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7-06 11:36阅读:
次
《蛮好的人生》观后感
相信每一个从头至尾、专注认真地看完这部剧的人都会有所收获,这也是我爱看电视剧的原因,尤其是贴合当下的现代剧,更可以直接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所启迪。
1、成长
看完整部剧,我真觉得胡曼黎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女性。她勤奋、知性(虽然只有中专学历)、聪慧、勇敢、善良、潮流,既是一位优秀的员工,又是一位贤惠的妻子,还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像她这样即便是40岁的女人,我也相信会有很多男人爱上他。这不,从最开始的中年离异带孩的落魄女子,到最后三个男人都喜欢她,这并非源自她的刻意经营,而是来自与她接触进而了解她的人的内心感受。
但是,剧终时的她已然不是第一集的她,最初的她因为成功而浮躁,忽视了经营婚姻、忽视了经营风险、忽视了人性的阴暗,导致她跌入人生谷底。但也正是这个再次崛起的艰辛历程,才让她变成一个更加完美的女性:依旧自信但不再霸气,多了几分平和(如对那些曾辜负她的人的原谅、重回蓝洋后对同事的谦和态度);依旧善良但不再简单,能从更高的维度思考问题(如对医养结合的普惠性思考和行动);依旧追求成功但不再“惟利是图”,而是追求生命的内涵以及与自我的和解(如在蓝洋领奖台上关于“爱自己”的发言)。
如果胡曼黎没有这些变故,可能她不会这么快就发生转变;如果没有离婚,丁致远也不会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愚蠢、自己的妻子原来是那么好;薛晓舟如果没有女友的分手和这段保险业务经历,也不会懂得生活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的鸿沟。
如果这部剧还有续集的话,我相信每个人都还会继续成长:胡曼黎和薛晓舟的爱情会开花结果,他们的事业也会蒸蒸日上,但是若干年后功成名就的他们也许会感悟到,应该多些时间去享受生活,而不是一单又一单保险合同的接力,或者去做些更有利于社会的其他工作。邱丽苏也会通过深刻反思做人与生意的双重失败,逐渐看清自己,调整生活目标,和丁致远带着孩子过上宁静而简单的生活。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成长中,直至生命的终结。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的人格会变得更加完善,对世界的认知更加丰满,拥有一个完满的人生经历;有些人也可能平庸甚至倒退,终究没有参透生命的意义,寥寥此生。一部剧只能定格一个阶段,给我们的启迪也仅限于此,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连续剧,在这部剧中不断成长,这部剧的平均集数约为3万集。
2、责任
我相信有许多成年人会同我一样,并没有对“责任”这个词有太强的感受,只是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工作、应该做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但是这部剧让我好像确实看到所谓的“责任”就是扛在肩上的有形的袋子,也让我对这个词肃然起敬,真正感受到了压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动力。
这部剧反映的是现实主义题材,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剧中多处都凸显了“责任”这个话题。如,胡曼黎在被吊销保险销售资格后,她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断了。之前中产的生活马上就无法持续,孩子在国际学校高额的日常开销、生病在床的父亲高额的照顾费用、因公司起诉带来的300万债务、尚未还完的房贷,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一个女人的肩上。当她拍着薛晓舟的肩膀说,她必须努力工作,因为自己有这些责任在肩,我真的很为她感动。作为一个女人,面对如此不堪的生活,她没有在精神上垮掉,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艾自怜,只有积极乐观,直面生活的挑战,独自扛起重担。更为可贵的是,她没有把任何压力传导给自己周围的人。她告诉儿子安心学习,自己宁可放下颜面卖掉压箱子底的奢侈品,也要给孩子缴纳上万元的游学费用;在带领薛晓舟做业务的过程中,还扮演了大姐和导师的角色,没有在分成上过于挑剔。她给所有人的那一面都是积极、乐观、向上,即便自己含辛茹苦地白天跑业务、晚上做视频,也没有任何怨言。作为一个精致的女人,却拥有如此粗粝的背后,真像是珍珠与砂砾的关系。
