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7篇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3-09-07 10:19阅读:
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7篇



603班 崔婧琪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开学第一课》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了,而这一课主题“强国复兴有我”回荡于我的脑海。

从汇聚文明瑰宝的国家版本馆,到记录人民空军奋斗史的航空馆;从“双世遗”武夷山公园到江苏镇江现代化农场;从世界屋脊的“拉索”,到浩瀚宇宙的中国空间站……我感受到了祖国富强的力量!

埋头学习的我,竟然忽视了学习的初心。这节课,我看到“乡村筑梦人”魏巧与赵亚夫;英勇的飞行员张威与陶伟爷爷;追梦神州十六号航天员:杜海潮、景海鹏、朱扬柱!我意识到,祖国有许多值得几代人去努力的伟大事业,过去有他们,未来,有我们!

这是一节深入浅出的科学课,也是一节震撼人心的历史课,更是一节深入我心,倍感自豪的文化课!在新学期,认真学习,不忘强国复兴的初心,向梦想扬帆起航! 



603班 王木子


又是一年开学日,又逢央视开课时。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 带我们回顾了《儒藏》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汇聚过程,也带我们追溯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五千年前的养蚕缫丝、战国时代的蹴鞠、宋朝的“外卖“和“租车“……都让我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而折服,也让我深感传承和发扬的重要责任。

    “拉索”、歼—20战斗机、大飞机C919、神州十六号和中国空间站等,都让我们有底气告诉全世界:我们已不惧挑战!

    我们要珍惜英雄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也要感恩父辈们用无私奉献换来的科技强盛,更要铭记复兴愿、坚定强国志,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603班 邵鑫妍


2023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在这堂课上,我们有幸聆听了王博教授介绍《儒藏》工程编纂的故事,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亿字,282册,510种”,在我看来简直是天文数字,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浩大工程,然而中国研究人员凭借着坚强的意志与执着的信念,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王博教授说,一个思想能够流传下来,非常不易,靠的是文献。如果不是这些文献的记载,那中华文明也会随着岁月消逝殆尽。正如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不带“古”字,是因为只有中国文明没有被时间冲刷而去,而是随着岁月不断沉降,积淀,持续绵延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成为我们渊源的“国学”。

我认为,祖国的复兴之路不仅仅依靠科技上的强大,中华文明一撷一角中的智慧,都能成为我们的铠甲与武器,指引着每一寸前行和突破,令每一种创造更加坚不可摧,难能可贵。



603班 张云依


“无奋斗,不青春”,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的脑海中一直跳动着这六个字,它们是对梦想最好的诠释。

从北大教授汤一介爷爷带病编写《儒藏》,到考古学家发现几百万年前人类的遗骨;从魏主任抛弃北大主任工作回家乡科技化种田,到人类观察蟹状星云时遇到的种种困难;从19世纪50年代陶伟爷爷首次开飞机空战胜利,到三名航天员在太空攻坚科技难题。中国技术的飞速跨越少不了先辈们的奋斗历程。“过去有他们,现在有我们,未来有你们”这是飞行员张叔叔在课堂上所嘱托的。是啊,老一辈们已经为祖国打下了坚如磐石的地基,而我们应该将"磐石"垒砌得更高更坚实。

其中,最撼动我的是汤一介爷爷带病编写《儒藏》。汤爷爷是《儒藏》工程的发起者、主持人。在开始做这个工程的时候,他已经有76岁的高龄了,还患有肝硬化,病情一直反复。有人问他为什么还要编写《儒藏》?他只说了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意思是说遇到困难,决不逃避;遇到责任,勇于担当。2014年6月27日己是肝癌晚期的汤爷爷出席了《需藏》“精华编”,13天后,汤爷爷故逝,享年87岁。工作人员在整理汤爷爷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封工作便条,透过这一封封工作便条,我们仿佛看见了一位耄耋老人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铁肩担道义的重任。只要他活着,哪怕一息尚存,也要为《儒藏》尽最后一份力,为祖国发光发热。

一帧帧画面,一个个故事,背后所凝聚的都是对祖国的满腔热爱,表达的都是火热的赤子之心。我们正值少年,作为新一代接班人,更要坚守科技兴国的信念,捍卫大国重器的意志,向着阳光大道——出发!



