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800字 >

看《剑雨》有感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11-15 09:10阅读:
禅机已到,放下!

——看《剑雨》有感



2025年11月9日,是我第五次观看电影《剑雨》。未来,大概率还会再看。

迄今为止,我最喜欢的、复看频次最高的武侠电影,就是由苏照彬执导,杨紫琼、郑雨盛、王学圻等主演,于2010年上映的《剑雨》。

其实这部电影对初次看的人并不友好——看不懂——“禅机未到”!

影片以“罗摩遗体”的争夺为核心线索,讲述了曾是“黑石组织”顶尖杀手的“细雨”,在得到“罗摩遗体”后叛逃组织,得遇少林高僧陆竹“渡化”,后“细雨”整容换貌,化名“曾静”,隐居市井,与善良的“普通人”江阿生相恋成婚……其实,江阿生不是“普通人”。他是一个整容换貌隐居市井的“复仇者”。江阿生的真名叫张人凤,他的父亲是当朝首辅张海端,“细雨”及其“黑石组织”与他有杀父灭门之仇……

《剑雨》的核心就是“教人放下”。

陆竹教“细雨”放下。陆竹六岁到南京云何寺见痴大师处听读《金刚经》。十岁时投住少林寺,带发修佛习武,一住二十七年。众僧都许他是少林寺四十年来,佛法武功第一。眼见江湖中人为了“罗摩遗体”,互相残杀,于是陆竹立志要取得“罗摩遗体”,将其归葬,平息江湖争斗。后来,他遇到带着“罗摩遗体”的“细雨”。两人为了“罗摩遗体”,缠斗了三个月。原本心如止水的陆竹,渐渐发现自己竟对“细雨”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最后,陆竹舍生点化“细雨”,希望她能就此放下手中剑,去做“普通人”……陆竹弥留之际对“细雨”呢喃:“我愿化身石桥……”,只可惜“禅机未到”,“细雨”未能参悟懂这呢喃……

曾静教江阿生放下。“细雨”化名“曾静”,以普通布店老板娘的身份隐居市井,晨起浣纱,暮时掌灯,琐碎的日常勾勒出她对平凡生活的渴望。张人凤化名江阿生,靠帮人跑腿、传书送信隐居市井。当然,他的隐居,还是为了打探“仇人”下落,默默为复仇寻找时机。他与曾静结为夫妻后,曾静用日常琐碎平凡的“爱”,温暖、渡化着江阿生。江阿生慢慢懂得,仇恨之外还有更值得珍惜的感情!江阿生后来选择放下“细雨”,拥抱“曾静”,这何尝不是一种艰难的救赎和重生……

只是,隐居市井的曾静、江阿生,想要“放下过去”,拥抱新生,过“普通人”的生活,却是异常艰难!“黑石组织”的追杀,“罗摩遗体”的争夺,重又将她们拉回血雨腥风的江湖……

影片将江湖仇杀与市井温情交织,既展现了灵动精妙的武打设计,又深入探讨了“救赎”与“放下”的主题。当然,影片没有沉溺于酷炫的武打特效,而是将刀光剑影与市井烟火相融,在快意恩仇的外壳下,藏着对人性、欲望与救赎的深刻追问:人世间,究竟什么最珍贵?

影片的看点之一,在于它让武侠回归人文本质。从“侠”到“人”,江湖不再是简单的正邪对抗,打打杀杀,而是每个人在欲望与良知间艰难的挣扎。影片不再致力于将人“刻意拔高”,而是着眼于“普通人”对寻常日子的坚守与对“过去错误”的救赎。刀光剑影终将散去,唯有爱、善意与良知,闪耀着永恒的人性光辉。

陆竹弥留之际对“细雨”的呢喃:“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直到“细雨”到南京云何寺听见痴大师讲解之后她才明白,“佛陀阿难出家之前,在道上遇一少女,从此爱慕难舍。佛祖问他,你有多爱那少女?阿难回答: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但求此少女从桥上走过。”——禅机已到——“细雨”终于明白,原来陆竹是爱她的!只可惜陆竹已死,“细雨”已死,现在的她叫“曾静”……

影片还有一处禅机,那就是陆竹教给“细雨”的四招——藏拙于巧,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这四招既补上了“细雨”“辟水剑法”的破绽,也暗合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好好参悟。当然,参悟要看“禅机”:禅机未到,还是禅机已到……

其实,《剑雨》最大的禅机,当属见痴大师点化“细雨”的话:“死者乃为生者开眼,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来已成现在,现在已成过去,随心去吧,看能得否。”

禅机已到,放下,即是重生……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33859.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