剧中还有其他的责任体。如,薛晓舟为了照顾母亲,宁可退学放弃文凭;为了能担负起照顾所爱之人的未来,终于学会了适应社会、放下小自尊,提升了业务能力。再如,丁致远虽然很天真、清高、书生气,但也在变故的生活中学会了负责,即便他后悔与邱丽苏的结合,但他仍然会为他们的孩子负责,他也懂得了该如何担负起一个丈夫的责任,只是已为此付出了失去的代价。而反观邱丽苏,在她身上很难找到承担一个好妻子、照顾好身边人的责任感,她的对外接口好像只有索取。
是的,作为一个成年人,无法摆脱自己承担的责任,无论对于家人还是社会,无论是要挣钱养家还是要奉献社会,其实这也正是一个成年人可为之自豪的荣耀。在把追剧作为一种娱乐的同时,如果能够加深对自己肩上责任的认识,不失为一个巨大的收获。
3、社会
生活是美好的吗?每个人的不同人生阶段,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也许只有小孩子才会说生活真美好。剧名“蛮好的人生”也暗示着,如果能有蛮好的人生就已非常成功了。为何如此?因为人所生存其中的社会并不“蛮好”。
每个受过正统教育的自然人,从小受到的几乎都是真善美的教育,但是社会永远都是一个复杂多元的大染缸,无论哪种政体、哪个年代,都没有一个完全公平的社会,虽然我们的社会也一直在进步。
这部剧也呈现了许多当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如:表面上繁华不息的大上海,却也无法掩盖疾病与死亡带给人的绝望;大城市的高收入与优越的生活条件,却也无法隐去多少婚变的夫妻与心灵受伤的孩子;发达的经济与高度的法治,却也无法去除人性的黑暗与算计。每时每刻关注朋友圈进行点赞,更多的是为了给潜在客户被关注、被在乎、被尊重的感觉,其实还是为了经济利益;太盈国际公司中,没有保单的新人连一个工位都不配,而一旦成为明星业务员,立刻分配给一个能容纳一个团队的大景观单人办公室;从前被人无视的没有业绩的透明人,如今成为总监后,周围点头哈腰、满脸堆笑、温柔呼唤“薛总”的人比比皆是;胡曼黎父亲住院没有床位,大家各显其能托人找关系迅速安排病床,而不顾是否还有其他病人已候床多日。业务员见客户带礼物的行为几乎成为标配,尽管监管明令禁止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吴雅给予薛晓舟关于怎样与院长打球的教导,让单纯的薛同学无所适从。
以上种种,每天都在我们周围真实地发生。作为一个成年人,对此已熟视无睹、了然于心。但是对于一个孩子、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这个社会应该是这样的吗?作为弱势群体的年轻人只能重新认识这个社会的各种潜规则,直至成为一个标准的成年人,继续维护这个社会的现状,留给下一代继续学习。
我有一个天真的愿望,自己要在微小的范围内,为这个社会的公平做一点点改变,哪怕只是沧海一粟,我依然满足。
4、人性
从这部剧的丰富角色中,可以见众生、见自己。很多角色都能在你身边找到一个真实对应的人。人与人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外貌的差别、条件的差距,而在于内在的区别。有胡曼黎这样热诚善良的人,也有陈放、唐玲这样的无德小人;有天真善良、三观正确的薛晓舟,也有李青青这样不在乎仁义道德、眼里只有利益的精英高管;有丁致远这样软弱清高、单调狭隘的知识分子,也有邱丽苏这样精于设计的利己主义者;有因保险受益而主动介绍客户的卖鱼老板,也有骗取养老机构入住资格的胃癌保安。
从古至今,人性的多样性从未改变。它是构成社会复杂性的基本原因。但在被各种人性裹挟的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自处?是接纳?是自我保护?还是战斗?也许胡曼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答案。尽管她经历过那么多次的背叛与伤害,但依然可以不改善良本色和道德底线。在经历了这一切后,她对所有伤害她的人进行了原谅,这并非向人性妥协,而是认清了在当前社会生活环境下,人性异化的外部因素与内在必然,接受这样一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但依然热爱还算“蛮好”的生活。她选择了与自己的“恨”与“不甘”进行和解,选择平和接纳生活的无常与不公。纵有伤痕累累,我心依旧阳光灿烂。这难道不正是通过生活的修行,终于得到了关于幸福的正果吗。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yingping/32167.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