603班 金欣愉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今天的《开学第一课》刷新了我对农田、农业的认识。

在一片片翠色欲滴的稻田里,不见农人忙,只闻“机”声隆。那里有巨大的自走式植保机,它的轮子就有1.5米高,双臂张开足有18米宽,一小时作业面积可达20亩;那里有无人植保机,它的装载量达到100斤,一小时可以植保100亩地;那里还有田间气候仪、光诱智能虫情测报灯……这哪里还是稻田,俨然是一片高科技“工厂”。

我的家乡也在农村,听爷爷说,以前的稻田全靠农民辛苦耕耘,农民伯伯每天日未出而作,日暮而归,每天“尘满面”“泥满身”,面朝黄土,背朝天,十分辛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乡的田间地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耕作逐渐在家乡兴起。

“过去每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腰酸背痛,现在,坐在田边抽着烟,喝着茶,机器就把所有农活干完了,种田再也没有以前那么辛苦了!”爷爷的嘴角堆满笑容。

科技的巨笔,正在不断擘画乡村振兴美丽新图景。我们青少年一定要高擎科技强国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继往开来,勇于探索,让科技之花馥郁华夏,香飘盛世中国!




603班 杨璟琰


    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开课啦!在以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的这堂课上,我们感受到了前辈的伟大和祖国的强大。最让我感动的篇章是以实景课堂形式带我们探访了被称为“鸟的天堂”和“蛇的王国”的武夷山国家公园。 

    在这里,象甲虫、独角仙、甚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阳彩臂金龟等罕见昆虫都能悠哉游哉的生活着;更有燕子窠生态茶园的“茶豆油菜”的绿色生态模式。看,我们用科学照顾大自然,大自然也回馈我们珍贵的礼物。这不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吗?  

    我们之所以不用淋雨,是因为有前辈为我们撑伞;我们之所以能眼中有光,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民族和一个光辉的政党!而现在,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肩负起建设更美好祖国的重任。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祖国放心,强国有我!



501班 王怡萱


9月1日晚上8点,一年一度的《开学第一课》伴着凉爽的秋风如约而至。

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它可以是呐喊的口号,也可以是让你为之奋斗的梦想。现在它是中国目标,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天下兴亡,少年有责。

中华上下5000年,人才辈出,正是他们的建设成果让中国有了雏形。科技发展了,歼-20与“拉索”工程摩擦出的火花,数字化种田与生物多样性带领脱贫,信息化与古画之间的碰撞,无不在表现中国之发展。不变的是那在历史长河中屹立千年的仁德。强国之梦需要少年的热血拼搏才能完成。

中华之河的源头是历史,中华之山的底盘是历史,中华之树的根也是历史。儒家文化是历史中最有底蕴的一章,儒家思想是引领炎黄子孙最重要的文化。顾名思义,《儒藏》就是收集儒家文化的大宝藏,精编版有2亿字,282册,510种,全本共10亿字。汤一介老先生,终其一生去编写,即使晚年病危,仍然带领众多学者编写研究,呕心沥血,不顾身体抱恙,这样的精神实在是可贵。

中国人以食为天,成为一代农业大国,离不开农人之默默付出。80后新农人代表魏巧甘愿放弃北京舒服的生活和优越的科研工作岗位,开创数字化种田,她和所有的新农人,都一致地为祖国付出,是我们的榜样。

少年是国家的脊梁,一代一代人为了报效祖国,奉献青春,我们将接下重任。无奋斗,不青春,心怀华夏,宅兹中国。



501 徐梓涵


    强国复兴有我,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观看了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收获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

    视频从历史、科技与文化等方面展现了中国的过去、现状及未来,让我了解到了中国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革,也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历史中读懂中国,在学习中热爱中国。这些举世瞩目的新变化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的无限可能。

    第一站是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其中王博教授为我们讲述了世代流传的典籍背后的故事,并回顾《儒藏》编纂人汤一介先生皓首穷经汇聚《儒藏》的过程。汤一介老人家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事不避难,义不够责”。就是说遇到难事不逃避,遇到责任勇于担当。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也是我们当代青少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也需要我们具备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

    第二站《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副主编金晓明,带我们“画中游”,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研人员历经千辛万苦,用数字化形式将《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这些旷世奇作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感受到科研人员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受到一线工作者们默默无闻的贡献。这让我认识到无论从事怎样的职业,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为社会付出穷力都是有价值的。

