租界后,被鬼子抓到南京老虎桥监狱关押,再转到新几内亚做随军苦力。日本投降后在50年设法回国,同年报名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们的事迹如果可以拍成电影,应该会同样非常精彩吧!

反观我党、我军对八百壮士相当厚道了。在上海解放后,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把在上海能找到的八佰壮士幸存者60余人,连同谢晋元遗孀都给安置了工作和待遇,甚至连当时的大多数俘虏都给安置了工作和待遇。

按照谢金元的后代谢继民的说法,政府还给他母亲介绍工作,安排她到江南造船厂等待遇高的大厂,但为了照顾他们四个子女,凌维诚都放弃了,选择了就近在托儿所工作。先任副所长兼保育员,后又调里弄服装厂工作,1957年3月她还被增补为虹口区第一届政协委员,此后又连续担任了第二届至第七届政协委员。直到1973年才退休。

我党能够安排的,基本都给他们安排了,里面年龄最大的,好像是96岁去世的吧……

哎,还是新中国把人当人啊。

最后,如果你问我,《八佰》值不值得花钱去电影院一看,我觉得,值。

中国需要电影中那些壮士和民族脊梁的故事来强化我们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同样电影也诉说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一恒久主题。

最后说一句,我们当前的幸福而安定的日子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1965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