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7-18 09:57阅读:
次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观后感:江宁与钟灵的心理交锋与自我撕裂,“追求冠军的梦想”束缚了“热爱的快乐绽放”!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Girl On Edge)是由哈佛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后在硅谷工作,再转行做导演的周璟豪自编自导,由张子枫、马伊琍、丁湘源等领衔主演的悬疑惊悚电影。该片于2025年5月19日在戛纳国际电影节首映,7月18日将在全国各大影院正式上映。
影片以花样滑冰的冰冷赛场为舞台,通过悬疑与心理惊悚的叙事,将江宁(张子枫饰)与母亲王霜(马伊琍饰)母女之间、江宁与钟灵(丁湘源饰)两位少女的心理冲突编织成一幅扣人心弦的情感画卷。
本文主要侧重在讨论:片中江宁和钟灵两个角色互动历程的观后感(母女的互动不是本文关注点),她们既是赛场外的朋友和赛场内的对手,又是彼此内心世界的镜子,各自羡慕着对方拥有的生活,映射出青春期少女在高压环境下的挣扎、嫉妒与自我寻找。江宁与钟灵的心理历程,如同冰面上交错的刀痕,美丽而危险,在竞争与亲密的关系中不断撕裂与重构,呈现出“两人”内心冲突的交织与碰撞。
江宁,有一个严苛的母亲,同时也是自己的教练王霜,这个花滑少女身上肩负着“母亲和教练”的双重冠军梦想寄托(母亲因为怀孕江宁而放弃了运动生涯),她也因此从小就将花滑视为证明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每一次滑行、每一次摔倒,都不仅是身体的伤痛,更是心理的煎熬。她一直期待赢得冠军从而被母亲(教练)的认可,同时又不断陷入自我怀疑、否定的漩涡中挣扎。
江宁对成功的追求,以及希望赢得母亲的认可,这份“冠军梦”的期待严重束缚了她的技术自由发挥,她的心理世界如光滑的冰面上又布满了刀刀冰刃划过留下的裂痕。张子枫的精湛演技为江宁的心理冲突注入了灵魂,她克制的眼神、渴望而又有些许畏惧的面对母亲的表情,“教练”和“妈妈”称谓之间的变换,将她倔强与脆弱的交织演绎得淋漓尽致。她既想击败对手赢得冠军,又害怕失败从而无法获得母亲认同;她想放飞自我的尽情玩耍又担心浪费训练时间.....她的内心处于严重的“撕裂”状态,为了母亲和自己的梦想而坚持,又因为恐惧失败而不能在比赛中呈现最美的自我。
此时,钟灵出现了,这位天赋异禀的对手不仅威胁到她的地位,更动摇了她对自身能力“脆弱”的信心。
钟灵作为花滑冰场上的“打工少女”,没有家庭的关爱,完全是因为个人的热爱而在冰场偷偷滑冰,因为没有“冠军梦”的束缚而随意去夜店放飞自我。她的天赋让她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因为热爱而没有任何压力在冰场上的优雅身姿被王霜发现,找到了可以帮助她实现冠军梦的队员。然而,她也并非无懈可击的天才,而是缺少家庭关爱而孤独的天赋少女。
江宁和钟灵,在时空和心理上相遇了,终于对方身上看到了各自期待的自己,他们在赛场外是亲密的姐妹,在赛场上是竞争对手。
钟灵冰场上的耀眼光芒让江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影片中提到“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对手,而钟灵则是唯一的真正威胁”,精准刻画了江宁内心的嫉妒与恐惧。但是,影片中江宁对钟灵说出:“我不想输给你,但我也不想失去你”时,明显能够感受到她内心的撕裂。她在友谊与敌意之间摇摆:她既羡慕钟灵的天赋,又渴望和她在一起游玩的放松,希望与她建立情感的亲密连接。钟灵冰场上自由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教练的赞许,并且成为了她的竞争对手,甚至替代者,她心里产生了抵触和敌意。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逐渐演变为偏执,她开始质疑自己。
因为热爱而滑冰,被教练意外发现后,开始重点培养并寄托了夺冠的梦想后,她却不能再心无旁骛的享受冰上的快乐自我。同时,江宁的敌意一直让她无法释怀,“冠军真的那么重要吗”?她对江宁的态度复杂而微妙:她羡慕江宁有一个负责任的、爱她的母亲,她又希望和她维持友谊,但还无法回避竞争关系。虽然钟灵试图化解江宁的敌意,她的冷静中透露出一种隐秘的脆弱,仿佛在说:“我并不想成为你的敌人。” 但她的天赋和自信却无意间加深了江宁的危机感,她被怀疑吸毒而被检举、私下相约在冰上却被“杀”......
江宁与钟灵的心理历程,在影片的推进过程中,交织成一场无声的战争。她们的关系既是友谊的试炼,也是竞争的缩影。江宁的嫉妒与钟灵的孤独形成了一种镜面般的对称:江宁渴望成为钟灵那样天才般耀眼的存在,她最终需要自我救赎:直面自己的嫉妒与不安全感,才能在冰场上找回真正的自我,没有冠军梦束缚的江宁就是快乐而充满天赋的钟灵;拥有王霜教练的关爱和被寄托冠军梦想后的钟灵,发现自己心灵不再像从前一样孤独,但又陷入了在江宁敌意中被误解的孤立,她的“被孤立”在影片后半段逐渐清晰呈现,一直渴望自己被别人张开胸怀的理解接纳。
影片《花漾少女杀人事件》通过细腻的心理刻画,通过江宁与钟灵的心理交锋,勾勒出青春期少女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复杂情感与心理困境。江宁与钟灵并非单纯的“对立方”,而是彼此的影子。她们的冲突源于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也源于对彼此的复杂情感期待。通过她们的故事不仅是花滑赛场上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的内心战争。江宁对“冠军”的执着,乃至“心理的偏执”与钟灵的天赋异禀的孤独,最终在影片的高潮部分交汇,带来一种既悲伤又震撼的情感冲击。
影片的结尾本如果不该给出“精神分裂”的答案,最好是留给观众无限的思考空间,也许更好。当冰面上的刀痕交错,我们是否能从竞争的阴影中找到真正的自我?江宁与钟灵的心理历程,与其说和竞争对手的激烈对抗,更像是向期待着更加完美的自己再次塑造,从而实现与内心深处真实自我的和解。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3231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