    展望未来,我对中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高铁到5G,中国在科学领域不断创新和超越,这些科技成就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为国家繁荣富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明白了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肩负起“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不断努力,不畏困难,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501班 吴子墨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不同寻常,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在课堂上,我跟着许多有名的人物去了解了中国的大工程。

我跟着王老师探索儒藏的奥秘,和高老师去探索5千年前古人类的生活,与马老师去欣赏武夷山国家公园神奇的动植物,跟着曹老师用“拉索”看看天外行星的秘密,同张威叔叔一起致敬那些航天人,致敬在神州16号上面的三位航天员们一起为了梦想而奋斗。强国有我,迎难而上是我们新时代少年的奋斗目标。“过去有他们,现在有我们,未来有你们!”是张威叔叔对我最有影响力的一句话。

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探秘天外星体的“拉索”,这个大工程整整用了14年才建成,听曹老师说,他们跑遍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最后找到了海子山这块风水宝地,可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晚上-35°C ,荒无人烟,只有狼,晚上睡帐篷的时候可以听见狼一边围着帐篷一边嚎叫。白天含氧量50%,大脑缺氧极其难受。但是,和曹老师一样的科学家想着,只要“拉索”一旦建成就可以探索那些星星的奥秘,于是他们只在2020年就建好了“拉索”的一半,如今,“拉索”还在探索几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发现的蟹状星云,他们却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包括多个天体。我们的天文学里面,要有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声音。这些未知的宇宙之谜,将由我们来破解。

像这样的科学奇迹,还有很多。比如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人造太阳east创造世界纪录,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完成商业首飞,华龙一号核电站竣工检验……习主席的一句话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501班 江昱辰


    九月的金秋,欢乐的暑假已过,迎来的便是新的学期。在9月1日这晚,我们共同观看了一个意义重大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今年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

    今天节目组请来了考古学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新农人、飞行员……这些人正是靠着自己的双手以及智慧振兴了中国,富强了中国。他们有的是用一生编撰十亿字典籍《儒藏》的考古学家;有的是顶着高原上恶劣的风雪,在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坚持考察地貌工作的地质学家;有的是放弃了大城市优越生活条件回到家乡,利用现代化农产业技术,帮助乡亲们提高收成率的“新农人”;有的是日夜不停地在实验室里,为了实现高技术而过度劳累的科学家……

而最让我敬佩的还是这位虽已是高龄却还意气风发的老飞行员陶伟爷爷!陶爷爷名中的“伟”字也证实了他光荣的一生。陶爷爷年轻时曾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也是一位优秀的飞行员,19岁时就已在一线战斗,在对敌空战中就击落击伤美军f-86战机各一架,被誉为“空中拼刺刀”和“年轻的鹰”,还首创了志愿军空军120m近距离击落敌机战例。直到现在,他还能口齿清晰地讲述当时战况的激烈!

虽然今天的生活很美好,但我们仍不能忘却前路的艰辛,我们应该接下这熊熊薪火,继续奔跑在强国复兴的跑道上。我们心里埋藏的那颗富强祖国的种子,在经历风雨后,会长成参天大树,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一片自己的绿荫!



501班 李意


安阳的殷墟火了,我们的国产商业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航天员在太空频繁会师,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惊喜不断……昨晚观看的《开学第一课》精彩纷呈,集中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也让我振奋不已。

我最感兴趣的是在中国国家版本馆里陈列着的《儒藏》。这本书能让我们更好地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部《儒藏》的精华篇有两亿字,这么多的字数,许多人究其一生都看不完。不过,没人想到这本巨制竟是由一位垂垂老者完成的,他叫汤一介,做这个工程时,他已经有76岁的高龄,而且查出了肝硬化。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时,老人家说了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从这些铿锵有力的话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铁肩担道义的情怀。

此时,北京周口店的化石像一缕文明的火光从过去走来,映照着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就一个月前,7月17日,又发现了一枚古人类的顶骨化石,这些化石见证了中华大地的悠久历史,也让我们得以于祖先们邂逅、和古人们对话。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还拥有了自主设计、独立建设的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中国从以前的被人欺负到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外太空的国家……许许多多的科技成果让我高兴和兴奋,更多的是自豪。

同学们,强国复兴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持续努力和奋斗,很快接力棒就会交到我们手中,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拼搏,尽快成为栋梁材,到那时,祖国未来的科技发展将由我们来创造,让全世界都能看到中国的强大。


