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600字 >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7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7-06 11:32阅读:
《隐入尘烟》电影观后感


看完电影《隐入尘烟》,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首先是一种熟悉的亲切感。影片讲述的是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乡花墙子村的人和事,和我的家乡高度吻合,那一幕慕农村农人生产生活的场景,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从马有铁、曹贵英等人身上看到了我的祖辈父辈的影子,看到了我的青少年经历,深刻体会到了西北农村的贫苦,体会到了农民的朴实无华和坚韧,体会到了父母爱情,体会到了人性的光和恶,感受到了农村的田园风光美,体会到了劳动创造的伟业……感谢导演李睿珺,他耐心细致地把西北农村的农事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过程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把发生在哪里最普通但又典型的事件用画面的形式讲述给观众,使我又一次重温了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体会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幸福,让人们关注那些仍处在社会最边缘、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的实况,思考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没有一定的农村生活经历,没有对农村的热爱,没有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是绝对不会拍出如此优秀的影视作品的!感谢演员武仁林和海清,他们用堪称精湛的演技,把西北农村农民的勤劳、忍耐、厚道、诚信以及对农村故土的眷恋、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人们体会到了凡人生活的不易,见证了朴实无华的爱情,感受了农人心灵的干净和固有的善良。不深入生活,不体验角色,没有感同身受的心理,没有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弱者的悲悯,矫揉造作,高高在上,是绝对不会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的艺术形象的!

其次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忧虑。现在来看,城市化好像是一种大势,传统的三农没有出路。马有铁、曹贵英们一年辛辛苦苦劳作,就算是风调雨顺,一年所打的粮食折合成人民币,也就两三千块钱,还不如一个人外出打工一个月挣的钱多。有能耐的杨光锐们都跑到大城市了,没文化的马有铁、曹贵英们就算是享受了政策的好处,在城里买了房子,然而离开了农村,不能和土地结合,他们的生活可想而知。在农村,马有铁、曹贵英们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很充实。他们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双手修屋盖房,泥块草棚虽然比不上金砖华屋,但那毕竟在自家的田园上,土生土长接地气,辛苦劳作有希望。然而终究禁不住社会大潮的冲击,禁不住马有文们那钢铁机械的一次次推铲,毛驴车难以和宝马车争雄!可怜的马有铁、曹贵英还有那恋家认主的燕子,他们的出路在何方?记得有首过去的流行歌词里有一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如今,希望的田野在哪里?未来的农村还能不能再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世外桃园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进了城的农民,若干年后还有几人有勇气、有能力回到遥远的山村去耕耘?“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和美景也许只能在书本和梦境中才能找到吧!

    《隐入尘烟》是礼赞,也是鞭挞,是破灭,也是希望,是短暂,也是永恒,值得细细评味。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32164.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