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7-08 16:26阅读:
次
《和平颂》观后感
当最后一个音符缓缓隐去,掌声在剧场中久久回荡,我的心,仿佛也仍留在那充满历史回音与人间温情的舞台上。游是一种情绪消费,远离居住地的旅游愈发成为人们舒缓心。
这是一次灵魂的撞击,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回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和平颂》,以恢宏的格局、深挚的情感,将我们带回那烽火连天的年代,也带进那静水流深的和平呼唤中。
我看见孩子们奔跑在硝烟弥漫的山野,看见母亲们在战火中掩护家园;我听见号角声声、呐喊阵阵,也听见老者低声吟唱中,那掺杂着悲怆与希望的旋律。
我想起了我的岳父。他每次提到当年逃难途中,母亲惨死在敌机的狂轰炸之下的情景时,眼中总是闪着不愿让人看见的愤怒与哀伤;我也想起母亲年幼时,在她跟随祖母,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鬼子岗楼,为新四军传递一张张薄薄的纸条——她们没有枪,却是无数胜利背后坚不可摧的信念。
在《和平颂》的舞台上,我仿佛看到他们的影子。他们不在了,但那份记忆,那份担当,那种刻骨的信仰,透过舞者的身姿,歌者的旋律,重新被唤醒。
我久久地凝视着舞台——一个四岁的孩子认真地演出着,一个八旬长者坚定地舞动着。他们,一个是未来,一个是记忆。两个极端,却因“和平”这个主题,在同一个舞台上相遇。他们的表演不只是艺术,而是一种传承,一种接力。
此刻,我更加明白,《和平颂》不只是一场演出,更是一场集体记忆的召唤,是一座在历史废墟上建起的桥梁,让过去与现在相望,让痛苦与希望相连。
和平,从来不是抽象的字眼,它是一颗颗为家园落下的泪、一声声为未来唱出的歌。它需要被铭记,也需要被守护。
我感恩这场演出,更感恩张俭学长与所有参与者,用三个月的心血、无数个日夜的打磨,为我们带来这场属于历史、属于人民、属于未来的颂歌。
演出结束,我从剧场走出,夜色如水,风很轻,心却很沉也很亮。
和平之音未止,回响在心灵。愿这回响,穿越岁月,响彻天地。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回响的共鸣者。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3220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