501班  戴诚睿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是迎接新学期的仪式,今年也不例外,九月一日晚上八点,我准时观看了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上课”的开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最早记载“中国”二字的何尊,自它开始,我们在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遨游。 课堂上我了解了“儒藏”工程,敬仰汤一介爷爷的赤子之心;欣赏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感慨山水画的清秀素雅;认识了“80”后,实则82岁的农技专家赵亚夫老先生,感受他对农业研究的年轻热血;感受了了长空中歼-20战机的飞跃,守护了祖国的寸土江山;领悟了“神舟十六号”的三位航天员送上的“三心”礼物:上进心、好奇心和不变的初心。激砺、引领着我们奔赴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

在《开学第一课》上,让我印象最深刻是“拉索”首席科学家曹臻向我们介绍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的高海拔宇宙观测站“拉索”的历程。在“拉索”制作初期,那些外国科学家对“拉索”不断的提出质疑,他们说“拉索”就算是接收到信号也观测不到,一点用都没有。但中国人却信念坚定,在零下30度高海拔的恶劣环境中历经14年建造出了“拉索”。同时,“拉索”不负众望的记录下了近百年来最大的伽玛暴,让一外国人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拉索”的成功, 不仅是科学家们为祖国科技发展日复一日的劳动,还是祖国强大给予他们的信心和力量。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树立了文化自信,激发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更点燃为强国复兴奉献力量的决心!作为一名少年,在强国复兴的征程中,我能做些什么呢?这让我想起介绍歼—20飞机中那位飞行员说的话:“过去属于他们,现在属于我们,未来属于你们!”我就是未来中的一员,在未来,我们是新时代的建设者,你我少年应自强不息,未来以激昂的奋斗姿态接过强国复兴接力棒,强国复兴有我!



501班 钱诺宸


时间缓缓流逝,又到了新的一个学期,《开学第一课》也如约而至。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用微景课堂的形式请来了各个领域的代表:有终其一生,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汤一切先生;有64年扎根于农村,退休后仍服务农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赵亚夫;有展翼云霄、搏击长空的空军战士;有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中的航天员们……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写好自己的青春故事,才能为家乡的建设、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的我虽是一名小学生,可是在我心中早早就种下了一颗种子:携笔从戎,报效祖国。当我看到抗美援朝战场中,不满19岁的飞行员陶伟首创120米近距离击落敌机,创造了“空中拼刺刀”的范例,让我既紧张又惊叹。从当年的米格-15到现在的歼-20,从建国时的17架飞机到现在数以千计的战斗机,中国空军把成绩写在祖国的蓝天上。正如歼-20飞行员张威说:“如今,我们有底气用大国重器列阵长空,告慰革命先烈。”

习主席说:“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不久前,安徽潜山野寨中学的20名考上军校的学生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信中鼓励他们:“我等青年有卓茂之才,不改赤子之心,坚守成长成材的鸿鹄之志,对党忠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谆谆教导,倍感亲切,我深受鼓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每一代人写好自己的青春故事,强国的接力棒定能代代传承。那我们就从写好每一个中国字,读好每一本书,听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路,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开始吧!



602 方云开


又是一年9月,《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要讲述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二十大代表、航天员、科学家、文化学者等人,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捍卫祖国的尊严与荣誉的动人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拉索”的故事。

拉索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曹臻,曾与他的团队在西藏的羊八井做了约30年的宇宙线的研究和观测。当时这个领域的所有思想都来自于国外,一次,他参与了天文学年会,但他们数十年的艰辛工作直接被来自外国的主持人忽视了。当时曹臻就觉得必须得有咱们自己的观测站。

当时是2009年,曹臻这样的设想遭到了外国专家的怀疑,可曹臻却毅然坚定,开始着手观测站的工程。观测站的建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仅仅是选址,他们就花了五年时间,到了西藏,青海,云南,四川,跑了50多个地区,终于选定了四川稻城海子山。这里的大气非常稀薄,只有50%,温度最低可到零下35摄氏度,陪伴他们的只有狼群。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熬过来了,将拉索点缀于这荒无人烟的地方。有了拉索,他们捕捉到了曾经国外说的至少100个看不到的物体,让中国的宇宙线观测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他将自己的宇宙线论文用科技写在了这浩瀚的宇宙中。

是的,谁说论文一定用笔要写在纸上呢?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历史悠久,而有一个人的出现,则改变了之前传统的农耕方式。她,便是魏巧。

魏巧,80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2017年的一天,身为北京土壤学硕士的她接到农村父亲的电话,问她有没有可能回去接父辈的班。那个晚上,魏巧辗转反侧,她想:是啊,我们是祁隆的青年,家乡很需要我们,我们可不可以把自己的论文写在家乡的大地上?于是,她与农业博士丈夫分别辞去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的工作,回到家乡两万多亩的农田上,成为国内最早一批数字化农业的探索者。六年过去,他们探索出一条数字化引领的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她知道农业是国家需要的,所以她从不放弃,坚持用机器在大地上书写着自己的农业论文。

回望历史,那个东汉文学家中的武艺天才,投笔从戎的西部牛仔——班超。他曾带着36个人横扫西域55个国家,让西域重归大汉。他用行动,在边塞和战场上书写了自己的论文和一生。

论文只能用笔写?论文只能写在纸上?不一定!它可以用科技,用机器,用行动写下来;它可以写在浩瀚的宇宙中,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边塞和战场中。而未来,我们也必将挥舞这绚烂的青春之笔,去书写属于新时代的盛世华章!



602班 高妙菡




    朝阳从东方徐徐升起,而我们就像这朝气蓬勃的太阳一样充满了光明与希望;果园里的树木结满了果实,而我们就像这果实累累的树木一般充满了生机与力量。不知不觉间,我已成为六年级的学生,对更多的事物有了新的见解,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更是令我有感而发。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分为八个故事来阐述:《藏儒》的介绍、中国古画大系、考古的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之旅、农业发展之路、神秘的拉索、逐梦空天、与空间站的对话。时而令人震憾,时而令人潸然泪下,我的心紧紧被一个个故事所揪起,跟着它跌荡起伏。

听了《儒藏》的介绍,我领略到儒家”仁“的思想深远而伟大,“亲亲而仁民”则是对“仁”的想法之理解,说到“乾称父,坤称母……”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儒家思想的重要性。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无疑,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逐梦空天的历程,众所周知,我国最先进的隐身战机便是大名鼎鼎的歼-20,为我们讲解的正是歼-20的驾驶者张威叔叔,他的话语中透露着军人的刚硬与坚强,从叔叔口中,我们了解到了老战机歼-7·8,自主研发的三代机歼-10到现在的五代机歼20,不由地感叹我国科技发展的迅速。而陶伟爷爷的讲述更是令人为之敬佩,那一次次惊险的空战深深烙印在我心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与拼博,我们国家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爸爸常跟我说“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非常不容易”。是啊,经历了多少苦难,承受了巨大压力,而身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责无旁贷。曾经我面对困难退缩过,放弃过,甚至放任过。是老一辈人的坚持不懈唤醒了我,使我对自己懦弱表现而羞愧,自责。也让我明白:放弃容易,但坚持一定很酷,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不应更加努力不负前人的坚持与拼搏,以绽放为硕果回报祖国吗?正如张威叔叔所说,过去有他们,现在有你们,未来有我们。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使我深感作为一名小学生,自己在实现中国梦中有着重要的角色。祖国的强大和复兴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我将以“强国复兴有我”为动力,不断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602班 胡昊




  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强国复兴有我”,我有幸作为一名学生,观看了这场具有深刻内涵和意义的节目。

节目开始了,两位主持人走上台前,讲起了著名的历史故事,我欣赏到了著名的东汉时期印刻的《熹平石经》;还了解了《儒藏》的编者汤一介背后的故事;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令我惊叹不已;我还跟随实景课堂来到了中国唯一的“双遗产”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在那里辨认了各种有趣的小昆虫;还知道了中国人的祖先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和北京人的祖先山顶洞人;最后我了解了歼--20,它可是我国最先进的隐身战斗机,此刻,我感受到了国家的昌盛和伟大。这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呈现在我的眼前,真是精彩纷呈。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神舟十六号乘组的航天员,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义无反顾地去执行任务,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精神啊!他们令我十分敬佩,我长大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坚守岗位,默默无闻且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生于新中国的红旗下,我们身为当代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的责任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要承担起“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看到那些杰出人物的努力和奋斗历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志存高远,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为了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少年犹如黑夜中的启明星,照亮祖国的未来;又似大海中翻滚腾跃的波涛,涌现无穷的力量。强国有“我”,未来可期!



602班 马梦媛


抬头看,北斗组网,战机翱翔;俯首察,蛟龙深潜,稻谷飘香;放眼望,国泰民安,盛世辉煌。七十多年来科技发展,积贫积弱的中国早已载上强国的梦想,扬帆远航。

又一年9月,《开学第一课》如期而至。"强国复兴有我"是今年课程的主题,一个与众不同的、让人心潮澎湃的主题。

节目主要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模范、二十大代表、科学家、文化学者等人来讲述新时代奋斗的故事。不必说那追古溯今的考古学家,也不必说将汗水足迹洒满祖国大地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单单是三名航天员所述说的自己青年时的奋斗,就足以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了。

一颗上进心,一颗好奇心,一颗初心,成就一代传奇。一颗上进心,使朱杨柱对翱翔天际的追求和梦想一直没有磨灭,还懂得了"不抛弃,不放弃";一颗好奇心,给予了桂海潮对航天、对太空的兴趣,努力20余年,成功登天;一颗初心,让景海鹏用了10年时间,实现自己的第一次飞天梦想,在25年前就宣誓要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

看到这一幕,我被震撼了。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他们只是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才当上航天员,成功地登上了太空。可我却从来不知道他们为此付出的汗水与不懈的拼搏。他们的成功都是以奋斗换来的。如果没有奋斗,我们就不会看到一代传奇,我们也不会拥有巨大的荣誉与骄傲。

他们的奋斗历程让我明白: 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志存高远,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子,我们应该有一颗爱国之心,为了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如"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所说,他还要和时间竞走,有生之年继续和高原病战斗到底!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承他们的精神,不断探索,树立志向,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再回首,拳握古今,肩挑明天,民齐心见证大国崛起;睹当下,锻自烈火,履过薄冰,科教兴国事业如日中天;望明朝,国富民强,车水马龙,发展创新开启新航程!



602班 陶星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强国复兴有我”。这堂课主要从传统文化、文明探索、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采取多地、多主题实景课堂全新模式,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国家公园、文化地标,纵览祖国大好河山。在行走的课堂中我读懂了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感知中华文明的璀璨。

这堂课比较生动,历史感、科技感比较强。我从中了解到汤一介爷爷皓首穷经编纂《儒藏》的过程,体现了老一辈对中国典籍的精心守护,更让我感觉到5000年中华文明史薪火相传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画的博大精深使我了解到在战国时期就有蹴鞠,并在宋朝发扬光大,这说明足球是我国的发源地。通过考古发现,对5000年前的石器时代的化石进行分析,古人会利用石斧、砍石器和手镐猎杀动物,他们既吃动物的肉,也吃植物的果实、茎。那时候的人饮食粗糙,但牙口很好。随着我国国力的强盛,技术的先进,经过数字化处理后,我们更方便了解和接近中国传统文化。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这里有6000多种昆虫,8700多种动植物,有些动植物还比较稀有,这里简直是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拥有良好的生态文明。当来到乡间田埂,我看到了无人机在喷洒农药,大型收割机在快速地收割庄家,在田间还建设了气象观测站,对农作物进行数字化管理。赵亚夫爷爷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建立了生物多样性农业,为现代农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敬业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农业都是科技化、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工作效率比农耕时代有成百上千倍的提高。可以想想,今后如果没有科学知识,还真建设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还建设了复合型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它可对宇宙进行考古,第一次观测到了最亮的“蟹状星云”云系。中国在科技领域不断创新和超越,逐渐走向了世界的前沿。这些科技成就不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民空军飞行员陶伟老爷爷,19岁时第一次驾飞机与敌机战斗就击落了敌机,那时候我们的飞机还很落后,这体现了老一辈飞行员不畏强敌,不畏牺牲,敢于和强敌较量,搏击空天,守卫长空的英雄气概。当前我们国力强盛,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我们已经拥有了歼--20第一代隐身战斗机,还有运--20远程运输机,不久的将来,我们还有新型轰炸机面世。这些保护我们的大国利器使敌人不敢轻视我们,更不敢侵犯我们。最后神州十六号航天员送给我们三个礼物:不断探索的好奇心,求知若渴的进取心和坚若磐石的初心,鼓励我们树立志向投身到全面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

通过这次《开学第一课》的学习,我了解到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文明并得到的很好的文化传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科技创新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此刻我也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时刻保持好奇心和进取心,不忘初心,将以昂扬向上,不懈奋斗的姿态,接过建设强国、民族复兴的历史接力棒。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2669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